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之间 诗意永存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kin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变迁带来新的时代命题,“个体道德挺立”的问题正在向“人们如何生活在一起”的伦理问题转变,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矛盾冲突明显。而这些,在天才诗人和精纯的诗歌这儿,总是不构成问题。因为诗人总是率先遭遇,也最先解决这些问题。诗人,至善的精灵,最为纯正的个体;诗歌,向来凝聚精神力量,目标明确地指向社会至善。缘此,这里推荐风荷《说诗》、熊魁《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丛文《墓志铭》这三首诗。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因为它们不只标举主体德性提升,更是重心明确地指向社会至善。
  首先,在急速变换的现实面前,诗人们依然积极维护诗性尊严。当代社会确实已进入“互联网+”的时代,电脑、手机、微信等媒介中,海量信息充斥其间,大众传播勃兴。同时,生产力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如何利用眼前的社会资源成为时代命题;或可以说,生产与消费相对饱和,但后者大于前者,由此带来杂乱的社会生活。被推到舞台边缘,先锋不再先锋,诗人们的站姿和身段便值得关注。比如,《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就借用当下十分流行的“快递”来完成创作。“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我签下送达的收条//在油盐酱醋茶中浸泡一番,从瓮缸里提出”,画面是生动活泼的。不过,在快递中加入“邮票”的意象,诗人所绘,似与当下的物流快递又略有不同,反而衬托了他们的“老迈”。迟疑的眼神、跟不上的脚步、失语的状态,明示诗人们必须反思。于是,诗歌后半部分大幅度的“返观内省”,目的在于回归原初安静的心灵,使我们看到了诗人维护诗神的决心——无论人心世俗如何变,诗歌仍有其至高的地位,诗性绝不失其尊严。
  其次,无论主体(我)客体(物)如何博弈,仍有诗意永恒。《说诗》开首便说,“你一眼就瞥见了我的小”,断流的章节与独朵的浪花,总是显得气度不够。他赞美李清照的大胸襟、大情怀,于是他写,“诗可以是一只鸟,也可以是九省通衢”。可见,诗人主体与客观世界,小我与大境界之间,内在心灵与外部空间中,诗意隽永,诗性永恒。诗歌便成为重要的媒介,“爱或牙疼/都是波涛式的,直到最后——”,浓烈而不断裂。《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中写:“我因失敬畏心,无节制砍伐这么多文字/而成戴罪之身,注定会/以凋残的方式离开这个春天”,则意在表明,敬畏与洒脱之间,超越性的“爱”总会高高在上。丛文《墓志铭》则如在不废江河中,千山万壑间,强调那一个永恒做主的人。亦如王船山所言的“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足够豪迈,绝对气派。
  最后,诗人强势彰显主体革命。从个体到集体再到实体,实体到主体,需要完成两次辨证转换。单个诗人为精灵,诗人群体是精魂,作为最为敏感的主体,他们私人独语,却天然具有集群优势。一旦动用思考,他们的纯粹之思就会使之快速凝結成为高度客观、纯粹的伦理实体。不过,从实体到主体的自我建设,则需要耗费功夫,于是正如熊魁所写:“人都是这样被不断封口,投递,打开/再封口,再投递,再打开……”如此循环往复的精神历练,如同穿行在精神的大道之上,“离开这间穹窿结顶的出租屋/我不得不回到大地,回到母亲/那枚鲜红温润的子宫,那里是我永远的故乡”,最终复归的是伦理的精神家园。无论你经历何种沧桑,那独特的诗性体验,独立坚强的诗歌品格,公正、端庄的态度,总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世界如何复杂多变,不管媒介如何植入渗透,哪怕时代早已娱乐至死;诗人们总将据居自己的内心,依然“得治所与,还治所与”(金岳霖语)。尽管遭遇冲击,光影暗淡,他们让而不退,既无怨言,更无怨心,只有自明明诚,诚心足愿。他们不仇视物质变迁,毫不消极堕落,只是自觉站在时代的相对高点,积极地做主客体之辨,主动完成由养成圣(狂)人的“极限体验”到协理社会的“关系理性”的思维转变。当下的情形是:自居中心,实不明智;退而失位,便为我所不允。所见三首诗,便集中反映了诗人的以上心理动态。
其他文献
