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养
阿尼帕的爸爸是喀什人,1956年,全家迁到新疆阿尔泰地区青河县。不久,阿尼帕的父母相继病逝。六兄妹中年龄最大、只有20岁的阿尼帕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嫁给了从部队转业回来在县公安局工作的维吾尔族小伙子阿比包,一家7口人过上了虽清贫但很陕乐的日子。
1970年,阿尼帕的邻居牙合甫夫妇(丈夫维吾尔族、妻子哈萨克族的再婚家庭)相继去世,撇下3个儿子:19岁的老大吐尔达洪(维吾尔族)、17岁的库尔班(哈萨克族)和14岁的托乎提(父亲维吾尔族、母亲哈萨克族)。同样失去过父母的阿尼帕,知道这3个孩子孤单无助的滋味,她对善良的丈夫说:“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没人管吧?”于是他们收养了那3个孩子。
1977年,阿尼帕夫妇又收养了回族姑娘王淑珍。11岁的王淑珍和她的兄妹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改嫁到汉族继父金学军家。不久,母亲撒手人寰,继父又体弱多病,兄妹几个便开始流浪街头。在王淑珍被收养的几个月后,她的继父金学军一病不起。看到几个孩子蜷缩在一张破旧的毡子上,阿尼帕的心都快碎了,便把王淑珍的哥哥王作林和两个姐妹王淑英、王淑花带回了自己的家。1989年,金学军去世,留下了金海、金花、金雪莲3个孩子,阿尼帕又将这3个汉族孤儿接到家里。这样,加上她自己生养的9个儿女,阿尼帕就有了4个民族的1 9个儿女。
“团圆锅”
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阿尼帕妈妈总是做好饭后就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饱饭,阿尼帕夫妇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换成可以吃的东西,并想尽一切办法弄吃的。阿比包下了班就去打土坯卖钱,他还去帮别人宰牛宰羊,就为了得到一些牛羊杂碎,改善一家大小的生活;阿尼帕也经常在春天去挖野菜,秋天出去捡麦穗、拾土豆,用这些换面粉、玉米面给孩子们吃。
为了贴补家用,阿尼帕还曾在县食品厂找了一份工作,清洗羊肚和羊肠,每个月按计件可以挣上36元。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做好孩子们的早饭后,阿尼帕就来到青格里河畔,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双脚浸在雪山融水里,双手不停地忙碌着,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
为了给20多口人做饭,阿尼帕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大铁锅,做一锅饭一个人分不了一碗,锅就见底了。如今,很多老乡家里有喜事,都会借阿尼帕家的大锅去做抓饭、炖羊肉。人们给这口锅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团圆锅,大家都说,只要用了这口锅,家里就会像阿尼帕家一样团结、和睦、幸福。
善举动人
“天上星星数不清,阿尼帕一家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多年来,除了收养各族孤儿,阿尼帕夫妇所做的其他感人的事,也在当地广为传颂。
切克斯是青河阿尕什敖包乡的贫困户,他的手有严重残疾,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从1984年以来,他家里的面粉长年都由阿尼帕一家供应:
从河南来青河县打工的7位农民工遭遇包工头拖欠工资,眼看严冬来临,阿尼帕便安排他们17个人住在自己家中。一个月内,阿比包老人拖着病腿在寒风中多次奔波,找包工头协商,终于为他们讨回了工钱,这些农民工感动得哭了:
大龄孕妇江阿古丽怀孕时,阿尼帕让她住在自己家里,临盆时江阿古丽大出血,阿尼帕一声令下,家中的10多个儿女马上赶到医院献血。出院后,阿尼帕又把江阿古丽接到家里照顾了一个月:
一些在牧区的哈萨克牧民,有事都愿意到阿尼帕家求助,她总是热情相帮,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免费提供吃住。大家都说,阿尼帕的家成了牧民们在县城的“办事处”。
爱心大家庭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阿尼帕夫妇天天在家看电视,还从不多的收入中拿出1000元捐给灾区。阿尼帕看着失去父母的孤儿们总是在流泪,她找到县民政部门的领导说:
“我们现在生活不知比过去好了多少倍,我愿意再收养10个孤儿。”在阿尼帕老人的感召下,全县有10多个家庭向民政部门提出收养地震孤儿的请求,牧民们赶着牛羊来县城捐款,在这个贫困县,各族人民向地震灾区捐款竟达130多万元。
如今,阿尼帕的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但逢年过节,孩子们总会想方设法赶回来陪老人住几天。阿尼帕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谁家有困难,只要说一声,就是再难,别人也会搭把手。2009年“母亲节”,央视记者送给阿尼帕老人一件特殊的礼牛身————她和孩子们的100张笑脸。
