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但初中阶段的德育工作往往在应试教育的压力缺乏重视,因此在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下,有必要将德育工作提到教学的日程上,并用创新的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本文将针对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创新方法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德育;问题;创新;方法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高速阶段,自我意识逐步形成。在这一阶段若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并且全面发展包括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若忽视德育,即使学生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树,也将因道德品质的问题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但初中德育工作容易陷入“假大空”的误区,影响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应对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用创新的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在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教育工作者们往往因循守旧遵照惯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而德育教育并不具有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并且德育工作的方法缺乏创新,基本都是晨会、班会等形式,并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况且这种遵循惯例,缺乏创新的德育工作不具有层次性,只是进行最基本的德育教育,却不能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内容单一,脱离实际
在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并不能全面地理解德育工作,只是单纯地把德育工作归为道德品质教育,并且认为德育工作只是思想品德教师以及班主任的工作,而不关其他科任教师的事,造成学生德育教育缺乏全面性。这种单纯地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德育工作也不能放映学生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用说教以及思想品德课的方式,与实际的德育教育需要相脱离。
二、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1.创建平等的德育教育关系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身于高于学生的地位当中,使得学生对于教师产生进而远之的心理。因此在德育工作开展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育工作中用真诚、理解的方式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困难的情况下能主动找教师帮忙,而不是盲目地行动。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这要求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深入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模式,用一种方法、一种态度进行德育教育。所以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具体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德育问题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在德育教育中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丰富德育教育内容而不是进行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新时期德育教育不仅包括了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纪教育、政治教育,还包括了新的德育教育内容,具体有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与升学就业指导教育。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及这阶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面临升学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升学就业指导教育,而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应强化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避免学生发生危机他人或自身生命安全的情况。此外针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可以结合社会的实际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例如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等社会热议的问题,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保持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教师应先明白学生是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只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变被动的德育教育为主动的教育,消除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中的排斥心理。所以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应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德育过程中平等对待学生,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学生,而不是不顾实际情况严厉地批评学生;此外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还要求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尊重学生,而不能诋毁、侮辱学生,并且用发展的眼观来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用爱与关心感化学生,而不是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
5.创新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德育教育工作中最常用的是说服教育法,但在应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容易陷入说教的误区中,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反而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所以在德育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教育。可以利用榜样示范法,在教育过程中用一些榜样人物的例子影响学生,也可以开展一些榜样人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具有榜样作用的人物,并激励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还可以用实践锻炼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劳动中,或者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纠正学生生活中的恶习。在德育的途径上也不应拘泥于晨会、班会等形式,而应团结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力量,根据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一些校外课外的活动,帮助树立良好的思想,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结语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现今德育教育仍存在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问题。因此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从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入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主体性,创新德育方法与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琳.浅谈初中德育工作之创新[J].新课程·中学,2014,(12):144-144.
[2] 季延东.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12):24-24.
[3] 吕华吟.初中德育的现状、困境与创新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4):171.
关键词:初中;德育;问题;创新;方法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高速阶段,自我意识逐步形成。在这一阶段若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并且全面发展包括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若忽视德育,即使学生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树,也将因道德品质的问题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但初中德育工作容易陷入“假大空”的误区,影响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应对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用创新的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在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教育工作者们往往因循守旧遵照惯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而德育教育并不具有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并且德育工作的方法缺乏创新,基本都是晨会、班会等形式,并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况且这种遵循惯例,缺乏创新的德育工作不具有层次性,只是进行最基本的德育教育,却不能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内容单一,脱离实际
在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并不能全面地理解德育工作,只是单纯地把德育工作归为道德品质教育,并且认为德育工作只是思想品德教师以及班主任的工作,而不关其他科任教师的事,造成学生德育教育缺乏全面性。这种单纯地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德育工作也不能放映学生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用说教以及思想品德课的方式,与实际的德育教育需要相脱离。
二、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1.创建平等的德育教育关系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身于高于学生的地位当中,使得学生对于教师产生进而远之的心理。因此在德育工作开展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育工作中用真诚、理解的方式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困难的情况下能主动找教师帮忙,而不是盲目地行动。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这要求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深入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模式,用一种方法、一种态度进行德育教育。所以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具体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德育问题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在德育教育中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丰富德育教育内容而不是进行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新时期德育教育不仅包括了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纪教育、政治教育,还包括了新的德育教育内容,具体有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与升学就业指导教育。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及这阶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面临升学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升学就业指导教育,而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应强化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避免学生发生危机他人或自身生命安全的情况。此外针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可以结合社会的实际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例如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等社会热议的问题,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保持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教师应先明白学生是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只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变被动的德育教育为主动的教育,消除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中的排斥心理。所以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应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德育过程中平等对待学生,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学生,而不是不顾实际情况严厉地批评学生;此外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还要求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尊重学生,而不能诋毁、侮辱学生,并且用发展的眼观来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用爱与关心感化学生,而不是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
5.创新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德育教育工作中最常用的是说服教育法,但在应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容易陷入说教的误区中,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反而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所以在德育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教育。可以利用榜样示范法,在教育过程中用一些榜样人物的例子影响学生,也可以开展一些榜样人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具有榜样作用的人物,并激励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还可以用实践锻炼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劳动中,或者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纠正学生生活中的恶习。在德育的途径上也不应拘泥于晨会、班会等形式,而应团结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力量,根据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一些校外课外的活动,帮助树立良好的思想,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结语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现今德育教育仍存在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问题。因此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从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入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主体性,创新德育方法与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琳.浅谈初中德育工作之创新[J].新课程·中学,2014,(12):144-144.
[2] 季延东.新课改下初中德育工作创新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12):24-24.
[3] 吕华吟.初中德育的现状、困境与创新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