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盛夏的北京,迎来了家电分销企业最活跃的季节。继今年四月国美电器以“气吞山河”的气势完成100多家连锁店布局之后,苏宁电器则干脆挥师北上,在电视媒体上大打广告战。面对两家同行的频繁过招,有偏安济南之嫌的三联集团,此次却向业界亮出了一张颇有争议的牌:要做中国家电行业供应链的“链主”,全面整合国内外家电业上下游企业资源,打造中国家电业电子化战略物流体系。
用什么来搏弈供应链
危险并不因为企业的漠视而不存在,市场经济中供大于求的微利,早就令处于供应链中间的分销企业欲意越俎代庖。从工业化角度,各个产业链上的所谓链主,一般是指那些在该行业具备核心技术的制造商,也可以说是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家电流通渠道向结构扁平化方向发展,正是企业由传统“推式”向“拉式”服务不断追求的结果。三联家电的信息化变革,已经不再是对传统业态的洗牌,而是处于利益链上的各类企业对占有社会资源的博弈。
参与博弈的不仅是流通企业,继海尔自建第三方物流风潮之后,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去年就在家电厂商中火上了一把。其实,海尔物流并不值得大力提倡,亦如海尔全国有42个仓库也是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而其在总部建设的大型自动化仓库,则源于大规模制造企业对几十万的零部件采购,需要立体库进行管理控制。
而在国内流通行业处于信息化领先地位的IT分销企业,虽迫于跨国企业(如思科、3COM等厂商)分销透明的压力,目前的物流电子化还仍然处于低层次的应用阶段。由此可见,海尔作为大型制造企业自建物流体系并不为过,但众多家电厂商乃至流通企业均提出自建第三方物流却值得推敲。
早在2001年8月,三联家电总公司便成立了物流筹备规划委员会。当时的一系列动作都围绕着筹建大物流的思路展开,并且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三联家电配送中心有限公司。三联集团对众多媒体宣称,三联家电已经率先进入了采购、销售、储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配送时代。张继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示,三联家电作为第三方物流,主要将利益让给了生产厂家和销售厂家,而自身得到的利益却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只维持一个基本的合理利润。为了维持公正性,与上游供应方是一个平等的接入方式,对于接入的企业平等地享受整个下游经销网络。但不知三联面对海尔在北京卸货也找搬家公司(一车需120到150元左右)的事实,所谓的第三方物流和增值服务的需求又如何带动起来呢?
从三联物流的规划来看,要命的问题不仅是网络平台的搭建,而是如何整合上游厂家的资源,逐个突破厂家现在手中握有的渠道。首先是上游厂商在全国的营销网络,诸如海尔、TCL、长虹等在全国投入的配送渠道能否答应三联开出的条件。其次,物流体系需要大量的软硬件设施,三联在给媒体的资料上也对其运输工具的称谓是“社会化”运输车队,而三联物流中心的中短途货车(从载重吨位上看),又如何胜任全国的物流运输。另一方面,三联的100多家店面中,山东省内就超过半数以上。如此集中的区域经济实体,想要打破目前家电厂商在全国的营销网络,其阻力可谓是“挟泰山而超北海”。
未来商业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这种竞争的胜负取决于企业在供应链环节上的竞争力如何。三联要在家电行业形成全国性的采购和配送,难点就在于三联此举能否冲淡或弱化上游制造商在全国投入的渠道成本。而采购力和配送力的高与低,则直接决定流通企业对商品流通的价格制订,从而决定其赢利的能力。
触摸供应链管理
三联在发放的各种资料中,使用了一个有特色的概念——供需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仅一字之差。三联在此用心良苦的措辞,足以体现我国信息化工作的现状。这里的供需链,相信读者从买方和卖方的角度并不难理解其意义,那什么是供应链管理呢?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是对供应链所涉及组织的集成和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同,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早在1982年,著名的管理大师Oliver和Webber提出了供应链管理这个概念。其后,通过在销售渠道研究、协调与合作、生产与分销网络中库存的分配与控制、生产计划层次等方面的研究给予了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供应链管理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之后,对二十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应用ERP系统的反思。因为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重要的国际制造企业发现,单靠ERP对企业自身的优化所获得的成效越来越有限。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的ERP虽然强化了与客户和供应商业务的交互和Internet功能,但无论在计划技术或功能方面都不具备协调多个企业间资源的观念和能力,ERP仍旧是专注于面向企业内部事物的处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在国内,可以说缺乏信息时代相应的信用生态环境。在诚信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供应链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对这些以往行业“链主”的定义权,已逐渐转交给了客户和股东。因为,供应链管理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是以社会生产力来决定并相互作用。换而言之,政府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针对中国还处于农业大国向工业社会发展的事实进行的科学论断,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化缩短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以制造业为核心带动社会各层面生产力发展的系统工程,中国家电制造业在经过近二十的市场经济磨砺之后,已经逐步形成了工业化规模。特别是山东省的家电产业链优势,更为三联的流通信息化改造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E网情深的三联家电
2002年5月30日上午,三联总裁张继升在济南南郊宾馆郑重向来自全国的22家家电厂商和120家流通企业宣布:“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唯一的家电类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济南市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正式启动。
