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討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片,比较两组临床心功能变化,并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结论: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肯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慢性心力衰竭;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177-01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冠心病随着发病率的增高,逐渐成为CHF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当冠心病患者心肌血供受到影响,引起心肌细胞功能障碍时极容易诱发心力衰竭[1]。传统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提高运动耐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近年来研究认为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可能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另一手段。曲美他嗪作为心肌代谢类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5月对60例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第6版《内科学》中有关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4~78岁,平均64.5岁。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病程1~4年,平均2.4年;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Ⅱ级18例,Ⅲ级34例,Ⅳ级8例;排除因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非冠心病等因素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以及伴有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片(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55465)20mg,每日3次,疗程3个月。
1.3 疗效评价 显效:患者活动量明显增加,且通常体力活动不会引起心悸、气促、心绞痛。有效:患者体力活动仍轻度受限,一般活动可引起轻度心悸、心悸、心绞痛。无效:患者体力活动受限明显,正常步行即可引起心悸、气促、疲乏、心绞痛[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功能疗效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心功能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⑴治疗组:头痛乏力1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30)。⑵对照组:血压下降1例,窦性过缓2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3.3%(4/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变化。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心脏是一个高氧耗的器官,维持心肌正常收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内的三磷酸腺苷(ATP),而ATP主要由游离脂肪酸(FFA)和葡萄糖的氧化产生,少量由乳酸、酮体和氨基酸产生。冠心病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肌能量物质缺乏及底物利用障碍导致心肌重构所引起,因此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必须辅以心肌能量代谢的治疗。曲美他嗪(TMZ)作为哌嗪类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影响心肌代谢类药物。已有的研究证实,TMZ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部线粒体内长链3-酮酰辅酶A硫解酶而抑制游离脂肪酸-β2氧化,从而增强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使心肌对脂肪酸的利用率降低,相对维持细胞内的ATP水平,从而优化心肌能量代谢;也可通过抑制细胞内Na+、Ca2+的超载、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细胞内酸中毒,通过干预细胞膜脂质合成从而保护细胞膜稳定、改善内皮功能[4],通过氧自由基连接的组织因子生长途经调节NADPH-氧化反应来抑制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抑制高甘油三酯导致的内皮素-1的释放,进而抑制一氧化氮,从而促进心肌缺血损伤的恢复,最终实现心肌保护。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曲美他嗪是一个优化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药物,有利于其心功能的改善,在治疗心衰方面是具有发展潜能和优势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权晓慧,刘秀敏,左卡尼汀与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3,34(22):4442.
[2]孙丽娜,王宁夫,钟益刚,等.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规范化管理的疗效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0):2341.
[3]郭玉雪,胡英允,曲美他嗪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5):5198.
[4]Park KH, Park WJ, Kim MK, et al. Effects of trimetazidine on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fter sheath injury of radial artery[J]. Am J Cardiol, 2010,105(12):1723-1727.
【关键词】 曲美他嗪 ;慢性心力衰竭;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177-01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冠心病随着发病率的增高,逐渐成为CHF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当冠心病患者心肌血供受到影响,引起心肌细胞功能障碍时极容易诱发心力衰竭[1]。传统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提高运动耐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近年来研究认为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可能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另一手段。曲美他嗪作为心肌代谢类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5月对60例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第6版《内科学》中有关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4~78岁,平均64.5岁。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病程1~4年,平均2.4年;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Ⅱ级18例,Ⅲ级34例,Ⅳ级8例;排除因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非冠心病等因素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以及伴有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片(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55465)20mg,每日3次,疗程3个月。
1.3 疗效评价 显效:患者活动量明显增加,且通常体力活动不会引起心悸、气促、心绞痛。有效:患者体力活动仍轻度受限,一般活动可引起轻度心悸、心悸、心绞痛。无效:患者体力活动受限明显,正常步行即可引起心悸、气促、疲乏、心绞痛[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功能疗效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心功能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⑴治疗组:头痛乏力1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30)。⑵对照组:血压下降1例,窦性过缓2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3.3%(4/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变化。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心脏是一个高氧耗的器官,维持心肌正常收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内的三磷酸腺苷(ATP),而ATP主要由游离脂肪酸(FFA)和葡萄糖的氧化产生,少量由乳酸、酮体和氨基酸产生。冠心病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肌能量物质缺乏及底物利用障碍导致心肌重构所引起,因此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必须辅以心肌能量代谢的治疗。曲美他嗪(TMZ)作为哌嗪类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影响心肌代谢类药物。已有的研究证实,TMZ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部线粒体内长链3-酮酰辅酶A硫解酶而抑制游离脂肪酸-β2氧化,从而增强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使心肌对脂肪酸的利用率降低,相对维持细胞内的ATP水平,从而优化心肌能量代谢;也可通过抑制细胞内Na+、Ca2+的超载、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细胞内酸中毒,通过干预细胞膜脂质合成从而保护细胞膜稳定、改善内皮功能[4],通过氧自由基连接的组织因子生长途经调节NADPH-氧化反应来抑制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抑制高甘油三酯导致的内皮素-1的释放,进而抑制一氧化氮,从而促进心肌缺血损伤的恢复,最终实现心肌保护。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曲美他嗪是一个优化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药物,有利于其心功能的改善,在治疗心衰方面是具有发展潜能和优势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权晓慧,刘秀敏,左卡尼汀与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3,34(22):4442.
[2]孙丽娜,王宁夫,钟益刚,等.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规范化管理的疗效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0):2341.
[3]郭玉雪,胡英允,曲美他嗪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5):5198.
[4]Park KH, Park WJ, Kim MK, et al. Effects of trimetazidine on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fter sheath injury of radial artery[J]. Am J Cardiol, 2010,105(12):1723-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