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央沟周围占位性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15例合理脑沟入路切除病变,术中央刺激及术中唤醒技术定位功能区,神经导航应用。结果:病变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5例。术后患者均有临床症状改善(有2例术后短期内有所加重,一周后有所改善)。
结论:对于大脑中央沟周围占位性病变,在选择合理的脑沟入路及在显微操作下与术中电刺激,术中唤醒技术,神经导航辅助下,切除占位性病变,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央沟周围;占位性病变;外科手术治疗
大脑中央沟周围主要批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的运动与感觉中枢,其附近病变手术时容易损伤功能区,导致术后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如要做到病变全切除,术后神经功能良好,手术难度较大,本文就手术技巧及术中辅助技术的应用,浅谈相关手术体会。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包括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5岁,右额顶部占位性病变:9例,左额顶部占位性病变:6例。术前症状:头痛伴一侧肢体无力:10例,语言障碍:3例,癫痫:2例。病理类型包括:胶质瘤:9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脓肿:1例;转移癌:2例;肉芽肿:2例;(其中包括脑内寄生虫1例)。
2、手术方法:(1)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头皮切口,打开硬脑膜后,对于部分病变较浅表的病例,且手术中未采用輔助技术的病倒,先根据术前MRI明确病变范围,选择合理的脑沟入路,避开功能皮层区,皮层下切除病变,切开大脑皮层后,尽量先从远离功能区部位先切除病变,且尽量采取瘤内操作,尽可能减少对功能区的损伤,手术操作轻柔,尽可能保护周围正常血管和脑组织,切除病变过程中避免过度牵拉正常结构,且需选择适合的双极电凝电压,减少脑组织的热损伤,尽可能做到全切除占位性病变组织,但对于占位病变较大,切不可勉强切除,而导致功能区损伤加重,而导致严重后果。
(2)对于术中使用辅助技术,如可通过神经导航准确定位,并可通过术中电刺激及术中唤醒,可实时定位,使边界更明显,有助于我们在手术过程中适度地切除病变组织,并避免损伤病变周围正常脑组织。
结果:15例患者,病变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5例。临床症状基本均有改善,术后无一例死亡。注:(术中应用辅助技术,病变全切除率明显高于未采用辅助技术病例)。
讨论:对于大脑中央沟周围功能区占位性病变,术后致残率高,手术具有很高的挑战性。在功能区附近肿瘤切除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区分肿瘤,正常脑组织及有功能脑组织,并能在尽可能保护正常脑组织的情况下全切除肿瘤,对于未用术中辅助技术病例,可先从远离功能区部位先着手,并从瘤内操作,从而减轻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对于有术中辅助技术应用的,可准确定位功能区,以保护功能区,尽量做到完整切除占位性病变。
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定位病变组织及皮层功能区域很关键,对于保护正常脑组织,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特别对于占位性病变较小,较深时,手术难度较大,最好术中借用导航技术定位,并应用术中皮层电刺激与术中唤醒技术,帮助准确定位,确定手术范围,达到功能边界,从而完整切除病变组织。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在保护皮层功能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脑白质纤维的保护,选择皮层切口时在脑沟的选择上,应尽量远离功能区域,靠近肿瘤边界,并尽量选择血管较少,宽大的脑沟进入。在显微操作下,仔细分开蛛网膜,软脑膜,保护脑沟内血管及两侧皮层,在皮层下逐步分离至病变部位,并根据不同病变性质,采取不同的切除方式:如为肿瘤,则将病变分块切除,尽可能做到瘤内切除;如海绵状血管瘤,则先沿病变周围电烧肿瘤,使肿瘤渐缩小,最后全切肿瘤,如为脑脓肿,如脓肿壁已形成,可沿脓肿壁周围慢慢切除,尽可能不弄破脓腔,以防脑内污染,如为肉芽肿,则紧贴病变电灼,吸除周围的胶质反应带,最后切除病变。
对于病变范围较大者,可部分切除术后辅助治疗,如勉强全切除病变,术中极可能损伤功能区,而致术后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反而得不偿失。
总结:对于脑中央沟周围占位性病变,如无辅助技术,在手术过程中,首先根据术前MRI,认真准确定位,并选定好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切除肿瘤时,先以远离功能区着手,并尽可能做到瘤内操作,并且术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及正常脑组织,做到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组织,对于病变范围较大时,切不可勉强切除病变,而损伤重要功能区,尽可能切除病变组织即可,需做到适可而止。
