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推广、构建县域现代农业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相继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在简要论述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的基础上,针对会泽县贫困山区农业大县,在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步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农业生产条件等六大发展相应对策措施。
  [关键词]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主要对策与措施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
  1.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2.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土地产出、资源利用、灾害防控、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等五种能力。只有通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才能有效提升上述5种能力。
  3.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举措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目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性收入和非农工资性收入。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依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来实现,亦即通过增加产量增收,提高质量增收,节约成本增收,降低能耗增收,延长产业链增收,以及增加附加值增收。所有这些,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才能够实现。?
  4.发展现代农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粮食要做到基本自给,供求不平衡压力巨大,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加速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单产水平,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县域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纵观全县农业发展历程,会泽县农业发展共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前,会泽县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为主,农业功能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来抓,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了向农业结构调整要效益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加强良种良法推广,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发展局面。
  1.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强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强化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政策,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不断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大力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不断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粮食生产规模和效益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预计达3.7082亿kg,比上年增2.72%,农民人均有粮410kg。
  2.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全县各地严格遵循“依托资源、瞄准市场、突出特色、优化布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单一的粮食种植结构有了初步改变,马铃薯、蔬菜、中药材和花卉、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效益逐步显现。2010年,全县共完成马铃薯种植65.4万亩,预计实现产值8.34亿元;完成蔬菜种植33.22万亩,预计实现产值3.8亿元。完成中药材种植10500亩,预计实现产值0.4亿元;完成花卉种植5600亩,预计实现产值0.84亿元。完成水产养殖面积5.81万亩,预计实现产值0.68亿元;水果种植面积达5.6万亩,预计实现产值0.8亿元。
  3.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立足全县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培育和引进并举,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10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已达48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3家,较去年增8.3%。全县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联结基地40余万亩,组织农产品销售110万t,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带动农户11万户,促进户均增收400元。
  4.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进程。《会泽马铃薯》和《乐业辣椒》两个综合标准,上升为云南省的地方标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制定地方标准最多的县市之一。全县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7个,“绿色食品A级”2个,有机食品5个。会泽宝珠梨、盐水石榴、乐业辣椒、大洋芋等5个农产品通过了云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品质鉴评。
  三、存在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支撑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不牢
  农田水利建设不配套,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2009年末,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6.14万亩,有效灌溉率为54.68%,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高稳农田占耕地总资源的比重低,仅为39.5%。农业装备水平较低,农业防灾减灾等保障体系不健全,自然灾害重发频发,“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格局还未改变,农业稳步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大。
  2.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不足
  近年来,虽然各级不断加大对“大农业”的投入力度,但对种植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农业科研及科技推广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全县至今还没有一个成形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支撑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同时,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妇女、老人和儿童等“留守族”成了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直接影響了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限制了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3.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低,引领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不强
  全县龙头企业虽有一定的数量,但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优势产业、特色农业虽然初具规模,但缺乏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全县龙头企业仍停留在原料的初级加工、产品包装等,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附加值低。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慢,农村土地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保障不力
  农业本是一个先天弱质性、低益性、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的产业。会泽县除干旱洪涝、病虫侵害等自然风险外,其生产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大。由于全县农(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乡(镇)农副产品流通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有的只是以路为市,以棚为场,市场组织体系、政策保护等方面还不完善,远远不能适应大农业发展需要,不仅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促进县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1.转变农业发展理念
