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洞察力,即识鉴通透的能力。这是每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诱导,即我们所说的引导、点拨;相机,就是我们说的“识鉴通透”,大教育家在“诱导”之前冠以“相机”二字,十分精当、科学、耐人寻味。“诱导”是“相机”之后的教学实践,“相机”是真正科学地“诱导”的充分必要条件。“机”如果“相”得不准,或者悖反,那么,“诱导”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甚至有可能把学生引诱到歧途上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教师对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收集很多,对其内容的掌握已到了了如指掌的程度,但一旦付之实践,竟倍感迟钝。问题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就是实施时没有洞察到某一科学方法的落脚点、切入点该在哪里。相反的现象是:不少卓有建树的教学实践家、改革家一开始并不是从“方法”的识记与掌握入手,而是从洞察教学环节、教学实际、知识纽结、问题症结入手,或大处着眼,或小处着手,洞幽烛微、见微知著,在实践中逐渐提炼出自己的一整套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更要看到这样的情形:一篇课文在手,有水平的教师读一二遍后,就立即看出该课的重点与疑难,再依次调动各种方法与技巧,点拨学生涵咏思考、渐悟渐进;水平低的教师就犯难了,“文眼”不明、“课眼”不清,甚至连最基本的问题也识察不准,像这样去运用教法,岂不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吗?即使是一些语文水平较高、教法较熟的教师,在教学中也时有洞察力萎缩、缺乏力度的时候,使教学难以臻于完善。比如辨析词语的教学,一般地多从语法功能、词义、风格、附带色彩等方面着眼,或强为之解,或随便画上等号。如“到底”一词,简便的解释是“终于”,请看下面的句子:
(1)你到底来了,我等了你一上午。
(2)中午妈妈回来了,到底回来了,我的天。
直接将“到底”解释为“终于”是可以的,在教学中,这几乎是毫不在意的问题,但有洞察力的教师,就有可能这样思索:为什么用“到底”而不用“终于”?在这两句话中,“到底”真的能同“终于”等价齐观、不分轩轾吗?提出这样的问题,正是敏锐的洞察力得以外射的动人火花,发现问题就是开启了解决问题的大门。教师顺流而下,就能出奇制胜地点拨学生作比较思考,得出结论:用“终于”,只是强调来之不易,但不带浓郁的感情色彩;用“到底”,则不仅有“来之不易”的意思,而且还含有说话者一种如释重负的感叹。在上例两句中,“到底”这一浅近的词语所包含的信息明显地丰厚了。
毋庸置疑,不论是小如词语辨析,大到系统教学,还是单一的课文分析,综合的听说读写训练,洞察力所发挥的能量,所转化成的教学效果,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很有必要训练自己的洞察力。
教师的洞察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笔者以为,教师的洞察力与语文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实践经验水平、对生活社会需要的本质分析等构成条件关系。语文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识鉴疑难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经验水平,又影响着教师处理材料、组织教学的取向与选择;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则直接关系到教师进行教学实践遵循什么原则;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洞察能力的边缘因素——社会生活需要的多项内容,因为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始终干预着教育教学理论的演变和重建,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一句话,教师把握社会生活的运动趋势,掌握一整套教育理论,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无疑会促进语文教师洞察力的提高。而语文教师洞察力的成熟、完善,又反过来使教师的多项水平得以巩固、提高、发展。
提高语文教师的知识水平是需要用一生来做的事业,而丰富的经验常常能促进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地调节、补充、改换已有的语文知识,或者是变通地运用语文知识。在对教材的处理、教法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经验”也常常成为教师洞察能力形成与提高的催生力量,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即是。但洞察能力的形成、发展与提高,必须依据一片广阔的教育理论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沃土,必须在现代化科学教育教学理论的阳光雨露的普照与滋润下才能生长出美妙动人的果实。当今社会是一个呼唤“人才”的社会,是一个亟待开发我国丰富人口资源的社会。洞察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的高级阶段,教师本身如果不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就很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很难完成高效率、多效益的任务。