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以活动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听与说的技能为主要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语感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做事和表达思想,使学生在听、说、玩、演等活动中学习并运用英语知识,体会在“玩中学,做中学,用中学”的乐趣。那么,如何重视活动实效,打造精彩的英语课堂呢?
一、重视活动的目的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性,从课堂活动的整体规划,到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乃至细节的安排,教师都应予以充分地考虑,使所设计的每一项活动以及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明确的目的。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与落实本课、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无关或关系不大,这一活动便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如四年级上册Unit 3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六个表示服饰的单词:jacket,sweater,shirt,T-shirt,dress和skirt。有教师在教学了这些单词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给每个四人小组一个玩具娃娃和一袋娃娃服饰,要求小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为洋娃娃配衣”。学生兴奋地给这些玩具娃娃穿衣,虽然在活动中也有讨论,但不少学生却是在用中文讨论。
在上述案例中,授课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洋娃娃配衣”的活动只是让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其语言运用能力并没有得到训练。其实,教师应围绕本节课的难点——掌握本节课所学六个单词的拼写以及运用句型“I like the white shirt with the blue skirt/…”来设计这个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四组,并为每组在黑板上画一个洋娃娃,然后,教师逐个展示让学生搭配的洋娃娃服饰,在视觉上给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新鲜感和惊喜,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What’s this in English? How do you spell it? ”对正确拼读出单词的小组奖励一件洋娃娃服饰,并将其贴在黑板上代表相应组的洋娃娃下方。
二、重视活动的高效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除了考虑活动的目的性、层次性、趣味性外,还应充分考虑活动操练的高效性。
如三年级下册Unit 3 Let’s learn(B),该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听、说、认读并运用表示数字11-15的英语单词。上课伊始,授课教师先用欢快而富有表现力的歌曲Ten Little Candles Dance进行热身,用课件里的蜡烛引出表示数字11的单词eleven,然后用“数字接龙”游戏引出单词twelve,再用“猜数字”游戏引出单词thirteen,fourteen,fifteen。但在后面的巩固环节中,授课教师竟用了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玩“托球数数”的游戏。虽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效率却很低,到最终也未能完成本课时的认读目标。
又如:在教学句型“Do you like this…?”时,授课教师在复习了单词和引入新句型“Do you like this …?Do you like that…? Yes, I do. No, I don’t.”后,设计了“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一停,接到花的学生起立。此时,多媒体屏幕上呈现一近一远两个物体。教师指着其中一个物体,其他学生集体提问接到花的学生“Do you like this …?Do you like that…?”持花的学生回答“Yes,I do. No,I don’t.”该活动用时约3分钟。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学生操练了主题句型800次左右,接到花的10位学生操练答句共20次。该活动设计目的明确,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并让全班学生操练了本课的重点句型,学生的参与面广,操练量大,并具有较高的操练质量。因此,该活动具有高效性。
三、重视活动的合理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围繞教材内容,设计科学、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设计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使得活动偏离了教学内容,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如三年级下册Unit 2 Let’s learn(A),在学习了表示家庭成员的六个单词后,该教师拿出了一叠漂亮的青蛙头饰,让学生扮演青蛙一家,操练句型“Hello! I’m Father/Mother/ Grandfather/Grandmother Frog.”由于大小青蛙、雌雄青蛙的长相相似,学生根本无从分辨哪个头饰是Father Frog,哪个头饰是Mother Frog,哪个又是Grandfather Frog,所以任由授课教师摆布,该教师说一句,上台的学生鹦鹉学舌般地模仿一句,致使该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该案例中,因为青蛙家族长相相似的特点,使学生无法识别青蛙头饰中的Father、Mother、Grandfather、Grandmother,导致学生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样的活动不仅没有发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反而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如果授课教师能从该课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合理地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大头儿子”或“樱桃小丸子”一家人,让学生扮演并操练句型,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味成功,从而收到较好的活动效果。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始终要把活动的有效性放在第一位,而不应一味地追求活动的“新、奇、多”。教师要充分考虑活动设计的目的性、合理性,操练的高效性、层次性,恰当地把握活动的节奏和频率,并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与多变性,实现课堂活动价值的最大化。