  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农业发展放到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农业向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产业化、社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2.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由传统的样板区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园区功能,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以最快捷的速度、最直观的方式、在最短的有效半径内送达生产一线。
  3.转变农业生产条件
  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突出抓好水利工程的配套完善和病险山塘水库的整修,不断加大地边小水窖建设力度,积极鼓励群众兴建集雨节水窖,全面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断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冷浸田地改造、水浇地和坡改梯建设,加大测土配方施肥集成技术推广力度,采取绿肥种植、秸杆还田等措施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实现基本农田高产稳产,切实从根本上扭转“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4.转变农业发展结构
  紧紧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搞好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围绕“扩面积、创高产、保增产、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马铃薯、玉米、水稻、蔬菜等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推广农作物间套作种植,不断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种植面积,全面提升全县粮经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拓宽农民增收的科技空间。
  5.转变农业劳动者类型
  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专业型、特色型专技人才,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培养现代农业经营者。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注重对农村村组干部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市场意识较强、生产技能较高、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6.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优势產业的系列产品加工和深度开发,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组建组织化程度高、市场开拓能力强、利益联结紧密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农业规模效益。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和配套机制,积极引导农户将分散的土地,以互换、承包、入股等形式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切实提高土地的适度规模和集约经营水平。同时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围绕名、特、优商品基地建设,建立以综合性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切实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问题,促进农民多环节增收。
  五、结论与讨论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具体体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会泽县是贫困山区农业大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于加快全县农业发展速度、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促进全县农业现代化和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村产业形态,发展“农家乐”旅游既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剖析“农家乐”发展八大瓶颈,并提出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扶持、提高管理效能、创树特色品牌、拓展市场营销、抓好教育培训等六条破解对策。  [关键词] “农家乐”;八大瓶颈;对策路径  我国“农家乐”旅游最初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四川成都
期刊
[摘要] 富硒紫色菜花营养丰富,风味鲜美,质地细嫩,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为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我县高寒二阴地区冷凉性气候特点的优势,富硒资源区域优势,全膜双垄三沟集雨旱作蔬菜栽培新技术的优势,根据紫色菜的特征特性,种植绿色富硒紫色菜花,优势相当明显,使高寒二阴地区群众掌握种植栽培技术,也是改善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一条新途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促进绿色富硒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的前景空间
期刊
[摘 要]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手段,推行技术人员科技联户,与职能工作相結合、与实施各类项目相结合、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与建立四位一体的农技推广网络相结合,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关键词] 科技联户;四个结合;服务  近几年来,平度市把科技联户活动做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创新服务手段,体现农业科技人员自身
期刊
[摘要] 旱作蔬菜全膜双垄三沟播技术在榆中县高海拔阴湿区种植试验取得成功,解决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山区农民不能种植蔬菜的问题,并就高寒阴湿区发展旱作蔬菜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利用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新技术的发展优势,笔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加快旱作蔬菜;全膜双垄三沟技术;对二阴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半干旱始终是困扰我县南山二阴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期刊
灌南县是我国食用菌行业主产基地县之一,是食用菌工廠化生产集聚度全国第一的县份。2010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10万t,行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在集约化发展食用菌产业,消化了大量农作物秸秆、下脚料的同时,灌南县年产出食用菌菌渣(废菌包袋装)达4亿袋。如何有效地综合利用菌渣并解决其面源污染,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灌南县在食用菌菌渣再利用中成功实践并示范推广了几种途径。  一、作为家畜饲料  食用
期刊
间作物是果农为培肥地力,减小地表径流,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苹果幼园的前期产值,而在果树行间种植的其他作物。目前,庄浪县苹果幼园间作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各不相同,对果树的影响也千差万别。为了指导庄浪县苹果幼园搞好合理的间作套种模式,从2008年起,我们对庄浪县的14个果园乡镇的苹果幼园主要间作物类型、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适宜庄浪县苹果幼园的间作套种模式。  一、果
期刊
为探讨国有林管护的长效机制,用利益机制进一步调动林区群众爱林护林和参与林区经营的积极性,达到资源增长、群众增收、林区和谐的目的,在互助北山国有林区开展了以农牧民家庭承包管护林地为主要内容的试点调研工作。  一、基本情况  全县林业用地316.79万亩,其中有林地90.75万亩,疏林地6.08万亩,灌木林地85万亩,未成林地48.58万亩,苗圃地0.26万亩,无立木林地1.09万亩,宜林地81.95
期刊
[摘 要] 在保持农业生产以正常速度增长的同时如何做到充分利用当地降水和大幅度地减少灌溉用水,从而维持整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平衡。  [关键词] 节水;节水技术  一、节水农业的意义  1.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选择  衡水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全市水资源总量6.8亿m3,占全省资源(204.69亿m3)的3.3%,人均水资源量163.82m3米,仅占全省人均量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景东甘蔗产业、品种现状分析,提出了加快品种改良的方法,建立良种推广体系,强化良种繁殖体系建设,加快甘蔗品种改良的发展对策。通过品种改良,达到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 景东甘蔗;品种改良;发展对策  蔗糖业是景东县的优势产业,是地方财政增收、蔗农致富的一大经济支柱。2011年景东县种植甘蔗面积达3000hm2,旱地甘蔗面积占76%以上。由于甘蔗品种老化
期刊
[摘 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在整体上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并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民生活状况也有所改善。然而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仍然存在很多令人深省的问题。这些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复杂交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解决农业问题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在我国专业社发展还处于初期的今天,专业社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从这些困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