对有辅助技术的,如术中B超,MRI,术中电刺激及术中唤醒技术,神经导航系统,我们尽可能借助辅助技术,在术中准确定位,准确的完整的切除占位性病变。
结论:对于大脑中央沟周围占位性病变,在选择合理的脑沟入路及在显微操作下与术中电刺激,术中唤醒技术,神经导航辅助下,切除占位性病变,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央沟周围;占位性病变;外科手术治疗
大脑中央沟周围主要批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的运动与感觉中枢,其附近病变手术时容易损伤功能区,导致术后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如要做到病变全切除,术后神经功能良好,手术难度较大,本文就手术技巧及术中辅助技术的应用,浅谈相关手术体会。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包括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5岁,右额顶部占位性病变:9例,左额顶部占位性病变:6例。术前症状:头痛伴一侧肢体无力:10例,语言障碍:3例,癫痫:2例。病理类型包括:胶质瘤:9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脓肿:1例;转移癌:2例;肉芽肿:2例;(其中包括脑内寄生虫1例)。
2、手术方法:(1)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头皮切口,打开硬脑膜后,对于部分病变较浅表的病例,且手术中未采用輔助技术的病倒,先根据术前MRI明确病变范围,选择合理的脑沟入路,避开功能皮层区,皮层下切除病变,切开大脑皮层后,尽量先从远离功能区部位先切除病变,且尽量采取瘤内操作,尽可能减少对功能区的损伤,手术操作轻柔,尽可能保护周围正常血管和脑组织,切除病变过程中避免过度牵拉正常结构,且需选择适合的双极电凝电压,减少脑组织的热损伤,尽可能做到全切除占位性病变组织,但对于占位病变较大,切不可勉强切除,而导致功能区损伤加重,而导致严重后果。
(2)对于术中使用辅助技术,如可通过神经导航准确定位,并可通过术中电刺激及术中唤醒,可实时定位,使边界更明显,有助于我们在手术过程中适度地切除病变组织,并避免损伤病变周围正常脑组织。
结果:15例患者,病变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5例。临床症状基本均有改善,术后无一例死亡。注:(术中应用辅助技术,病变全切除率明显高于未采用辅助技术病例)。
讨论:对于大脑中央沟周围功能区占位性病变,术后致残率高,手术具有很高的挑战性。在功能区附近肿瘤切除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区分肿瘤,正常脑组织及有功能脑组织,并能在尽可能保护正常脑组织的情况下全切除肿瘤,对于未用术中辅助技术病例,可先从远离功能区部位先着手,并从瘤内操作,从而减轻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对于有术中辅助技术应用的,可准确定位功能区,以保护功能区,尽量做到完整切除占位性病变。
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定位病变组织及皮层功能区域很关键,对于保护正常脑组织,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特别对于占位性病变较小,较深时,手术难度较大,最好术中借用导航技术定位,并应用术中皮层电刺激与术中唤醒技术,帮助准确定位,确定手术范围,达到功能边界,从而完整切除病变组织。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在保护皮层功能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脑白质纤维的保护,选择皮层切口时在脑沟的选择上,应尽量远离功能区域,靠近肿瘤边界,并尽量选择血管较少,宽大的脑沟进入。在显微操作下,仔细分开蛛网膜,软脑膜,保护脑沟内血管及两侧皮层,在皮层下逐步分离至病变部位,并根据不同病变性质,采取不同的切除方式:如为肿瘤,则将病变分块切除,尽可能做到瘤内切除;如海绵状血管瘤,则先沿病变周围电烧肿瘤,使肿瘤渐缩小,最后全切肿瘤,如为脑脓肿,如脓肿壁已形成,可沿脓肿壁周围慢慢切除,尽可能不弄破脓腔,以防脑内污染,如为肉芽肿,则紧贴病变电灼,吸除周围的胶质反应带,最后切除病变。
对于病变范围较大者,可部分切除术后辅助治疗,如勉强全切除病变,术中极可能损伤功能区,而致术后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反而得不偿失。
总结:对于脑中央沟周围占位性病变,如无辅助技术,在手术过程中,首先根据术前MRI,认真准确定位,并选定好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切除肿瘤时,先以远离功能区着手,并尽可能做到瘤内操作,并且术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及正常脑组织,做到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组织,对于病变范围较大时,切不可勉强切除病变,而损伤重要功能区,尽可能切除病变组织即可,需做到适可而止。
对有辅助技术的,如术中B超,MRI,术中电刺激及术中唤醒技术,神经导航系统,我们尽可能借助辅助技术,在术中准确定位,准确的完整的切除占位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