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学前教育的重点在听、说等基本的能力的锻炼上,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在进入小学后,孩子常常对小学以读写为主的学习方式难以适应。所以,在幼儿阶段就让孩子进行一些基本阅读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早期阅读提倡让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初步接触阅读,这对培养孩子优秀的阅读习惯,减少与小学教育的隔阂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实际的教学经验,分析在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早期阅读;兴趣;日常渗透;话剧活动
早期阅读指的是在轻松的阅读环境下,成年人和孩子不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活动。这种活动意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为小学更加深入正规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孩子好动的天性,使其很难真正地阅读完一本书。在独自阅读的时候,孩子往往看一页就失去耐心,去干其他更加有趣的事情。所以,教师进行早期阅读的教学,相应的策略必不可少。只有创造良好地学习氛围,用游戏式、情感式、潜移默化式的方法教学,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其真正地将阅读进行下去。
一、创造有爱的阅读氛围,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对于学前的儿童来说,阅读不仅仅应该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由于孩子没有文字的基础,阅读对其缺少必要的吸引力,所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阅读氛围,对孩子能否真正地将一本书阅读下去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温馨的“阅读之家”,孩子们团团围在老师的身边,共同看着一本书,而老师温柔的声音传入他们的耳朵,带他们领略宏大的书中世界。这样,好动的儿童才能安静下来,而且即使是不识字的孩子也能明白文字的內容,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
例如在《不听话的小兔》这个故事中,伴随着柔和的音乐,教师用温柔是声音道:“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故事哦,大家猜猜是什么故事呢?”孩子们围过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光头强!”“孙悟空!”“变形金刚!”“那大家闭上眼睛,老师把他变出来好不好?”“好!”瞬间,整个教室被期待充满。这时,教师再将《不听话的小兔》这个故事拿出来。虽然有些孩子还是会失望,但是在合理的引导和有爱的环境下,孩子们已经不知不觉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二、将阅读行动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提升孩子阅读能力。
受幼儿教学的特点限制,在幼儿园时期进行大量的读写教学并不合适。而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灵活变通,将阅读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或者活动中,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阅读能力。
如在每个孩子的用具和笔记本上写上他们自己的名字,或者在猜完谜语后,将谜语制作成精美的卡片送给孩子。而在“爱护树木,保护环境”这一课中,我们可以制作各种树的卡片,将它们的名字分别写在卡片上,让孩子在认识树木的同时也熟悉卡片上的文字。甚至更进一步,还可以在卡片上写上几句和树木相关的小诗和标语,这样,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就会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啊?”这样,我们就将阅读教学渗透到了平时的活动中。当然,如果幼儿园附近就有绿色植物,也可以将植物的名称贴在上面,孩子经过的时候,就可能看到这些文字,询问父母、老师或者其他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开展话剧活动,让孩子在扮演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针对幼儿园儿童注意力比小学生更加难以集中的情况,幼儿园的早期阅读需要更多样的形式。要开展这样的活动,教师首先要打破自己的偏见,不要认为儿童无法做到复杂的事情。其实,大多数孩子都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聪明,更能干。而话剧表演正是这样一个适合孩子对一个故事进行深入阅读的形式。经过教师多次讲述,孩子们已经充分了解故事。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话剧表演,孩子们用简单的道具,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仅能在表演中更加了解故事的内容,还能培养其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如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好样的熊孩子》,孩子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分别扮演小黑熊、小棕熊、小鸟、熊老师和其他熊。孩子们头上戴着制作简单的熊耳朵,或者手里拿着戒尺,或者把双臂展开表现翅膀的形状;时而手舞足蹈,时而默然而立;时而活泼,时而故作严肃,努力地学习剧中人物的神态。通过充满童趣的表演,孩子不仅能收获快乐,还对《好样的熊孩子》这部童话剧有了更深刻的映象,理解每个人物的感情,提升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儿园阶段开展早期阅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提高其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受幼儿教学特点影响,教师需要在进行阅读教育时为孩子创造有爱的学习氛围,将阅读教育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并积极开展话剧等活动,以各种形式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让早期阅读的开展更加顺利,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与小学教育做更好的衔接。
参考文献:
[1]王心悦.幼儿园有效开展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217.
