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中、美、英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安全运动”相关目标介绍
1.1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后,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了与体育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运动技能领域中“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目标的设置,便是健康教育中安全知识的体现。如下:
水平二: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3~4年级)
水平三:说出不同运动情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5~6年级)
水平四:注意安全运动。(7~9年级)
水平五: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如人工呼吸等。(10~12年级)
可见,中国在水平二~四之间的安全运动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避免伤害的方法,在水平五对学生提出掌握处理创伤的方法。
1.2美国新泽西州综合运动与健康教育课程
在新泽西州,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主要以核心课程综合运动与健康教育课程为载体。内容标准涉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综合技能、毒品与药物、人际关系号性、运动技能发展、良好体能六个领域,与安全运动相关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健康的生活方式”领域中。
水平一:1.解释并展示预防损伤的方法;2.解释并展示简单的急救程序,包括求救、拨打911、知道必要的地址、电话号码、护理小伤口等。(1~2年级)
水平二:1.描述出安全与危险情境的特征,并设计减少在家、学校、社区中损伤发生几率的策略;2.描述并展示简单的急救程序,如止血、护理伤口等。(3~4年级)
水平三:1.比较青少年期预料中和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和特征;2.分析损伤对个人、家庭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并设计降低这些损伤发生率的策略;3.展示基本急救程序:对受害者的情境诊断,使其恢复呼吸,护理较小的伤口止血。(5~6年级)
水平四:1.描述并展示在公共场合增进个人安全的策略,2.观察损伤对个人、家庭、社会的短、长期影响;3.描述并展示急救程序,对情境、受伤者的判断,基本生命支持,止血,护理伤口,烫伤,骨折,颤抖,中毒。(7~8年级)
水平五:1.开发个人保护策略以降低损伤的发生率,并评价其效果。2.评价损伤对个人、家庭成员、社区、工作场所的短、长期影响。3.描述并展示急救程序(同上)。(9~12年级)
新泽西州从水平一~五都要求学生掌握避免伤害的方法、策略和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自救与求救),在水平三增加要求学生知道个人伤害对自身、班级、家庭等的影响。
1.3英国体育课程与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
英国的体育课程与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课程。体育课程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有两个部分:知识、技能、理解能力和学习范围,学习范围包括游戏、体操、舞蹈、游泳及水中安全、户外运动与探险。口]与安全运动相关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个人、社会和健康课程之中。英国基础教育分四个学段:1、2、3、4对应的年级分别是:1~2、3~6、7~9、10~11;对应的年龄为:5~7、7~11、11~14、14~16。在各学段学生应该被教导:
学段2:健康、安全的学校规则,紧急情况下的基本急救程序及向何处求救;
学段3:基本急救程序及向何处求助;
学段4:遵守健康、安全的要求,开发处理紧急情境所需基本急救程序的技能,包括:苏醒技术。
英国从第二学段至第四学段都向学生传授基本急救程序及如何求救等安全技能。
2.中、美、英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安全运动”相关目标的异同
经过比较可见,中、美、英三国都设置了与安全运动相关的水平目标,三国都一样非常重视安全运动及运动过程中发生的伤害问题。
但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1)中国与美、英两国相比,对学生掌握处理伤害的技能要求迟于诸国,中国提出这一目标在水平五,而美国为水平一,英国为水平二;2)中国与美、英两国相比,美、英两国比中国多提出让学生知道紧急情况下该如何求救;3)中国与美国相比,美国比中国多提出了一类目标,“分析损伤对个人、家庭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通过中、美、英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安全运动”相关目标的比较分析,认为:
1)中国对学生提出掌握处理伤害技能的目标远迟于美、英两国,引发我们对新课标中该水平目标设置合理性的思考。新课标在水平二至四阶段对学生仅提出避免威胁、注意安全之类目标,但学生在实际的运动与日常生活中,伤害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此时还没有掌握基本的伤害急救技能,这表明新课标中该水平目标设置不太符合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在水平五设置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的目标有点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2)比较显示中国缺少设置“如何求救”目标,而“如何求救”类目标可以弥补学生能力有限性。由于中小学生自救能力有限,当遇到超出自救能力范围之外的特大伤害情境,他们只能求救,所以应该增设“如何求救”类目标。
3)美国“分析损伤对个人、家庭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目标的提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预防损伤,使学生产生关注安全运动的动机,再表现为安全运动的行为,
“动机一行为”模式可使目标问的逻辑意义更紧密,这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3.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国家必修课程,课程标准既然涉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那所设置的目标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鉴于上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增设“让学生理解伤害对个人、班级、家庭等产生的影响”;
2)提前设置“学生知道并展示运动创伤或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3)从水平一开始增置“让学生知道在遇到严重伤害情境时如何求救”。
上述三条建议与新课标中“如何避免伤害”目标在相应的水平目标中结合,可形成“避免伤害的动机——避免伤害发生的行为——如傷害发生——处理策略(包括自救与求救)”相对完整合理的水平目标体系。
