兴趣引导训练在青少年篮球培训中的效应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对比法等对对兴趣引导训练在青少年篮球培训中的效应进行研究,分析兴趣引导训练在青少年篮球培训中主观能动性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经过兴趣引导训练后,实验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对篮球的参与兴趣显著提升;而因传统训练方式,出现部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因训练内容单一、枯燥出现参与兴趣下滑的现象;采用兴趣引导训练的实验组在训练过程中与教练员交流更为频繁;兴趣引导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提升自信程度以及提升合作意识方面效果明显。通过上述研究为提升青少年更好地参与篮球训练时训练积极性提供参考。
  1 引言
  随着现代篮球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抗性、竞争性以及高负荷性成为了当前篮球训练的主要手段,这种传统的训练手段不仅可以在一定周期内提升篮球运动员的技术能力,同时对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也具有一定帮助。由于篮球运动发展范围广,普及程度高等特点,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篮球训练当中。青少由于生理发育尚处在成长阶段,因此有关篮球训练中无论是训练水平还是技战术能力都参差不齐,整体方面训练水平较低,同时又因传统训练的目标要求较高,使得青少年在参与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训练内容繁杂,从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点出发,使得多数青少年因对训练内容的不理解出现“应付训练”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存在,一方面使得青少参与篮球训练的目标感降低,同时也使得青少年参与篮球训练的主观能动性下降。特别是对于训练水平本身就较低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这种主观能动性的下降直接导致其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出现消极的状态。
  兴趣引导训练与传统训练最大区别在于训练目标之间的差异,传统训练更注重青少年篮球技战术能力、身体素质能力方面的提高,而兴趣引导则注重从青少年的主观意识层面出发,以提升青少年参与篮球训练的主观能动性为训练目标。本文对兴趣引导训练在青少年篮球培训中的效应进行研究,分析兴趣引导训练在青少年篮球培训中主观能动性的特点,为提升青少年更好地参与篮球训练时训练积极性提供参考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青少年参与篮球训练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自身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进行实践活动以及认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对某一具体实物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参与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分为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能动性、意识收获能动性以及参与篮球过程中的情感交流能动性。
  2.2 两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利用SPSS17軟件,P值>0.05,两组篮球运动员在主观能动性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0.05,两组篮球运动员在主观能动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0.01,两组篮球运动员在主观能动性方面存在极为显著性差异。通过表1对两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调查可知,对比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为157±0.82,体重47.2±0.75,训练年限0.45±0.12,年龄10.22±2.7;实验组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为158±0.72,体重48.3±0.12,训练年限0.46±0.07,年龄10.56±2.1。上述数据中包括两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高、体重、训练年限以及年龄P值>0.05,根据SPSS统计学原理,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有关兴趣引导训练在青少年篮球培训主观能动性效应对比。
  2.3 兴趣引导训练对青少年训练中的效应
  2.3.1 兴趣能动性
  对比组在训练前对篮球项目非常有兴趣的6人,较为有兴趣的有8人,对篮球项目因外界存在如家长要求被迫接受参与训练的有1人;实验组在训练前对篮球项目非常有兴趣的5人,较为有兴趣的有9人,对篮球项目因外界存在如家长要求被迫接受参与训练的有1人,以对比组为评判结点,与实验组在非常有兴趣对比差值为1,较为有兴趣差值为﹣1,通过上述调查可知,实验组和对比组在训练前对篮球兴趣的能动性相一致,在训练后以实验组为评判结点,与对比组在非常有兴趣人数方面对比差值为6,较为有兴趣差值为4,没兴趣差值为2。通过上述调查可知,在经过兴趣引导训练后,实验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对篮球的参与兴趣显著提升,而因传统训练方式,出现部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因训练内容单一、枯燥出现参与兴趣下滑的现象。
  2.3.2 参与训练时与教练员交流能动性
  对比组在训练时与教练员有关篮球技术方面的交流为12次,在训练时与教练员有关篮球战术方面的交流为2次,规则交流4次,和训练内容无关的交流多达11次;实验组在训练时与教练员有关篮球技术方面的交流为15次,在训练时与教练员有关篮球战术方面的交流为12次,规则交流10次,和训练内容无关的交流多达4次。通过上述调查可知,采用兴趣引导训练的实验组在训练过程中与教练员的交流次数无论是技术交流还是战术交流等方面都较高于对比组,在传统的篮球训练中,教练员一般都采用“多训多练”的方式,以指导者的身份传授学员相关的技术动作,随后学员自行练习,而采用兴趣引导训练的实验组,因训练的内容较为新颖,并且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学员更多时候愿意听取教练员的指导意见,通过意见的给与引导采取最有效的办法,如在“拍球”训练中,防守一方还是进攻一方,都想听取教练员的意见,通过意见的指导选择最为正确的防守或者进攻手段。
  2.3.3 参与训练后意识收货能动性
  实验组和对比组在训练后对有关篮球运动提升意志品质立相一致,实验组与对比组在提升自信方面差值为7,与对比组在提升自信能力方面差值为3。通过上述调查可知,兴趣引导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提升自信程度以及提升合作意识方面效果明显,因篮球运动本身自带有提升意志品质的特点,因此传统训练与兴趣引导训练都可以达到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意志品质达到提升的目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经过兴趣引导训练后,实验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对篮球的参与兴趣显著提升,而因传统训练方式,出现部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因训练内容单一、枯燥出现参与兴趣下滑的现象。
