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如何将其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一直是学界在讨论的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落实这也是陶行知先生留下的“作业”,但是到目前为止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其理论依据、实践中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以及具体的践行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探析,旨在为立德树人思想的实践提供思路,推动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论依据;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陶行知先生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表达了自己对于将教育仅看作是知识内容学习这一观点的不赞同,知识学习与品性的修养实际上是在关于学习心理的同一定律之下进行的。而对于将这二者强行分为两个完全不同方面这一做法,必然会造成知识学习与品行学习无法一致。而究竟要怎么做到知识品行合一这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留下的“作业”,同时这也关系着立德树人是否可以落到实处。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不断前行。而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时代的中国在政治文化等大部分领域都有了比较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立德树人被认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工作环节。而要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就必须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的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学习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仅仅靠加强德育教育。通过这一做法就可以做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要求,并且将立德树人这一任务在教育过程中落到实处。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陶行知先生在学习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思想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理论。这一理论对于立德树人的逻辑以及实践都有着特殊的指导作用,在生活教育相关理论“生活即教育”的引导下,对于道德相关知识的学习要主张通过接受教师讲解与自己主动参与其中这两种方式进行。而陶行知先生同时也将道德学习作为生活教育的根本内容,将社会作为生活教育活动展开的场所,而学生在这个课堂中其知识学习与道德学习也得到了一致发展,这也是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学生德育教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对这一思想的运用,从而致力于达到将立德树人思想切实落到实处这一目标。
二、立德树人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1、将智育与德育分割开来看待
现阶段教育中很多学校虽然一直在喊着“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口号,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始终无法做到将德育与智育二者地位相等同来看待。学校分管教育和德育的领导相互之间更是不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相互之间互不重视,最后甚至出现二者背道而驰的局面。而对于陶行知这一观点的提出也就因此显得他十分的睿智。现阶段在国家大力提倡“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之下,学校中却依旧是另外一副景象,学校始终将学生的智育作为其根本追求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德育重视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德育和智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有可能会对立起来,到最后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这也就说明了要想落实立德树人,其最根本问题还是德育与智育这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
2、智育与德育只是在理论上的统一
现阶段教学中对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在理论上已经进行了明确,但是对于协调智育与德育这二者的实际方法还需要不断探究与完善。这也就是说,智育和德育虽然在理论上是统一规律指导的,但是这二者在实践中究竟需要如何来实现其统一还并没有完整的答案。而是否可以探究出符合要求的方法,通过对于这种方法的运用将智育和德育二者结合起来对立德树人的实践有着重要意义。实现发展学生德育水平促进智育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则是对教育改革以及立德树人的落实有着积极意义。这也就说明,社会对于学生成绩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理的,但是关键在于对这种追求的实现究竟运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而当真正探究出能够将二者进行结合的方法之后,那么立德与树人这二者也将不再只是理论上的统一,而是在实际中也可以实现统一了。
三、立德树人的实践策略
1、对教育环境进行优化
环境对于人的性格所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环境对于人的影响,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对于校园环境所发挥实际作用要足够重视。现阶段学校教育中时常忽视校园环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这就使得校园环境的建设达不到立德树人这一文化背景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教学中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利用其充分推动立德树人的落实。
例如,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上,学校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校园环境进行优化。首先学校确定此次的活动是为了在智育教育过程中推动学生德育水平的发展,其次学校可以在这一次的活动中要求各班级学生就立德树人相关内容办一期黑板报。除此之外每位学生办手抄报,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同时学校还要组织其它的活动,如评选各班级文明之星,但是要注意的是,评选标准不能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以学生道德水平为标准来进行评选,以此引导学生对于道德水平发展的重视。而除了学校环境之外,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德育的发展。因此要想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就一定要做到“家校社”合力,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道德发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2、学校立德树人理念的树立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我国道德准则以及国民道德素颜较之其他发达国家水平较低。相反的,这一理论的确立,是因为我国传统道德之中有很多需要被继承发展的内容。在学校立德树人理念树立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充分关注与重视学生实际情况,能够以学生为主。而在实际情况中,要做到这些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要注重该内容的进步与发展。
例如,在实际教学时要注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实,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专项实践活动促进其发展。同时,应该注重专项活动的针对性以及专业性。通过运用其进行理论实践从而达到在具体活动中树立立德树人理念的目标。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将立德树人理论在教育中进行推广,通过在实践中检验其是否真的具有科学指导意义。同时日常课程对于学生立德树人意义重大,所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注重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是极其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应用,学校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論课作为立德树人思想的载体来运用。同时还要注重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协同,促进各科课程之间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立德树人实践。与此同时助力于其理论的完善,使相关理论也可以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在促进学校立德树人理念树立的基础上将其运用教学实践中来。
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留下的这个“作业”至今也没有得到较为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教学中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强。当然,伴随着对于这个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现如今大部分人都已对其有了一定认知。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拥有独特的见解并且正在实践中践行着这样的理论,与此同时也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这些实践经验究竟又该如何整合在一起,这也就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铭凯,靳玉乐.论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与推进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20(08):7-13.
[2]张茂聪,刘含宇,侯洁.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优化德育理论实践——兼论具身德育的内涵及其发展逻辑[J].中国特殊教育,2019(12):12-18+96.
