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一篇优秀文章中闪光的内容为何长久不衰,分析作者及文章主人公的品质,看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谈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时应该怎样着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文章 创业者 品质 自性人格
一篇《致加西亚的信》的文章,是一百多年前一位名叫阿尔伯特·哈伯德的人写的。至文章发表,就不断加印,最后创下单行本印数4千万册的惊人数字。
哈伯德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哈伯德于1856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布鲁明顿,父亲既是农场主又是乡村医生。哈伯德年轻时供职于巴夫洛公司,是一个成功的肥皂销售商,但他却不满足于此。于是在1892年,他进入了哈佛大学学习。但不久,他辍学开始徒步旅行英国。旅行回来后,想出一本自传体丛书,于是他自己创办了印刷厂,出自己的书并创办刊物。后又开旅馆、创办家俱制造业,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出版后达到了顶峰。
从他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他的思维超常规:成功销售—大学学习—辍学—徒步旅行—创办印刷厂—开旅馆—创办家俱厂。虽然看起来不合常规,但却看得出他是一个完全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思考行动的人,他是一个有勇气不怕吃苦的人,是一个有卓越追求的人。
这篇文章是哈伯德在经历了“为了衣食而为他人工作”和“也曾经当过一些雇员的老板”这两种人生甘苦后,既站在员工的立场,说出了什么样的人才能创业成功,又站在老板的立场,说出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这种人所具有的共同品质是:主动精神,不怕吃苦,追求卓越。
下面分别谈谈这几种精神。
一、 主动精神
主动精神就是为了一件事、一个项目、一个目标主动思考并加以践行的完全由自己承担责任的一种行为。
主动精神实施的前提是:自信的勇气和自性的人格。
(一) 自信的勇气。自信是相信自己,承认自己,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生活,也承担自己的错误。哈伯德的工作信条中第一条就是,信心成就未来。而在他的商业信条中写到,我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词就是“自信”。
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他每走一步都会试图抱着一棵大树,或抓住一条绳子,否则,他认为他就可能摔下去。
自信需要成功的经历。缺少成功的经历,自信无从生根。因此,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好的成绩是建立学习能力自信心的法码,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是增加工作能力自信心的法码。
缺乏自信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勇气。先放开大树,自己脚踏实地地去做,做自己感觉能胜任的事,只要有进步,就是好的开端。哈伯德最初找工作,不是从肥皂销售做起的吗?他也不知道他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但他试着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再去发现自己缺少什么,再补什么。
我认识一个大二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做产品推销。我问她感觉如何,她兴致勃勃地说:“推销产品要说好多话,原来上课发言我胆小,现在发言没什么感觉,就是什么都不怕。”她通过推销产品锻炼了口才,增强了交往能力,也就增强了敢于面对众人说话的自信心。
无怪乎,现在西方各大公司招聘员工,非常看重工作经历和业绩。工作经历反映了你走过什么样的路,受过什么锻炼;而业绩,反映的是你的工作能力、你的自信力。
在没有成功的经历和行动的勇气时,就需要首先建立自性的人格。成功的经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解放思想,它不需要完美,而是要听从内心的召唤。要建立自信的品质,就需要有自性的人格。
(二) 自性的人格。自性,简言之,就是自我真实存在的本性。瑞士心理学大师荣格在非洲考察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深深认识到人类自性的重要性。他谈到:“自性展现出来,希求有人格的生命。自性是一个统一的世界,自性代表了人类经验的整体和世界的本质。自性包含了固有存在方面及其可知性方面这二者,舍此世界就不存在。”也就是对人类個体而言,世界存在的知识和未知的存在的知识,都是可以被个体自性所发现、并公之于世。人如果不从自身需求出发去探索未知世界,而是一味地重复享用前人开辟的知识,这个世界就会崩溃,“世界就沉沦于无”。
明确了自性的重要,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去追求自己的事业。
于是,我终于能够想通,为什么哈伯德在读哈佛大学不久,就徒步英国旅行,为什么荣格在读了那么多书,已经是一个成功的精神心理专家时,还“必须去旅行”,书本的知识是前人得出的结论,而哈伯德、荣格他们追求的是要通过自己的经历而得出结论。荣格进一步写到:“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必须满足自己的真实,不从他人那里接受我自己不能独立取得的东西。我如果尝试向圣人学习,接受他们的真理,我便觉得那无异于盗窃。我必须从我自身形成我的生命,从我的内在存在告知我的,或者自然带给我的一切来形成我的生命。”自性的人格,总是听从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去追求亲身体验的生命历程。
