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宁夏乡村云淡天阔,风景正好。一座座崭新的民居整齐排列,一条条平坦的村道伸向远方,一曲曲悠扬的乐曲在村庄里回荡。田地里的人们正忙着秋收,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撒播在田野,在茆塬,在河岸。山川大地,处处彰显着宁夏改革发展的铿锵节奏,处处蕴含着思想支撑、文化滋润和道德滋养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突出美丽乡村建设主题,唱响“宁夏做法”,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扮靓了美丽乡村、美丽宁夏。
思想引领 成风化人
“别看这小小的一堵墙,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村民们遵守村规民约,比村干部干巴巴的说教顶用多了。”在盐池县青山乡古峰庄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为主题的公益宣传墙前,村主任张玉东颇为感慨地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塞上平原到六盘山脚下,行走在每一个村庄里,处处可见图文并茂的民风墙、主题广场。近年来,我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凝聚思想共识、引领社会正气、涵养文明新风,把文明的种子撒遍农村大地,把崇德向善送到千家万户,嵌入人们心灵深处。
建设美丽乡村要移风易俗,形成美的风尚、美的风俗。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群众对一些地方高价彩礼、大办婚丧的陈规陋习反映强烈。自治区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并作出破除陋习、倡树新风的批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深入开展调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地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讲文明、除陋习,净化社会风气。2016年以来,固原市和石嘴山市分别召开座谈会,对破除陈规陋习进行了部署。西吉县、泾源县分别发出了“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节俭办婚事”倡议书,在县域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盐池县充分发挥“文明公约”“乡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的作用,引导群众勤俭节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银川市不断深化乡风评议活动,引导农民摒弃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陋习,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乡风文明。
诚开金石,信步天下,诚信就是无字之碑。各地围绕诚实守信打造道德品牌。盐池县把群众多年传承的“诚信”无形品质,作为“有形”资产进行抵押,撬动金融机构贷款,不仅破解了贷款难题,更极大带动了当地民风建设。8年前,王乐井乡曾记畔村村民张孝日子过得揭不开锅,就连为父亲送终都拿不出1分钱。2007年,他从互助项目资金中贷款1000元,开始了养殖滩羊,并按时连本带息地还了款。由于“好借好还”的信誉,他每年都能再次贷到款用于扩大养殖业。目前他家羊只存栏400余只,位居全村第一。张孝感慨地说:“诚信就是金钱呀!”如今,盐池县培育了村级互助资金、“千村信贷”“双到资金”等“金融扶贫”模式,形成了农民脱贫、产业发展、银行获利的共赢效应。
厚德行,尊法纪;正家风,淳民风。各地以倡善行、遵法纪、兴家风、正民风为切入点,大力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民风根基。银川市以《村民道德公约》为依据,打造“道德红黄榜”品牌活动,引导群众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传统美德。中卫市开展了让“道德讲堂‘讲’起来”、让“志愿服务‘做’起来”、让“善行义举‘树’起来”、让“道德行为‘评’起来”行动,引导全市好村风好民风逐步形成。石嘴山市结合“最美家庭”“最美农家”“遵德守礼好村民”等最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培树和弘扬家庭和睦、邻里和善、自立自强、团结共进、遵纪守法、为民服务的文明乡风,广泛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道德实践。
在优良家风、村风、民风的熏陶下,一座座小山村涌现出了周淑琴、马进花、刘在环、郭永录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这些来自农村的“草根”,共同筑起了宁夏大地上的道德丰碑。
扮靓乡村 美在田园
新颖别致的小康住宅,宽广整洁的村道,安装太阳能的路灯;村庄里鸡犬相鸣,附近农田阡陌纵横;农家小院里自来水、水冲厕所一应俱全……蓝天碧水,诗情画意,宁夏的农村正向着文明现代的方向迈进。
近年来,我区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组织实施了“塞上农民新居”“优美环境、洁净城乡”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对70%的小城镇、40%的村庄实施了建设改造,新建改造3600多个村庄、60多万户农房,50%的乡镇实现了燃气进村入户,200多万农民群众从中受益,享受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此外,完成农村造林绿化35.8万亩,植树500多万株,安装路灯15万多盏,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和谐乡风塑造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美丽的宁夏乡村,天蓝地绿水净。中卫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城市“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机制向农村延伸,建立了“五个三”保洁机制,即每天“三清扫”“三保洁”,地表垃圾不超过3处/百米、停留时间不超过30分钟,路面尘土不超过30克/平方米。“现在我们村通上了天然气,冬天就可以用壁挂炉取暖了,又干净又暖和,生活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沙坡头区柔远镇高营村村民任学玲高兴地说。灵武市注重做好水、绿文章,形成了水系相连、村水相依、人水共融的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美丽村庄在乡间显现。平罗县各乡镇完成“五清、四改”及净化任务,实现房前屋后、村里村外、道旁河边绿化,村中有绿地,村外有环村林带,还完成农村文化墙建设、临街建筑立面整治和文化广场建设,实现了农村垃圾“户投、村收、镇运、县处理”,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处理率达70%。“现在我们这里的路好走了,房子漂亮了,以前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感觉空气都是甜的。”平罗县高庄乡同进村村民马永军说。
文化浸润 润物无声
