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首先要培养大量创新人才,要在教育领域进行一场革命。”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投资放慢以及廉价劳动力生产优势不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一时间,唱衰中国的言论不绝于耳。
“机遇与挑战并存。”谈及中国经济现状及走向时,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认为,新常态的压力之下,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一系列转变。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袭,中国最紧缺的将是创新型人才,整齐划一的人才选拔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只适合在流水线工作。因此,中国要进行一场教育革命。
新常态压力
经济增长放慢,是当前经济形势的最大特点,这已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新常态。
从2011年起,中国经济开始处于下滑趋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从7.5%、7.4%,一直跌到7.3%。与此同时,投资增长放缓,以及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慢了下来。此外,从2012年开始,16至60岁的劳动人口数量也在下降,人口红利优势不再明显。
甚至有观点认为,当下中国的生产力供给主要依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流水线,这使得中国可能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受害者;曾经引以为豪的“世界制造工厂”身份,未来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负担。
“唱衰中国的声音,年年有,月月有,日日有。”汤敏说,在过去的30年,中国超越了很多国家,显然是赢了一局,但过去的成绩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成功。
中国能否尽快实现产业升级,抓住新一轮机遇?汤敏谈到:“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产业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生产、商业等领域出现的跨界竞争。”
随着新的生产力出现,必然会经历一次大浪淘沙式的变革。“在这种形势下,所有增长不能再靠劳动力的增长,而是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率的提高则要靠改革和创新,要从改革和创新中谋取新的红利。”他说。
汤敏认为,新常态的压力之下,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一系列转变。这包括,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化,增长动力从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作用变成决定性作用。此外,随着贫富悬殊越拉越大,经济的福祉也将由非均衡性转向均衡性、包容型、共享型的分配方式。
这其中,最关键的无疑是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汤敏举例说,美国是此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始作俑者,本应该损失最大、复苏最晚,然而其却先于欧洲、日本等率先复苏,原因就在于美国经济的创新动力非常强。通过大量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拉动经济增长。
如何实现创新?我们有机会吗?现在是创新的时机吗?对此,汤敏认为,现在是创新的最好时机,因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悄悄走来。
最紧缺的是创新型人才
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推动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的建立;由电气机、电气化普遍使用带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流水线化的大工业时代。
前两次工业革命均是由一个小小的生产工具带动的,那么,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工具将会是什么?“现在普遍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3D打印机、互联网和新材料等生产工具带动。”汤敏说,未来可能会走进一个个性化消费、个性化生产的时代,由此也将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化。
他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是大批量生产的时代,而3D打印机带来的则是个性化生产和消费的时代。事实上,3D打印机的服务店目前已出现在美国、英国街头。从打印玩具、军工产品,甚至心脏都可以打印。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进行私人定制。
与此同时,生产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工厂将越来越少,小企业将大量出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导致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未来需要小企业家、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
“不缺市场,不缺原材料,中国最紧缺的还是创新型人才。”汤敏说,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比较落后,当下的高考指向的仍然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符的人才培养模式,整齐划一的人才选拔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只适合在流水线工作。“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首先要培养大量创新人才,要在教育领域进行一场革命。”
慕课试验
据汤敏介绍,目前在国外,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慕课(MOOC)教育,已经启动。
慕课指的是由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在线提供免费的网络公开课程,被称为网络教育2.0型,其在一些国家备受推崇。例如美国的可汗学院,将一些网络游戏内容融合进教育。汤敏介绍,这种教育方式体现了新型网络教育理念,就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学到任何知识,这场教育革命被称之为“慕课革命”。
有学者预测,美国现在的5000所大学50年后可能减至一半,新的教育方式可能取代以往学校教育的培养方式。通过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不仅可以办好校园教育,还能实现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较,中国教育的投入和发展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中国的慕课发展重点应该致力于解决教育公平、大学生就业和创新能力不足这3个主要问题。”汤敏说。
教育不公存在于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从去年开始,为了解决教育不公的问题,汤敏所在的友成基金会做了一个试验。“我们用互联网、慕课的方式将人大附中的课堂送到广西、重庆、内蒙等贫困地区的县乡一级中学。”他说,一年试验的结果显示,效果非常好。“学生平均成绩提升很快,分数有了少则10几分多则40分的提升。”
就业、创业教育也是一个难题。两年前,教育部甚至发出通知:大学生创业课应该成为大学必修课。这种课程要求将创业的种子种到大学生头脑中,但由于对口教师资源稀缺,许多学校的创业课要么照本宣科,要么干脆取消。
“我们邀请徐小平等成功的创业者以及刚毕业的创业者,还有各行业的企业家授课,考试的形式则是学生分组,提交创业计划书。然后通过慕课的方式,实现同堂上课、同堂作业、同堂考试。”谈及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尝试,汤敏介绍。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能否把大学第四年的课由企业上?将企业的内训课,以慕课的方式通过网上传播?”汤敏说,甚至可以将国际企业的最新课程拿来。“如果获得这样的学习机会,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投资放慢以及廉价劳动力生产优势不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一时间,唱衰中国的言论不绝于耳。