自性人生的追求过程,既要追求卓越,但又不能苛求完美,否则就会丧失行动力。荣格在69岁时患了一次大病,已梦见极乐的景致,病愈后获得顿悟,并给了他重新著述的勇气。他谈到:“我不再致力于将我的见解完备化,而是遵循了我的思想活动。这样一来,问题便一一展现并成雏形。”而后他又继续谈到:“如果遵循个性化道路,如果要过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承担错误;没有错误,生活就不完整。……我们可以设想笔直的道路,但是,那只可能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死后就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了,至少正确的事不再会发生。任何想走捷径的人,都与死人无异。”有了以上的认识,就可以极大地解放思想,因为不再要求最好,也就不再犹豫。哈伯德在不知道他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时,他去做了肥皂销售;他在徒步旅行后为了发表《短暂的旅行》自传体丛书,费了无数周折都不能出版,但他坚信这是自己真实的体会,是独一无二的有价值的,为了出书,自己建起了出版社。他的行为完全是一个坚定的个人主义者的形象。任何一个想走自己的路,想过一种创造性生活的人,难道不是具有完整的自性人格吗?做任何事都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自性对他来说已是自然的事。
二、 不怕吃苦
不怕吃苦是自信与卓越两种品质的基础。它不是充分条件,但它是前两者的必要条件。不怕吃苦就是敢于吃苦、勇于吃苦、有吃苦的必须的身心成本。
要创业,就必然有风险,要承受风险,就必须要有面对一无所有的身心条件,说白了,最容易的直接赚钱方式就是做体力劳动,也就是打工赚钱。有了这个本事,你就可以不怕一切。当然,如果你有比较热门的专业技能,也就有了求生资本。
算算各行各业,哪一个行业对于追求卓越的人来说不需要吃苦?哪一个有主动精神的人不是首先甘于吃苦、不怕吃苦?
(一)不怕吃苦才能够承受风险。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主人公罗文,九死一生,才把信送到。追寻他的背景,为什么他具有这么强大的勇气和完成这么艰巨任务的能力?结果发现,他的父亲就是一个一生勤奋的农场主,且极具吃苦精神。由于一场意外的灾害,家里房屋、种植全部被毁。面对几十年辛苦建起的家业毁于一旦,精神的创伤可想而知。但他毫不气馁,凭着吃苦耐劳的习惯,凭着坚实强壮的双手,又重新盖起了房子,重建了家园。而另一个著名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父亲,却是一个不太喜欢劳动的人,他通过他的机灵也即将成就一番家业。然而也是一次意外的水灾降临,使他束手无策,因为运气总不是随时可以遇见的,最后再也无力重兴家业。可以说,不怕吃苦的习惯,即是体力劳动的习惯,是承受各种灾难的最好的身心资本,因为永远可以自食其力,永远可以从头再来,永远有希望。
(二)不怕吃苦的品质具有成功人格的价值。就像哈伯德在他的商业信条中说的:“我相信好的性情和好的身体。”“我相信成功的必要条件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创造了价值,成功就自然而来。”好的性情和好的身体是价值,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体力劳动的习惯也是价值。习惯就反应了这个体不变的行为态度、工作作风、敬业精神,也就成了成功人格的价值。
(三)吃苦的原因是创业需要有冒险精神。罗文的父亲具有吃苦耐劳的人格价值,还源于他有对成功更深刻的理解。他从小告诉罗文,人要有冒险精神,否则一生没有希望。要应对风险,就得培养强壮的体魄、机灵的办事能力。这身体和办事哪一条不需要吃苦的精神?没有这一条,你的思想就永远不能解放、你的心早已被想象的恐惧吓住了,谈何行动?你的一切追求、理想只能变成空中云朵,慢慢飘走,无影无踪。
(四)吃苦的过程是业务精进的过程。庄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之说,就是讲一个人要堪受重任,必然得有强健的身心,有了劳其筋骨、空乏一身的过程,就有了对一件事专注、忘我的精神,这个过程就培养了坚韧的意志和不知不觉地吃苦精神,这个过程也是其业务精进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就会有卓越。
三、 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就是把想干的事干得最好。哈伯德的工作信条之一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追求卓越,是主动精神与不怕吃苦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主动精神是基础,不怕吃苦是过程。没有这个目标,后两者都可以不必具有。
(一)培养自己勤奋自控的习惯。如果你没有追求卓越的目标,你就可以放任自己,昏庸、懒散、马虎,今天的事推明天,明天的事推后天,当然不必“今日事,今日毕”;自己衣服臟了可以不洗;袜子脏了换下来塞在角落里;桌子、柜子、房子乱得一塌糊涂也可以不收拾。“这种自主行动的无能,这种道德上的愚行,这种意志上的脆弱,这种惰性的风气,就是未来社会被带到崩溃境地的根源。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主行动,人们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为他人服务呢?”这样一个老板不在就会偷懒睡觉的人,企业或单位怎么会要呢?
