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交流 沟通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04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写作状态,是指写作主体不仅有强烈的写作欲望,有许多东西要表达,而且打开了表达的思路,知道如何表达。处在这样一种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中,写文章就会水到渠成,“从心底里自动而自然地涌出”,而不是被动地“挤”出来的。但学生一般不能自发地进入这样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的诱发与引导,这种过程实际上正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师生间生命互动的过程。
  互动之一:情感体验与交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素材,有诙谐生动的典范语言。让儿童观察体验生活,不仅能让儿童觅寻到写作的“精华”,而且能激活儿童的情感,激发起写作的冲动。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在带领学生观察之前,提前去寻找观察对象和观察点。老师成为学生生活观察体验的“开路先锋”和“大伙伴”,不仅能适时点拨学生观察体验,还能引导学生觅寻、筛选素材中的“红花”与“绿叶”。老师与学生一起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觅寻素材,共同感悟着,积累着,在共同的体验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思想的碰撞,产生心灵上的契合。写作是一种生命运动,及时的体验,平等的交流,给自己给学生无疑都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互动之二:心灵倾诉与倾听
  人,特别是青少年本来就有强烈的倾诉欲望,尤其是“有感”欲发之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习作正给了孩子们一个倾诉的机会。在这样的写作活动中,学生是倾诉者,教师则担当了倾听者的角色。不可小看这样的“倾听者”,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最为匮乏的,学生中许多问题的发生,往往与学生有话要说,找不到倾听者有关。但倾听者的角色并不好当。首先是学生愿不愿意向你倾诉,这里就有一个教师是否能取得学生信任的问题,而这又与教师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学生直接相关。关键是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让孩子望而生畏的训导者、审判者的角色预设,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兄长、朋友的位置,面对学生的倾诉,应该怀着浓厚的兴趣与期待并给以理解和同情。这样才会有轻松、自然的倾诉气氛,才会有师生之间的真正平等的自愿的倾诉与倾听。试想,当来自心底的倾诉从学生笔下流泻而出时,作为教师是何等的自豪!
  互动之三:个性张扬与呵护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那么,每个丰富多彩的个性所迸射出来的火花也应是千姿百态的。很多老师抱怨现在学生作文无灵气,作文本上众口一词,千篇一律,无思想火花,无情感波涛,无独特个性。殊不知,这正是传统教学应当反思的地方。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有意无意地压抑了学生的天性,讲评时,鼓励合群从众,贬斥标新立异,训练时不恰当引进创作上和章法上的概念,致力于知识点、能力点的构建,将作文知识和能力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和能力点。这就使得学生在写作时,不是把作文看成自己自由表达见解的好机会,而是视之为机械拼凑材料,生硬套用写作理论的苦差事。《语文课程标准》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体,我以为是抓住了写作教学改革的关键”。(张庆语)教者打破了许多条条框框,学生情感就会自然外露,自然会把喜怒哀乐在作文中尽情表达。作为教师,对学生习作中反映出来的多姿多彩的情趣,不能熟视无睹,甚至一味“封杀”,而应分别加以鼓励、赞美,使学生的多彩个性得到张扬,还原作文教学的本色状态。所谓习作指导,不是说一句“你们只要写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就可以”,而要用自己的真心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用心去呵护学生的独创见解。
  互动之四:成果展示与欣赏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他人肯定、赏识的渴望。学生认真完成了一篇作文,这就是他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学生这时候期待的是真诚的鼓励、赞美与欣赏。教师此时哪怕只是表扬他的某个词语用得好,学生也会心花怒放。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作文,甚至是用“孩子的眼光”来理解和评价学生的写作,“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作文,那里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发现,都是他的精神财富,即使是某些不足甚至错误,如果引导得当,也会转化为一种财富”。教师的责任,正是在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积极因素,包括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的发展的可能性。适度的表扬能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更为自觉的努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写作与内在精神上的问题,通过总结经验转化为一种写作与精神财富。总之作文评价绝不能压抑学生的写作欲望,而应该使学生感受到“我表达了,我受到了尊重,也使别人受到启发”的乐趣,这就是所谓享受写作。在习作评价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要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分享喜悦和成果,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不断自我审视、自我欣赏、自我总结中逐渐长大、逐渐成熟。
其他文献
