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学习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合作与交流不是教学中的插花点缀,而是凸显学生个性、张扬学生特长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学习方式之一。
【关键词】有效组织;合作与交流
1 创设情景,激发合作与交流的动机
有效的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情感教学的重要手段。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就要在导入和切入上下功夫,切入点选择得好,就是抓住了一堂课的“牛鼻子”,整个课堂纪律将一直操控在教师手中。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来创设情境。如讲故事、猜谜语、看动画片、做实验、玩游戏等等。把声、形、情、境熔于一体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良好的环境。学生有了好心情,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和学习干劲投入學习当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就会拉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例如,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新课时,可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从而发现规律,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放多少粒麦子”,再列出计算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算式。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好奇心,立竿见影,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2 分工协同,展现合作与交流的过程
每一堂课都应该有一个焦点,更应该有一个闪光点。有时候,焦点有了,但是无法让全体学生都集中到这个点上。这就是对于“闪光点”(即合作)的组织、提炼和打造还不够用心用力。在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授课老师让学生几人一组讨论交流,可我们看到的是多数学生不知道和谁交流、讨论什么、若无其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情况。在个别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极少的同学参与中草草完成合作与交流。要提高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有效性,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我认为得先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
其次,指导学会善于分工与合作,
第三,创设具有一定价值的学习内容。
3 善于倾听,教给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方法
倾听,是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能力;倾听,是课堂上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只有养成这种素养和意识,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灵动,知识的传授才会显得水到渠成。有效的交流,一定要有倾听的意识。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教师一提出问题,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或者是把小手高高举起。教师找其中一位学生作答,其余的同学会“唉!”地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或者露出极其失望出乎意外的表情,然后就无心倾听同学的发言了。
发生这样的境况,是因为教师调控课堂不科学、到位,教学方法不公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员性。我认为,教学中,教师既要与学生“平平坐”,又要在无形中占领“制高点”,使学生有效的倾听教师、同学的发言,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占领合作与交流的制高点呢?首先,语言上要有突破; 其次,树立听的榜样。有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一位参与者,也是一位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尊重、认可和器重,更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让学生看起来好像一位兄长或大姐那样,任何人都勇于发言敢于发言。这样就能捕捉到教师所希望获得的最好的信息。第三,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如在小组汇报交流时,只能选一个同学发言,其他的都是倾听者,为了让学生达到倾听的最佳效果,在学生汇报之前,教师要先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别人汇报时,你要做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了解他们想出了哪些方法。第二,对他们想出的方法,是否赞同。第三,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样,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的倾听才更专注。第四,及时恰当的评价。当有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听出了发言者的表达不当之处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
4 把握生成,引导合作与交流深入进行
课堂上,我们也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下面请同学们4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一下,同学们刚分组仅一两分钟,老师就让同学们站起来说说想法,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就急于说出答案。或者,当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请上一两名学生回答;当学生回答不上时,老师也会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来……
在教学中,合作与交流许多最佳时期就是课堂生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与我们设计的教学环节有出入,但它却是提高学生素质添加剂,同时也是我们教学中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对于这些教学生成,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合理把握。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兴趣高涨,思维积极活跃,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提高。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新课改真正提倡的。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关注课堂生成的材料,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把握时机,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给学生提问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表达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就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从中不仅可以体验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共同提高。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合作与交流学习,根本目的就是要达到每个人都有两个以上的思想。
作者单位
江西省乐平市第七小学 江西省乐平市 333300
【关键词】有效组织;合作与交流
1 创设情景,激发合作与交流的动机
有效的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情感教学的重要手段。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就要在导入和切入上下功夫,切入点选择得好,就是抓住了一堂课的“牛鼻子”,整个课堂纪律将一直操控在教师手中。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来创设情境。如讲故事、猜谜语、看动画片、做实验、玩游戏等等。把声、形、情、境熔于一体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良好的环境。学生有了好心情,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和学习干劲投入學习当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就会拉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例如,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新课时,可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从而发现规律,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放多少粒麦子”,再列出计算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算式。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好奇心,立竿见影,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
2 分工协同,展现合作与交流的过程
每一堂课都应该有一个焦点,更应该有一个闪光点。有时候,焦点有了,但是无法让全体学生都集中到这个点上。这就是对于“闪光点”(即合作)的组织、提炼和打造还不够用心用力。在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授课老师让学生几人一组讨论交流,可我们看到的是多数学生不知道和谁交流、讨论什么、若无其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情况。在个别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极少的同学参与中草草完成合作与交流。要提高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有效性,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我认为得先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
其次,指导学会善于分工与合作,
第三,创设具有一定价值的学习内容。
3 善于倾听,教给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方法
倾听,是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能力;倾听,是课堂上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只有养成这种素养和意识,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灵动,知识的传授才会显得水到渠成。有效的交流,一定要有倾听的意识。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教师一提出问题,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或者是把小手高高举起。教师找其中一位学生作答,其余的同学会“唉!”地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或者露出极其失望出乎意外的表情,然后就无心倾听同学的发言了。
发生这样的境况,是因为教师调控课堂不科学、到位,教学方法不公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员性。我认为,教学中,教师既要与学生“平平坐”,又要在无形中占领“制高点”,使学生有效的倾听教师、同学的发言,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占领合作与交流的制高点呢?首先,语言上要有突破; 其次,树立听的榜样。有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一位参与者,也是一位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尊重、认可和器重,更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让学生看起来好像一位兄长或大姐那样,任何人都勇于发言敢于发言。这样就能捕捉到教师所希望获得的最好的信息。第三,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如在小组汇报交流时,只能选一个同学发言,其他的都是倾听者,为了让学生达到倾听的最佳效果,在学生汇报之前,教师要先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别人汇报时,你要做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了解他们想出了哪些方法。第二,对他们想出的方法,是否赞同。第三,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样,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的倾听才更专注。第四,及时恰当的评价。当有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听出了发言者的表达不当之处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
4 把握生成,引导合作与交流深入进行
课堂上,我们也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下面请同学们4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一下,同学们刚分组仅一两分钟,老师就让同学们站起来说说想法,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就急于说出答案。或者,当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请上一两名学生回答;当学生回答不上时,老师也会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来……
在教学中,合作与交流许多最佳时期就是课堂生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与我们设计的教学环节有出入,但它却是提高学生素质添加剂,同时也是我们教学中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对于这些教学生成,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合理把握。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兴趣高涨,思维积极活跃,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提高。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新课改真正提倡的。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关注课堂生成的材料,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把握时机,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给学生提问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表达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就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从中不仅可以体验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共同提高。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合作与交流学习,根本目的就是要达到每个人都有两个以上的思想。
作者单位
江西省乐平市第七小学 江西省乐平市 3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