(二)道德不健全,聪明也无用。对于聪明人而言,如果你的道德不健全,你就是一个对自己和他人毫无用处的人。这种人“没有能力指挥他人,也不愿意被别人指挥。如果你要他送封信给加西亚,他极可能回答:‘你自己去吧。’”没有甘愿付出的心态,任何聪明才智都没有发挥的途径。所谓“行动创造机会”,没有行动,哪来的机会?
(三)追求卓越既是目标也是过程。不管你是否能够追求卓越,只要你对自己有这份要求,敢于付出,敢于听从心的召唤,敢于走正道,你就总是有希望;只要你的德在进步,你就总是走在希望的大道上,走在追求卓越的大道上。这个过程就证明了你在追求卓越。你已经创造了成功人格、自主人格的价值,你的财富会自然到来,这样的你还怕找不到工作?这样的你还怕失去工作?
上帝总是眷顾一生勤奋的人。每一个希望创业的青年,都应本着追求卓越、不怕吃苦、主动践行去要求自己,相信总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著.哈伯德成功之道全集.[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
[2][瑞士]荣格著.荣格自传[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关键词]文章 创业者 品质 自性人格
一篇《致加西亚的信》的文章,是一百多年前一位名叫阿尔伯特·哈伯德的人写的。至文章发表,就不断加印,最后创下单行本印数4千万册的惊人数字。
哈伯德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哈伯德于1856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布鲁明顿,父亲既是农场主又是乡村医生。哈伯德年轻时供职于巴夫洛公司,是一个成功的肥皂销售商,但他却不满足于此。于是在1892年,他进入了哈佛大学学习。但不久,他辍学开始徒步旅行英国。旅行回来后,想出一本自传体丛书,于是他自己创办了印刷厂,出自己的书并创办刊物。后又开旅馆、创办家俱制造业,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出版后达到了顶峰。
从他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他的思维超常规:成功销售—大学学习—辍学—徒步旅行—创办印刷厂—开旅馆—创办家俱厂。虽然看起来不合常规,但却看得出他是一个完全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思考行动的人,他是一个有勇气不怕吃苦的人,是一个有卓越追求的人。
这篇文章是哈伯德在经历了“为了衣食而为他人工作”和“也曾经当过一些雇员的老板”这两种人生甘苦后,既站在员工的立场,说出了什么样的人才能创业成功,又站在老板的立场,说出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这种人所具有的共同品质是:主动精神,不怕吃苦,追求卓越。
下面分别谈谈这几种精神。
一、 主动精神
主动精神就是为了一件事、一个项目、一个目标主动思考并加以践行的完全由自己承担责任的一种行为。
主动精神实施的前提是:自信的勇气和自性的人格。
(一) 自信的勇气。自信是相信自己,承认自己,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生活,也承担自己的错误。哈伯德的工作信条中第一条就是,信心成就未来。而在他的商业信条中写到,我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词就是“自信”。
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他每走一步都会试图抱着一棵大树,或抓住一条绳子,否则,他认为他就可能摔下去。
自信需要成功的经历。缺少成功的经历,自信无从生根。因此,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好的成绩是建立学习能力自信心的法码,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是增加工作能力自信心的法码。
缺乏自信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勇气。先放开大树,自己脚踏实地地去做,做自己感觉能胜任的事,只要有进步,就是好的开端。哈伯德最初找工作,不是从肥皂销售做起的吗?他也不知道他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但他试着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再去发现自己缺少什么,再补什么。
