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正确把握学生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是能否顺利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对授课质量的内在影响,探讨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课堂 师生关系 和谐 途径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个互动过程当中,如果缺乏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教学工作便很难达到好的收效。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和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充分发挥交往的教育潜力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价值所在
交往是人的本性的需要,也是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独特个性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人与人之间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交往,组成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人一生下来首先接触到的是母子关系,而后进入家庭关系,进而步入学校、社会逐步使自己社会化。正常而有益的人际交往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对个别所谓表现差的学生往往采取孤立政策,表现为不闻不问,这种做法是极其有害的,它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会导致他(她)们对自身的自我否定,嚴重伤害学生的自尊,甚至产生抵触和逆反等消极情绪。
交往具有巨大的教育潜能。交往的教育功能表现在:其一,规范功能——通过交往可以掌握社会行为的规范与准则;其二,认识功能——通过交往可以获得个人的社会经验;其三,情感功能——任何交往都与个人的兴趣受好志向有关,交往被认为是一个激情的过程;其四,实施功能——人们总是在交往中实现个性,形成个人特点。交往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意识、道德观点、行为标准与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正向的或反向的影响,这就需要教育的引导。教育是社会交际的特殊过程,而社会交际是一种多向关系,如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这一特殊过程在于发展师生之间的合作、友谊与责任感,从而让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实施。
在师生关系中,对如何对待教师的角色地位很主要,学生往往认为教师是严而不亲,敬而远之,由于分数权力主义盛行,一部分学生甚至对教师怀有敌意。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往往把教师看作具有法统力量(指跟权力与法规有关的影响力量)和强制力量(指对他人可以惩罚的能力)的代表。一个明智的教师往往在专长力量(指一个人的知识技能水平)与吸引力量(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的影响作用与亲密性)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他们施加影响。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两种。在正式交往中往往有明显的角色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促成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这种具有合作、对话、情感交流的参与,可以使学生由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在师生的非正式交往中,教师力求摆脱角色地位,与学生平等相处,以学生的快乐为快乐,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伙伴关系。
而这种良好的伙伴关系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教学可以表现得更为轻松和活跃,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更为明显,教师就可以更顺利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表现为立体的人际交往结构
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结构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这样几个基本建构要素:①交往的对象;②交往的性质;③交往的方式。
1.交往的对象
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就师生间的交往而言,主要包括如下两组交往模式:
(1)教师——学生群体
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模式,何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的这一交往过程总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巨系统通过由它控制的教师,利用课堂这一子系统实行着对学生的社会控制。教师的思想、行为、人格,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左右着课堂学生群体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群体的课堂“法典”,形成学生群体特有的课堂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个体的人格、智力和创造力。同样,学生群体在课堂中也保持着与教师的交往线路,用课堂学习气氛、学习效果等对教师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让教师在不断尝试成功或失败中修正与学生群体的交往。
(2)教师——学生个体
课堂教学相对于个别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但教师面对整个集体的教学,不能不注意到组成集体的学生个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个体得到发展,成为具有个性化的社会人。因此,课堂教学中,提问、板演、个别交谈指导、暗示常常是教师用来与学生个体进行交往的手段。而学生个体也每每用个别回答、质疑、神情表现等引起教师的注意,得到与教师进行个别交往的体验。
2.交往的性质
从总体上讲,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性质是由其所在社会的人际关系性质决定的。但是,这种性质并非完全被动地为社会关系类型所左右。一般来讲,师生间的交往性质大致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
专制型领导方式下的师生交往线路是单向的,学生间的交往被割断了,教师用威逼的手段强制学生在自己的意志支配下行动,使课堂成为一潭微波不兴的死水,其结果是学生缺乏主动性,不愿合作,表面上学生成了言听计从的追随者,而在背后则孕育着叛逆反抗的危机。填鸭式、注入式教学就属于这种师生交往关系。
放任型的领导方式,师生的交往几乎隔绝,处于严重失控状态,带来的结果则是相互的敌视,竭力寻找替罪羊。美国的“道尔顿制”,一些“大撒手”的教学,正有这样的特点。
民主型的方式,师生是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往的,群众更为合作友好,表现为更多的独立性和有创见。
可见,在上述教学关系当中,民主型的交往方式更能达到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效果,也必然要求启发式教学与之相适应。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建立这种民主的课堂教学关系呢?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尊重和信任学生,逐步加深师生感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绝不会自然产生,它有赖于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给学生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平等是互动的前提,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老师具有“教”与“学”的双重关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老师”,并能主动、大胆、积极地去学习和研究,做到师生“心理相通、相容”。
