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队无人机最小飞手妈妈的一次访问

来源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untain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办的2018世界无人机锦标赛中国队选拔赛于8月24—26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举行。作为与机器人格斗、电子竞技并称“三大新兴智能科技运动”之一的无人机竞速,这两年在全球可谓掀起一股热潮,被称为“空中F1”。浙江丽水13岁小将胡乾惕将代表中国参加2018世界无人机锦标赛。
  2018年10月7日,我怀着好奇和激动的心情,敲开了即将代表中国参加2018世界无人机锦标赛浙江丽水13岁小将胡乾惕的家门。开门的是一位端庄优雅的女士,她有着一双温柔的大眼睛,黝黑柔顺的长发自然地垂在脸庞两侧,笑眯眯地看着我。
  听完我的来意后,胡妈妈热情地招呼我坐下,我趁胡妈妈给我拿饮品时,打量着四周:素雅的客厅一尘不染,旁边的置物架上整齐地摆着各种各样的水晶奖杯和奖牌,有“浙江省优秀科学玩家”“国青赛冠军”“中国无人机季军”“浙江省三体会航空模型赛亚军”“国际邀请赛冠军”“国家一级运动员”等;沙发前与电视机下方的一长排茶几上摆满了飞机零件与电池;再看沙发,胡乾惕日常用的无人机包和各式遥控器,随意地立在那儿,随时等候着主人的命令。
  “请喝牛奶!”胡妈妈给我准备了热气腾腾的牛奶与新鲜的水果。“你来得真不巧,胡乾惕昨天晚上出发到上海国家队集训去了。”胡妈妈热情地说。“啊?我还以为放假他会在家。”也许是胡妈妈不忍心我带着失望而归吧,她接着说:“没事,他的事情我全知道,你要了解什么,我知无不言。”说完,她笑了,笑声那样爽朗,感染了正不知所措的我。
  “就从你看到的这些奖杯、奖牌开始吧。”胡妈妈主动、热情地开场,安抚了我惴惴不安的内心。“这些奖项来得不容易啊!”从胡妈妈长长的感叹声中我听出了奖项背后肯定有故事。“最不容易的是哪块?”此时的我已经从紧张中镇定下来了,饶有兴趣地问。胡妈妈毫不犹豫地指向了“浙江省三体会航空模型赛亚军”这块奖牌。正当我为之好奇时,胡妈妈若有所思地说:“2017年9月,小胡参加了在舟山岱山鹿栏晴沙举行的浙江省三体会航空模型的‘无线电遥控四旋翼任务飞行赛’,嗯!这个地名很有诗意,对小胡来说却是一种‘失意’。那次比赛前小胡花了很多时间,训练也很刻苦,但是由于没有详细了解比赛规则,最终因一个细节失误只获得了亚军。哎——”胡妈妈摇摇头,又接着说:“那次比赛对小胡打击挺大的,回来的那个星期,饭量小了,不爱说话了,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我还不够认真、仔细’!”胡妈妈眼里含着泪花,看得出来这位母亲该有多心疼。
  我见此赶紧转移话题:“胡妈妈,胡乾惕取得这么多荣誉,应该算是航模届的‘天才’了吧?”
