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变迁带来新的时代命题,“个体道德挺立”的问题正在向“人们如何生活在一起”的伦理问题转变,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矛盾冲突明显。而这些,在天才诗人和精纯的诗歌这儿,总是不构成问题。因为诗人总是率先遭遇,也最先解决这些问题。诗人,至善的精灵,最为纯正的个体;诗歌,向来凝聚精神力量,目标明确地指向社会至善。缘此,这里推荐风荷《说诗》、熊魁《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丛文《墓志铭》这三首诗。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因为它们不只标举主体德性提升,更是重心明确地指向社会至善。
首先,在急速变换的现实面前,诗人们依然积极维护诗性尊严。当代社会确实已进入“互联网+”的时代,电脑、手机、微信等媒介中,海量信息充斥其间,大众传播勃兴。同时,生产力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如何利用眼前的社会资源成为时代命题;或可以说,生产与消费相对饱和,但后者大于前者,由此带来杂乱的社会生活。被推到舞台边缘,先锋不再先锋,诗人们的站姿和身段便值得关注。比如,《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就借用当下十分流行的“快递”来完成创作。“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我签下送达的收条//在油盐酱醋茶中浸泡一番,从瓮缸里提出”,画面是生动活泼的。不过,在快递中加入“邮票”的意象,诗人所绘,似与当下的物流快递又略有不同,反而衬托了他们的“老迈”。迟疑的眼神、跟不上的脚步、失语的状态,明示诗人们必须反思。于是,诗歌后半部分大幅度的“返观内省”,目的在于回归原初安静的心灵,使我们看到了诗人维护诗神的决心——无论人心世俗如何变,诗歌仍有其至高的地位,诗性绝不失其尊严。
其次,无论主体(我)客体(物)如何博弈,仍有诗意永恒。《说诗》开首便说,“你一眼就瞥见了我的小”,断流的章节与独朵的浪花,总是显得气度不够。他赞美李清照的大胸襟、大情怀,于是他写,“诗可以是一只鸟,也可以是九省通衢”。可见,诗人主体与客观世界,小我与大境界之间,内在心灵与外部空间中,诗意隽永,诗性永恒。诗歌便成为重要的媒介,“爱或牙疼/都是波涛式的,直到最后——”,浓烈而不断裂。《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中写:“我因失敬畏心,无节制砍伐这么多文字/而成戴罪之身,注定会/以凋残的方式离开这个春天”,则意在表明,敬畏与洒脱之间,超越性的“爱”总会高高在上。丛文《墓志铭》则如在不废江河中,千山万壑间,强调那一个永恒做主的人。亦如王船山所言的“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足够豪迈,绝对气派。
最后,诗人强势彰显主体革命。从个体到集体再到实体,实体到主体,需要完成两次辨证转换。单个诗人为精灵,诗人群体是精魂,作为最为敏感的主体,他们私人独语,却天然具有集群优势。一旦动用思考,他们的纯粹之思就会使之快速凝結成为高度客观、纯粹的伦理实体。不过,从实体到主体的自我建设,则需要耗费功夫,于是正如熊魁所写:“人都是这样被不断封口,投递,打开/再封口,再投递,再打开……”如此循环往复的精神历练,如同穿行在精神的大道之上,“离开这间穹窿结顶的出租屋/我不得不回到大地,回到母亲/那枚鲜红温润的子宫,那里是我永远的故乡”,最终复归的是伦理的精神家园。无论你经历何种沧桑,那独特的诗性体验,独立坚强的诗歌品格,公正、端庄的态度,总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世界如何复杂多变,不管媒介如何植入渗透,哪怕时代早已娱乐至死;诗人们总将据居自己的内心,依然“得治所与,还治所与”(金岳霖语)。尽管遭遇冲击,光影暗淡,他们让而不退,既无怨言,更无怨心,只有自明明诚,诚心足愿。他们不仇视物质变迁,毫不消极堕落,只是自觉站在时代的相对高点,积极地做主客体之辨,主动完成由养成圣(狂)人的“极限体验”到协理社会的“关系理性”的思维转变。当下的情形是:自居中心,实不明智;退而失位,便为我所不允。所见三首诗,便集中反映了诗人的以上心理动态。