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近年来,宁夏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享受更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记住了乡愁,留住了根脉。 以文化人,特色鲜明。银川市在全市乡镇(街道)设置了文化站,完成第一批12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在全市行政村普遍建设了文化活动场所,挂牌设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共打造了120个示范性农民文化大院,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广场节目“天天演”、数字电影“天天看”、广场舞蹈“天天跳”、百姓讲堂“周周讲”。吴忠市坚持开展多姿多彩、雅俗共赏的农村文化,培育文化大院210个、民间艺术团队68个,倾力打造农村“半小时文化圈”,加强广播“村村响”工程等建设,每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5000多场次,连续10多年在每年9月的民族团结月举办邻里节,营造了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石嘴山市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村民开展秦腔、社火、文艺演出、体育健身、书画摄影、劳动技能比赛等节日民俗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卫市以农村“党员活动中心”“文化体育中心户”等为阵地,把送戏下乡、电影下农村、书画下乡、农民文化大集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原州区杨郎村利用赫光纪念馆,在村部设立了“红色讲堂”,打造出杨郎村特有的人文家园。隆德县抢抓农家书屋整合机遇,在乡村设立环境幽雅温馨的便民书吧“慢读书吧“,方便了群众阅读,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泾源县美丽乡村“福”字系列文化墙画出了村民心目中“福”字的寓意,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墙,展示了村民淳朴的节气观和对乡间劳作的热爱。
留住乡愁,留住根。吴忠市利通区牛家坊村为保护农耕文化,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建立了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收藏了石斧、大马车、背篼、煤油灯、手风箱等1万多件民间生产生活用品,为村里人留下了曾经的念想。全国文明村同心县汪家塬村不仅设立了农耕民俗文化展示馆、光荣历史陈列室和文化宣传长廊,还专门编撰30余万字的村志,延续文化根脉,坚守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今年9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宁考察期间指示,对宁夏606个未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贫困村给予支持,在全国率先实现以省为单位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9月22日,我区启动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及文化扶贫工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成9个调研小组赴9县(区)对606个贫困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逐村进行摸底排查,为下一步项目实施做好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前,我区将完成110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和100个农民文化大院工程建设。2017年10月前完成606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实现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放眼宁夏大地,精神文明建设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在广大农村形成一股社会新风,凝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人们走好新的长征路,共同绘就新的壮阔画卷——让农村因文明而更加进步,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因文明而更加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突出美丽乡村建设主题,唱响“宁夏做法”,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扮靓了美丽乡村、美丽宁夏。
思想引领 成风化人
“别看这小小的一堵墙,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村民们遵守村规民约,比村干部干巴巴的说教顶用多了。”在盐池县青山乡古峰庄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为主题的公益宣传墙前,村主任张玉东颇为感慨地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塞上平原到六盘山脚下,行走在每一个村庄里,处处可见图文并茂的民风墙、主题广场。近年来,我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凝聚思想共识、引领社会正气、涵养文明新风,把文明的种子撒遍农村大地,把崇德向善送到千家万户,嵌入人们心灵深处。
建设美丽乡村要移风易俗,形成美的风尚、美的风俗。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群众对一些地方高价彩礼、大办婚丧的陈规陋习反映强烈。自治区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并作出破除陋习、倡树新风的批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深入开展调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地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讲文明、除陋习,净化社会风气。2016年以来,固原市和石嘴山市分别召开座谈会,对破除陈规陋习进行了部署。西吉县、泾源县分别发出了“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节俭办婚事”倡议书,在县域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盐池县充分发挥“文明公约”“乡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的作用,引导群众勤俭节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银川市不断深化乡风评议活动,引导农民摒弃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陋习,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乡风文明。
诚开金石,信步天下,诚信就是无字之碑。各地围绕诚实守信打造道德品牌。盐池县把群众多年传承的“诚信”无形品质,作为“有形”资产进行抵押,撬动金融机构贷款,不仅破解了贷款难题,更极大带动了当地民风建设。8年前,王乐井乡曾记畔村村民张孝日子过得揭不开锅,就连为父亲送终都拿不出1分钱。2007年,他从互助项目资金中贷款1000元,开始了养殖滩羊,并按时连本带息地还了款。由于“好借好还”的信誉,他每年都能再次贷到款用于扩大养殖业。目前他家羊只存栏400余只,位居全村第一。张孝感慨地说:“诚信就是金钱呀!”如今,盐池县培育了村级互助资金、“千村信贷”“双到资金”等“金融扶贫”模式,形成了农民脱贫、产业发展、银行获利的共赢效应。
厚德行,尊法纪;正家风,淳民风。各地以倡善行、遵法纪、兴家风、正民风为切入点,大力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民风根基。银川市以《村民道德公约》为依据,打造“道德红黄榜”品牌活动,引导群众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传统美德。中卫市开展了让“道德讲堂‘讲’起来”、让“志愿服务‘做’起来”、让“善行义举‘树’起来”、让“道德行为‘评’起来”行动,引导全市好村风好民风逐步形成。石嘴山市结合“最美家庭”“最美农家”“遵德守礼好村民”等最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培树和弘扬家庭和睦、邻里和善、自立自强、团结共进、遵纪守法、为民服务的文明乡风,广泛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道德实践。
