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应保持商业的开放性
理论上,资本经济中的商业所有权与政治是不相关的,但事实上却正相反。从上世纪80年代日本公司在美国本土的大肆并购浪潮,到2000年的Vodafone接管德国Mannesmann,越来越多的私人公司并购案已经上升到了国家之间的较量。这种忧虑在未来的几年内会更加明显,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并购狂欢节。来自中国的大买家通常是不透明的,让人看不清楚其背后的支持者,并购的目的也多为政治利益与商业利益并驾齐驱,而且他们跨国并购的目标也十分广泛,从美国的天然气公司,巴西的电网,到瑞典的Volvo汽车公司。
十分自然地,针对这种中国并购的发展趋势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其中一种看法认为,资本主义如此允许共产主义实施并购,是将经济中的自由主义发展到T--个荒谬的地步。但对于中国的资本来说,这样做只是符合其自身的利益罢了,同时也能为世界带来一些利益,何乐而不为?
为什么中国是不同的
就在不久以前,由政府控制的企业还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应该将其改革为私人所有,但是随后一系列的因素使这种观点被全盘颠覆:新兴国家的巨额储蓄与石油财富,自由市场模式的失败所造成的自信崩溃,以及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股市市值由国企拥有,这个数字是十年前的两倍,这一切都引起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觉醒。
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容忍过重商主义经济体的崛起,比如韩国和新加坡的国企,他们都在国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不过中国不同,它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而且超过美国也指日可待;它的国企都是真正的巨人,虽然现在仍然以国内市场为主,但已经开始利用其国外的庞大资源了:
中国企业在全球商业中只占6%的国际投资,这相比于历史上的巨头实在是有些少了,1914年的英国与1967年的美国都曾在全球投资中达到50%的占有率。但是中国的巨额储蓄很有可能为中国的自然崛起带来涡轮增压式的效果。今天这些储蓄可能还只是用于购买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明天则可能用于并购发达国家的公司,用于保护中国免受发达国家的货币贬值与债务拖欠所带来的波动。
中国公司走向世界不外乎那几个通常的原因:获得原始资源、获得高端技术、打开外国市场的通路。但是相当一些国家认为,中国企业的行为都是在政府指导下进行的,而这种指导则被其他国家看成是一种战略竞争。比如,通常在一起并购案中,中国政府会委任执行总裁、直接执行者以及来自国有银行的财政支持,一旦并购成功,公司就成为受控制的自然资源供应者。一些国家甚至认为中国公司的用心可能会更险恶,比如美国就认为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对其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中国私有公司在实施全球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程度的作用,他们四处出击,在合适的地方进行资源配置,与当地企业竞争消费者。渐渐地,发达国家的想法有了一些改变,也许,资源应该由政府来分配而不是市场,制定决策的出发点应该是政治而不是利益,等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已经开始在他们的市场外筑起针对中国国企的围栏,尤其在自然资源方面,同时其他国家针对中国的不欢迎也显而易见。
但是这些举动都是错误的。中国距离构成威胁还远着呢!大多数的中国公司只不过刚刚开始在国外市场寻找落脚点而已,即便是在自然资源方面,他们远没有能力挖掘大部分商品,更别提控制市场了。中国的体制并不如大多数发达国家所想像的坚如磐石,中国国企之间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他们的决策大多是通过协商而不是独裁。当他们进军海外的时候确实是有混合的动机,但一些敏感的部分,如国防和战略性基础设施等是根本不容他们参与的。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中国的国企并购是出于政治考虑而非利益决定怎么办?这也好办,只要中国国企能够满足当地消费者的要求就行了,实际上,中国公司完全可以被允许并购能源企业,因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消费者很容易转向其他的供应商。那么如果中国向全球抛出沉没成本又该怎么办呢?这就更好办了,美国或者欧盟就可以直接捡现成的了。来自中国的便宜资本将会破坏竞争的危险,只要通过完善竞争法就可以解决,毕竟这种风险比把中国投资挡在门外要低得多。
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公司都是由政府引导的,有很多大型的私人公司是独立的也是逐利的,并且,他们早就开始在国外运营了。拿volvo的新东家吉利来说,如果没有这场并购,volvo可谓是前景惨淡,而现在,它可以中国市场卖出更多的产品。
表现出一点自信
中国企业可以给全世界日渐衰落的公司带来新的活力和资本,但是利益不会只流向中国一方。在并购成功后,中国企业必须要适应本土发展,这意味着雇佣本地员工、投资当地研究以及安抚当地的疑虑。印度和巴西在国外市场发展的很好,这要归功于他们企业的私有色彩和开放的多元文化,这些在中国的经理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得到。
中国的前进所带来的利益也许将要超过商业范畴,当它的国际性投资越来越多的时候,也就是中国利益和世界利益紧密相连的时候,这也符合中国目前所寻求的大范围内的国际合作。拒绝中国的资本的进入,不仅仅会损害下一辈人的利益,也是资本主义自信的一利悲观表现。
理论上,资本经济中的商业所有权与政治是不相关的,但事实上却正相反。从上世纪80年代日本公司在美国本土的大肆并购浪潮,到2000年的Vodafone接管德国Mannesmann,越来越多的私人公司并购案已经上升到了国家之间的较量。这种忧虑在未来的几年内会更加明显,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并购狂欢节。来自中国的大买家通常是不透明的,让人看不清楚其背后的支持者,并购的目的也多为政治利益与商业利益并驾齐驱,而且他们跨国并购的目标也十分广泛,从美国的天然气公司,巴西的电网,到瑞典的Volvo汽车公司。
十分自然地,针对这种中国并购的发展趋势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其中一种看法认为,资本主义如此允许共产主义实施并购,是将经济中的自由主义发展到T--个荒谬的地步。但对于中国的资本来说,这样做只是符合其自身的利益罢了,同时也能为世界带来一些利益,何乐而不为?
