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发展的原始动力、社会背景、创新思想,统统被淹没在逻辑的海洋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学需要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恢复活跃的、火热的数学思考。要实现这样的转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教材的研读与处理。
关键词:数学教师; 把握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99-002
本文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浅谈如何把握教材。
一、理清来龙去脉,让教材清晰透明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知识的处理并不相同。数学的知识结构是严谨的,具有恒定性。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教材的编排顺序上,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案例一:苏教版三下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者认为,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的知识基础有三个:一是乘法的意义;二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三是两位数乘整十数。前两个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教学一般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苏教版先安排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教材是借助情境,将两位数乘整十数转化成旧知。
具体做法如下:动态出示搬箱过程,提出问题:搬下10箱够吗?
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12×10=?
先算出5箱60瓶,再乘2,得120瓶;或者先算出9箱的瓶数再加12,先算出8箱的瓶数再加2箱的瓶数……
最后由12×1=12,类推出12×10=120,让学生试着解释算理,最后明确12乘1个10,得12个10,是120。
“试一试”12×30就是12乘3个10,得36个10,是360。
归纳出一般的算法,两位数乘整十数,先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十位数字,再添上一个零。
二、拓展延伸,让教材彰显理性精神
课标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数学的特点。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我认为,在学生可以接受的情况下,还是要照顾到数学的严谨性。
案例二: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时,情境中暗含了算法,即可以先算买夹克衫和裤子各用多少元。65×5 45×5=325 225=550(元);也可以先算买一套衣服多少元。(65 45)×5=110×5=550(元)。
要求学生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65 45)×5=_____×____ ____×_____。
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最后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一般形式:(a b)×c=a×c b×c,告诉学生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但是在出示99×8 8这个算式时,由于没有明显数据特征,学生出现学习上的困难。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释分配律。学生可能会从乘法的意义角度解释为65个5加上45个5得到110个5,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99个8加1个8等于100个8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教材的处理方法:
面积=ac bc面积=(a b)c
在讲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教材联系实际情境“图书馆的扩建”。由于这家图书馆要翻新,在完成扩建后,图书馆的总面积为多少?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②他讲问题解决,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数形结合”。
三、挖掘内涵,让教材丰满起来
案例三:苏教版三下教材第84页,学生学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有这样一道习题:教材给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让学生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再测量计算。
有的学生估计长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有的估计是12平方厘米,还有的估计成14平方厘米。测量验证后,比较估计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差距。估计对的学生欢呼雀跃,估计错的学生垂头丧气。环节到此结束,进入下一题。
我认为,这是修正、加深学生面积单位表象的一个好例子。可惜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我是这样处理的:在学生交流比较估计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差距后,我启发学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面积单位,一个是实际的面积单位,看的见摸的着,还有一个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它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想想看,估计成10平方厘米的学生,他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比实际的1平方厘米怎么样?学生思考后得出,他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比实际的1平方厘米要大。我继续启发:那他就要把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怎么样?学生说变小一点。估计成14平方厘米的呢?学生说:他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比实际的1平方厘米小,要变大一点。
四、化静为动,让教材真正服务学生
案例四:三下教材第86页,在教学完面积单位的进率后,要求学生进行单位的换算。换算完成后还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时,学生只能说出,因为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所以9平方分米等于900平方厘米。
这个答案和教参上的不一致,教参是这样要求的:
要重视让学生理解和表达单位换算的推想过程。如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想: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9平方分米是9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900平方厘米。由于学生尚未掌握整百数乘两位数以及除数是整百数的计算方法,所以换算时不宜让学生列出乘除法算式算出结果,一般应让学生运用数的组成知识直接推出结果。
带着这些疑问,我又一次审视了教材。
例题让学生量一量正方形的边长,算出它的面积。由于计量单位不同,有的学生量出边长10厘米,10乘10等于100平方厘米;有的学生量出边长1分米,1乘1等于1平方分米。“数形结合”,让我眼前一亮。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刚好能摆10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这不正是学生形象思维的支撑点吗?于是我引导学生在大脑里想,9平方分米里有()个1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里有( )个1平方厘米,就是100平方厘米,就是()个( )平方厘米,就是( )平方厘米。700平方厘米有7个100平方厘米,1个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7个就是( )平方分米。由于面积单位间特殊的进率,也有快速换算的方法。教材在想想做做(第86页)中,学生完成第1、2两题的换算后,指导学生观察这两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一般都能看到由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只要在数字后面添两个0。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反之。
作为教师首先要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在头脑中清晰的把握编者意图;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彰显数学的理性精神;不断的挖掘内涵,让教材丰满起来;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维难点,让教材真正的服务学生。怎样读懂教材并跳出教材教教材,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数学教师; 把握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99-002
本文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浅谈如何把握教材。
一、理清来龙去脉,让教材清晰透明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知识的处理并不相同。数学的知识结构是严谨的,具有恒定性。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教材的编排顺序上,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案例一:苏教版三下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者认为,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的知识基础有三个:一是乘法的意义;二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三是两位数乘整十数。前两个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教学一般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苏教版先安排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教材是借助情境,将两位数乘整十数转化成旧知。
具体做法如下:动态出示搬箱过程,提出问题:搬下10箱够吗?