  (2)采用兴趣引导训练的实验组在训练过程中与教练员交流更为频繁,在传统的篮球训练中,教练员一般都采用“多训多练”的方式,而采用兴趣引导训练的实验组,因训练的内容存在一定的竞争性,通过意见的给与引导采取最有效的办法。
  3.2 建议
  (1)在进行兴趣引导训练时,教练员要充分了解每名学员的训练目标以及参与训练的目的,在对学员参与训练的目标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后,根据学员的整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
  (2)选取兴趣引导的训练内容时,要尽可能选用成功率较高的训练内容,避免因训练难度过高导致青少年参与篮球训练时自信能力等方面出现下降的情况。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国际奥委会网站刊登了一篇专访,专访对象是中国籍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作为归化运动员,她的目标是赢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冠军,届时在三亿爱好者的支持声中,身穿中国队服会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刻。  谷爱凌首先回顾了2020年洛桑冬季青奥会的比赛:在来洛桑比赛之前,已经赢得了世界杯巡回赛的冠军,这很重要。青奥会是自己第一次进行三项比赛,对运动员来说,技巧可以用练习来做的很好,但是学习化解压力可能是运动员
期刊
“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一些,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首钢园冬训中心花样滑冰训练馆墙上的大背板书写着国家花样滑冰集训队的座右铭,这也正是他们备战的决心。距3月23日至28日在瑞典进行的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还有两个月,国家花样滑冰集训队正全力以赴备战2021年第一个国际大赛。  与往常一样,总教练赵宏博身穿黑色羽绒服站在冰场边聚精会神地关注着场上每
期刊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于2019年9月17日正式亮相。  该吉祥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運动和现代科技特点。  一起盘点一下历届冬奥会吉祥物吧!  第10届冬奥会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办。奥运会中吉祥物的设计始于第十届冬奥会,这个称为雪士(Schuss)的半人半
期刊
1月9日,白山市青山湖景区银装素裹,来自长春、吉林、延边、通化、长白山管委会等市(州)的10支冬泳代表队、195名运动员精神抖擞、欢聚一堂,在这里参加了由省体育局、白山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激扬中国梦,冰雪酝新篇”2021年吉林·白山“体彩杯”大众冬泳邀请赛。  冬日的寒风挡不住赛场的火热氛围。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热情高涨,比赛泳池边观战的亲友团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随着裁判发令枪响,只见选手们个个
期刊
回看往届冰雪运动比赛,绝大多数金牌都被东北人收获。东北人冰雪运动为啥这么强,优势在于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和勇于拼搏、不服输的精神。让我们细数冰雪运动“东北名人堂”。  速滑女皇—王濛  王濛,1985年4月1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是前中国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现任中国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教练组组长。她10岁时开始滑冰,于2001年正式入选中国国家短道速滑队。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两度刷新奥运纪录,并
期刊
早上9点一上班,刘辉在办公室烧了一壶开水,可当他开完两个工作会议,有时间坐下泡茶时,这壶水早已凉透。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冰壶、轮椅冰壶比赛场地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场馆运行秘书长,刘辉早已习惯这样的忙碌,“为了做好冬奥会筹办工作,我们整个团队都保持着这样的状态。”  2019年12月,场馆运行团队入驻“冰立方”,过去一年多,他们经历了早期孵化阶段和计划阶段,完成了场馆空间与流线设
期刊
现代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塑造保持了高度关注,学生需求与社会需求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导向,智慧教育坚持以生为本、顺应时代发展,借助多种多样的技术丰富教学内涵,持续满足教育创新需求,为学生们提供多元的个性化学习选择,进而达到高效教育目标。初中体育课堂是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体育技能教育、综合素质发展及核心素养塑造的主要场所之一,“信息技术+教育”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逐渐完善成熟,信息技术主持下的体
期刊
体育与德育教学的相互融合,是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社会输送高等人才,提升高中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增强高中生的纪律性、培养高中生的勇敢精神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结合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依靠“双育融合、渗透无痕”的体育德育教学理念,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相关措施,供参考。  1 引言  从当前针对高中体育德育教学的相关研究中发现
期刊
在核心素养成为浙江省中职教育改革“风向标”的今天,为了解决中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习中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等问题,培养品学兼优、人文充实、技能精良、身心健康的优秀公民,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职体育课“四·四型”课堂教学新样态,实现了学生、教师、课堂、学校的多维共赢。  1 研究背景:解决中职体育课堂的四大问题  1.1 教学改革弱化,风向标把握不力  2014年教育部要求“加快建设核心素养体系”。
期刊
在排球运动中,专项体能训练就是要让运动员能够更好地适应运动压力和周围环境变化。专项体能训练内容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等相关内容,在训练过程中,就需要与排球进行结合,以此来进行专门性练习,进而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本文就先了解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核心要素,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机能要求各不相同,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运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