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学科概念抽象、规律复杂,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应当具有适应时代需求的适应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强化物理方法的教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探究;习惯;方法;创新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所揭示的物质运动的普遍原理一直是工程、技术和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秉承民主、科学、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實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既要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又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的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就新时期新课标下的中学物理的学习谈几点体会。
一、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
1.转变学生观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对于学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从不考虑学生的要求,是将学生看成机器,而不是看作人。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看作学生,看成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学生以学习为主,这种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只有把“学生当作学生”,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义不容辞地对学生施以“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及至“训导”,才有可能“导”出新课程的成功。
2.转变教师角色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摆出教学过程领导者的姿态,课堂上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学习要达到怎样的程度等,主要由老师说了算,容不得学生商量。这样,难以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就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消极情绪埋下了种子。教师要转变角色,由领导者变为服务员,这将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转变,是教学的创新,由此会活跃课堂气氛,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导”,使自己由课堂教学过程的领导者转变为服务员。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目的改变为学习目标,把“为什么学”转变为“我学什么”,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留下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特长,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努力营造一个宽舒、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将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发挥。探究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循于常规,学生自主参与,创造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究,积极提出自己见解的教学活动。它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具有综合功能。
通过探究创新过程,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了科学的方法,体验探究、创新成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了兴趣,学生不再感到枯燥无味了。
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学生在课堂上多数不会参与,不习惯参与,结果课堂上或者是一片寂静,或者是提出的问题离题万里,设计的实验令人啼笑皆非,实验的结果乱七八糟。为了激励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精神和动脑的习惯,对这些现象我们没有批评,而是设法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肯定或鼓励或提示引导使之完善。学生能干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说出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懂的,教师不讲。为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材,我着重注意习惯的培养:
1.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主形成知识结构的习惯
新的知识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去创新,不管是探究活动、课堂讲授,还是资料查询、调查,都要注意应用科学方法。
2.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是教学的最好开端,抓住这个机会,尝试应用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调查讨论等极为重要。教学中,我们尽量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动脑主动地发现提出问题,特别是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便因势利导,并大加赞赏和鼓励,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兴趣。
3.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所必要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方面,新课本示范的很好、很多,所以平常教学中,不惜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刊、书籍、音像、事实、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信息。如“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韦定律”,“原子核式结构”等的建立过程,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也可由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制成网页,学生在综合课本素材和相关材料后,就可主动完成对这些定律的自主建构。在建构定律过程中,学生既能体会到科学家在建立定律时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又可以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4.注意讨论交流习惯的培养
探究教学过程的始终,都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合作,而交流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交流讨论,只有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更迅速地设计出更好的实验方案,更快地发现规律。
四、强化物理方法的教学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重习题训练轻方法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将导致了研究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大量流失,因为科学方法比知识本身更富有创造价值。这些科学方法,是无数科学家的智慧结晶,是物理学的精髓所在。学会科学方法,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渗透科学方法,可以结合教材和物理学的发展史,着重介绍与中学物理密切相关,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理解物理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典型方法。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数学方法,以及等效、类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猜想与假设等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是打开新情境问题之门的金钥匙。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探究;习惯;方法;创新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所揭示的物质运动的普遍原理一直是工程、技术和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秉承民主、科学、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實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既要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又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的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就新时期新课标下的中学物理的学习谈几点体会。
一、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
1.转变学生观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对于学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从不考虑学生的要求,是将学生看成机器,而不是看作人。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看作学生,看成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学生以学习为主,这种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只有把“学生当作学生”,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义不容辞地对学生施以“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及至“训导”,才有可能“导”出新课程的成功。
2.转变教师角色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摆出教学过程领导者的姿态,课堂上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学习要达到怎样的程度等,主要由老师说了算,容不得学生商量。这样,难以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就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消极情绪埋下了种子。教师要转变角色,由领导者变为服务员,这将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转变,是教学的创新,由此会活跃课堂气氛,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导”,使自己由课堂教学过程的领导者转变为服务员。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目的改变为学习目标,把“为什么学”转变为“我学什么”,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留下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特长,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努力营造一个宽舒、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将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发挥。探究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循于常规,学生自主参与,创造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究,积极提出自己见解的教学活动。它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具有综合功能。
通过探究创新过程,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了科学的方法,体验探究、创新成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了兴趣,学生不再感到枯燥无味了。
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学生在课堂上多数不会参与,不习惯参与,结果课堂上或者是一片寂静,或者是提出的问题离题万里,设计的实验令人啼笑皆非,实验的结果乱七八糟。为了激励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精神和动脑的习惯,对这些现象我们没有批评,而是设法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肯定或鼓励或提示引导使之完善。学生能干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说出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懂的,教师不讲。为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材,我着重注意习惯的培养:
1.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主形成知识结构的习惯
新的知识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去创新,不管是探究活动、课堂讲授,还是资料查询、调查,都要注意应用科学方法。
2.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是教学的最好开端,抓住这个机会,尝试应用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调查讨论等极为重要。教学中,我们尽量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动脑主动地发现提出问题,特别是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便因势利导,并大加赞赏和鼓励,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兴趣。
3.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所必要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方面,新课本示范的很好、很多,所以平常教学中,不惜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刊、书籍、音像、事实、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信息。如“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韦定律”,“原子核式结构”等的建立过程,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也可由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制成网页,学生在综合课本素材和相关材料后,就可主动完成对这些定律的自主建构。在建构定律过程中,学生既能体会到科学家在建立定律时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又可以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4.注意讨论交流习惯的培养
探究教学过程的始终,都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合作,而交流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交流讨论,只有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更迅速地设计出更好的实验方案,更快地发现规律。
四、强化物理方法的教学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重习题训练轻方法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将导致了研究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大量流失,因为科学方法比知识本身更富有创造价值。这些科学方法,是无数科学家的智慧结晶,是物理学的精髓所在。学会科学方法,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渗透科学方法,可以结合教材和物理学的发展史,着重介绍与中学物理密切相关,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理解物理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典型方法。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数学方法,以及等效、类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猜想与假设等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是打开新情境问题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