于漪同志曾提出:“课要上得立体化,使思想、知识、能力、智力融为一体,发挥多功能的作用。课前需精心设计,须把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探索最佳结合点。”这样高的教学境界,教师没有洞察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教师对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收集很多,对其内容的掌握已到了了如指掌的程度,但一旦付之实践,竟倍感迟钝。问题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就是实施时没有洞察到某一科学方法的落脚点、切入点该在哪里。相反的现象是:不少卓有建树的教学实践家、改革家一开始并不是从“方法”的识记与掌握入手,而是从洞察教学环节、教学实际、知识纽结、问题症结入手,或大处着眼,或小处着手,洞幽烛微、见微知著,在实践中逐渐提炼出自己的一整套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更要看到这样的情形:一篇课文在手,有水平的教师读一二遍后,就立即看出该课的重点与疑难,再依次调动各种方法与技巧,点拨学生涵咏思考、渐悟渐进;水平低的教师就犯难了,“文眼”不明、“课眼”不清,甚至连最基本的问题也识察不准,像这样去运用教法,岂不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吗?即使是一些语文水平较高、教法较熟的教师,在教学中也时有洞察力萎缩、缺乏力度的时候,使教学难以臻于完善。比如辨析词语的教学,一般地多从语法功能、词义、风格、附带色彩等方面着眼,或强为之解,或随便画上等号。如“到底”一词,简便的解释是“终于”,请看下面的句子:
(1)你到底来了,我等了你一上午。
(2)中午妈妈回来了,到底回来了,我的天。
直接将“到底”解释为“终于”是可以的,在教学中,这几乎是毫不在意的问题,但有洞察力的教师,就有可能这样思索:为什么用“到底”而不用“终于”?在这两句话中,“到底”真的能同“终于”等价齐观、不分轩轾吗?提出这样的问题,正是敏锐的洞察力得以外射的动人火花,发现问题就是开启了解决问题的大门。教师顺流而下,就能出奇制胜地点拨学生作比较思考,得出结论:用“终于”,只是强调来之不易,但不带浓郁的感情色彩;用“到底”,则不仅有“来之不易”的意思,而且还含有说话者一种如释重负的感叹。在上例两句中,“到底”这一浅近的词语所包含的信息明显地丰厚了。
毋庸置疑,不论是小如词语辨析,大到系统教学,还是单一的课文分析,综合的听说读写训练,洞察力所发挥的能量,所转化成的教学效果,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很有必要训练自己的洞察力。
教师的洞察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笔者以为,教师的洞察力与语文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实践经验水平、对生活社会需要的本质分析等构成条件关系。语文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识鉴疑难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经验水平,又影响着教师处理材料、组织教学的取向与选择;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则直接关系到教师进行教学实践遵循什么原则;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洞察能力的边缘因素——社会生活需要的多项内容,因为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始终干预着教育教学理论的演变和重建,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一句话,教师把握社会生活的运动趋势,掌握一整套教育理论,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无疑会促进语文教师洞察力的提高。而语文教师洞察力的成熟、完善,又反过来使教师的多项水平得以巩固、提高、发展。
提高语文教师的知识水平是需要用一生来做的事业,而丰富的经验常常能促进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地调节、补充、改换已有的语文知识,或者是变通地运用语文知识。在对教材的处理、教法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经验”也常常成为教师洞察能力形成与提高的催生力量,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即是。但洞察能力的形成、发展与提高,必须依据一片广阔的教育理论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沃土,必须在现代化科学教育教学理论的阳光雨露的普照与滋润下才能生长出美妙动人的果实。当今社会是一个呼唤“人才”的社会,是一个亟待开发我国丰富人口资源的社会。洞察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的高级阶段,教师本身如果不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就很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很难完成高效率、多效益的任务。于漪同志曾提出:“课要上得立体化,使思想、知识、能力、智力融为一体,发挥多功能的作用。课前需精心设计,须把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探索最佳结合点。”这样高的教学境界,教师没有洞察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