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教学中采取问答式教学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逐步达到新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那么,地理课如何实施问答式教学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设疑、解疑和留疑是践行问答式教学的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一、设疑
(一)设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拟问设疑:是老师自问自答,宛如和学生进行娓娓动听的谈话,使学生在思考中听课。(2)图象设疑:利用课本插图,图表和各种图片中所含各种地理信息进行设疑,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3)情景设疑:通过小品、诗歌、歌曲、录像和实地考察等手段,制造一定的环境氛围,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设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动脑筋。太玄,高深莫测,学生会失去信心。因此,应力求学生跳一跳摘到为好。其次,设疑的问题要题意明白,有一定情趣。在讲非洲撒哈拉沙漠时,可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似乎是“越近海,降水越多”。然后指出“撒哈拉沙漠西起大西洋沿岸,东抵红海。人站在大西洋岸边,前边是碧波荡漾的大海,背后却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这是为什么?有谁能解这个谜?”题意明确,富有诗意。既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能引导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对地理事项进行分析。
最后,设疑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设计和提问,不可面面俱到。无计划无目的设疑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解疑
设疑之后,就要针对设疑进行解疑。古人对教师的作用以“传道”、“授业”、“解惑”来概括。“解惑”也就是解疑。能否熟练的掌握解疑技巧,这是教师基本功扎实与否的具体表现。
怎样进行解疑呢?方法很多。下面简介几种供参考。
1.教师自行设计有关信号、图表,精讲教材的基本原理;间接地进行解疑。
例如关于“世界洋流的分布”,重点指导学生对照分析“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与“世界洋流模式图”相关联系。从而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若分析过程采用电教手段,效果会更好。
2.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原理寻找解题的方法和步骤。此时教师可穿梭在学生中既能方便地为优生提供高难度的“跳杆”,又有时间为差生指点迷津,以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失误。在听、答、问巡视中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迅速处理,以便调控整个教学过程。
3.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在相互启发中开阔思路,促进正确答案的产生。如对“漂流瓶”是否过赤道逆流,学生中可能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教师对这一分歧的点拨解疑可进一步揭示洋流分布规律与洋流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出现一个高潮,从而达到最佳状态。
4.通过评析总结,将学习状态推进到更高层次。对于学生的解答,正确的或有独创性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回答欠妥的,甚至错误的要进行耐心细致地分析和讲解,及时纠正,以免干扰听课。这样使学生的输入信息得到强化,把直接感受和强化后的信息转化为理性认识,促进思维的深化。
解疑时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首先,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加以揭示;或将提出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用小步子解决,便于学生各个击破,攻克知识难点。例如,讲地形雨形成时,如果只让学生看完示意图后提问“地形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可能对示意图理解不透,只好照本宣科了。若将这个问题分成几个小题:(1)潮湿的气流前进时遇到高山会怎样运动?(2)气流上坡后气温有何变化?(3)气温变化后,空气中的水汽如何变化?(4)水汽是迎风坡多还是背风坡多?这样步步深入循序渐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其次,在解疑时,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答案中存在的问题,这比断然否定要好得多。最后,在解疑时,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的遗漏部分及时提出新的设疑,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如学习“世界气温水平分布时”,学生在读图后,对七月份20°-30°N沙漠地区成为世界最热的地方理由讲得充分,而对赤道地区为什么不热,却只字不提。对此必须提出设疑,引导学生对赤道地区气温状况进行分析,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上完课后或某个问题解疑以后,教师不把眼光停留在现有知识水平上,而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趣味性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即留给学生疑问,推进学习内容深化。
三、留疑
留疑有两种类型,一种留疑是为了让学生消化课堂内容或为下一节课铺垫,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运用书本上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解释和解答一些现象和问题。这类留疑必须紧扣教材。上完北美洲概述的地形部分之后,留给学生北美纵列地形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这一道题既起到复习的作用,又能引导学生从欧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来推导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作用。从而为下一节课讲述打下了基础。
留疑的另一种类型是激发学生对更为高深的地理知识的探求及到课外读物中去寻找答案的积极性。如讲完《时区和日界线》后,可这样留疑: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时惊奇的发现,航海日记上明明写着这一天是1922年9月6日,而西班牙的日历上却是1922年9月7日,这是为什么?如果船队当时是由西向东航行,环球一周回到出发点时则航海日记上的日期与当地日期又有何区别?为什么?这样留疑,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大有好处。当然,留疑也不能太难,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开发区”。
