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德育教育是完善高校教书育人过程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环节。外语教学作为高校开展文化知识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要实现与对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笔者对高校外语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提出了建议,以期提升高校育人效果和水平,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德育教育;途径
【作者简介】李恒强(1983-),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副校长,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外事职业大学2018年校级重点课题“近代翻译文化融入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ZD02)。
一、 高校外语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与世界各国的互通和交流不断深化,为文化的交流和拓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当代大学生整体上思想比较积极向上、敢担当敢作为,但个别青年大学生受外来因素影响,存在盲目追求个人主义、缺乏对社会事件的准确判断、社会责任感不强、价值观定位不准确等问题。给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加了压力。
与此同时,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德育教育不像其他专业学科教育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可参考借鉴的现成教材。很多高校的德育教育主要依靠通过发挥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利用关键时间点进行主题教育、宣传学习社会模范、召开主题讲座等传统方式开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对青年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关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对国家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培养的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完善人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思政工作司2020年工作要点中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重点围绕形象、载体、氛围、情感、仪式、使命等六个关键要素大力挖掘并发挥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但同时,德育教育又不是孤立的,要与其他的专业学科教育联系在一起。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曾提出: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说明学校的道德教育要落实在学科教学的坚实基础上,从而也使学科教学具有了道德教育的任务。而高校教学中的外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不仅承担着教授专业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任务,而且在教学中会涉及不同语言国家的政治、地理、文化、宗教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影响特别是思想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深入,青年大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和人数越来越多,而大学培养的外语人才也是我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力军,青年大学生国内的德育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甚至影响到国家形象。比如,在2020年初,在抗击和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北京某小区的澳籍“跑步女”事件、留学美国的大学生许某某事件等都暴露了他们道德上的短板和缺陷,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这些人中的相当一部分他们的学术或者说专业水平是很高的。这也从侧面提醒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只有做到德才兼备,才能真正为社会所用、为国家承责。
二、 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途径
教育不仅包括教学,完善的教育需要充分发挥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有效的德育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专业教学本身则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二者相互协同,共同形成合力。
1.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注重教师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俄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这种观点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了“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要求。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水平,特别是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提升专业水平,更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从而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好榜样,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课堂上的专业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正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实现理论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2. 挖掘外语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寻找外语专业教学与德育培养的结合点。青年大学生现在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期,同时自主性和个性都比较强。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要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课堂、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引导,注重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与德育相吻合的场景和话题,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讨论中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和心灵上的震撼。
3.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延伸德育教育范围。开展德育教育,不能只依靠日常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阵地。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班级辅导员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各学院和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比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并就文章内容开展主题讨论、组织开展外语辩论赛、外语演讲比赛、对外国优秀影视作品进行配音大赛、定期举办国际文化与国际礼仪讲座等。通过类似的这些方式和途径,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外语专业学习的效果,而且能够有效地将德育教育纳入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上来,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说教式灌输,第二课堂的教育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二课堂的开设和运行中,建议高校有条件的学院和班级将优秀的外语教师作为课外辅导学生的班主任,这样能够及时掌握学生需求,并且能够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教育效果,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助于更好地完善和修正。
4.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兴趣点。当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接触多元信息的渠道也比较广,并且愿意打破常规,而不愿意被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束缚。教师如果想真正把德育教育纳入日常的专业学科教学中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减少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教授好教材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倡导多采用话题式、讨论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找到青年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点,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相关话题进行外语交流,鼓励学生表达内心想法。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而且能够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纳入课堂教学当中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课堂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学校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网络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的。在日常的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也应积极利用网络课堂,充分整合网络资源,结合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热点话题制作网络课件,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视频制作,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教育内容糅合到教学当中去。
总之,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育培养好专业技能好、综合素质强、道德水平高、社会责任感强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社会、学校、家庭、师生要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打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综合育人模式。特别是学校和教师,要在全面培养人才方面下好功夫,学校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主动创造条件,在学校的软硬件设置上积极引导和鼓励专业学科教师拓展思路进行专业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教研活动;教师特别是外语专业教师要抓好专业课程教学这一载体,丰富教学途径,在吸收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大力宣传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水平。教师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水平,更应根据教学发展需要积极开拓新的教学渠道、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形成合力。德育教育在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和专业教师必须下足功夫,进行不断的探讨和研究,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外语专业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0年工作要點[OL]. http://www.moe.gov.cn/s78/A12/A12_gggs/s8473/202004/t20200408_441319.html.
[3]严权.重温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J].教育评论,2019(4):151-155.
