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领会新课改理念 , 对新课程下化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化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等,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改变教学方式,激发探究热情: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②注重创设化学情境;③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④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渗透;改进评价方法,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利用自问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改变教学方式;激发探究热情;改进评价方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首先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思想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角色地位,其次还应按新课程的要求,积极实践、探索,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以努力适应新课程教学。我在学习、领会新课改理念后 , 对新课程下化学教学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以及交流协作能力。因此,化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等,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并非只培养少数的科学技术精英。因此,化学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让学生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并应用其去解释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现象,让每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以便达到“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其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化学探究技能,并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保持化学学习的兴趣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待科学的品质。
二、 改变教学方式,激发探究热情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能力以及情感因素的培养,慢慢地让大部分学生丧失信心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中,除了按正常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外,更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 教师除了向学生演示课内的实验 ,还应演示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新奇实验,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化学学史的教育,以此来提高其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
(2)注重创设化学情境。创设一个好的化学情境,让学生的思考可以循着老师设计的方向一步步走向深入,将会给学生有被领入神奇的科学殿堂之感!这样,学生就会因“惊奇”而产生“探奇”的念头,学习过程自然也就变得积极主动了。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先设悬念,引导学生去积极自主思考,让他们主动探索,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问题的答案,这样在获得答案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3)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它可以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权。通过观察→发现→惊奇→探索,以逐步提高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一条途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还可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组成探究小组,针对某一问题在小组长带领下认真设计探究方案,并一起动手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做好探究报告,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相提出意见
(4)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化学教学不应单纯立足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而要把化学知识与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相互联系,并可适当进行这方面综合题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学科综合题的能力。
三、改进评价方法,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目前的评价理念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更多地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更多的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主题精神。因此,对学生的学习的评价应多元化。
四、利用自问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自己发现感兴趣的学习问题,然后与老师活同学进行合作探究,其目的是发现学习问题的所在,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高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已比较强烈,有获取学习需要满足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其实不必过多干预。现在的高中化学教材,教学内容难度不是很大,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发现问题。在进行新学习之前,我一般留给学生新课的导入环节,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自问:只从标题看想到了什么?已经知道什么?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我最想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在学习自己发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提问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方法还有利于教师较快地抓住学生的疑难所在,为进一步开展教学明确了方向,使课堂教学少走弯路。例如学习《金属镁的性质与应用》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后,就请学生进行自问,金属镁的特性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它会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通过什么样的实验能得出钠的性质?金属镁与其他常见金属的区别是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随着问题的逐步积累,学生学习的线索也越来越清楚了,为深入学习打好了心理基础。
对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要求的理解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细细地摸索,探寻。这里提出的几点看法只是一家拙见,希望大家能加以补充和指正。
关键词: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改变教学方式;激发探究热情;改进评价方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首先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思想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角色地位,其次还应按新课程的要求,积极实践、探索,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以努力适应新课程教学。我在学习、领会新课改理念后 , 对新课程下化学教学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以及交流协作能力。因此,化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等,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并非只培养少数的科学技术精英。因此,化学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让学生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并应用其去解释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现象,让每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以便达到“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其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化学探究技能,并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保持化学学习的兴趣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待科学的品质。
二、 改变教学方式,激发探究热情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能力以及情感因素的培养,慢慢地让大部分学生丧失信心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中,除了按正常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外,更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 教师除了向学生演示课内的实验 ,还应演示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新奇实验,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化学学史的教育,以此来提高其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
(2)注重创设化学情境。创设一个好的化学情境,让学生的思考可以循着老师设计的方向一步步走向深入,将会给学生有被领入神奇的科学殿堂之感!这样,学生就会因“惊奇”而产生“探奇”的念头,学习过程自然也就变得积极主动了。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先设悬念,引导学生去积极自主思考,让他们主动探索,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问题的答案,这样在获得答案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3)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它可以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权。通过观察→发现→惊奇→探索,以逐步提高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一条途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还可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组成探究小组,针对某一问题在小组长带领下认真设计探究方案,并一起动手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做好探究报告,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相提出意见
(4)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化学教学不应单纯立足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而要把化学知识与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相互联系,并可适当进行这方面综合题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学科综合题的能力。
三、改进评价方法,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目前的评价理念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更多地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更多的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主题精神。因此,对学生的学习的评价应多元化。
四、利用自问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自己发现感兴趣的学习问题,然后与老师活同学进行合作探究,其目的是发现学习问题的所在,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高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已比较强烈,有获取学习需要满足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其实不必过多干预。现在的高中化学教材,教学内容难度不是很大,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发现问题。在进行新学习之前,我一般留给学生新课的导入环节,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自问:只从标题看想到了什么?已经知道什么?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我最想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在学习自己发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提问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方法还有利于教师较快地抓住学生的疑难所在,为进一步开展教学明确了方向,使课堂教学少走弯路。例如学习《金属镁的性质与应用》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后,就请学生进行自问,金属镁的特性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它会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通过什么样的实验能得出钠的性质?金属镁与其他常见金属的区别是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随着问题的逐步积累,学生学习的线索也越来越清楚了,为深入学习打好了心理基础。
对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要求的理解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细细地摸索,探寻。这里提出的几点看法只是一家拙见,希望大家能加以补充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