当然,师生平等并不等于完全放任,老师仍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做到严厉但不失幽默,亲近但不容嬉闹。
第二、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次最深刻、清晰的感觉,它将长期镌刻在学生的心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对一个新的集体、新的老师都会产生某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渴望自己在新的集体中能占有满意的“角色”。因此,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否具备一种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有所期待和向往,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当然,由于老师的个人素质不同,教育风格各异,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知识渊博见长,可以风趣幽默取胜,也可以亲切和蔼感人,关键是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和心理。
第三、创设情境是互动的必要,做到煽情而动。
在课堂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得先创设情境突出“新”字,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新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紧扣教材,设之以奇,激之以欲;学生求知若渴,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他们思维的自觉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品维品质,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激勵是互动的动力,做到奖罚并举。个体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个体的能力与激励水平的高低。教学中要使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捕捉亮点,激励学生。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肯定、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此外,适当地对学生予以“惩罚”也是促进其提高的途径之一,虽然课程分数的高低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却是达到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
第五、适当的进行角色变换。在传统观念里,课堂上只能是老师在上面讲,同学们在下面听,其实,对于绝大多数课程来说,适当的角色变换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由讲课变成听讲,而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即便只是形式上的,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为了追求周围人对自己的尊敬,向往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会驱使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应对和准备。——这就是学习动机中的“威信性动机”。例如:在原理性的课堂教学当中,可以选定一名学生充当老师进行课堂讲解,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评论,一旦讲解错误,将被替换下“讲台”,再换一名“老师”,在涉及“颜面”的情况下,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必然得到显著的提升。
古人云,治家之道“以和为贵”,教学之道亦应如此。学习本身应当是快乐的、轻松的,而不应当是沉闷的和紧张的,只有这样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知识的获取才是有裨益的。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课堂 师生关系 和谐 途径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个互动过程当中,如果缺乏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教学工作便很难达到好的收效。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和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充分发挥交往的教育潜力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价值所在
交往是人的本性的需要,也是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独特个性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人与人之间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交往,组成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人一生下来首先接触到的是母子关系,而后进入家庭关系,进而步入学校、社会逐步使自己社会化。正常而有益的人际交往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对个别所谓表现差的学生往往采取孤立政策,表现为不闻不问,这种做法是极其有害的,它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会导致他(她)们对自身的自我否定,嚴重伤害学生的自尊,甚至产生抵触和逆反等消极情绪。
交往具有巨大的教育潜能。交往的教育功能表现在:其一,规范功能——通过交往可以掌握社会行为的规范与准则;其二,认识功能——通过交往可以获得个人的社会经验;其三,情感功能——任何交往都与个人的兴趣受好志向有关,交往被认为是一个激情的过程;其四,实施功能——人们总是在交往中实现个性,形成个人特点。交往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意识、道德观点、行为标准与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正向的或反向的影响,这就需要教育的引导。教育是社会交际的特殊过程,而社会交际是一种多向关系,如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这一特殊过程在于发展师生之间的合作、友谊与责任感,从而让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实施。
在师生关系中,对如何对待教师的角色地位很主要,学生往往认为教师是严而不亲,敬而远之,由于分数权力主义盛行,一部分学生甚至对教师怀有敌意。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往往把教师看作具有法统力量(指跟权力与法规有关的影响力量)和强制力量(指对他人可以惩罚的能力)的代表。一个明智的教师往往在专长力量(指一个人的知识技能水平)与吸引力量(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的影响作用与亲密性)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他们施加影响。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两种。在正式交往中往往有明显的角色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促成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这种具有合作、对话、情感交流的参与,可以使学生由被动角色转为主动角色。在师生的非正式交往中,教师力求摆脱角色地位,与学生平等相处,以学生的快乐为快乐,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伙伴关系。
而这种良好的伙伴关系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教学可以表现得更为轻松和活跃,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更为明显,教师就可以更顺利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表现为立体的人际交往结构
