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经会阴模板定位下前列腺系统穿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y6543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改良经会阴模板定位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mTTPB)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有前列腺穿刺指征的患者,排除既往有前列腺穿刺史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会阴模板定位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TTPB),将前列腺分成11个区进行穿刺活检;观察组采用mTTPB,即在对照组1~10区的基础上,将前列腺尖部区域即11区分为4个区进行穿刺。统计两组患者1~10区和尖部的阳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前列腺标本进行大组织切片检查,将穿刺术后的病理与根治术后的病理进行比较。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1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12例,年龄(68.5±7.9)岁,前列腺体积(44.6±15.2)ml,PSA (31.2±18.9)ng/ml;观察组105例,年龄(67.3±8.5)岁,前列腺体积(41.3±17.3)ml,PSA (29.7±19.5)ng/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10区前列腺癌阳性率分别为24.1%(27/112)、27.7%(31/112)、23.2%(26/112)、28.6%(32/112)、26.8%(30/112)、25.0%(28/112)、26.8%(30/112)、19.6%(22/112)、25.9%(29/112)、25.0%(28/112),平均25.3%;观察组1~10区的阳性率为27.6%(29/105)、28.6%(30/105)、22.9%(24/105)、26.7%(28/105)、25.7%(27/105)、24.8%(26/105)、27.6%(29/105)、21.9%(23/105)、27.6%(29/105)、26.7%(28/105),平均26.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尖部前列腺癌阳性率分别为37.5% (42/112)和44.8%(47/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将两组患者按照PSA>20 ng/ml和PSA≤20 ng/ml进行亚组分析。PSA>20 ng/ml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尖部阳性率分别为58.6%(34/58)和56.6%(3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0)。当PSA≤20 ng/ml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尖部阳性率分别为14.8%(8/54)和32.7%(1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根治术前穿刺结果显示尖部侵犯者分别为12例(57.1%)和19例(73.1%)。对照组根治术后大组织切片结果显示尖部侵犯者19例(90.5%),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观察组根治术后大组织切片结果显示尖部侵犯者23例(88.5%),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血尿[28.6%(32/112)与32.4%(34/105)]、发热[1.8%(2/112)与1.9%(2/105)]、急性尿潴留[2.7%(3/112)与1.9%(2/105)]及会阴不适[3.6%(4/112)与4.8%(5/105)]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mTTPB能够提高前列腺尖部的活检阳性率,尤其是对于PSA≤20 ng/ml患者,且不会增加穿刺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ρ形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33~77岁,平均64.4岁;体质指数18.0~31.8 kg/m2,平均23.2 kg/m2。既往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10例;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0例,腺癌1例,均未行新辅助治疗。
目的评估cT1期肾癌术后升期为pT3a期的风险因素,建立术后升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提高预测肾癌局部进展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手术治疗的1 376例cT1期(直径≤7 cm)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79例,女397例;年龄(57.65±10.92)岁;体质指数(25.47±3.27)kg/m2;肿瘤长径(4.02±1.52)cm;左侧肿瘤711
复杂性尿道下裂因阴茎局部条件差,再次手术修复较困难。本组收治25例复杂性尿道下裂患者,均采用尿道板卷管成形尿道,阴囊中隔带蒂皮瓣覆盖阴茎创面的尿道成形方法。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25例中一次手术修补成功19例,总成功率为76%。术后出现尿瘘6例。我们认为对于阴茎已经伸直的复杂性尿道下裂患者,采用尿道板卷管阴囊中隔带蒂皮瓣覆盖阴茎创面尿道成形术是较好的选择。
期刊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肿瘤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自2015年美国FDA批准纳武单抗用于晚期肾癌的二线用药以来,晚期肾癌的免疫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研究结果表明,晚期肾癌患者一线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失败后,使用纳武单抗单药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目前还有很多关于纳武单抗和其他治疗方法联合的治疗策略正在探索,包括纳武单抗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放疗、化疗和手术等联合治疗策略。随着研究
期刊
目的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第2版,研究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pMRI)联合PSA相关指标在首次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经会阴饱和穿刺活检的5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4~88岁,平均69.5岁;tPSA 4~10 ng/ml,平均7.23 ng/ml;f/tPSA 0.016~0.504,平均0.183
目的分析腹腔镜肾脏手术难易度相关的血管解剖因素,探讨构建个体化肾血管解剖评分系统(SIREN)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RLRN)的2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4例,女97例;年龄26~84岁,平均58.7岁;体质指数22.5~30.7 kg/m2,平均25.8 kg/m2。肿瘤均为单发,最大径4.2~10.8 cm,平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 ATV)对草酸钙晶体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HK-2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ATV组(40 μmol/L ATV预处理3 h后换成正常培养基)、草酸钙晶体刺激组(含4 mmol/L草酸钙晶体的培养基)和ATV干预组(40 μmol/L ATV预处理3 h后,换成含4 mmol/L草酸钙晶体的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机器人辅助保留尿道的单纯前列腺切除术(US-RASP)治疗大体积(>100 ml)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采用US-RASP治疗的32例大体积BPH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73岁(59~80岁),体质指数24.9 kg/m2 (19.3~34.8 kg/m2),前列腺体积152.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