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课应有引入——深化——高潮——余兴(或回味)几个阶段。如果说“设疑”是教学的“引入”阶段,那么“深入——高潮”就是解疑;“余兴”則是留疑。因此“问答式”的教学研究和运用,将会给地理课堂教学和地理高考带来明显的效益。
一、设疑
(一)设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拟问设疑:是老师自问自答,宛如和学生进行娓娓动听的谈话,使学生在思考中听课。(2)图象设疑:利用课本插图,图表和各种图片中所含各种地理信息进行设疑,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3)情景设疑:通过小品、诗歌、歌曲、录像和实地考察等手段,制造一定的环境氛围,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设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动脑筋。太玄,高深莫测,学生会失去信心。因此,应力求学生跳一跳摘到为好。其次,设疑的问题要题意明白,有一定情趣。在讲非洲撒哈拉沙漠时,可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似乎是“越近海,降水越多”。然后指出“撒哈拉沙漠西起大西洋沿岸,东抵红海。人站在大西洋岸边,前边是碧波荡漾的大海,背后却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这是为什么?有谁能解这个谜?”题意明确,富有诗意。既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能引导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对地理事项进行分析。
最后,设疑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设计和提问,不可面面俱到。无计划无目的设疑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解疑
设疑之后,就要针对设疑进行解疑。古人对教师的作用以“传道”、“授业”、“解惑”来概括。“解惑”也就是解疑。能否熟练的掌握解疑技巧,这是教师基本功扎实与否的具体表现。
怎样进行解疑呢?方法很多。下面简介几种供参考。
1.教师自行设计有关信号、图表,精讲教材的基本原理;间接地进行解疑。
例如关于“世界洋流的分布”,重点指导学生对照分析“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与“世界洋流模式图”相关联系。从而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若分析过程采用电教手段,效果会更好。
2.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课前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原理寻找解题的方法和步骤。此时教师可穿梭在学生中既能方便地为优生提供高难度的“跳杆”,又有时间为差生指点迷津,以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失误。在听、答、问巡视中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迅速处理,以便调控整个教学过程。
3.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在相互启发中开阔思路,促进正确答案的产生。如对“漂流瓶”是否过赤道逆流,学生中可能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教师对这一分歧的点拨解疑可进一步揭示洋流分布规律与洋流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出现一个高潮,从而达到最佳状态。
4.通过评析总结,将学习状态推进到更高层次。对于学生的解答,正确的或有独创性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回答欠妥的,甚至错误的要进行耐心细致地分析和讲解,及时纠正,以免干扰听课。这样使学生的输入信息得到强化,把直接感受和强化后的信息转化为理性认识,促进思维的深化。
解疑时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首先,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加以揭示;或将提出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用小步子解决,便于学生各个击破,攻克知识难点。例如,讲地形雨形成时,如果只让学生看完示意图后提问“地形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可能对示意图理解不透,只好照本宣科了。若将这个问题分成几个小题:(1)潮湿的气流前进时遇到高山会怎样运动?(2)气流上坡后气温有何变化?(3)气温变化后,空气中的水汽如何变化?(4)水汽是迎风坡多还是背风坡多?这样步步深入循序渐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其次,在解疑时,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答案中存在的问题,这比断然否定要好得多。最后,在解疑时,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的遗漏部分及时提出新的设疑,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如学习“世界气温水平分布时”,学生在读图后,对七月份20°-30°N沙漠地区成为世界最热的地方理由讲得充分,而对赤道地区为什么不热,却只字不提。对此必须提出设疑,引导学生对赤道地区气温状况进行分析,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上完课后或某个问题解疑以后,教师不把眼光停留在现有知识水平上,而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趣味性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即留给学生疑问,推进学习内容深化。
三、留疑
留疑有两种类型,一种留疑是为了让学生消化课堂内容或为下一节课铺垫,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运用书本上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解释和解答一些现象和问题。这类留疑必须紧扣教材。上完北美洲概述的地形部分之后,留给学生北美纵列地形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这一道题既起到复习的作用,又能引导学生从欧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来推导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作用。从而为下一节课讲述打下了基础。
留疑的另一种类型是激发学生对更为高深的地理知识的探求及到课外读物中去寻找答案的积极性。如讲完《时区和日界线》后,可这样留疑: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时惊奇的发现,航海日记上明明写着这一天是1922年9月6日,而西班牙的日历上却是1922年9月7日,这是为什么?如果船队当时是由西向东航行,环球一周回到出发点时则航海日记上的日期与当地日期又有何区别?为什么?这样留疑,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大有好处。当然,留疑也不能太难,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开发区”。
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课应有引入——深化——高潮——余兴(或回味)几个阶段。如果说“设疑”是教学的“引入”阶段,那么“深入——高潮”就是解疑;“余兴”則是留疑。因此“问答式”的教学研究和运用,将会给地理课堂教学和地理高考带来明显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