1.1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后,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了与体育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运动技能领域中“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目标的设置,便是健康教育中安全知识的体现。如下:
水平二: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3~4年级)
水平三:说出不同运动情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5~6年级)
水平四:注意安全运动。(7~9年级)
水平五: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如人工呼吸等。(10~12年级)
可见,中国在水平二~四之间的安全运动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避免伤害的方法,在水平五对学生提出掌握处理创伤的方法。
1.2美国新泽西州综合运动与健康教育课程
在新泽西州,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主要以核心课程综合运动与健康教育课程为载体。内容标准涉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综合技能、毒品与药物、人际关系号性、运动技能发展、良好体能六个领域,与安全运动相关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健康的生活方式”领域中。
水平一:1.解释并展示预防损伤的方法;2.解释并展示简单的急救程序,包括求救、拨打911、知道必要的地址、电话号码、护理小伤口等。(1~2年级)
水平二:1.描述出安全与危险情境的特征,并设计减少在家、学校、社区中损伤发生几率的策略;2.描述并展示简单的急救程序,如止血、护理伤口等。(3~4年级)
水平三:1.比较青少年期预料中和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和特征;2.分析损伤对个人、家庭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并设计降低这些损伤发生率的策略;3.展示基本急救程序:对受害者的情境诊断,使其恢复呼吸,护理较小的伤口止血。(5~6年级)
水平四:1.描述并展示在公共场合增进个人安全的策略,2.观察损伤对个人、家庭、社会的短、长期影响;3.描述并展示急救程序,对情境、受伤者的判断,基本生命支持,止血,护理伤口,烫伤,骨折,颤抖,中毒。(7~8年级)
水平五:1.开发个人保护策略以降低损伤的发生率,并评价其效果。2.评价损伤对个人、家庭成员、社区、工作场所的短、长期影响。3.描述并展示急救程序(同上)。(9~12年级)
新泽西州从水平一~五都要求学生掌握避免伤害的方法、策略和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自救与求救),在水平三增加要求学生知道个人伤害对自身、班级、家庭等的影响。
1.3英国体育课程与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
英国的体育课程与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课程。体育课程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有两个部分:知识、技能、理解能力和学习范围,学习范围包括游戏、体操、舞蹈、游泳及水中安全、户外运动与探险。口]与安全运动相关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个人、社会和健康课程之中。英国基础教育分四个学段:1、2、3、4对应的年级分别是:1~2、3~6、7~9、10~11;对应的年龄为:5~7、7~11、11~14、14~16。在各学段学生应该被教导:
学段2:健康、安全的学校规则,紧急情况下的基本急救程序及向何处求救;
学段3:基本急救程序及向何处求助;
学段4:遵守健康、安全的要求,开发处理紧急情境所需基本急救程序的技能,包括:苏醒技术。
英国从第二学段至第四学段都向学生传授基本急救程序及如何求救等安全技能。
2.中、美、英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安全运动”相关目标的异同
经过比较可见,中、美、英三国都设置了与安全运动相关的水平目标,三国都一样非常重视安全运动及运动过程中发生的伤害问题。
但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1)中国与美、英两国相比,对学生掌握处理伤害的技能要求迟于诸国,中国提出这一目标在水平五,而美国为水平一,英国为水平二;2)中国与美、英两国相比,美、英两国比中国多提出让学生知道紧急情况下该如何求救;3)中国与美国相比,美国比中国多提出了一类目标,“分析损伤对个人、家庭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通过中、美、英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安全运动”相关目标的比较分析,认为:
1)中国对学生提出掌握处理伤害技能的目标远迟于美、英两国,引发我们对新课标中该水平目标设置合理性的思考。新课标在水平二至四阶段对学生仅提出避免威胁、注意安全之类目标,但学生在实际的运动与日常生活中,伤害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此时还没有掌握基本的伤害急救技能,这表明新课标中该水平目标设置不太符合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在水平五设置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的目标有点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2)比较显示中国缺少设置“如何求救”目标,而“如何求救”类目标可以弥补学生能力有限性。由于中小学生自救能力有限,当遇到超出自救能力范围之外的特大伤害情境,他们只能求救,所以应该增设“如何求救”类目标。
3)美国“分析损伤对个人、家庭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目标的提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预防损伤,使学生产生关注安全运动的动机,再表现为安全运动的行为,
“动机一行为”模式可使目标问的逻辑意义更紧密,这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3.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国家必修课程,课程标准既然涉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那所设置的目标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鉴于上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增设“让学生理解伤害对个人、班级、家庭等产生的影响”;
2)提前设置“学生知道并展示运动创伤或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3)从水平一开始增置“让学生知道在遇到严重伤害情境时如何求救”。
上述三条建议与新课标中“如何避免伤害”目标在相应的水平目标中结合,可形成“避免伤害的动机——避免伤害发生的行为——如傷害发生——处理策略(包括自救与求救)”相对完整合理的水平目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