“机遇与挑战并存。”谈及中国经济现状及走向时,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认为,新常态的压力之下,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一系列转变。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袭,中国最紧缺的将是创新型人才,整齐划一的人才选拔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只适合在流水线工作。因此,中国要进行一场教育革命。
新常态压力
经济增长放慢,是当前经济形势的最大特点,这已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新常态。
从2011年起,中国经济开始处于下滑趋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从7.5%、7.4%,一直跌到7.3%。与此同时,投资增长放缓,以及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慢了下来。此外,从2012年开始,16至60岁的劳动人口数量也在下降,人口红利优势不再明显。
甚至有观点认为,当下中国的生产力供给主要依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流水线,这使得中国可能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受害者;曾经引以为豪的“世界制造工厂”身份,未来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负担。
“唱衰中国的声音,年年有,月月有,日日有。”汤敏说,在过去的30年,中国超越了很多国家,显然是赢了一局,但过去的成绩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成功。
中国能否尽快实现产业升级,抓住新一轮机遇?汤敏谈到:“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产业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生产、商业等领域出现的跨界竞争。”
随着新的生产力出现,必然会经历一次大浪淘沙式的变革。“在这种形势下,所有增长不能再靠劳动力的增长,而是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率的提高则要靠改革和创新,要从改革和创新中谋取新的红利。”他说。
汤敏认为,新常态的压力之下,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一系列转变。这包括,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化,增长动力从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作用变成决定性作用。此外,随着贫富悬殊越拉越大,经济的福祉也将由非均衡性转向均衡性、包容型、共享型的分配方式。
这其中,最关键的无疑是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汤敏举例说,美国是此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始作俑者,本应该损失最大、复苏最晚,然而其却先于欧洲、日本等率先复苏,原因就在于美国经济的创新动力非常强。通过大量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拉动经济增长。
如何实现创新?我们有机会吗?现在是创新的时机吗?对此,汤敏认为,现在是创新的最好时机,因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悄悄走来。
最紧缺的是创新型人才
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推动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的建立;由电气机、电气化普遍使用带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流水线化的大工业时代。
前两次工业革命均是由一个小小的生产工具带动的,那么,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工具将会是什么?“现在普遍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3D打印机、互联网和新材料等生产工具带动。”汤敏说,未来可能会走进一个个性化消费、个性化生产的时代,由此也将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化。
他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是大批量生产的时代,而3D打印机带来的则是个性化生产和消费的时代。事实上,3D打印机的服务店目前已出现在美国、英国街头。从打印玩具、军工产品,甚至心脏都可以打印。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进行私人定制。
与此同时,生产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工厂将越来越少,小企业将大量出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导致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未来需要小企业家、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
“不缺市场,不缺原材料,中国最紧缺的还是创新型人才。”汤敏说,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比较落后,当下的高考指向的仍然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符的人才培养模式,整齐划一的人才选拔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只适合在流水线工作。“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首先要培养大量创新人才,要在教育领域进行一场革命。”
慕课试验
据汤敏介绍,目前在国外,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慕课(MOOC)教育,已经启动。
慕课指的是由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在线提供免费的网络公开课程,被称为网络教育2.0型,其在一些国家备受推崇。例如美国的可汗学院,将一些网络游戏内容融合进教育。汤敏介绍,这种教育方式体现了新型网络教育理念,就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学到任何知识,这场教育革命被称之为“慕课革命”。
有学者预测,美国现在的5000所大学50年后可能减至一半,新的教育方式可能取代以往学校教育的培养方式。通过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不仅可以办好校园教育,还能实现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较,中国教育的投入和发展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中国的慕课发展重点应该致力于解决教育公平、大学生就业和创新能力不足这3个主要问题。”汤敏说。
教育不公存在于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从去年开始,为了解决教育不公的问题,汤敏所在的友成基金会做了一个试验。“我们用互联网、慕课的方式将人大附中的课堂送到广西、重庆、内蒙等贫困地区的县乡一级中学。”他说,一年试验的结果显示,效果非常好。“学生平均成绩提升很快,分数有了少则10几分多则40分的提升。”
就业、创业教育也是一个难题。两年前,教育部甚至发出通知:大学生创业课应该成为大学必修课。这种课程要求将创业的种子种到大学生头脑中,但由于对口教师资源稀缺,许多学校的创业课要么照本宣科,要么干脆取消。
“我们邀请徐小平等成功的创业者以及刚毕业的创业者,还有各行业的企业家授课,考试的形式则是学生分组,提交创业计划书。然后通过慕课的方式,实现同堂上课、同堂作业、同堂考试。”谈及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尝试,汤敏介绍。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能否把大学第四年的课由企业上?将企业的内训课,以慕课的方式通过网上传播?”汤敏说,甚至可以将国际企业的最新课程拿来。“如果获得这样的学习机会,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