我曾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什么杜十娘去意已决,投江前还要刻意妆扮?”“刘兰芝自遣前妆扮得‘精妙世无双’时是什么心情?”等问题,却很少学生能较清晰地阐释其中的审美意义,既对宝黛木石前盟以泪报恩无动于衷,也无法理解李甲既已痛悔大哭,杜十娘为何还要“怒沉”。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一个问题:虽然已经接受了十年左右的语文教育,但学生的审美意识还是相当薄弱。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促进学生素养
期刊
诗歌语言区别于一般的日常语言,而古典诗歌更以其表达的陌生化给今天的中学生带来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和隔膜。因此,读懂古代诗歌,首先有一个扫除文本障碍的问题,这是走进文本的基础;同时,诗歌是一种更纯粹的语言艺术,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主要依托于对诗歌语言的咀嚼和品味。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语言的赏析,离不开对古人遣词造句、匠心独运的体会。因此,古诗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切入点和依托点。可是当前
期刊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篇幅短小,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值得探讨的问题也非常丰富,虽系文言文,语言却较通俗,学生借助工具书可以很快扫除文字障碍,非常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尝试。    【教学理念】    与现在流行的以展示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感悟或评价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课堂相比,这个案例可能存在着诸多的不同,我们这里
期刊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传统的串讲法一直占据讲坛,叶圣陶先生早就批评过的那种逐字逐句翻译讲解的私塾式的教法依然盛行。这种教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极为不利。笔者近年来在教法改革上作了一些尝试,设计了如下三种课型:    一、自读引导课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教学生,就是要在“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由于文言文产生年代久远,背景复杂,而学生的知识面
期刊
范读,是教师把自身对教材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课文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适时的范读非常重要。  聋校同普通学校一样,而且更迫切需要充分给学生学习有声语言的机会,这对教师的范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事实上,由于观念上的偏差,聋校的教师范读得太少了。有些教师认为:聋生听不好,精彩的范读一点也不起作用,讲读课
期刊
相思是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而以相思为题材的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或许正应了韩愈那一句话:欢娱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闺怨相思,离愁别绪的诗词往往被诗人抒发得淋漓尽致。但诗人在抒发相思情感时所采用的写法却各有迥异。在这里,我想谈一下表现相思时所采用的“揉直使曲”的手法,以飨读者。  清代的文论家袁枚在《续诗品·取径》中云:“揉直使曲,叠单使复,山爱武夷,为游不足……一
期刊
长期以来,语感和语感教学一直是广大教师的认识“盲区”,不知语感为何物,认为语感这一概念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培养学生语感是专家学者的事儿,与自己无关。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培养被摆在了一个重要高度。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其实语感并不神秘,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感
期刊
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活动。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现代化的技术为阅读提供了多渠道的信息来源,阅读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文本阅读方式,更多地运用超文本阅读方式,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极大的冲击。当今超文本的制作强调了一种大众文化意志,大众的感官取悦性已经超过了客观性的维度。  当今中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叛逆,对高高在上的知识阶层的不屑,不可避免地受到由大众媒体造成的文学世俗化、直观化和感性化
期刊
很多人对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解读仅限于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认为格调明快清朗,无论怎么品,也难以品出物境的幽雅、蒙眬、幽静之美。对一篇文章的解读,应在了解作者生活环境、性格、气质、爱好和际遇的基础上进行,条分缕析,才能去伪存真。下面,根据我在教学中的理解,浅要谈一谈《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先说说“政治附会说”和“曲高和寡论”。功利主义和极“左”思想的长期影响,使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流失殆尽。人们把文
期刊
鸿雁群居水边,飞时一般排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它每年秋季南迁,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代书信。鸿雁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古诗词中的鸿雁意象意蕴丰富。诗词作者常常借它抒情言志,折射出美好的人性光辉。在此仅就苏轼词中的鸿雁意象进行分析。    一、托鸿雁传书,抒发苏轼深切浓烈的思亲怀乡之情。    鸿雁传书出于《汉书·苏武传》,古典诗词常用这个典故。苏轼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