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旧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师以竞技项目为主,强调运动成绩使少数学生对体育课有厌学现象。本文就从学生对体育的态度,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确定了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线的新教学体系和指导思想。改革教材内容及教学规律、将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入课堂、提高教师素质,提出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满足广大学生提出的“上我们喜欢的体育课”的强烈要求。
【关键词】激发兴趣;积极性;厌学行为
A:提出问题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里很重视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强调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重视课堂中的“整齐划一”和学生都在活动的“形”,讲究的是运动成绩。而至于学生的内在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他们的头脑是不是随教学的进程在思考就变得无关紧要。这样很容易产生厌学行为。厌学体育行为人的一种行为表现是指对体育活动一种消极怠工行为。中学生虽然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是好的,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少学生厌恶体育的行为倾向,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任务勉强,借故请假多,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课外活动参加少,有懒散行为。遇到这些问题要怎样解决呢?本人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B:分析解决问题
1. 学生思想个性发展特点
1.1 学生对体育课的思想转变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家长、社会对体育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他们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不少学生认为体育毕竟是副科,学好学坏无所谓,只有文化课成绩好最重要的。导致许多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家长剥夺,同时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思想,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思进取,赞同家长的意见,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参加体育锻炼了。学生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厌学思想。当务之急要转变他们对体育的认识,确立健康体育观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1.2 学生的个性特点存在着差异。由于学生的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等不同方面存在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强度和密度。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不多,而且现行的教材中安排的课程中某些项目不适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随着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应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形成,他们要求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不能简单化,而且要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丰富多彩并且适合他们特点的项目。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级水平的特点,教材过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材过深会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2.1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乌中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学习任何一门课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怠学行为。另外可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可采用竞赛性多样的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度地运用比赛法,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力与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诱发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但是比赛必有胜负,胜方固然欣喜若狂,但屡战屡败的都会无精打采,产生消极情绪,达不到比赛的真正目的,故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使每一组通过努力都有获胜的希望。同时教师应注意在比赛中给“常胜将军”一机会,比如调整距离,降低要求等,使他们有取勝的可能性。多鼓励、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乐趣。
2.2 改革一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改变中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从目前各中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而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形式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得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一种累赘,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外活动,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在此条件下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改进组织教法,并同课外相配合,促使学生对体育有兴趣、爱好,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2.3 提高教师素质学生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多方位的。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体育课和训练中,教师的讲解简明扼要、生动幽默,加之教师动作规范准确,协调优美,学生就会很快地领会动作要领,在练习时就会感兴趣,认真练习。因此教师上课前应认真地吃透教材,对每次课的练习难度要有充分的研究,教学方法、手段也要不断的改进。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上课情绪影响较大,要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用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应坚持以表扬、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良好语言刺激,可以增强学生情绪的正向变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最好不直接提出批评,而采用正面提出要求为好,这样做有利于防止负面作用的产生,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成功。
3. 小结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思维是否被启迪,注意力是否集中,是更好的掌握技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我们组织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紧紧瞄住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学习过程的心理变化,使学生去认真地想,积极地练,才是一节成功的体育课。学校要把“学会健身”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纳入素质教育轨道中,体育教学要尊重自身发展规律,科学地引导学生参与健身活动,激发学生健身的兴趣,培养学生健身的习惯,形成“大体育”观念。
参考文献
[1] 罗希尧主编。中学体育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2] 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3] 刘清黎。体育教育学。1992年9月
【关键词】激发兴趣;积极性;厌学行为
A:提出问题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里很重视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强调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重视课堂中的“整齐划一”和学生都在活动的“形”,讲究的是运动成绩。而至于学生的内在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他们的头脑是不是随教学的进程在思考就变得无关紧要。这样很容易产生厌学行为。厌学体育行为人的一种行为表现是指对体育活动一种消极怠工行为。中学生虽然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是好的,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少学生厌恶体育的行为倾向,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任务勉强,借故请假多,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课外活动参加少,有懒散行为。遇到这些问题要怎样解决呢?本人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B:分析解决问题
1. 学生思想个性发展特点
1.1 学生对体育课的思想转变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家长、社会对体育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他们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不少学生认为体育毕竟是副科,学好学坏无所谓,只有文化课成绩好最重要的。导致许多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家长剥夺,同时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思想,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思进取,赞同家长的意见,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参加体育锻炼了。学生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厌学思想。当务之急要转变他们对体育的认识,确立健康体育观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1.2 学生的个性特点存在着差异。由于学生的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等不同方面存在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强度和密度。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不多,而且现行的教材中安排的课程中某些项目不适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随着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应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形成,他们要求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不能简单化,而且要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丰富多彩并且适合他们特点的项目。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级水平的特点,教材过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材过深会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2.1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乌中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学习任何一门课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怠学行为。另外可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可采用竞赛性多样的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度地运用比赛法,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力与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诱发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但是比赛必有胜负,胜方固然欣喜若狂,但屡战屡败的都会无精打采,产生消极情绪,达不到比赛的真正目的,故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使每一组通过努力都有获胜的希望。同时教师应注意在比赛中给“常胜将军”一机会,比如调整距离,降低要求等,使他们有取勝的可能性。多鼓励、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乐趣。
2.2 改革一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改变中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从目前各中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而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形式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得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一种累赘,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外活动,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在此条件下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改进组织教法,并同课外相配合,促使学生对体育有兴趣、爱好,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2.3 提高教师素质学生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多方位的。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体育课和训练中,教师的讲解简明扼要、生动幽默,加之教师动作规范准确,协调优美,学生就会很快地领会动作要领,在练习时就会感兴趣,认真练习。因此教师上课前应认真地吃透教材,对每次课的练习难度要有充分的研究,教学方法、手段也要不断的改进。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上课情绪影响较大,要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用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应坚持以表扬、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良好语言刺激,可以增强学生情绪的正向变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最好不直接提出批评,而采用正面提出要求为好,这样做有利于防止负面作用的产生,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成功。
3. 小结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思维是否被启迪,注意力是否集中,是更好的掌握技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我们组织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紧紧瞄住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学习过程的心理变化,使学生去认真地想,积极地练,才是一节成功的体育课。学校要把“学会健身”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纳入素质教育轨道中,体育教学要尊重自身发展规律,科学地引导学生参与健身活动,激发学生健身的兴趣,培养学生健身的习惯,形成“大体育”观念。
参考文献
[1] 罗希尧主编。中学体育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2] 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3] 刘清黎。体育教育学。199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