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uan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临床关系。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组,各34例,另选取冠脉造影正常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CRP的水平。结果:SAP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MI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CRP浓度与冠心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病情越严重,血清CRP浓度越高。
  【关键词】 冠心病;血清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176-01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因冠心病而发作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等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索尽早发现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检测指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对损伤的血管内膜而言是一个炎症反应过程,而C反应是蛋白(CRP)是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代表性指标[1]。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测定102例就诊人群血清CRP,探讨血清CRP与冠心病病情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SAP组:男21例,女13例,平均58.6岁;AMI组:男20例,女14例,平均56.5岁;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平均57.5岁;各组在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比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资料具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排除以下疾病:感染、肿瘤、免疫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新近手术和外伤、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脑卒中。
  1.2 方法 CRP的检测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参考区间为0~8.0mg/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多组均数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SAP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MI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RP水平比较
  注:SAP组与对照组,(P<0.05);SAP组与AMI组,(P<0.01);SAP组与AMI组,(P<0.05)。
  3 讨论
  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正常人血液中有微量形成存在,但在急性炎症反应阶段其含量可迅速加1000多倍,是炎症反应过程中敏感、精确的客观指标。有学者提出CRP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可解释部分冠心病患者无传统危险因素的原因[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慢性发展过程,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中炎性反应在病理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CRP作用涉及:激活补体,影响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增加白细胞活性,诱导单核细胞合成组织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与血清脂蛋白相互作用,通过氧基团黏附因子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和促进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过程,也伴随着一个慢性炎症过程,CRP在动脉粥样硬化致病过程中沉积在动脉壁内,与补体复合物和泡沫细胞共同存在。CRP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演变和进展的强促炎因子[3]。CRP在斑块中沉积,随着斑块增大,沉积增多,在炎症细胞浸润区域特别是坏死斑块边缘,CRP反应强烈[4],对心血管事件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本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中血清CRP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CRP可能与冠心病有密切相关。CRP不但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而且与冠心病的进展病变程度及范围有关,可能是CRP含量增高表明冠状动脉损害重炎症范围大,而血清中CRP水平升高的程度与在AMI梗死面积的大小相关。由此可见,CRP测定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振修,C-反应蛋白的检测[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3):261-263.
  [2]张善春,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7(1):15-17.
  [3]吴超,杨跃进,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应用的新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8,10(1):69.
  [4]刘興德,王淑琴,吴立荣,等. 血清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8,33(1):4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住院的10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54例,实验组给予静滴天麻素、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静滴倍他司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70.4%),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泵灌注和常规压力灌注对关节镜清晰度的影响,减少关节镜手术时影响清晰度的因素提供参考。方法:将使用平卧位并且预期手术时间1-1.5小时的膝关节手术60例,按照使用的灌注方法不同分为灌注泵组和重力灌注组各30例,分别采用灌注泵和重力灌注,通过清晰、一般、模糊的清晰度评价标准比较2组的清晰度。结果:灌注组从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都清晰,重力灌注组在3000-2000ml清晰,2000-10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总结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每组56例,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也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住
期刊
【摘要】目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探究分析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200名,依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100例,研究组应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单纯应用特布他林药物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诊断及救治措施。方法:36经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住院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过治疗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异位妊娠是妇科患者中常见的急腹症,熟练掌握保守与手术适应症,采取及时的个体化治疗措施,是救治患者,保证其生命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异位妊娠;救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片,比较两组临床心功能变化,并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结论: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肯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慢性心力衰竭;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再次剖宫产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再次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78)和研究组(n=78),对照组接受新式剖宫产,研究组接受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新生儿窒息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一次性胸腔引流袋进行改良。方法:通过设计在常用一次性胸腔引流袋前增加带活瓣结构负压球囊及BB哨子的连接管,实现新型引流袋的实用性。结果:该装置设计简单合理,在便携和保持引流管通畅方面优于传统产品。结论:改良后的新型一次性胸腔引流袋能更好地实现了只出不进的排除胸腔内血液气的目的,且设计简单、便携,能够有效防止逆行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负压球囊;活瓣;胸腔闭式
期刊
【摘要】目的:对葡萄胎吸刮术前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扩张宫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实验对象为2012年07月至2015年02月鄂尔多斯市广厦医院接收治疗的46例葡萄胎患者,并将她们随机地分成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一天晚上于子宫颈处置导尿管,试验组患者在术前一晚于阴道后穹窿处置200μg的米索前列醇;第二天行葡萄胎吸刮术;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手术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的检查。 结果: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频谱E峰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频谱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