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也应该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从而达到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深入探索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利用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思路来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推动素质化教育进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学生
参与式的教学,顾名思义其特点是“参与”。这种教学模式与以往不同,教师需要强调师生地位的平等性,构建多向合作型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参与式课堂的建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教师要真正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从课前、课中、课后多个方向来构建完整的参与式教学活动流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在参与中得以提高。
注重课前导入,为参与做铺垫
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导入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学生在导入阶段,无法建立学习的兴趣,学生进一步的参与欲望也不会太高。因此,教师要设计引人注目的教学导入内容,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元素来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真正融入到课堂中。这样,参与式教学才能进一步开展,满足教学需求。
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的认识”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对学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形形色色的世界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图形。下面来观赏我们家乡的宣传片,从中找出我们认识的图形。”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家乡的宣传片,学生们看到后都洋溢出了自豪的神态,其注意力被有效地吸引到了课堂中。接下来,教师从中截取了一些片段,让学生从这些图片中来找出隐藏的图形。在观察和讨论过后,教师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并说:“三角形也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图形。那么,三角形又有哪些特点呢?三角形各部分又是如何测量的呢?”最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正式进入了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中。
在这个导入片段中,教师利用趣味生动的导入元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调动了他们的情绪,也起到了一定的预热作用,为学生们进一步参与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注课堂引导,让参与更明确
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效率,很多教师在关注“参与”的过程中,忽视了其引导的作用,导致课堂活动只“放”不“收”。由于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如果不做好引导,课堂教学活动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要加强相应的监督、引导,善于选择合适的时机来“收”。这样,参与式教学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
比如,在探究与负数相关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珠穆朗玛峰山脚和山顶的温差很大,而出现这种情况是海拔高度不同造成的。”然后,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一些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研习这些资料。接下来,教师利用课件来为学生动态演示了珠穆朗玛峰海拔图。同时,教师让学生思考在图中所获取的信息,并进行讨论。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也进行了巡视,发现有些小组开始讨论与课堂无关的内容时,教师会对他们提问,让他们的思维回到课堂上,从而达到“收”的目的。最后,教师让学生来阐述从资料中所得到的结论,让他们在生活情景中进一步认识负数。
在这个教学片段,教师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了“放”的目的,而且也发挥了引导的作用,起到了“收”的效果。在这样收放自如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提升,且教学效率得到了保障。
课后检验,让参与更高效
参与式教学模式借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而每个学生探究所得都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做好课后检验,以明确的教学思路,从学生那里获得学习反馈。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成果,升华学生的认知,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后,教師设置了参与检测的环节,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学生认知,得到更为清晰的教学反馈。首先,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设计了几组习题,让学生列式计算。然后,教师让他们对列出的式子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体会利用运算律的简便性。同时,教师让学生以“小教师”的身份再次参与到课堂中,其他听讲的学生作为“评审员”来对发言的学生进行评价和纠正。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再次提问:“如果可以用字母a、b、c来表示三个加数,那么你们得出的规律可以如何表示?”最后,学生们对整个参与结果进行了总结,加深了对数学规律的认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课后设计了学生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类比、总结等活动,发现规律的同时,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参与式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但就目前而言,这种教学模式仍然有需要完善之处。因此,广大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灵活多变地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华峰.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2018(52).
[2]刘瑞锦.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圩角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学生
参与式的教学,顾名思义其特点是“参与”。这种教学模式与以往不同,教师需要强调师生地位的平等性,构建多向合作型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参与式课堂的建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教师要真正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从课前、课中、课后多个方向来构建完整的参与式教学活动流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在参与中得以提高。
注重课前导入,为参与做铺垫
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导入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学生在导入阶段,无法建立学习的兴趣,学生进一步的参与欲望也不会太高。因此,教师要设计引人注目的教学导入内容,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元素来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真正融入到课堂中。这样,参与式教学才能进一步开展,满足教学需求。
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的认识”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对学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形形色色的世界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图形。下面来观赏我们家乡的宣传片,从中找出我们认识的图形。”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家乡的宣传片,学生们看到后都洋溢出了自豪的神态,其注意力被有效地吸引到了课堂中。接下来,教师从中截取了一些片段,让学生从这些图片中来找出隐藏的图形。在观察和讨论过后,教师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并说:“三角形也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图形。那么,三角形又有哪些特点呢?三角形各部分又是如何测量的呢?”最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正式进入了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中。
在这个导入片段中,教师利用趣味生动的导入元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调动了他们的情绪,也起到了一定的预热作用,为学生们进一步参与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注课堂引导,让参与更明确
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效率,很多教师在关注“参与”的过程中,忽视了其引导的作用,导致课堂活动只“放”不“收”。由于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如果不做好引导,课堂教学活动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要加强相应的监督、引导,善于选择合适的时机来“收”。这样,参与式教学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
比如,在探究与负数相关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珠穆朗玛峰山脚和山顶的温差很大,而出现这种情况是海拔高度不同造成的。”然后,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一些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研习这些资料。接下来,教师利用课件来为学生动态演示了珠穆朗玛峰海拔图。同时,教师让学生思考在图中所获取的信息,并进行讨论。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也进行了巡视,发现有些小组开始讨论与课堂无关的内容时,教师会对他们提问,让他们的思维回到课堂上,从而达到“收”的目的。最后,教师让学生来阐述从资料中所得到的结论,让他们在生活情景中进一步认识负数。
在这个教学片段,教师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了“放”的目的,而且也发挥了引导的作用,起到了“收”的效果。在这样收放自如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提升,且教学效率得到了保障。
课后检验,让参与更高效
参与式教学模式借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而每个学生探究所得都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做好课后检验,以明确的教学思路,从学生那里获得学习反馈。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成果,升华学生的认知,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后,教師设置了参与检测的环节,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学生认知,得到更为清晰的教学反馈。首先,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设计了几组习题,让学生列式计算。然后,教师让他们对列出的式子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体会利用运算律的简便性。同时,教师让学生以“小教师”的身份再次参与到课堂中,其他听讲的学生作为“评审员”来对发言的学生进行评价和纠正。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再次提问:“如果可以用字母a、b、c来表示三个加数,那么你们得出的规律可以如何表示?”最后,学生们对整个参与结果进行了总结,加深了对数学规律的认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课后设计了学生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类比、总结等活动,发现规律的同时,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参与式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但就目前而言,这种教学模式仍然有需要完善之处。因此,广大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灵活多变地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华峰.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2018(52).
[2]刘瑞锦.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圩角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