我认识一个大二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做产品推销。我问她感觉如何,她兴致勃勃地说:“推销产品要说好多话,原来上课发言我胆小,现在发言没什么感觉,就是什么都不怕。”她通过推销产品锻炼了口才,增强了交往能力,也就增强了敢于面对众人说话的自信心。
无怪乎,现在西方各大公司招聘员工,非常看重工作经历和业绩。工作经历反映了你走过什么样的路,受过什么锻炼;而业绩,反映的是你的工作能力、你的自信力。
在没有成功的经历和行动的勇气时,就需要首先建立自性的人格。成功的经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解放思想,它不需要完美,而是要听从内心的召唤。要建立自信的品质,就需要有自性的人格。
(二) 自性的人格。自性,简言之,就是自我真实存在的本性。瑞士心理学大师荣格在非洲考察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深深认识到人类自性的重要性。他谈到:“自性展现出来,希求有人格的生命。自性是一个统一的世界,自性代表了人类经验的整体和世界的本质。自性包含了固有存在方面及其可知性方面这二者,舍此世界就不存在。”也就是对人类個体而言,世界存在的知识和未知的存在的知识,都是可以被个体自性所发现、并公之于世。人如果不从自身需求出发去探索未知世界,而是一味地重复享用前人开辟的知识,这个世界就会崩溃,“世界就沉沦于无”。
明确了自性的重要,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去追求自己的事业。
于是,我终于能够想通,为什么哈伯德在读哈佛大学不久,就徒步英国旅行,为什么荣格在读了那么多书,已经是一个成功的精神心理专家时,还“必须去旅行”,书本的知识是前人得出的结论,而哈伯德、荣格他们追求的是要通过自己的经历而得出结论。荣格进一步写到:“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必须满足自己的真实,不从他人那里接受我自己不能独立取得的东西。我如果尝试向圣人学习,接受他们的真理,我便觉得那无异于盗窃。我必须从我自身形成我的生命,从我的内在存在告知我的,或者自然带给我的一切来形成我的生命。”自性的人格,总是听从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去追求亲身体验的生命历程。
自性人生的追求过程,既要追求卓越,但又不能苛求完美,否则就会丧失行动力。荣格在69岁时患了一次大病,已梦见极乐的景致,病愈后获得顿悟,并给了他重新著述的勇气。他谈到:“我不再致力于将我的见解完备化,而是遵循了我的思想活动。这样一来,问题便一一展现并成雏形。”而后他又继续谈到:“如果遵循个性化道路,如果要过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承担错误;没有错误,生活就不完整。……我们可以设想笔直的道路,但是,那只可能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死后就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了,至少正确的事不再会发生。任何想走捷径的人,都与死人无异。”有了以上的认识,就可以极大地解放思想,因为不再要求最好,也就不再犹豫。哈伯德在不知道他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时,他去做了肥皂销售;他在徒步旅行后为了发表《短暂的旅行》自传体丛书,费了无数周折都不能出版,但他坚信这是自己真实的体会,是独一无二的有价值的,为了出书,自己建起了出版社。他的行为完全是一个坚定的个人主义者的形象。任何一个想走自己的路,想过一种创造性生活的人,难道不是具有完整的自性人格吗?做任何事都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自性对他来说已是自然的事。
二、 不怕吃苦
不怕吃苦是自信与卓越两种品质的基础。它不是充分条件,但它是前两者的必要条件。不怕吃苦就是敢于吃苦、勇于吃苦、有吃苦的必须的身心成本。
要创业,就必然有风险,要承受风险,就必须要有面对一无所有的身心条件,说白了,最容易的直接赚钱方式就是做体力劳动,也就是打工赚钱。有了这个本事,你就可以不怕一切。当然,如果你有比较热门的专业技能,也就有了求生资本。
算算各行各业,哪一个行业对于追求卓越的人来说不需要吃苦?哪一个有主动精神的人不是首先甘于吃苦、不怕吃苦?