  胡妈妈晃过神来,擦了擦眼角,莞尔一笑 :“哪里有什么天才!都是苦练出来的。他从2016年7月玩航模以来,小学几乎每天都要花半个小时,周末几乎是全天(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训练。寒暑假更是集训、比赛接连不断!都说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看一点也不假!到了初一,虽然学业开始紧张起来,但他还是坚持每周末一天的训练。” 是啊,成绩的取得,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说到练,航模占去了胡乾惕不少的课外时间,但据我了解,他的学习成绩却是全段前列的。他又是怎么能够做到学习、兴趣两不误呢?” 我又问。
  胡妈妈笑道: “挤时间呗,只能挤了。其他孩子周末可以休息,但小胡必须在周五晚上完成大部分作业,因为周六一整天都要戴着FPV眼镜,安静地、专心地研究航模。为了不影响学习,小胡通常会在周日去图书馆,做完老师的作业后,就做自己准备的资料和教辅,午饭就在附近的快餐店解决,饭后继续回图书馆奋斗,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晚上回校自修考试。有时我看着儿子这么累,也会心疼,但又想,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脚踏实地学好文化知识,好在小胡也没觉得很累。”
  问及2018年有什么新的目标?胡妈妈则俏皮地说:“今年年底世界无人机锦标赛将在深圳举行,是世界无人机领域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比赛,乾惕想试一试。我和他爸支持他,赢得比赛虽然难,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轻松愉快的采访结束了,胡妈妈的话语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想: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学业,都需要一种执着追求、刻苦努力的精神;爱好与学业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尽管这次我没有采访到胡乾惕本人,但与胡妈妈的交谈,却给了我别样的收获;同时也让我仿佛看见了那位渐行渐远奔向世界舞台的少年。预祝他在2018年11月份的世界无人机锦标赛中取得佳绩。
  
  年仅13岁的胡乾惕将代表中国参加2018世界无人机锦标赛,这是本地少年英雄。小作者怀着好奇和激动的心情去采访国家队无人机最小飞手胡乾惕,但事与愿违,胡乾惕外出,好在胡妈妈的主动接待,小作者灵机一动,就势采访了胡妈妈,可见小作者的聪颖灵动。虽然是突然改变了主意,但也不是随意发问,而是有的放矢,可见小作者驾驭话题的能力。
  采訪人物,如不留意,往往容易问得散漫,造成采访主题缺失。而本文小作者指向明确,紧扣成绩与努力、学业与兴趣的关系,从胡乾惕获得的奖项,到是否天才所致,再到学业兴趣处理,渐次发问。这既使中心突出,又使条理分明。
  本篇采访记值得点赞的还有在对话描写的同时,注意到对采访对象胡妈妈的外貌、表情、眼神、情绪等的描写;叙述的同时适时插入议论和抒情。各种描写相辅相成,使采访对象如在读者眼前,借助她的音容笑貌、神情举止,逐步揭示本文表达的思想。而叙述与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也使本采访记有更加动人的力量。
其他文献
小学周边有一家小卖店。经营它的是一个又矮又瘦,皱纹遍布,眼角四周还有几颗米粒大小的黑痣的中年女人。看到她,你想到的绝不会是温柔善良,可能更多的是丑陋和厌恶。  小店开在这里应该很久了。入学时我就发现了这家小店以及小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了。但是我总是不敢主动上前,而是托高年级的哥哥们给我捎来些,可这也并非权宜之计——总不能小学六年都这么和她打交道吧?  我终究还是鼓起勇气,与其他同学一同走进了她的店中
期刊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林清玄  “喂!你的文件袋去哪里了?”“猴子”一板一眼严肃地说。  你没有听错,“猴子”就是他的代名词。我仔细地观察他,他的眼睛贼溜溜地转动,好似天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乌黑的皮肤,插着一根根长长的细毛,犹如一片“黑暗森林”,嘴角似乎还挂着似有若无的笑。  他平时十分好动,经常隐藏别人的书,想到这里,我大致猜到谁是“幕后凶手”。果然,他笑了
期刊
