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在地理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把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读图能力的高低成为学生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对着地图表现茫然,有些同学甚至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判断规则都不知道。原因在于学生初中阶段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按照老师划出的重点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导致地理基础不扎实。为改变这种现象,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培养。
关键词:地理;中学生;读图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学习地理如果不会阅读和使用地图,不能把所学的地理事物和知识用地图联系起来,就很难形成空间分布的观念。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1.读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必须先从指图回答入手,把书本知识一一落实在图上,做到图文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阅图、用图能力。如讲四大高原中的“黄土高原”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太行山、秦岭、长城和兰州市的位置,并在图上勾画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对照政区图,明确黄土高原包括的省区。再让学生指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包括的省区。这样,学生不仅很快归纳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包括的省区,还掌握了教材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可出示四大高原的景观图来进行对比以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黄土高原。
2.引导学生勾画地图。能力的培养,是眼、脑、手多种感官密切协作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指一指,画一画,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印象。如讲我国山脉分布规律时,教师给每人发一张空白中国轮廓图,并在黑板上的中国轮廓图上按山脉的走向边讲边绘,让学生边听边绘。这样,不仅能使各种地理事物在学生头脑中打下深刻烙印,还为学生今后学习各种地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3.正确填写空白地图。填充练习是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用图技巧的重要方法。平时要指导学生规范填图,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遇到山脉时须顺山脉走向填注,使填充练习成为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总之,教师设计多种练习,把知识呈现在地图上,有利于培养學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良好的记忆能力是保证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记住,必须先使学生感知的东西鲜明、清晰、形象生动,这样才能使表象更丰富突出,以达到帮助学生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的目的。
1.熟悉地图。如学习祖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运用比较法,启发学生根据省区的特征进行辨认,方法有以下三种:①从省区轮廓酷似的形象辨认。如山东省好似骆驼,黑龙江省好似小天鹅等。②从省区的大、小上来辨认如较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较小的省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台湾省等。③动手拼图,反复辨认。让学生进行“中国政区拼图”,反复练习,并举行拼图比赛,对获胜者可给予一定鼓励。不需多久,学生就能记住各省区的形状。这种让多种感官参加识记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用板画示意图(即绘图讲解),突出形象性,增强记忆。如,复习东北地区铁路线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画东北地区的轮廓并给重要城市打圆圈,再提问城市名称并板书,最后连线提问铁路线名称。这样在黑板上画出的近似“T”字形的铁路线,给学生留下清晰、鲜明的印象,易于其巩固记忆。以上绘图讲解的方法,不但形象、清晰,而且把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熟记,这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伽利略从观察教堂里铜吊灯的摇曳开始,发明了摆的等时定律。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步骤。学生对地理的认识结构中,感性认识是所有认识活动的基础,因此要培养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地理图形、地理模型、地理标本等的观察能力。在众多的地理观察对象中,对地图的观察次数最多,学生对地图的观察,已从指图开始,并得到相应的训练,而填图练习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延续和深化,是对初步形成的观察能力的巩固与强化。如在省区教学中,已初步培养了学生识省辨区的观察能力,即能够根据省区形状、大小区分省区。在课堂练习阶段,设计省区填充练习题,能使学生初步获得的观察力得到及时巩固与提高,深化与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将零碎的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有条不紊的记忆网络,而且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像提供了大量的地理感性知识,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家清,陈实,张丽英,陈芳.论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2]张学敏.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成才之路,2011(23).
[3]熊永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4).
关键词:地理;中学生;读图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学习地理如果不会阅读和使用地图,不能把所学的地理事物和知识用地图联系起来,就很难形成空间分布的观念。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1.读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必须先从指图回答入手,把书本知识一一落实在图上,做到图文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阅图、用图能力。如讲四大高原中的“黄土高原”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太行山、秦岭、长城和兰州市的位置,并在图上勾画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对照政区图,明确黄土高原包括的省区。再让学生指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包括的省区。这样,学生不仅很快归纳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包括的省区,还掌握了教材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可出示四大高原的景观图来进行对比以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黄土高原。
2.引导学生勾画地图。能力的培养,是眼、脑、手多种感官密切协作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指一指,画一画,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印象。如讲我国山脉分布规律时,教师给每人发一张空白中国轮廓图,并在黑板上的中国轮廓图上按山脉的走向边讲边绘,让学生边听边绘。这样,不仅能使各种地理事物在学生头脑中打下深刻烙印,还为学生今后学习各种地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3.正确填写空白地图。填充练习是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用图技巧的重要方法。平时要指导学生规范填图,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遇到山脉时须顺山脉走向填注,使填充练习成为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总之,教师设计多种练习,把知识呈现在地图上,有利于培养學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良好的记忆能力是保证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记住,必须先使学生感知的东西鲜明、清晰、形象生动,这样才能使表象更丰富突出,以达到帮助学生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的目的。
1.熟悉地图。如学习祖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运用比较法,启发学生根据省区的特征进行辨认,方法有以下三种:①从省区轮廓酷似的形象辨认。如山东省好似骆驼,黑龙江省好似小天鹅等。②从省区的大、小上来辨认如较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较小的省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台湾省等。③动手拼图,反复辨认。让学生进行“中国政区拼图”,反复练习,并举行拼图比赛,对获胜者可给予一定鼓励。不需多久,学生就能记住各省区的形状。这种让多种感官参加识记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用板画示意图(即绘图讲解),突出形象性,增强记忆。如,复习东北地区铁路线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画东北地区的轮廓并给重要城市打圆圈,再提问城市名称并板书,最后连线提问铁路线名称。这样在黑板上画出的近似“T”字形的铁路线,给学生留下清晰、鲜明的印象,易于其巩固记忆。以上绘图讲解的方法,不但形象、清晰,而且把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熟记,这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伽利略从观察教堂里铜吊灯的摇曳开始,发明了摆的等时定律。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步骤。学生对地理的认识结构中,感性认识是所有认识活动的基础,因此要培养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地理图形、地理模型、地理标本等的观察能力。在众多的地理观察对象中,对地图的观察次数最多,学生对地图的观察,已从指图开始,并得到相应的训练,而填图练习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延续和深化,是对初步形成的观察能力的巩固与强化。如在省区教学中,已初步培养了学生识省辨区的观察能力,即能够根据省区形状、大小区分省区。在课堂练习阶段,设计省区填充练习题,能使学生初步获得的观察力得到及时巩固与提高,深化与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将零碎的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有条不紊的记忆网络,而且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像提供了大量的地理感性知识,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家清,陈实,张丽英,陈芳.论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2]张学敏.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成才之路,2011(23).
[3]熊永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