[2]赵雨婷.书海遨游光彩绽放——浅谈如何培养幼儿早期的阅读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229.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早期阅读;兴趣;日常渗透;话剧活动
早期阅读指的是在轻松的阅读环境下,成年人和孩子不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活动。这种活动意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为小学更加深入正规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孩子好动的天性,使其很难真正地阅读完一本书。在独自阅读的时候,孩子往往看一页就失去耐心,去干其他更加有趣的事情。所以,教师进行早期阅读的教学,相应的策略必不可少。只有创造良好地学习氛围,用游戏式、情感式、潜移默化式的方法教学,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其真正地将阅读进行下去。
一、创造有爱的阅读氛围,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对于学前的儿童来说,阅读不仅仅应该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由于孩子没有文字的基础,阅读对其缺少必要的吸引力,所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阅读氛围,对孩子能否真正地将一本书阅读下去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温馨的“阅读之家”,孩子们团团围在老师的身边,共同看着一本书,而老师温柔的声音传入他们的耳朵,带他们领略宏大的书中世界。这样,好动的儿童才能安静下来,而且即使是不识字的孩子也能明白文字的內容,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
例如在《不听话的小兔》这个故事中,伴随着柔和的音乐,教师用温柔是声音道:“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故事哦,大家猜猜是什么故事呢?”孩子们围过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光头强!”“孙悟空!”“变形金刚!”“那大家闭上眼睛,老师把他变出来好不好?”“好!”瞬间,整个教室被期待充满。这时,教师再将《不听话的小兔》这个故事拿出来。虽然有些孩子还是会失望,但是在合理的引导和有爱的环境下,孩子们已经不知不觉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二、将阅读行动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提升孩子阅读能力。
受幼儿教学的特点限制,在幼儿园时期进行大量的读写教学并不合适。而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灵活变通,将阅读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或者活动中,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阅读能力。
如在每个孩子的用具和笔记本上写上他们自己的名字,或者在猜完谜语后,将谜语制作成精美的卡片送给孩子。而在“爱护树木,保护环境”这一课中,我们可以制作各种树的卡片,将它们的名字分别写在卡片上,让孩子在认识树木的同时也熟悉卡片上的文字。甚至更进一步,还可以在卡片上写上几句和树木相关的小诗和标语,这样,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就会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啊?”这样,我们就将阅读教学渗透到了平时的活动中。当然,如果幼儿园附近就有绿色植物,也可以将植物的名称贴在上面,孩子经过的时候,就可能看到这些文字,询问父母、老师或者其他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开展话剧活动,让孩子在扮演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针对幼儿园儿童注意力比小学生更加难以集中的情况,幼儿园的早期阅读需要更多样的形式。要开展这样的活动,教师首先要打破自己的偏见,不要认为儿童无法做到复杂的事情。其实,大多数孩子都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聪明,更能干。而话剧表演正是这样一个适合孩子对一个故事进行深入阅读的形式。经过教师多次讲述,孩子们已经充分了解故事。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话剧表演,孩子们用简单的道具,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仅能在表演中更加了解故事的内容,还能培养其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如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好样的熊孩子》,孩子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分别扮演小黑熊、小棕熊、小鸟、熊老师和其他熊。孩子们头上戴着制作简单的熊耳朵,或者手里拿着戒尺,或者把双臂展开表现翅膀的形状;时而手舞足蹈,时而默然而立;时而活泼,时而故作严肃,努力地学习剧中人物的神态。通过充满童趣的表演,孩子不仅能收获快乐,还对《好样的熊孩子》这部童话剧有了更深刻的映象,理解每个人物的感情,提升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儿园阶段开展早期阅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提高其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受幼儿教学特点影响,教师需要在进行阅读教育时为孩子创造有爱的学习氛围,将阅读教育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并积极开展话剧等活动,以各种形式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让早期阅读的开展更加顺利,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与小学教育做更好的衔接。
参考文献:
[1]王心悦.幼儿园有效开展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217.
[2]赵雨婷.书海遨游光彩绽放——浅谈如何培养幼儿早期的阅读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