[4]曹文明.理性的构建:乌申斯基的公共教育思想[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6):240-245.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德育教育;途径
【作者简介】李恒强(1983-),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副校长,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外事职业大学2018年校级重点课题“近代翻译文化融入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ZD02)。
一、 高校外语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与世界各国的互通和交流不断深化,为文化的交流和拓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当代大学生整体上思想比较积极向上、敢担当敢作为,但个别青年大学生受外来因素影响,存在盲目追求个人主义、缺乏对社会事件的准确判断、社会责任感不强、价值观定位不准确等问题。给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加了压力。
与此同时,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德育教育不像其他专业学科教育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可参考借鉴的现成教材。很多高校的德育教育主要依靠通过发挥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利用关键时间点进行主题教育、宣传学习社会模范、召开主题讲座等传统方式开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对青年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关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对国家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培养的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完善人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思政工作司2020年工作要点中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重点围绕形象、载体、氛围、情感、仪式、使命等六个关键要素大力挖掘并发挥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但同时,德育教育又不是孤立的,要与其他的专业学科教育联系在一起。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曾提出: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说明学校的道德教育要落实在学科教学的坚实基础上,从而也使学科教学具有了道德教育的任务。而高校教学中的外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不仅承担着教授专业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任务,而且在教学中会涉及不同语言国家的政治、地理、文化、宗教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影响特别是思想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深入,青年大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和人数越来越多,而大学培养的外语人才也是我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力军,青年大学生国内的德育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甚至影响到国家形象。比如,在2020年初,在抗击和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北京某小区的澳籍“跑步女”事件、留学美国的大学生许某某事件等都暴露了他们道德上的短板和缺陷,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这些人中的相当一部分他们的学术或者说专业水平是很高的。这也从侧面提醒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只有做到德才兼备,才能真正为社会所用、为国家承责。
二、 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途径
教育不仅包括教学,完善的教育需要充分发挥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有效的德育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专业教学本身则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二者相互协同,共同形成合力。
1.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注重教师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俄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这种观点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了“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要求。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水平,特别是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提升专业水平,更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从而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好榜样,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课堂上的专业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正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实现理论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2. 挖掘外语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寻找外语专业教学与德育培养的结合点。青年大学生现在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期,同时自主性和个性都比较强。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要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课堂、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引导,注重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与德育相吻合的场景和话题,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讨论中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和心灵上的震撼。
3.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延伸德育教育范围。开展德育教育,不能只依靠日常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阵地。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班级辅导员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各学院和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比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并就文章内容开展主题讨论、组织开展外语辩论赛、外语演讲比赛、对外国优秀影视作品进行配音大赛、定期举办国际文化与国际礼仪讲座等。通过类似的这些方式和途径,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外语专业学习的效果,而且能够有效地将德育教育纳入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上来,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说教式灌输,第二课堂的教育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二课堂的开设和运行中,建议高校有条件的学院和班级将优秀的外语教师作为课外辅导学生的班主任,这样能够及时掌握学生需求,并且能够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教育效果,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助于更好地完善和修正。
4.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兴趣点。当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接触多元信息的渠道也比较广,并且愿意打破常规,而不愿意被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束缚。教师如果想真正把德育教育纳入日常的专业学科教学中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减少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教授好教材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倡导多采用话题式、讨论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找到青年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点,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相关话题进行外语交流,鼓励学生表达内心想法。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而且能够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纳入课堂教学当中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课堂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学校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网络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的。在日常的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也应积极利用网络课堂,充分整合网络资源,结合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热点话题制作网络课件,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视频制作,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教育内容糅合到教学当中去。
总之,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育培养好专业技能好、综合素质强、道德水平高、社会责任感强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社会、学校、家庭、师生要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打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综合育人模式。特别是学校和教师,要在全面培养人才方面下好功夫,学校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主动创造条件,在学校的软硬件设置上积极引导和鼓励专业学科教师拓展思路进行专业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教研活动;教师特别是外语专业教师要抓好专业课程教学这一载体,丰富教学途径,在吸收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大力宣传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水平。教师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水平,更应根据教学发展需要积极开拓新的教学渠道、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形成合力。德育教育在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和专业教师必须下足功夫,进行不断的探讨和研究,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外语专业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0年工作要點[OL]. http://www.moe.gov.cn/s78/A12/A12_gggs/s8473/202004/t20200408_441319.html.
[3]严权.重温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J].教育评论,2019(4):151-155.
[4]曹文明.理性的构建:乌申斯基的公共教育思想[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6):24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