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改良经会阴模板定位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mTTPB)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有前列腺穿刺指征的患者,排除既往有前列腺穿刺史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会阴模板定位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TTPB),将前列腺分成11个区进行穿刺活检;观察组采用mTTPB,即在对照组1~10区的基础上,将前列腺尖部区域即11区分为4个区进行穿刺。统计两组患者1~10区和尖部的阳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前列腺标本进行大组织切片检查,将穿刺术后的病理与根治术后的病理进行比较。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12例,年龄(68.5±7.9)岁,前列腺体积(44.6±15.2)ml,PSA (31.2±18.9)ng/ml;观察组105例,年龄(67.3±8.5)岁,前列腺体积(41.3±17.3)ml,PSA (29.7±19.5)ng/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10区前列腺癌阳性率分别为24.1%(27/112)、27.7%(31/112)、23.2%(26/112)、28.6%(32/112)、26.8%(30/112)、25.0%(28/112)、26.8%(30/112)、19.6%(22/112)、25.9%(29/112)、25.0%(28/112),平均25.3%;观察组1~10区的阳性率为27.6%(29/105)、28.6%(30/105)、22.9%(24/105)、26.7%(28/105)、25.7%(27/105)、24.8%(26/105)、27.6%(29/105)、21.9%(23/105)、27.6%(29/105)、26.7%(28/105),平均26.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尖部前列腺癌阳性率分别为37.5% (42/112)和44.8%(47/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将两组患者按照PSA>20 ng/ml和PSA≤20 ng/ml进行亚组分析。PSA>20 ng/ml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尖部阳性率分别为58.6%(34/58)和56.6%(3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0)。当PSA≤20 ng/ml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尖部阳性率分别为14.8%(8/54)和32.7%(1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根治术前穿刺结果显示尖部侵犯者分别为12例(57.1%)和19例(73.1%)。对照组根治术后大组织切片结果显示尖部侵犯者19例(90.5%),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观察组根治术后大组织切片结果显示尖部侵犯者23例(88.5%),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血尿[28.6%(32/112)与32.4%(34/105)]、发热[1.8%(2/112)与1.9%(2/105)]、急性尿潴留[2.7%(3/112)与1.9%(2/105)]及会阴不适[3.6%(4/112)与4.8%(5/105)]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TTPB能够提高前列腺尖部的活检阳性率,尤其是对于PSA≤20 ng/ml患者,且不会增加穿刺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