首先,在急速变换的现实面前,诗人们依然积极维护诗性尊严。当代社会确实已进入“互联网+”的时代,电脑、手机、微信等媒介中,海量信息充斥其间,大众传播勃兴。同时,生产力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如何利用眼前的社会资源成为时代命题;或可以说,生产与消费相对饱和,但后者大于前者,由此带来杂乱的社会生活。被推到舞台边缘,先锋不再先锋,诗人们的站姿和身段便值得关注。比如,《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就借用当下十分流行的“快递”来完成创作。“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我签下送达的收条//在油盐酱醋茶中浸泡一番,从瓮缸里提出”,画面是生动活泼的。不过,在快递中加入“邮票”的意象,诗人所绘,似与当下的物流快递又略有不同,反而衬托了他们的“老迈”。迟疑的眼神、跟不上的脚步、失语的状态,明示诗人们必须反思。于是,诗歌后半部分大幅度的“返观内省”,目的在于回归原初安静的心灵,使我们看到了诗人维护诗神的决心——无论人心世俗如何变,诗歌仍有其至高的地位,诗性绝不失其尊严。
其次,无论主体(我)客体(物)如何博弈,仍有诗意永恒。《说诗》开首便说,“你一眼就瞥见了我的小”,断流的章节与独朵的浪花,总是显得气度不够。他赞美李清照的大胸襟、大情怀,于是他写,“诗可以是一只鸟,也可以是九省通衢”。可见,诗人主体与客观世界,小我与大境界之间,内在心灵与外部空间中,诗意隽永,诗性永恒。诗歌便成为重要的媒介,“爱或牙疼/都是波涛式的,直到最后——”,浓烈而不断裂。《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中写:“我因失敬畏心,无节制砍伐这么多文字/而成戴罪之身,注定会/以凋残的方式离开这个春天”,则意在表明,敬畏与洒脱之间,超越性的“爱”总会高高在上。丛文《墓志铭》则如在不废江河中,千山万壑间,强调那一个永恒做主的人。亦如王船山所言的“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足够豪迈,绝对气派。
最后,诗人强势彰显主体革命。从个体到集体再到实体,实体到主体,需要完成两次辨证转换。单个诗人为精灵,诗人群体是精魂,作为最为敏感的主体,他们私人独语,却天然具有集群优势。一旦动用思考,他们的纯粹之思就会使之快速凝結成为高度客观、纯粹的伦理实体。不过,从实体到主体的自我建设,则需要耗费功夫,于是正如熊魁所写:“人都是这样被不断封口,投递,打开/再封口,再投递,再打开……”如此循环往复的精神历练,如同穿行在精神的大道之上,“离开这间穹窿结顶的出租屋/我不得不回到大地,回到母亲/那枚鲜红温润的子宫,那里是我永远的故乡”,最终复归的是伦理的精神家园。无论你经历何种沧桑,那独特的诗性体验,独立坚强的诗歌品格,公正、端庄的态度,总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世界如何复杂多变,不管媒介如何植入渗透,哪怕时代早已娱乐至死;诗人们总将据居自己的内心,依然“得治所与,还治所与”(金岳霖语)。尽管遭遇冲击,光影暗淡,他们让而不退,既无怨言,更无怨心,只有自明明诚,诚心足愿。他们不仇视物质变迁,毫不消极堕落,只是自觉站在时代的相对高点,积极地做主客体之辨,主动完成由养成圣(狂)人的“极限体验”到协理社会的“关系理性”的思维转变。当下的情形是:自居中心,实不明智;退而失位,便为我所不允。所见三首诗,便集中反映了诗人的以上心理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