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民素质,迎接21世纪人才战略重要举措。本文就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如何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深化改革
1 素质教育的涵义
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在社会主义新的经济形势下,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是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形成的,是全面贯彻党教育方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国民素质要求下提出的教育新概念。因此,素质教育就是提高思想文化和身心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注重开拓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为核心。
2 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体”和“育人”,学校体育以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运动队、运动竞赛等为主要形式来培养和塑造完美的“人”,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
2.1 学校体育与身体、心理素质
21世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必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正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首要目标。
学校体育以四种主要组织形式来完成“育体”的本质任务。体育的主要特点就是进行身体练习,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运动竞赛都是身体练习的因素,运动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得来的,体质的增强是在刻苦锻炼的基础上获得的。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改善身体的功能和形成,促进生长发育,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就是学校体育的本质任务。
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风险和挫折无所不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需求。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课题,体育运动中经过艰苦努力,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宽容等积极健康的情感,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使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2 学校体育与思想品德素质
人们容易通过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来认识学校体育,其实这只是学校体育功能的表面体现,它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本质功能,即“育人”的功能。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体”是它的主要任务,而“育人”则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体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
2.3 学校体育与科学文化素质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教育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达到健康,以报效祖国。身体是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是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本钱。现代学生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难以承受双重压力。
体育对科学文化素质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的主要特点就是身体活动的实践,学生在掌握运动技术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来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功能,使大脑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良好记忆、敏捷思维的基础,学生只有在体魄健壮,精力充沛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3 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进年来,学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与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不适应的一面,具体体现在:
(1)由于人们长期对体育教育认识的不足,导致学校体育的应有地位没有得到稳固,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极大反差。
(2)现代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业务素质、教学理论水平等方面,仍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3)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不适应学生活泼、主动发展的要求。
(4)尚未制订一套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和标准。
(5)学校体育科研滞后,未能充分发挥科研先行的作用。
4 学校体育中加强素质教育的对策
4.1 更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观念,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观念。具体来讲,要树立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服务的目的观,从只有升学的人才能成才、考上大学的人才是人才、运动尖子才是人才的人才观,转变为指导全体学生各自成才的人才观;从考分、升学、运动成绩、名次为标准评价的质量观,转变为以学生基本素质发展水平为标准的质量观;从重尖子轻全体、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讲授轻自学的教学观,转变为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发展能力、生动活泼的教学观。
4.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2.1 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
一方面,要在丰富的体育文化宝库中,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去优选和编制最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社会、科学的发展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4.2.2 教学方法科学化
随着现代科学教学法的应运而生,诸如发现法、程序教学法等,在体育教学中应得到较好地应用,并且使它们在设计、控制上更加适合体育教学的特点。
4.2.3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体育课程教学形式基本处于一种传统的静态状况,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应用,人们对它的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于是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出现了多样化、各具特色的组织形式,这样使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了一种亲切和谐、积极向上的气氛,使学生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4.2.4 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体育能力既与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关系密切,又与体育的认识、情感、态度等密切相关,我们要传授体育知识,更要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重非体能因素如意志、兴趣、态度等的培养,使之养成一种习惯,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和锻炼,进而获得基本的应用锻炼技能,这才是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
4.3 必须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是学生健美体魄的塑造者,是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培育者,是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与广大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很大。因此,体育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2)不断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和探索。
(3)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
(4)对科学研究和最新知识要有强烈的好奇心。
(5)教学方法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4.4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建设。
既要制订统一的场地、器材配备进行规范化建设,又要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修旧利废,开发面向全体学生、趣味性与锻炼价值大的多样化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结束语
学校体育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质量。所以,我们应把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机遇,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和导向,抵制应试教育和片面强调竟技体育的消极影响,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韩太平.试谈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洛阳师专学报,2000,(8):117-118.
[2]郭晶.试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湖北体育科技,2000,(1):61-71.