(一)不怕吃苦才能够承受风险。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主人公罗文,九死一生,才把信送到。追寻他的背景,为什么他具有这么强大的勇气和完成这么艰巨任务的能力?结果发现,他的父亲就是一个一生勤奋的农场主,且极具吃苦精神。由于一场意外的灾害,家里房屋、种植全部被毁。面对几十年辛苦建起的家业毁于一旦,精神的创伤可想而知。但他毫不气馁,凭着吃苦耐劳的习惯,凭着坚实强壮的双手,又重新盖起了房子,重建了家园。而另一个著名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父亲,却是一个不太喜欢劳动的人,他通过他的机灵也即将成就一番家业。然而也是一次意外的水灾降临,使他束手无策,因为运气总不是随时可以遇见的,最后再也无力重兴家业。可以说,不怕吃苦的习惯,即是体力劳动的习惯,是承受各种灾难的最好的身心资本,因为永远可以自食其力,永远可以从头再来,永远有希望。
(二)不怕吃苦的品质具有成功人格的价值。就像哈伯德在他的商业信条中说的:“我相信好的性情和好的身体。”“我相信成功的必要条件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创造了价值,成功就自然而来。”好的性情和好的身体是价值,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体力劳动的习惯也是价值。习惯就反应了这个体不变的行为态度、工作作风、敬业精神,也就成了成功人格的价值。
(三)吃苦的原因是创业需要有冒险精神。罗文的父亲具有吃苦耐劳的人格价值,还源于他有对成功更深刻的理解。他从小告诉罗文,人要有冒险精神,否则一生没有希望。要应对风险,就得培养强壮的体魄、机灵的办事能力。这身体和办事哪一条不需要吃苦的精神?没有这一条,你的思想就永远不能解放、你的心早已被想象的恐惧吓住了,谈何行动?你的一切追求、理想只能变成空中云朵,慢慢飘走,无影无踪。
(四)吃苦的过程是业务精进的过程。庄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之说,就是讲一个人要堪受重任,必然得有强健的身心,有了劳其筋骨、空乏一身的过程,就有了对一件事专注、忘我的精神,这个过程就培养了坚韧的意志和不知不觉地吃苦精神,这个过程也是其业务精进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就会有卓越。
三、 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就是把想干的事干得最好。哈伯德的工作信条之一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追求卓越,是主动精神与不怕吃苦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主动精神是基础,不怕吃苦是过程。没有这个目标,后两者都可以不必具有。
(一)培养自己勤奋自控的习惯。如果你没有追求卓越的目标,你就可以放任自己,昏庸、懒散、马虎,今天的事推明天,明天的事推后天,当然不必“今日事,今日毕”;自己衣服臟了可以不洗;袜子脏了换下来塞在角落里;桌子、柜子、房子乱得一塌糊涂也可以不收拾。“这种自主行动的无能,这种道德上的愚行,这种意志上的脆弱,这种惰性的风气,就是未来社会被带到崩溃境地的根源。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主行动,人们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为他人服务呢?”这样一个老板不在就会偷懒睡觉的人,企业或单位怎么会要呢?
(二)道德不健全,聪明也无用。对于聪明人而言,如果你的道德不健全,你就是一个对自己和他人毫无用处的人。这种人“没有能力指挥他人,也不愿意被别人指挥。如果你要他送封信给加西亚,他极可能回答:‘你自己去吧。’”没有甘愿付出的心态,任何聪明才智都没有发挥的途径。所谓“行动创造机会”,没有行动,哪来的机会?
(三)追求卓越既是目标也是过程。不管你是否能够追求卓越,只要你对自己有这份要求,敢于付出,敢于听从心的召唤,敢于走正道,你就总是有希望;只要你的德在进步,你就总是走在希望的大道上,走在追求卓越的大道上。这个过程就证明了你在追求卓越。你已经创造了成功人格、自主人格的价值,你的财富会自然到来,这样的你还怕找不到工作?这样的你还怕失去工作?
上帝总是眷顾一生勤奋的人。每一个希望创业的青年,都应本着追求卓越、不怕吃苦、主动践行去要求自己,相信总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著.哈伯德成功之道全集.[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
[2][瑞士]荣格著.荣格自传[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