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挖掘物理教学资源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rongxu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资源不是资料,只要合理开发,完善可持续发展体系,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引子 让我们先来分析两个在物理教学中比较熟悉的问题
  
  问题一:我们现行物理教材中,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是1900年以前的,就是说在300年的物理中头200年的物理占了百分之九十五,而后100年只占百分之五,这个比例合适吗?这样的物理内容教育21世纪的中学生来适应未来的发展,他们的科学素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吗?
   问题二:物理老师经常听到学生和家长说;“物理真难学”。物理学习对许多中学生来说是一件沉闷的、没趣的、被动的事情,他们整天在题海中“摸爬滚打”,却对身边的物理现象和学习资源置之不理、视而不见。
  许多同学甚至不太习惯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有一定情境或背景的综合问题无从下手;然而,另一方面生活中也有许多物理爱好者在物理世界中孜孜以求,而且乐此不疲;二者的差异是在于人的智力或者个性的不同呢,还是有别的原因?
  
   二、尝试
  
   最初,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每一节物理课我都尽量找一两个生活中的实例来作简要的分析,发现学生对此比较关心,而且由于实际问题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综合,下课后学生还津津有味地讨论着。
  我选择了一个教学班来做实验,每节物理课前5分钟左右由一位同学为大家播报一则物理信息,所播报的物理信息可以是自己查找收集的有关物理的科技新闻,也可以是自己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的生活或自然界中的实际现象和问题,还可以是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提出的设想或设计,等等。
  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未知的事物要去发现,遇到新的问题要去解决时,他将有意无意地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去学习,对于复杂问题能够有意地用一定的方法去处理,加上适当的引导,那么他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无疑这个实验的教学班物理成绩遥遥领先于其它非实验班。
  
  三、思考和建议
  
  科学教育不是简单的把知识往人这个容器里装,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教学策略时都不能偏离“以人为本”的轨道,上述尝试正是满足了“人要发展”的这种需要,值得我们总结和思考。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课堂依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而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概念性、公式性的内容也是来自于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探究点,寻找生活和知识的热点,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探究的情境。
  学习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情境,知识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只有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甚至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习者掌握知识并学会真正运用知识。
  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具有真实性,“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可来源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是教师模拟的问题情境,可以是实际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因为接近生活的、复杂的真实问题情境整合了多重的内容和技能,具有必要的复杂性,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更容易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
  物理内容本身是生动有趣的,它来源于生活与实践,生活实践和科学技术为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收集和分析那些进行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的生长点;物理教学中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着眼点不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和设想,而在于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活动的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样,学生不再受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己将课堂途径中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课外,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教育工作者不能把人看作一个容器,要密切关注人的发展,物理教学仅仅讲清概念、公式、定律是远远不够的,应尽量让学生去体验人类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和探究过程,离开了这一点,学生既领悟不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精髓,也根本无法对物理科学知识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本身就隐含了巨大潜能,需要教育者去发现和开发。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素材和学生身边的事例激活学生的思维,加强他们的语言积累,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确良有效办法。  尤其是农村乡镇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许
期刊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全面阐述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战略意义,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向,明确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才的培养和造就。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和造就?毫无疑问要靠教育。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
期刊
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好问、好玩、好动且精力旺盛。他们不同于小学生,不喜欢单调枯燥的训练,只有趣味教学才能吸引他们,不断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珠心算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广大珠心算教师孜孜以求的新课题。我深刻认识到:抓住幼儿个性特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意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学习,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联系各门
期刊
思想政治课教材,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法律条文繁琐冗长,课堂上很容易出现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等厌学的局面。那么,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出发,激发学生求知欲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世界军事的发展,畅谈伊拉克战争中出现的新趋向,他们就会津津乐道
期刊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当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而信息的获得又主要依靠阅读来实现。  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规律性的认识与做法。    一、学习基本笔画的写
期刊
一、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 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 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显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管理。这不仅因为人是“活”的,物是“
期刊
一、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防震减灾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科技含量高,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基层如何最大限度减轻地震(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做好基层防震减灾工作应突出抓好“四建”。    一、是建立健全地方地震工作机构,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     最近的10年,我国发生了多次重大自然(地震)灾害、每年因灾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做过这样的试验:把几个数列在一个表格中,让被试者记忆。结果表明,列在最前面的数字易于记忆。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  列夫·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开头部分反复琢磨达14年之久,最后定稿的开头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开头之重要,可见一斑。  教学的导语也一样,好的导语能吸引
期刊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可见,我国的家思想家,已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语文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