在优良家风、村风、民风的熏陶下,一座座小山村涌现出了周淑琴、马进花、刘在环、郭永录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这些来自农村的“草根”,共同筑起了宁夏大地上的道德丰碑。
扮靓乡村 美在田园
新颖别致的小康住宅,宽广整洁的村道,安装太阳能的路灯;村庄里鸡犬相鸣,附近农田阡陌纵横;农家小院里自来水、水冲厕所一应俱全……蓝天碧水,诗情画意,宁夏的农村正向着文明现代的方向迈进。
近年来,我区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组织实施了“塞上农民新居”“优美环境、洁净城乡”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对70%的小城镇、40%的村庄实施了建设改造,新建改造3600多个村庄、60多万户农房,50%的乡镇实现了燃气进村入户,200多万农民群众从中受益,享受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此外,完成农村造林绿化35.8万亩,植树500多万株,安装路灯15万多盏,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和谐乡风塑造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美丽的宁夏乡村,天蓝地绿水净。中卫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城市“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机制向农村延伸,建立了“五个三”保洁机制,即每天“三清扫”“三保洁”,地表垃圾不超过3处/百米、停留时间不超过30分钟,路面尘土不超过30克/平方米。“现在我们村通上了天然气,冬天就可以用壁挂炉取暖了,又干净又暖和,生活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沙坡头区柔远镇高营村村民任学玲高兴地说。灵武市注重做好水、绿文章,形成了水系相连、村水相依、人水共融的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美丽村庄在乡间显现。平罗县各乡镇完成“五清、四改”及净化任务,实现房前屋后、村里村外、道旁河边绿化,村中有绿地,村外有环村林带,还完成农村文化墙建设、临街建筑立面整治和文化广场建设,实现了农村垃圾“户投、村收、镇运、县处理”,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处理率达70%。“现在我们这里的路好走了,房子漂亮了,以前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感觉空气都是甜的。”平罗县高庄乡同进村村民马永军说。
文化浸润 润物无声
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近年来,宁夏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享受更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记住了乡愁,留住了根脉。 以文化人,特色鲜明。银川市在全市乡镇(街道)设置了文化站,完成第一批12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在全市行政村普遍建设了文化活动场所,挂牌设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共打造了120个示范性农民文化大院,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广场节目“天天演”、数字电影“天天看”、广场舞蹈“天天跳”、百姓讲堂“周周讲”。吴忠市坚持开展多姿多彩、雅俗共赏的农村文化,培育文化大院210个、民间艺术团队68个,倾力打造农村“半小时文化圈”,加强广播“村村响”工程等建设,每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5000多场次,连续10多年在每年9月的民族团结月举办邻里节,营造了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石嘴山市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村民开展秦腔、社火、文艺演出、体育健身、书画摄影、劳动技能比赛等节日民俗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卫市以农村“党员活动中心”“文化体育中心户”等为阵地,把送戏下乡、电影下农村、书画下乡、农民文化大集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原州区杨郎村利用赫光纪念馆,在村部设立了“红色讲堂”,打造出杨郎村特有的人文家园。隆德县抢抓农家书屋整合机遇,在乡村设立环境幽雅温馨的便民书吧“慢读书吧“,方便了群众阅读,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泾源县美丽乡村“福”字系列文化墙画出了村民心目中“福”字的寓意,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墙,展示了村民淳朴的节气观和对乡间劳作的热爱。
留住乡愁,留住根。吴忠市利通区牛家坊村为保护农耕文化,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建立了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收藏了石斧、大马车、背篼、煤油灯、手风箱等1万多件民间生产生活用品,为村里人留下了曾经的念想。全国文明村同心县汪家塬村不仅设立了农耕民俗文化展示馆、光荣历史陈列室和文化宣传长廊,还专门编撰30余万字的村志,延续文化根脉,坚守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今年9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宁考察期间指示,对宁夏606个未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贫困村给予支持,在全国率先实现以省为单位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9月22日,我区启动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及文化扶贫工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成9个调研小组赴9县(区)对606个贫困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逐村进行摸底排查,为下一步项目实施做好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前,我区将完成110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和100个农民文化大院工程建设。2017年10月前完成606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实现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放眼宁夏大地,精神文明建设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在广大农村形成一股社会新风,凝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和激励人们走好新的长征路,共同绘就新的壮阔画卷——让农村因文明而更加进步,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因文明而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