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12×10=?
先算出5箱60瓶,再乘2,得120瓶;或者先算出9箱的瓶数再加12,先算出8箱的瓶数再加2箱的瓶数……
最后由12×1=12,类推出12×10=120,让学生试着解释算理,最后明确12乘1个10,得12个10,是120。
“试一试”12×30就是12乘3个10,得36个10,是360。
归纳出一般的算法,两位数乘整十数,先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十位数字,再添上一个零。
二、拓展延伸,让教材彰显理性精神
课标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数学的特点。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我认为,在学生可以接受的情况下,还是要照顾到数学的严谨性。
案例二: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时,情境中暗含了算法,即可以先算买夹克衫和裤子各用多少元。65×5 45×5=325 225=550(元);也可以先算买一套衣服多少元。(65 45)×5=110×5=550(元)。
要求学生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65 45)×5=_____×____ ____×_____。
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最后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一般形式:(a b)×c=a×c b×c,告诉学生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但是在出示99×8 8这个算式时,由于没有明显数据特征,学生出现学习上的困难。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释分配律。学生可能会从乘法的意义角度解释为65个5加上45个5得到110个5,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99个8加1个8等于100个8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教材的处理方法:
面积=ac bc面积=(a b)c
在讲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教材联系实际情境“图书馆的扩建”。由于这家图书馆要翻新,在完成扩建后,图书馆的总面积为多少?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②他讲问题解决,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数形结合”。
三、挖掘内涵,让教材丰满起来
案例三:苏教版三下教材第84页,学生学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有这样一道习题:教材给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让学生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再测量计算。
有的学生估计长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有的估计是12平方厘米,还有的估计成14平方厘米。测量验证后,比较估计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差距。估计对的学生欢呼雀跃,估计错的学生垂头丧气。环节到此结束,进入下一题。
我认为,这是修正、加深学生面积单位表象的一个好例子。可惜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我是这样处理的:在学生交流比较估计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差距后,我启发学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面积单位,一个是实际的面积单位,看的见摸的着,还有一个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它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想想看,估计成10平方厘米的学生,他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比实际的1平方厘米怎么样?学生思考后得出,他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比实际的1平方厘米要大。我继续启发:那他就要把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怎么样?学生说变小一点。估计成14平方厘米的呢?学生说:他大脑中的1平方厘米比实际的1平方厘米小,要变大一点。
四、化静为动,让教材真正服务学生
案例四:三下教材第86页,在教学完面积单位的进率后,要求学生进行单位的换算。换算完成后还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时,学生只能说出,因为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所以9平方分米等于900平方厘米。
这个答案和教参上的不一致,教参是这样要求的:
要重视让学生理解和表达单位换算的推想过程。如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想: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9平方分米是9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900平方厘米。由于学生尚未掌握整百数乘两位数以及除数是整百数的计算方法,所以换算时不宜让学生列出乘除法算式算出结果,一般应让学生运用数的组成知识直接推出结果。
带着这些疑问,我又一次审视了教材。
例题让学生量一量正方形的边长,算出它的面积。由于计量单位不同,有的学生量出边长10厘米,10乘10等于100平方厘米;有的学生量出边长1分米,1乘1等于1平方分米。“数形结合”,让我眼前一亮。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刚好能摆10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这不正是学生形象思维的支撑点吗?于是我引导学生在大脑里想,9平方分米里有()个1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里有( )个1平方厘米,就是100平方厘米,就是()个( )平方厘米,就是( )平方厘米。700平方厘米有7个100平方厘米,1个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7个就是( )平方分米。由于面积单位间特殊的进率,也有快速换算的方法。教材在想想做做(第86页)中,学生完成第1、2两题的换算后,指导学生观察这两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一般都能看到由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只要在数字后面添两个0。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反之。
作为教师首先要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在头脑中清晰的把握编者意图;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彰显数学的理性精神;不断的挖掘内涵,让教材丰满起来;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维难点,让教材真正的服务学生。怎样读懂教材并跳出教材教教材,是我们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