[3]饶平,熊曼丽.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2000,(5):29-33.
关键词: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深化改革
1 素质教育的涵义
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在社会主义新的经济形势下,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是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形成的,是全面贯彻党教育方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国民素质要求下提出的教育新概念。因此,素质教育就是提高思想文化和身心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注重开拓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为核心。
2 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体”和“育人”,学校体育以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运动队、运动竞赛等为主要形式来培养和塑造完美的“人”,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
2.1 学校体育与身体、心理素质
21世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必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正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首要目标。
学校体育以四种主要组织形式来完成“育体”的本质任务。体育的主要特点就是进行身体练习,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运动竞赛都是身体练习的因素,运动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得来的,体质的增强是在刻苦锻炼的基础上获得的。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改善身体的功能和形成,促进生长发育,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就是学校体育的本质任务。
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风险和挫折无所不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需求。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课题,体育运动中经过艰苦努力,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宽容等积极健康的情感,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使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2 学校体育与思想品德素质
人们容易通过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来认识学校体育,其实这只是学校体育功能的表面体现,它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本质功能,即“育人”的功能。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体”是它的主要任务,而“育人”则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体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
2.3 学校体育与科学文化素质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教育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达到健康,以报效祖国。身体是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是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本钱。现代学生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难以承受双重压力。
体育对科学文化素质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的主要特点就是身体活动的实践,学生在掌握运动技术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来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功能,使大脑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良好记忆、敏捷思维的基础,学生只有在体魄健壮,精力充沛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3 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进年来,学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与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不适应的一面,具体体现在:
(1)由于人们长期对体育教育认识的不足,导致学校体育的应有地位没有得到稳固,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极大反差。
(2)现代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业务素质、教学理论水平等方面,仍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3)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不适应学生活泼、主动发展的要求。
(4)尚未制订一套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和标准。
(5)学校体育科研滞后,未能充分发挥科研先行的作用。
4 学校体育中加强素质教育的对策
4.1 更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观念,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观念。具体来讲,要树立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服务的目的观,从只有升学的人才能成才、考上大学的人才是人才、运动尖子才是人才的人才观,转变为指导全体学生各自成才的人才观;从考分、升学、运动成绩、名次为标准评价的质量观,转变为以学生基本素质发展水平为标准的质量观;从重尖子轻全体、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讲授轻自学的教学观,转变为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发展能力、生动活泼的教学观。
4.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2.1 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
一方面,要在丰富的体育文化宝库中,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去优选和编制最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社会、科学的发展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4.2.2 教学方法科学化
随着现代科学教学法的应运而生,诸如发现法、程序教学法等,在体育教学中应得到较好地应用,并且使它们在设计、控制上更加适合体育教学的特点。
4.2.3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体育课程教学形式基本处于一种传统的静态状况,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应用,人们对它的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于是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出现了多样化、各具特色的组织形式,这样使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了一种亲切和谐、积极向上的气氛,使学生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4.2.4 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体育能力既与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关系密切,又与体育的认识、情感、态度等密切相关,我们要传授体育知识,更要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重非体能因素如意志、兴趣、态度等的培养,使之养成一种习惯,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和锻炼,进而获得基本的应用锻炼技能,这才是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
4.3 必须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是学生健美体魄的塑造者,是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培育者,是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与广大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很大。因此,体育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2)不断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和探索。
(3)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
(4)对科学研究和最新知识要有强烈的好奇心。
(5)教学方法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4.4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建设。
既要制订统一的场地、器材配备进行规范化建设,又要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修旧利废,开发面向全体学生、趣味性与锻炼价值大的多样化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结束语
学校体育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质量。所以,我们应把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机遇,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和导向,抵制应试教育和片面强调竟技体育的消极影响,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韩太平.试谈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洛阳师专学报,2000,(8):117-118.
[2]郭晶.试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湖北体育科技,2000,(1):61-71.
[3]饶平,熊曼丽.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2000,(5):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