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教学的核心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为主。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我们只能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课堂的浓厚兴趣,才能真正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历史;主体性;兴趣;情境
In the historical classroom the student studies the interest the raise
Peng Zhaoyin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s core is stressed that student’s independent, advocated the student active learning, displays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the enthusiasm fully, by student virtual rating raise primarily. Then, how can rais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the enthusiasm? We can only through study the interest to the student the raise, lets the student establish to the historical classroom strong interest, can the true reassignment student’s initiative enthusiasm, then be able to play student’s independent role.
【Key words】History; Independent; Interest; Situation
中国伟大的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关键就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所在,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精心设计课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1以故事典故导入新课: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一个教师走进课堂,有时很容易从学生们意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还沉浸于课间的某项活动,这时教师如果说:“各位同学,让我先来给大家讲一段故事”,瞬间,他们就会肃静下来,流露出一种渴望的眼光,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故事了。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所以,故事或典故则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如讲《春秋战国的纷争》可引入“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一些成语典故。如讲商朝历史时结合《封神榜》的故事讲,同学听的津津有味,还可提供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在讲故事的时候,老师也要注意到自己的方法是否妥当,是否讲得声情并茂,感染力到位吗?这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是否够强,而且也更多的需要老师精彩的讲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肯定会对这堂课充满了期待,肯定对这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充分的投入到课堂当中来。当然,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好时间,时间不宜过长,注意故事要密切的联系课文。让其真正的起到“桥梁”的作用。
1.2以材料导入新课:在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的巧妙运用,不仅能使课堂趣味横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同时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颇有先声夺人之妙,材料的引用一般分为以下两种:
a、 诗词导入法: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兴趣盎然,如讲以《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为例来说,课前教师先引用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然后发问:“诗人对上述的观点认识是否正确?你对此有何看法?”还有,讲到《完善科举制度》一目时,因为进士科在唐朝是最重要的科目,考试内容全面,录取率很低。所以,在人们眼中,进士及第者就有真才实学,声誉也很高。诗人孟郊年近50才考中进士,讲到此时,教师可以引用他的诗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导入这一幕,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得历史课堂充满了诗意。
b、 图片文字导入: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出示两幅图片:①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后的远嬴观残迹;②当时画工绘制的圆明园全景。同时,以法国作家雨果的一段文字作旁白:“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叫法兰西,另一个就会被叫英吉利”。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就要重新剥开这已凝结了140多年的伤痛,回顾这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巧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更要注意一创设情境来来启发学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情境启发这是历史教师充分依托历史教材和历史情境,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借用多媒体教学的动态手段,来渲染烘托学习氛围,烘托主题,以增强历史事件的直观教学。这样一来,历史人物也变得栩栩如生,让学生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学生可以切身的去体验与感受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并使学生受到教育。
例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一目时,当中会讲到民族英雄邓世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播放电影片《甲午海战》,同时将邓世昌的英勇事迹以及他开着致远舰撞向吉野舰时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神态,以一种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不仅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雄心壮志。如在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候,上课前可先播放國歌《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在听这首歌曲时,就会想到这首歌曲和本节课有什么联系?历史课放音乐有什么作用,这样学生在听音乐时,就会带着问题去思索,听后就想找到为什么?音乐结束时,教师还可以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样成立的?带领学生回到那灾难深重的战争年代,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曲折历程。通过这一番情景设计,同学们就能情绪饱满,好奇心十足,心情愉快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了。
当学生产生这样一种情感的时候,自然而然他的学习兴趣就上来了。然而,必须注意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过主义教育,方法也不能太简单。因为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里,学生们所见到的社会现象与我们的理想教学又是格格不入的,方法太简单了,不仅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弄巧成拙,打消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这关键就也在于教师语言上的一种感染力。
同时,应该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深思历史、思考现实、检查自己,这样才能把教学目标落在实处,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分组讨论,开展思维,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注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好有的放矢的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发挥自己个人见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对历史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可以主要以问题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进行。
课前引导:同学们看过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视片或历史小故事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20世纪初.为什么会发生一场世界性的大戰?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
教师可以出示以下一些讨论话题,同时将学生分为正方与反方两大组。
3.1大战的爆发
讨论的中心问题:大战爆发的原因。问题提出的方式: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不会爆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采取辩论的方式进行。
正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也会爆发。
反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不一定会爆发,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不一定就会爆发大战。
3.2大战的性质
讨论的中心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正方: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
反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德国为主挑起的侵略战争,塞尔维亚是民族的自卫战争,英、法、俄的参战也带有防御性质。
以上问题都通过开展辩论赛的方式进行,如此,就可以极大的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当学生在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到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思维狭窄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当学生迷路时,要将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4课外调查,拓宽视野,激发兴趣
历史课学习兴趣的培养,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应该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历史课的课外活动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历史人文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改革开放》时,教师安排成立历史调研小组,让学生去调查历史的昨天、今天,让学生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深刻的感受一下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使他们认识得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理解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渊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在此时,趁机教育学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让他们以《祖国的明天》为题,对祖国的明天进行展望,展望一下20年后的的变化,为祖国的明天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情绪激昂,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这样就可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还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总之,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要求教师最大限度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的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多寻找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一名合格称职的历史教师。
【关键词】历史;主体性;兴趣;情境
In the historical classroom the student studies the interest the raise
Peng Zhaoyin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s core is stressed that student’s independent, advocated the student active learning, displays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the enthusiasm fully, by student virtual rating raise primarily. Then, how can rais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the enthusiasm? We can only through study the interest to the student the raise, lets the student establish to the historical classroom strong interest, can the true reassignment student’s initiative enthusiasm, then be able to play student’s independent role.
