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人比较了中西方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中国的家长总要问:“今天你给老师答对了几个问题?”而西方家长则问:“今天你给老师提问了几个问题?”虽然只有一词之差,却反应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结果,西方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国家长关注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西方家长则关注孩子是否进行了思考,有没有自己的创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育观念不断的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逐步达成共识:怎样让学生愿学,怎样才会学,应从培养学生兴趣、习惯人手。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保证。任何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当今的教育恰恰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保驾护航,那么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都可能成为空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数学学习习惯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
一、课伊始,趣即生。
会疑
在进行新知识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充满好奇心。总想先知道要学的什么知识。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有悬念的问题最易唤起学生的求知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乐于参与学习。在这一环节上,依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学教材知识本身的特点,采用“联系生活,设疑激趣”的方法,借助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操作实验等形式,提出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观察,猜测、质疑提出数学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便于学生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让学生猜想,我画的什么,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太阳、苹果、月亮等等,我摇头,说都不是,学生开始好奇,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会集中注意力听,我把话题一转,提出这课主题,是钟表?学生开始怀疑这个结论,这那里是钟表?为什么不是,上面难道还少东西?少什么呢?能说说吗?鼓励孩子说出见过的钟表的样子,我随学生的回答,一步步把少的数字,大格小格,时针分针,慢慢画上,最后钟表画完了,钟表的结构也出来了。很轻松的把钟表的各部分介绍完了。
二、课进行,趣愈浓。
(1)会问、会思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儿童的思维特征大多是问题性的,产生于对问题积极探索的需要。究的过程中少不了问题,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情境创设的很好,老师问,学生答,却看不到学生提问题,学生质疑问难。没有疑哪来的趣。难道学生真没有疑问吗?不会的,只要积极思维,总是会有疑问的。原因在于老师把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都思考到了,由老师提出来,也就是老师代替学生思维,或者是老师根本不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根本没有质疑的机会。老师提出的问题。固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但总是被动的,学生在每一个问题面前难免有被“审”的感觉。相反,我们积极营造一种积极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我采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羊羊学校今天对成绩优异的喜羊羊、美羊羊、暖羊羊、懒羊羊四位学生进行了表彰,慢羊羊村长为他们颁发了奖学金是这样的四个红包:(美羊羊:一张1元的一包,暖羊羊:两张5角的一包、懒羊羊5张2角的一包、喜羊羊:10张1角的一包),情景演示:我请四位同学帮喜羊羊他们把红包领下去,找四位同学代领,先不要打开,摸摸厚度,看四个同学的表情,鼓励学生说说想到什么问题?美羊羊为什么不高兴了,说村长不公平,给他们三个红包里的奖金都比自己多,要找村长评理,村长说,我发的奖学金都是一样的,不信让证实一下,大家愿不愿意帮村长的忙,一起来数一下红包里的钱?学生从主观上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2)会动
动手操作,促进兴趣: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时,有的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沿着长边对折,量一量,得出结论;再沿着短边对折,量一量,得出结论。类似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实质上是让学生按老师设计的路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次参与,这种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地进行模仿,难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热情。
动手操作学要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先请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正方形,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等。然后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教师拼、摆,听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潜能。
(3)会练
巧设练习,增添兴趣:课堂练习的设计。除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做科学的安排外,还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适时、适地的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是增强练习的有效手段。如在练习中适当开展“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小猴摘桃”“过桥”等游戏性的练习,都能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达到增添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
三、课结束。趣犹存
会查找
课堂小结,保持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要保持到课的结束。比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结束本课的:本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基本知识,做个选择题考考大家:二月有天,有填28的,有填29的,为什么会有两个答案?同学们回家查找一些课外书籍。明天上课看看那些同学查到相关知识又丰富又准确。如此结束,再次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绪,保持了学习兴趣,产生认识的需求,取得“课虽终,需犹存”的效果。
总之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课伊始,趣即生。
会疑
在进行新知识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充满好奇心。总想先知道要学的什么知识。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有悬念的问题最易唤起学生的求知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乐于参与学习。在这一环节上,依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学教材知识本身的特点,采用“联系生活,设疑激趣”的方法,借助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操作实验等形式,提出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观察,猜测、质疑提出数学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便于学生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让学生猜想,我画的什么,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太阳、苹果、月亮等等,我摇头,说都不是,学生开始好奇,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会集中注意力听,我把话题一转,提出这课主题,是钟表?学生开始怀疑这个结论,这那里是钟表?为什么不是,上面难道还少东西?少什么呢?能说说吗?鼓励孩子说出见过的钟表的样子,我随学生的回答,一步步把少的数字,大格小格,时针分针,慢慢画上,最后钟表画完了,钟表的结构也出来了。很轻松的把钟表的各部分介绍完了。
二、课进行,趣愈浓。
(1)会问、会思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儿童的思维特征大多是问题性的,产生于对问题积极探索的需要。究的过程中少不了问题,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情境创设的很好,老师问,学生答,却看不到学生提问题,学生质疑问难。没有疑哪来的趣。难道学生真没有疑问吗?不会的,只要积极思维,总是会有疑问的。原因在于老师把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都思考到了,由老师提出来,也就是老师代替学生思维,或者是老师根本不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根本没有质疑的机会。老师提出的问题。固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但总是被动的,学生在每一个问题面前难免有被“审”的感觉。相反,我们积极营造一种积极的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我采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羊羊学校今天对成绩优异的喜羊羊、美羊羊、暖羊羊、懒羊羊四位学生进行了表彰,慢羊羊村长为他们颁发了奖学金是这样的四个红包:(美羊羊:一张1元的一包,暖羊羊:两张5角的一包、懒羊羊5张2角的一包、喜羊羊:10张1角的一包),情景演示:我请四位同学帮喜羊羊他们把红包领下去,找四位同学代领,先不要打开,摸摸厚度,看四个同学的表情,鼓励学生说说想到什么问题?美羊羊为什么不高兴了,说村长不公平,给他们三个红包里的奖金都比自己多,要找村长评理,村长说,我发的奖学金都是一样的,不信让证实一下,大家愿不愿意帮村长的忙,一起来数一下红包里的钱?学生从主观上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2)会动
动手操作,促进兴趣: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时,有的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沿着长边对折,量一量,得出结论;再沿着短边对折,量一量,得出结论。类似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实质上是让学生按老师设计的路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次参与,这种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地进行模仿,难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热情。
动手操作学要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先请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正方形,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等。然后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教师拼、摆,听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潜能。
(3)会练
巧设练习,增添兴趣:课堂练习的设计。除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做科学的安排外,还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适时、适地的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是增强练习的有效手段。如在练习中适当开展“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小猴摘桃”“过桥”等游戏性的练习,都能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达到增添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
三、课结束。趣犹存
会查找
课堂小结,保持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要保持到课的结束。比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结束本课的:本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基本知识,做个选择题考考大家:二月有天,有填28的,有填29的,为什么会有两个答案?同学们回家查找一些课外书籍。明天上课看看那些同学查到相关知识又丰富又准确。如此结束,再次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绪,保持了学习兴趣,产生认识的需求,取得“课虽终,需犹存”的效果。
总之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