当代社会的高速性,让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异化,而当代社会的流动性,带来了人们在更大地域范围内跨空间生存,人们在空间上的漂泊感异乡感,逐渐强于在时间上的历史感。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许多人造的空间,福柯在《另类空间》将人造的众多异质空间定义为“异托邦”,并对“异托邦”空间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分析研究,福柯说:“追溯使当代人焦虑的根源时,更多的不在于时间而在于空间,在于人们对组成空间的诸种要素进行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诗坛涌现出一股股令人措手不及的诗歌潮流,与之相应,新的诗歌流派与新的创作理念可谓层出不穷、前仆后继,“朦胧诗”对于“大写的人”的追求、“第三代”诗歌对于世俗生活的回归,以及上世纪90年代所发生的“下半身”写作等,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是:从历史溯源与文化梦想的建设中退出并将书写的重点转向“此在”的现世生活。自不待言,这种转向暗合了现实社会与潮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正如特里·
期刊
“现实”,对于文学来说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究竟是藕断丝连还是貌合神离,贯穿于文学史的任何一个阶段,也可能鲜明地体现在任何一部小说或一首诗中。《星星》(2017年3月上旬刊)推出的“新现实 星现实”诗作,引领我们在这样一个祛魅的时代重新思考诗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诗歌在不断地祛魅,愈发地贴近世俗生活,体现着“代入感”和“介入姿态”,借着自媒体时代的触媒走近了每一个人。诗歌曾经焕发出的
期刊
从标题开始,这一系列诗歌不断暗示着几位诗人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冲动。这之中不少作品,直接以极为常见的生活事物为题,如《邮筒》《培训会》《值夜班》《收废品的老人》等。  当诗人们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他们会发现许多值得书写的诗意瞬间。但日常生活的复杂性和开放性,注定了以之为写作对象的诗歌,将会是斑斓且多面的。这些多面的诗歌文本中,却又有着两种生命力量在其中牵拉角力,时时掀起情感的风暴。弗洛伊德曾将写作称为
期刊
玉惧怕过度的雕琢  多一點是玉,少一点为王  玉。石头中的  王  这是李皓写《岫岩玉》中的一段。看到此诗,不免有一激灵的感觉,这是因为他捅开了一个我们有所感却无以言的事实,所以就有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也证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发现。写诗就是不断发现新的世界,包括感觉和意蕴。在无中创造出有,是一个发现,也是先知;在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现大家没有看见的东西,就是一种刷新,更是开悟。后者难度更大,需
期刊
一  从朦胧诗到西方诗歌,几乎是我们这代诗写者的阅读走向。很多年里,我一直热衷于西方诗歌,非常奇怪的是,让我从西方诗歌阅读中掉头重新审视我国古典诗歌的人,竟是一位来自西方的诗人。这位诗人便是堪称西方现代派源头性代表人物的艾兹拉·庞德。  熟悉西方诗歌史的决不陌生,若无庞德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在伦敦推动“意象派”创作,难说西方现代诗歌会有怎样的走向。也恰恰是他的“意象派”,让我们很惊讶地看到他对中
期刊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媚俗”这个著名的词伴随着昆德拉小说的译介成为中国许多作家和知识分子百嚼不厌的香口胶。然而,原文的Kitsch与“媚俗”这两个汉字的内涵难以重合,而上世纪40年代袁可嘉对“感伤”的描述倒给人以启发。他说“凡从‘为Y而X’发展到‘为X而X’的心理活动形式——不问是情绪的,理智的,精神的或感觉的——并且附带产生大量的自我陶醉的,都有强烈的感伤倾向”[2],“感伤总给人‘来得太不费气
期刊
在当代散文诗诗坛,香奴差不多算是一个异数:她拥有长达十几年的散文詩创作经历但因为搁笔太久而迟至近几年才再次活跃于文坛;她拥有为数可观的读者群迄今却未引起更多作者的关注和评论家的研究。在接连获得“2015年人人文学网年度最佳散文奖”、2015年“吉祥甘南”全国散文诗大赛金奖和2016年荣获“诗河·鹤壁”征文二等奖、曾参加第二届(青岛)、第十五届(甘南)全国散文诗笔会的盛誉下,香奴在新著《伶仃岛上》出
期刊
近年来我对诗歌的阅读已有很强烈的选择性,特别是对知名度很高但作品水平很一般的诗人的作品,我是保持一定的警惕和距离的。但是,当我读了著名旅日诗人、文学博士、翻译家田原的诗集《梦蛇》里的第一首诗《梦》,我就被这首只有六行、两节的短诗迷住和震撼住了:“银色的世界里/白皑皑的父亲站在船头/他轻轻撑竿/船就被水漂走//从岛上到陆地/是一夜间的距离”。这首短诗以极简约的文字营造了十分阔大的诗意空间,而且意蕴深
期刊
摆在面前的四川诗人彭志强的诗集《秋风破》是一部关于杜甫踪迹史的诗歌传记。诗人放弃了年假和所有的小长假,自驾一万多公里长路,踏遍杜甫留下的几十处重要遗迹,许多时候通宵达旦开车狂奔,只为抵达杜甫曾经抵达过的地方,他们所重叠的不仅仅是踪迹或足印,还有汉语的理想,以及气息相通的灵魂。  《秋风破》是一部向杜甫致敬的诗稿,一部以新诗为诗圣别立的心传,也是一部关于辉煌、苦难和希望的交响诗:其规制开阖而跌宕,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