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应用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探究分析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200名,依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100例,研究组应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单纯应用特布他林药物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呼吸困难评分、运动耐力评分和肺功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处在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的患者,应及早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治疗愈早,其术后复发率愈低,术后恢复效果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特布他林 糖皮质激素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183-02
  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此病会导致人体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据国际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高。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人体气流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受限过程,主要分布在肺血管、气道和肺实质的慢性炎症,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但是,气流受限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因此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可采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下就本次研究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1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于收治2013年 1月至 2014 年 1月的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病人200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依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100例,平均年龄(60±5)岁,病程(14±8)年,对研究组应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药物进行吸氧、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等常规性治疗,治疗一疗程后,综合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研究对象中不存在有支气管哮喘、恶性肿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其他疾病医治史,病例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随访 6个月~36 个月。
  1.2方法
  医院手术之前要仔细判断患者病情 ,患者由于支气管黏膜炎症水肿加剧,痰液阻塞支气管,导致通气量不足,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或喘息加重、痰液增多等症状,医师要及时为患者用药抑制病情发展,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医师依据患者不同的病情情况采用吸氧、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等常规性治疗或联合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要严格规范细致操作,术后更要注重患者身体的恢复状况。定期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档案记录,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耐力改善及呼吸困难改善数据。
  1.3观察指标
  两组以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和主要肺功能指标变化等数据进行对比评定。
  (1)呼吸困难分级:A级:不剧烈活动,一般无明显呼吸困难,B级:有较小量运动会有气短现象,C级:不运动时就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
  (2)运动耐力指标:采用5分钟步行距离测定。A级:大于等于300米;B级:200到300米;C级:小于等于200m。
  (3)主要肺功能指标变化:有器械测量患者呼 气 容 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和呼气峰流速等指标。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时间均在停止吸氧30min后进行,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
  1.4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都经过一疗程治疗。有效:患者无呼吸困难,运动耐力明显增强,咳嗽明显减轻,肺部湿音和哮鸣音减少。无效:患者呼吸困难未改变,运动耐力仍然较差,咳嗽症状没明显变化,肺部仍可检测出湿音和哮鸣音。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评分对比
  治疗一疗程后,研究组呼吸困难分级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有较大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具体数据显示如下表: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运动耐力指标评分对比
  治疗一疗程后,研究组呼吸运动耐力指标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有较大的改进,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具体数据显示如下表:
  2.3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对比
  治疗一疗程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肺功能指标评分都有明显提高,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具体数据显示如下表:
  2.4药物不良反应
  研究组有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的反应,加用胰岛素治疗,不良反应出现后经治疗均好转。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上述组都未停用激素。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特布他林结合糖皮质激素,患者的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作用。近年来,国际COPD诊治指南已将糖皮质激素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列入指南中。但是,研究发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稳定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并不是那么好。稳定期应用之后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多,糖皮质激素也对患者有一定的副作用,若是消化道出血、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严重精神病等患者应用,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甚至威胁生命 [2]。因此,在治疗要尽早中要预防,及时发现病情、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除应用特布他林结合糖皮質激素治疗之外,还有另外两种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使用布地奈德药物辅助,布地奈德是一种非卤代化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局部抗炎作用,患者使用后对细胞因子形成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有抑制作用,对腺苷环化酶的生理活性有激活作用,从而降低气道炎症状况 [3]。雾化吸入治疗法,临床使用后不仅可达到稀释痰液、缓解支气管痉挛等很好的效果,还可以避免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雾化吸入治疗法中雾粒直径细小且均匀,药物沉积在气道黏膜,穿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可在小气道聚集较高浓度,生物利用度高。给患者应用后雾粒会对气道表面的感受器或靶受体直接产生治愈作用,疗效迅速。也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既可控制症状,又可使病情长期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侯新垓,刘长,南雁,谢东升,朱勇.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疗效[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7:18-19.
  [2]肖海励. 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4,32:93-94.
  [3]杨慧英,李文洪.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治疗疗效研究[J]. 中外医疗,2014,26: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及CT对肩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整理收集经病理及临床综合确诊的3例肩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累及右肩关节2例,左肩关节1例;X線及CT表现为关节均有轻度肿胀,关节周围见大小不等的小结节样钙化或骨化影。结论:肩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及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肩关节;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90例,回顧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包括生殖道破裂、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以及凝血性功能障碍等。全部患者成功抢救89例,其中保留子宫患者82例。1例患者死亡为外院转入病例,产后大出血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临床治疗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各40例,在选取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检测血清CRP及血常规,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CR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義(P0.05)。结论:血清CRP、血常规联合检测对鉴别儿童急性呼吸道是细菌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控制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方法:调查社区人群慢性疾病种类及原因,构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控系统,普及健康知识教育,针对高危患者采取药物干预和强化干预。结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生活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善,心脑血管事件明显减少,高血压、高血糖水平大幅度下降。结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控制疾病的发展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提高颅脑创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44例,研究组患者在入院二十四小时之后或接受开颅手术之后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照组患者则按照患者的生命体征、 CT 检查以及意识形态等,接受常规性质治疗。分析 GO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72.72%,对照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面对高血压患者,护患沟通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通过分析高血压护理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结论: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使患者更明白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增加了治疗的依从性,缓和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关键词】护患关系;高血压患者;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189-01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胆汁瘀积性黄疽( CJ)患者,肝细胞性黄疽(HJ)患者,总胆红素(TBIL)与游离胆红素(Bu)+结合胆红素(Bc) δ-胆红素检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NHJ),游离胆红素(Bu)+结合胆红素(Bc) 检测。了解其变化规律,确定其临床意义与相关疾病应用体会。方法:分别采集标本Vitros 950干式生化分析仪及配套干片测定40例胆汁瘀积性黄疽( CJ)患者,40例肝细胞性黄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住院的10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54例,实验组给予静滴天麻素、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静滴倍他司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70.4%),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泵灌注和常规压力灌注对关节镜清晰度的影响,减少关节镜手术时影响清晰度的因素提供参考。方法:将使用平卧位并且预期手术时间1-1.5小时的膝关节手术60例,按照使用的灌注方法不同分为灌注泵组和重力灌注组各30例,分别采用灌注泵和重力灌注,通过清晰、一般、模糊的清晰度评价标准比较2组的清晰度。结果:灌注组从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都清晰,重力灌注组在3000-2000ml清晰,2000-10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总结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每组56例,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也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