在阿尼帕妈妈的眼中,这些孩子从来没有民族之分,“他们都是我的孩子,都是我的血脉,我们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阿尼帕的爸爸是喀什人,1956年,全家迁到新疆阿尔泰地区青河县。不久,阿尼帕的父母相继病逝。六兄妹中年龄最大、只有20岁的阿尼帕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嫁给了从部队转业回来在县公安局工作的维吾尔族小伙子阿比包,一家7口人过上了虽清贫但很陕乐的日子。
1970年,阿尼帕的邻居牙合甫夫妇(丈夫维吾尔族、妻子哈萨克族的再婚家庭)相继去世,撇下3个儿子:19岁的老大吐尔达洪(维吾尔族)、17岁的库尔班(哈萨克族)和14岁的托乎提(父亲维吾尔族、母亲哈萨克族)。同样失去过父母的阿尼帕,知道这3个孩子孤单无助的滋味,她对善良的丈夫说:“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没人管吧?”于是他们收养了那3个孩子。
1977年,阿尼帕夫妇又收养了回族姑娘王淑珍。11岁的王淑珍和她的兄妹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改嫁到汉族继父金学军家。不久,母亲撒手人寰,继父又体弱多病,兄妹几个便开始流浪街头。在王淑珍被收养的几个月后,她的继父金学军一病不起。看到几个孩子蜷缩在一张破旧的毡子上,阿尼帕的心都快碎了,便把王淑珍的哥哥王作林和两个姐妹王淑英、王淑花带回了自己的家。1989年,金学军去世,留下了金海、金花、金雪莲3个孩子,阿尼帕又将这3个汉族孤儿接到家里。这样,加上她自己生养的9个儿女,阿尼帕就有了4个民族的1 9个儿女。
“团圆锅”
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阿尼帕妈妈总是做好饭后就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饱饭,阿尼帕夫妇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换成可以吃的东西,并想尽一切办法弄吃的。阿比包下了班就去打土坯卖钱,他还去帮别人宰牛宰羊,就为了得到一些牛羊杂碎,改善一家大小的生活;阿尼帕也经常在春天去挖野菜,秋天出去捡麦穗、拾土豆,用这些换面粉、玉米面给孩子们吃。
为了贴补家用,阿尼帕还曾在县食品厂找了一份工作,清洗羊肚和羊肠,每个月按计件可以挣上36元。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做好孩子们的早饭后,阿尼帕就来到青格里河畔,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双脚浸在雪山融水里,双手不停地忙碌着,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
为了给20多口人做饭,阿尼帕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大铁锅,做一锅饭一个人分不了一碗,锅就见底了。如今,很多老乡家里有喜事,都会借阿尼帕家的大锅去做抓饭、炖羊肉。人们给这口锅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团圆锅,大家都说,只要用了这口锅,家里就会像阿尼帕家一样团结、和睦、幸福。
善举动人
“天上星星数不清,阿尼帕一家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多年来,除了收养各族孤儿,阿尼帕夫妇所做的其他感人的事,也在当地广为传颂。
切克斯是青河阿尕什敖包乡的贫困户,他的手有严重残疾,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从1984年以来,他家里的面粉长年都由阿尼帕一家供应:
从河南来青河县打工的7位农民工遭遇包工头拖欠工资,眼看严冬来临,阿尼帕便安排他们17个人住在自己家中。一个月内,阿比包老人拖着病腿在寒风中多次奔波,找包工头协商,终于为他们讨回了工钱,这些农民工感动得哭了:
大龄孕妇江阿古丽怀孕时,阿尼帕让她住在自己家里,临盆时江阿古丽大出血,阿尼帕一声令下,家中的10多个儿女马上赶到医院献血。出院后,阿尼帕又把江阿古丽接到家里照顾了一个月:
一些在牧区的哈萨克牧民,有事都愿意到阿尼帕家求助,她总是热情相帮,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免费提供吃住。大家都说,阿尼帕的家成了牧民们在县城的“办事处”。
爱心大家庭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阿尼帕夫妇天天在家看电视,还从不多的收入中拿出1000元捐给灾区。阿尼帕看着失去父母的孤儿们总是在流泪,她找到县民政部门的领导说:
“我们现在生活不知比过去好了多少倍,我愿意再收养10个孤儿。”在阿尼帕老人的感召下,全县有10多个家庭向民政部门提出收养地震孤儿的请求,牧民们赶着牛羊来县城捐款,在这个贫困县,各族人民向地震灾区捐款竟达130多万元。
如今,阿尼帕的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但逢年过节,孩子们总会想方设法赶回来陪老人住几天。阿尼帕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谁家有困难,只要说一声,就是再难,别人也会搭把手。2009年“母亲节”,央视记者送给阿尼帕老人一件特殊的礼牛身————她和孩子们的100张笑脸。
在阿尼帕妈妈的眼中,这些孩子从来没有民族之分,“他们都是我的孩子,都是我的血脉,我们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