作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项目的主要承担方,三联集团在信息化方面已先后进行了大量地基础建设工作。据三联称,仅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就投入人民币近千万元,而在2001年三联家电的网上销售也收到了不小的成效。三联集团不仅在销售上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装备,更为重要的是旗下的百灵科技信息网,拥有雄据济南的百灵宽带网络资源。
结合山东家电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三联在示范工程的供需链体系中设计了一个模型,它是一种推与拉相互结合的商务模型方式。由于目前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制造成本占一件商品价值的53%,整个流通方面的营销成品占46%,因此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若想赢利,最根本的办法就一起携手设法降低成本。而将要建立的这套供应链系统就可在46%的基础上客观地降低14%。目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三联家电与各地连锁店及上游的供应商对接,这样各地每天的销售与库存每天都可以看到,这些销售及滞压库存的信息对每个制造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它下一步制造与生产准确的指导依据。另一种通过三联对客户及零售卖场的信息的收集,可以预测下个月顾客可能会购买什么样的商品,或B2C网络上顾客已经订了什么商品需要去送货,并将这些已经有明确需求的商品转给上游的供应商,以便供应商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制造,并根据订单要求直接送到所需的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两次的仓储过程、三次的搬运过程及大量的广告、营销与管理人员的费用会节省下来。
在如何与上下游网络系统对接与兼容的问题上,三联有两种具体的方式。第一种针对内部已经完成ERP系统改造,并且正在与其下游进行B2B联接的企业,根据双方开发的适当的密码口令开发一个中间件软件进行联接,目前该技术很多技术人员都可以做到。另外一种是没有进行ERP系统改造,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管理水平的企业,为了推动他们信息化的进展。该企业只需有联接互联网的电脑,三联公司开放一个补货系统,并给其开发并联接一个终端的软件,双方对每个终端设定一个安全库存值,或者对总仓库或中心仓库设定一个安全库存值,双方对低于安全库存值实施库存补货,同时设定一个信用体系的额度。
用三联的话来说,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如果按期完成,便会形成家电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的一个中立机构,三联的家电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商场的商场,而现在的家电商场就会成为永不闭幕的家电博览会。
三联的资源整合步骤
三联预计整个项目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2002年的1月1日到2002年6月30日,第二个阶段是2002年7月1日到2002年12月30日,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1月1日到9月30日,验证最后确定的时间12月30日,跨2002年与2003年度施工。三联今年核心的工作在下游的整合,对国家承诺的目标是上游的10家企业、25家下游企业列入这套系统,但据三联称,实际数量肯定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目前三联的计划是3个月时间,有60家下游企业加入三联已完成的ERP系统。此系统是2001年4月上线,在整个济南地区不管是仓库基地、管理中心或济南卖场,这些信息都可实时共享。另一部分实际工作则是与下游连接的B2B系统(已于今年的5月上线),试点的企业有三家;长青家电商场、济宁家电商场及枣庄家电商场。目前第一步的工作已经完成,三家商场的网上采购商品、退换货商品、每天日销报表的统计,物流管理中心都可以看得到。考虑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信息的传递不是实时的,每天上午和下午各结转一次。
第一步完成后,物流管理中心用大约两周时间对三家试点的连锁店进行后期报表的开发,即库存信息、毛利信息(分型号、分毛利率)、分品牌的查询信息、客户档案维护信息。两周内这四类信息处理报表完毕,三个试点的整个运行工作就已完成。而原来的财务、仓库商场的管理就可演变成现在的仓库与财务各有一台计算机,前台则是一台POS机,三个方面同时享受整个销售数据,总经理可看到三方的数据。库存可管理到每一天,产品可管理到每一个型号。这一过程完成后,物流管理中心在后三个月的时间内再复制这一套完整体系。
项目的第二个方面重心,是与上游的连接方面。目前正处于研讨过程,三联已发若干调查问卷给上游厂商,了解厂商对此是否感兴趣及他们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通过问卷了解道,厂家共需要四个方面的信息,首先是库存信息,其次是销售信息,三是产品流向哪些客户,四是销售的预测。据三联统计的数据显示,厂商唯一担心的是数据的安全性。据称,三联为此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小组,考虑利用自身的技术资源,然后通过招标的方式使用一些国内外成熟的软件。
找到供应链的核心
“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中,科技部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项目制定行业的物流标准,既通过标准的制订与规范,使得整个技术的发展、推广与行业应用都能有序的进行。
三联作为一个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中做出的超前投入,勾画出未来的电子化流通蓝图的确令人侧目。但在以上三联的工作进度规划当中,记者总感到缺少了一些科技部对此项目的实质要求。如科技部在《开发建立数字流通基础设施》一项中就明确指出,建立基于“商品信息分类规范”的商品数据库。
数据库可以说是连锁企业运做的灵魂,几乎所有的信息管理模块都会与之集成才能发挥功效。仅数据采集的标准,如若三联能在家电流通领域有所建树的话,就足以标榜世人。笔者接触过的流通企业信息主管中,无一不对此问题感到迫切地需求。翠微集团的信息部主管高光敏,就对目前条码使用的混乱提出质疑:流通商品如不能像身份证一样具有唯一可识别的条码进行管理,那所谓的电子商务将无从谈起。而和翠微集团一样,王府井百货集团的连锁店面也是采用自建条码识别系统进行货品的管理。对建立数据采集标准的资金投入和运做规模难度,同为家电分销的国美则表示,将借鉴IT分销经验利用上游厂商的产品线条码管理来建立数据库。
可见,三联与上游厂商的系统对接,不仅仅是一个安全或软件的问题。数据库可以说是跨国企业生存的命脉,信息时代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就像在空中的飞行员,飞机的一举一动都是采取仪表进行监控。货品数据的采集标准倘若不能建立,企业决策者可能会连方向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