编者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丰盈,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让我们的审美更有品位……阅读,确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本期“同题赛场”继续选刊“我的悦读童年”征文佳作4篇,以飨读者。  我从来没有读过这样的一本书。  十月的阳光,从文竹细长的枝缝泄漏而出,似笑非笑地抚弄着身旁的多肉植物,充满了诱惑!坐在窗前,这是我第N次拿起《三体》了。不可否认,它有着非凡的魔力
期刊
合上席慕蓉的散文集《槭树下的家》,抬头凝望窗外湛蓝的天空和飘过的朵朵白云,沉浸在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中,那种温柔细腻、如细水长流般清新的文字,即使只隔着书页,我也能感受到那家的温暖、家的眷恋。  书中的席慕蓉,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她带着深深的记忆和烙印,游走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卡修拉荷的雕塑、巴黎的画作、达尔湖中的少年……都是一份美好。  其中,印象至深,是《胡凡小姐的故事》,文章虽没什么波澜起
期刊
“公寓窗台上种的苦瓜藤,不指望它开花结果……于是烟尘万丈的都市里的一扇窗子,为我编织了故乡夏日里一席苦瓜凉梦来。”这段话是台湾作家洪素丽的散文《苦瓜》的结尾,这也是作者的点题之笔。  作者的童年是阴暗的,成年后定居异地饱受思乡之苦,唯有幼时家中常吃的苦瓜印象最深,也因此苦瓜成了她的鄉愁之物。孩童时期家中所烹苦瓜妙品在这异地他乡也甚是稀有,但那挥之不去的苦味却成了作者绵长的愁思。  文章的主题表达的
期刊
《我与地坛》不知读了多少遍,只记得每一次捧起,总不免被那朴实的文字、朴素的情感深深吸引。而你便从那密密匝匝的文字中向我款步而来,时而狭隘暴躁,时而绝望痛苦,时而从容淡定,时而欣喜狂热。不管别人怎么评论你,我只知道:你是地坛,是我的坐标。  一开始我肤浅地把你归为“因祸得福”的幸运儿。不是吗?你双腿残疾,脾气暴躁,可就是这样的你却迎来了文学界对你的青睐,你的作品不断出现在众人眼前,你的文字不断被人拿
期刊
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同样有一种爸爸叫“别人家的爸爸”。而我爸爸就是那个别人家的爸爸。他下得了厨房,上得了球场,教得了奥数,改得了作文,找得到景点,搜得了攻略,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获得了先进。当别人还在单位与家庭中艰难选择时,他早已做得游刃有余。  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他不仅上班忙工作,下班还在惦记着工作。记得有一次爸爸单位有台机器坏了,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修了一整天都找不出问题。
期刊
我是一只鸟,一只受伤的鸟,一只折断翅膀的鸟。一分钟前,一支刚劲的箭,射穿了我的翅膀,我的羽毛飞舞,像纷飞的落叶;温暖如春的血,流满了我的全身。  我还很年轻,在此之前,死亡对我似乎是一个遥远的话题,远得像在寒冷的冬天期待一枝温暖的玫瑰。白云、蓝天、青春还有爱情,都在提醒我,我是一只即将做妈妈的鸟。想到我的孩子生命还未绽放,就要凋谢,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倾泻而出。  今天午后,我其实很幸福,我在绿树上唱
期刊
“嗒、嗒、嗒!”清脆的脚步声在空无一人的夜里显得格外悠长。回音绕起心弦的恐惧,如丝如缕,缠绕我的脑海。  一滴豆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上滚下,滚落到睫毛上,滚落到鼻翼,滚落到因紧张而上下起伏的唇上。  原本因有父母陪伴而安全无比的一条小巷如今却显得危机四伏。  “呼——呼——别怕,别怕!以前都没事,现在也不会有事的……”我似安慰又似后悔地自言自语道,“下次放学,上完补习班早点回家,不和同学出去玩就好了
期刊
时间如水,中间仿佛有河,你过不去。车流穿梭,她,转瞬湮灭在人潮中。  你回首,看见梦里花落知多少?  思量思量,焉得不思量?  这样血肉相连,当时也只道是寻常!呵,失去后才销魂蚀骨地寻常。  你不在身边,不论今宵,酒醒何处,也不过杨柳岸、晚风残月。人过画堂,满地月光惘然。  这是谢雨晗的文字,细腻、温婉、感性,十分切合那种缠绵悱恻的场景。  早在去年6月,那时谢雨晗读初二,她妈妈就发来了好多篇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