【Key words】History; Independent; Interest; Situation
中国伟大的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关键就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所在,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精心设计课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1以故事典故导入新课: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一个教师走进课堂,有时很容易从学生们意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还沉浸于课间的某项活动,这时教师如果说:“各位同学,让我先来给大家讲一段故事”,瞬间,他们就会肃静下来,流露出一种渴望的眼光,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故事了。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所以,故事或典故则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如讲《春秋战国的纷争》可引入“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一些成语典故。如讲商朝历史时结合《封神榜》的故事讲,同学听的津津有味,还可提供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在讲故事的时候,老师也要注意到自己的方法是否妥当,是否讲得声情并茂,感染力到位吗?这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是否够强,而且也更多的需要老师精彩的讲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肯定会对这堂课充满了期待,肯定对这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充分的投入到课堂当中来。当然,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好时间,时间不宜过长,注意故事要密切的联系课文。让其真正的起到“桥梁”的作用。
1.2以材料导入新课:在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的巧妙运用,不仅能使课堂趣味横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同时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颇有先声夺人之妙,材料的引用一般分为以下两种:
a、 诗词导入法: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兴趣盎然,如讲以《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为例来说,课前教师先引用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然后发问:“诗人对上述的观点认识是否正确?你对此有何看法?”还有,讲到《完善科举制度》一目时,因为进士科在唐朝是最重要的科目,考试内容全面,录取率很低。所以,在人们眼中,进士及第者就有真才实学,声誉也很高。诗人孟郊年近50才考中进士,讲到此时,教师可以引用他的诗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导入这一幕,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得历史课堂充满了诗意。
b、 图片文字导入: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出示两幅图片:①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后的远嬴观残迹;②当时画工绘制的圆明园全景。同时,以法国作家雨果的一段文字作旁白:“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叫法兰西,另一个就会被叫英吉利”。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就要重新剥开这已凝结了140多年的伤痛,回顾这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巧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更要注意一创设情境来来启发学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情境启发这是历史教师充分依托历史教材和历史情境,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借用多媒体教学的动态手段,来渲染烘托学习氛围,烘托主题,以增强历史事件的直观教学。这样一来,历史人物也变得栩栩如生,让学生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学生可以切身的去体验与感受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并使学生受到教育。
例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一目时,当中会讲到民族英雄邓世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播放电影片《甲午海战》,同时将邓世昌的英勇事迹以及他开着致远舰撞向吉野舰时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神态,以一种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不仅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雄心壮志。如在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候,上课前可先播放國歌《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在听这首歌曲时,就会想到这首歌曲和本节课有什么联系?历史课放音乐有什么作用,这样学生在听音乐时,就会带着问题去思索,听后就想找到为什么?音乐结束时,教师还可以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样成立的?带领学生回到那灾难深重的战争年代,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曲折历程。通过这一番情景设计,同学们就能情绪饱满,好奇心十足,心情愉快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了。
当学生产生这样一种情感的时候,自然而然他的学习兴趣就上来了。然而,必须注意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过主义教育,方法也不能太简单。因为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里,学生们所见到的社会现象与我们的理想教学又是格格不入的,方法太简单了,不仅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弄巧成拙,打消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这关键就也在于教师语言上的一种感染力。
同时,应该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深思历史、思考现实、检查自己,这样才能把教学目标落在实处,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分组讨论,开展思维,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注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好有的放矢的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发挥自己个人见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对历史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可以主要以问题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进行。
课前引导:同学们看过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视片或历史小故事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20世纪初.为什么会发生一场世界性的大戰?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
教师可以出示以下一些讨论话题,同时将学生分为正方与反方两大组。
3.1大战的爆发
讨论的中心问题:大战爆发的原因。问题提出的方式: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不会爆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采取辩论的方式进行。
正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也会爆发。
反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不一定会爆发,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不一定就会爆发大战。
3.2大战的性质
讨论的中心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正方: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
反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德国为主挑起的侵略战争,塞尔维亚是民族的自卫战争,英、法、俄的参战也带有防御性质。
以上问题都通过开展辩论赛的方式进行,如此,就可以极大的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当学生在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到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思维狭窄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当学生迷路时,要将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4课外调查,拓宽视野,激发兴趣
历史课学习兴趣的培养,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应该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历史课的课外活动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历史人文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改革开放》时,教师安排成立历史调研小组,让学生去调查历史的昨天、今天,让学生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深刻的感受一下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使他们认识得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理解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渊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在此时,趁机教育学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让他们以《祖国的明天》为题,对祖国的明天进行展望,展望一下20年后的的变化,为祖国的明天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情绪激昂,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这样就可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还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总之,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要求教师最大限度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的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多寻找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一名合格称职的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