[3]王翠华.新时代学校政治仪式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以广州大学学生学年礼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5):105-108.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论依据;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陶行知先生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表达了自己对于将教育仅看作是知识内容学习这一观点的不赞同,知识学习与品性的修养实际上是在关于学习心理的同一定律之下进行的。而对于将这二者强行分为两个完全不同方面这一做法,必然会造成知识学习与品行学习无法一致。而究竟要怎么做到知识品行合一这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留下的“作业”,同时这也关系着立德树人是否可以落到实处。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不断前行。而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时代的中国在政治文化等大部分领域都有了比较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立德树人被认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工作环节。而要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就必须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的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学习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仅仅靠加强德育教育。通过这一做法就可以做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要求,并且将立德树人这一任务在教育过程中落到实处。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陶行知先生在学习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思想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理论。这一理论对于立德树人的逻辑以及实践都有着特殊的指导作用,在生活教育相关理论“生活即教育”的引导下,对于道德相关知识的学习要主张通过接受教师讲解与自己主动参与其中这两种方式进行。而陶行知先生同时也将道德学习作为生活教育的根本内容,将社会作为生活教育活动展开的场所,而学生在这个课堂中其知识学习与道德学习也得到了一致发展,这也是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学生德育教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对这一思想的运用,从而致力于达到将立德树人思想切实落到实处这一目标。
二、立德树人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1、将智育与德育分割开来看待
现阶段教育中很多学校虽然一直在喊着“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口号,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始终无法做到将德育与智育二者地位相等同来看待。学校分管教育和德育的领导相互之间更是不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相互之间互不重视,最后甚至出现二者背道而驰的局面。而对于陶行知这一观点的提出也就因此显得他十分的睿智。现阶段在国家大力提倡“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之下,学校中却依旧是另外一副景象,学校始终将学生的智育作为其根本追求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德育重视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德育和智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很有可能会对立起来,到最后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这也就说明了要想落实立德树人,其最根本问题还是德育与智育这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
2、智育与德育只是在理论上的统一
现阶段教学中对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在理论上已经进行了明确,但是对于协调智育与德育这二者的实际方法还需要不断探究与完善。这也就是说,智育和德育虽然在理论上是统一规律指导的,但是这二者在实践中究竟需要如何来实现其统一还并没有完整的答案。而是否可以探究出符合要求的方法,通过对于这种方法的运用将智育和德育二者结合起来对立德树人的实践有着重要意义。实现发展学生德育水平促进智育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则是对教育改革以及立德树人的落实有着积极意义。这也就说明,社会对于学生成绩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理的,但是关键在于对这种追求的实现究竟运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而当真正探究出能够将二者进行结合的方法之后,那么立德与树人这二者也将不再只是理论上的统一,而是在实际中也可以实现统一了。
三、立德树人的实践策略
1、对教育环境进行优化
环境对于人的性格所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环境对于人的影响,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对于校园环境所发挥实际作用要足够重视。现阶段学校教育中时常忽视校园环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这就使得校园环境的建设达不到立德树人这一文化背景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教学中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利用其充分推动立德树人的落实。
例如,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上,学校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校园环境进行优化。首先学校确定此次的活动是为了在智育教育过程中推动学生德育水平的发展,其次学校可以在这一次的活动中要求各班级学生就立德树人相关内容办一期黑板报。除此之外每位学生办手抄报,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同时学校还要组织其它的活动,如评选各班级文明之星,但是要注意的是,评选标准不能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以学生道德水平为标准来进行评选,以此引导学生对于道德水平发展的重视。而除了学校环境之外,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德育的发展。因此要想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就一定要做到“家校社”合力,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道德发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2、学校立德树人理念的树立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我国道德准则以及国民道德素颜较之其他发达国家水平较低。相反的,这一理论的确立,是因为我国传统道德之中有很多需要被继承发展的内容。在学校立德树人理念树立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充分关注与重视学生实际情况,能够以学生为主。而在实际情况中,要做到这些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要注重该内容的进步与发展。
例如,在实际教学时要注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实,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专项实践活动促进其发展。同时,应该注重专项活动的针对性以及专业性。通过运用其进行理论实践从而达到在具体活动中树立立德树人理念的目标。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将立德树人理论在教育中进行推广,通过在实践中检验其是否真的具有科学指导意义。同时日常课程对于学生立德树人意义重大,所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注重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是极其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应用,学校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論课作为立德树人思想的载体来运用。同时还要注重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协同,促进各科课程之间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立德树人实践。与此同时助力于其理论的完善,使相关理论也可以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在促进学校立德树人理念树立的基础上将其运用教学实践中来。
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留下的这个“作业”至今也没有得到较为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教学中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强。当然,伴随着对于这个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现如今大部分人都已对其有了一定认知。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拥有独特的见解并且正在实践中践行着这样的理论,与此同时也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这些实践经验究竟又该如何整合在一起,这也就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铭凯,靳玉乐.论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与推进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20(08):7-13.
[2]张茂聪,刘含宇,侯洁.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优化德育理论实践——兼论具身德育的内涵及其发展逻辑[J].中国特殊教育,2019(12):12-18+96.
[3]王翠华.新时代学校政治仪式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以广州大学学生学年礼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5):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