一、重视活动的目的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性,从课堂活动的整体规划,到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乃至细节的安排,教师都应予以充分地考虑,使所设计的每一项活动以及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明确的目的。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与落实本课、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无关或关系不大,这一活动便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如四年级上册Unit 3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六个表示服饰的单词:jacket,sweater,shirt,T-shirt,dress和skirt。有教师在教学了这些单词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给每个四人小组一个玩具娃娃和一袋娃娃服饰,要求小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为洋娃娃配衣”。学生兴奋地给这些玩具娃娃穿衣,虽然在活动中也有讨论,但不少学生却是在用中文讨论。
在上述案例中,授课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洋娃娃配衣”的活动只是让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其语言运用能力并没有得到训练。其实,教师应围绕本节课的难点——掌握本节课所学六个单词的拼写以及运用句型“I like the white shirt with the blue skirt/…”来设计这个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四组,并为每组在黑板上画一个洋娃娃,然后,教师逐个展示让学生搭配的洋娃娃服饰,在视觉上给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新鲜感和惊喜,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What’s this in English? How do you spell it? ”对正确拼读出单词的小组奖励一件洋娃娃服饰,并将其贴在黑板上代表相应组的洋娃娃下方。
二、重视活动的高效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除了考虑活动的目的性、层次性、趣味性外,还应充分考虑活动操练的高效性。
如三年级下册Unit 3 Let’s learn(B),该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听、说、认读并运用表示数字11-15的英语单词。上课伊始,授课教师先用欢快而富有表现力的歌曲Ten Little Candles Dance进行热身,用课件里的蜡烛引出表示数字11的单词eleven,然后用“数字接龙”游戏引出单词twelve,再用“猜数字”游戏引出单词thirteen,fourteen,fifteen。但在后面的巩固环节中,授课教师竟用了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玩“托球数数”的游戏。虽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效率却很低,到最终也未能完成本课时的认读目标。
又如:在教学句型“Do you like this…?”时,授课教师在复习了单词和引入新句型“Do you like this …?Do you like that…? Yes, I do. No, I don’t.”后,设计了“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一停,接到花的学生起立。此时,多媒体屏幕上呈现一近一远两个物体。教师指着其中一个物体,其他学生集体提问接到花的学生“Do you like this …?Do you like that…?”持花的学生回答“Yes,I do. No,I don’t.”该活动用时约3分钟。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学生操练了主题句型800次左右,接到花的10位学生操练答句共20次。该活动设计目的明确,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并让全班学生操练了本课的重点句型,学生的参与面广,操练量大,并具有较高的操练质量。因此,该活动具有高效性。
三、重视活动的合理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围繞教材内容,设计科学、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设计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使得活动偏离了教学内容,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如三年级下册Unit 2 Let’s learn(A),在学习了表示家庭成员的六个单词后,该教师拿出了一叠漂亮的青蛙头饰,让学生扮演青蛙一家,操练句型“Hello! I’m Father/Mother/ Grandfather/Grandmother Frog.”由于大小青蛙、雌雄青蛙的长相相似,学生根本无从分辨哪个头饰是Father Frog,哪个头饰是Mother Frog,哪个又是Grandfather Frog,所以任由授课教师摆布,该教师说一句,上台的学生鹦鹉学舌般地模仿一句,致使该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该案例中,因为青蛙家族长相相似的特点,使学生无法识别青蛙头饰中的Father、Mother、Grandfather、Grandmother,导致学生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样的活动不仅没有发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反而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如果授课教师能从该课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合理地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大头儿子”或“樱桃小丸子”一家人,让学生扮演并操练句型,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味成功,从而收到较好的活动效果。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始终要把活动的有效性放在第一位,而不应一味地追求活动的“新、奇、多”。教师要充分考虑活动设计的目的性、合理性,操练的高效性、层次性,恰当地把握活动的节奏和频率,并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与多变性,实现课堂活动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