为什么中国是不同的
就在不久以前,由政府控制的企业还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应该将其改革为私人所有,但是随后一系列的因素使这种观点被全盘颠覆:新兴国家的巨额储蓄与石油财富,自由市场模式的失败所造成的自信崩溃,以及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股市市值由国企拥有,这个数字是十年前的两倍,这一切都引起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觉醒。
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容忍过重商主义经济体的崛起,比如韩国和新加坡的国企,他们都在国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不过中国不同,它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而且超过美国也指日可待;它的国企都是真正的巨人,虽然现在仍然以国内市场为主,但已经开始利用其国外的庞大资源了:
中国企业在全球商业中只占6%的国际投资,这相比于历史上的巨头实在是有些少了,1914年的英国与1967年的美国都曾在全球投资中达到50%的占有率。但是中国的巨额储蓄很有可能为中国的自然崛起带来涡轮增压式的效果。今天这些储蓄可能还只是用于购买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明天则可能用于并购发达国家的公司,用于保护中国免受发达国家的货币贬值与债务拖欠所带来的波动。
中国公司走向世界不外乎那几个通常的原因:获得原始资源、获得高端技术、打开外国市场的通路。但是相当一些国家认为,中国企业的行为都是在政府指导下进行的,而这种指导则被其他国家看成是一种战略竞争。比如,通常在一起并购案中,中国政府会委任执行总裁、直接执行者以及来自国有银行的财政支持,一旦并购成功,公司就成为受控制的自然资源供应者。一些国家甚至认为中国公司的用心可能会更险恶,比如美国就认为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对其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中国私有公司在实施全球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程度的作用,他们四处出击,在合适的地方进行资源配置,与当地企业竞争消费者。渐渐地,发达国家的想法有了一些改变,也许,资源应该由政府来分配而不是市场,制定决策的出发点应该是政治而不是利益,等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已经开始在他们的市场外筑起针对中国国企的围栏,尤其在自然资源方面,同时其他国家针对中国的不欢迎也显而易见。
但是这些举动都是错误的。中国距离构成威胁还远着呢!大多数的中国公司只不过刚刚开始在国外市场寻找落脚点而已,即便是在自然资源方面,他们远没有能力挖掘大部分商品,更别提控制市场了。中国的体制并不如大多数发达国家所想像的坚如磐石,中国国企之间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他们的决策大多是通过协商而不是独裁。当他们进军海外的时候确实是有混合的动机,但一些敏感的部分,如国防和战略性基础设施等是根本不容他们参与的。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中国的国企并购是出于政治考虑而非利益决定怎么办?这也好办,只要中国国企能够满足当地消费者的要求就行了,实际上,中国公司完全可以被允许并购能源企业,因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消费者很容易转向其他的供应商。那么如果中国向全球抛出沉没成本又该怎么办呢?这就更好办了,美国或者欧盟就可以直接捡现成的了。来自中国的便宜资本将会破坏竞争的危险,只要通过完善竞争法就可以解决,毕竟这种风险比把中国投资挡在门外要低得多。
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公司都是由政府引导的,有很多大型的私人公司是独立的也是逐利的,并且,他们早就开始在国外运营了。拿volvo的新东家吉利来说,如果没有这场并购,volvo可谓是前景惨淡,而现在,它可以中国市场卖出更多的产品。
表现出一点自信
中国企业可以给全世界日渐衰落的公司带来新的活力和资本,但是利益不会只流向中国一方。在并购成功后,中国企业必须要适应本土发展,这意味着雇佣本地员工、投资当地研究以及安抚当地的疑虑。印度和巴西在国外市场发展的很好,这要归功于他们企业的私有色彩和开放的多元文化,这些在中国的经理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得到。
中国的前进所带来的利益也许将要超过商业范畴,当它的国际性投资越来越多的时候,也就是中国利益和世界利益紧密相连的时候,这也符合中国目前所寻求的大范围内的国际合作。拒绝中国的资本的进入,不仅仅会损害下一辈人的利益,也是资本主义自信的一利悲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