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结构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这样几个基本建构要素:①交往的对象;②交往的性质;③交往的方式。
1.交往的对象
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就师生间的交往而言,主要包括如下两组交往模式:
(1)教师——学生群体
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模式,何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的这一交往过程总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巨系统通过由它控制的教师,利用课堂这一子系统实行着对学生的社会控制。教师的思想、行为、人格,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左右着课堂学生群体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群体的课堂“法典”,形成学生群体特有的课堂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个体的人格、智力和创造力。同样,学生群体在课堂中也保持着与教师的交往线路,用课堂学习气氛、学习效果等对教师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让教师在不断尝试成功或失败中修正与学生群体的交往。
(2)教师——学生个体
课堂教学相对于个别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但教师面对整个集体的教学,不能不注意到组成集体的学生个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个体得到发展,成为具有个性化的社会人。因此,课堂教学中,提问、板演、个别交谈指导、暗示常常是教师用来与学生个体进行交往的手段。而学生个体也每每用个别回答、质疑、神情表现等引起教师的注意,得到与教师进行个别交往的体验。
2.交往的性质
从总体上讲,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性质是由其所在社会的人际关系性质决定的。但是,这种性质并非完全被动地为社会关系类型所左右。一般来讲,师生间的交往性质大致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
专制型领导方式下的师生交往线路是单向的,学生间的交往被割断了,教师用威逼的手段强制学生在自己的意志支配下行动,使课堂成为一潭微波不兴的死水,其结果是学生缺乏主动性,不愿合作,表面上学生成了言听计从的追随者,而在背后则孕育着叛逆反抗的危机。填鸭式、注入式教学就属于这种师生交往关系。
放任型的领导方式,师生的交往几乎隔绝,处于严重失控状态,带来的结果则是相互的敌视,竭力寻找替罪羊。美国的“道尔顿制”,一些“大撒手”的教学,正有这样的特点。
民主型的方式,师生是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往的,群众更为合作友好,表现为更多的独立性和有创见。
可见,在上述教学关系当中,民主型的交往方式更能达到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效果,也必然要求启发式教学与之相适应。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建立这种民主的课堂教学关系呢?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尊重和信任学生,逐步加深师生感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绝不会自然产生,它有赖于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给学生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平等是互动的前提,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老师具有“教”与“学”的双重关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老师”,并能主动、大胆、积极地去学习和研究,做到师生“心理相通、相容”。
当然,师生平等并不等于完全放任,老师仍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做到严厉但不失幽默,亲近但不容嬉闹。
第二、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次最深刻、清晰的感觉,它将长期镌刻在学生的心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对一个新的集体、新的老师都会产生某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渴望自己在新的集体中能占有满意的“角色”。因此,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否具备一种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有所期待和向往,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当然,由于老师的个人素质不同,教育风格各异,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知识渊博见长,可以风趣幽默取胜,也可以亲切和蔼感人,关键是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和心理。
第三、创设情境是互动的必要,做到煽情而动。
在课堂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得先创设情境突出“新”字,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新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紧扣教材,设之以奇,激之以欲;学生求知若渴,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他们思维的自觉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品维品质,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激勵是互动的动力,做到奖罚并举。个体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个体的能力与激励水平的高低。教学中要使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捕捉亮点,激励学生。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肯定、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此外,适当地对学生予以“惩罚”也是促进其提高的途径之一,虽然课程分数的高低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却是达到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
第五、适当的进行角色变换。在传统观念里,课堂上只能是老师在上面讲,同学们在下面听,其实,对于绝大多数课程来说,适当的角色变换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由讲课变成听讲,而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即便只是形式上的,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为了追求周围人对自己的尊敬,向往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会驱使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应对和准备。——这就是学习动机中的“威信性动机”。例如:在原理性的课堂教学当中,可以选定一名学生充当老师进行课堂讲解,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评论,一旦讲解错误,将被替换下“讲台”,再换一名“老师”,在涉及“颜面”的情况下,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必然得到显著的提升。
古人云,治家之道“以和为贵”,教学之道亦应如此。学习本身应当是快乐的、轻松的,而不应当是沉闷的和紧张的,只有这样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知识的获取才是有裨益的。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