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越来越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想学、要学、会学,始终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策略
  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谈谈一些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异思维
  1、展示数学美。数学是有趣的、美丽的、令人兴奋的。然而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们往往无暇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数学美、让学生欣赏数学美,数学也因此渐渐失去了它美丽的本色,变得枯燥乏味。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创新性的学习素材,教学中若能充分挖掘教材潜力,努力刨设优美的问题情景(如:展现对称图形的和谐美、提炼数学概念的简洁美、体验数学问题奇异突变美等).天性爱美的学生不会不受感染,强烈的心智活动在为他们带来美的愉悦和享受的同时定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这正是新课
  2、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提倡“问题情景——建立模 型——求解——解释—— 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贴近生活、生动有趣而又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新知识的理想阶梯。
  二、应用数学的能力 开发创造潜能
  例如在讲 “ 分式的乘除法” 一节课中,我是按下列过程引入新知的:上课,做题。计算:学生回答后,我问道:你是怎样做的(让学生回顾分数乘除法法则)?我继续问:如果老师把这里的部分数换成字母,你看应怎样做?学生很容易由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得出后两道题的结果。此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同时引出课题: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分式的乘除法(板书课题)。分式的乘除法应如何进行运算呢?引导学生类比着分数的乘除法法则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三、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充分说明了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重要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需要在背景中学习.真实的情境有利于意义的建构并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连接。我们认为情境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活动和任务。
  2、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获得结论的同时,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发掘,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而学生的这一认识过程是教师无法代劳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有学习评价的激励机制学习评价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过程评价,以提问、测验、口答、板演等多种检查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尝试活动过程中的进展和得失,看到他们的能力,发现他们的潜力.二是因人评价,采用“同一试卷,分层要求,差异记分,自然升降”的做法,试题分A、B、c三类,A指基础知识,指中等难度知识,c指较高难度知识.对于20%的优秀生,测试成绩=A×0.2+B×0.4+C×0.4;对于30%的后进生,测试成绩=A×0.6+B×0.2+C×0.2;对于50%的中间生,测试成绩=A×0.4+B×0.4+C×0.2,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只与自己比较,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中感到愉快,获得自信与成功。三是自我评价,学生在尝试活动中,对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对问题解决的心态及与学习目標的差距进行评价。实践证明,当教师评价转化成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的指导就转化成学生的内心的学习动力。总之,通过学习评价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勤奋好学的精神,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郑晓宇.关于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08.19.
  [2] 赵千秋.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心态[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6.
  [3] 蒋艳.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探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3.
  [4] 范蔚.叶波.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5] 朱素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07.
  [6] 戴仁俊.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02.
其他文献
对粮食质量进行检测控制,合理利用粮食资源,保证消费者能够吃到优质、营养和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粮食品种,使人们吃得放心、吃得满意、吃出营养、吃出健康,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融入“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主动性,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
一、摘要   在2007年的时候,我发明了家庭防盗地毯报警器,这个家庭防盗地毯报警器只能响警报,仅能起到吓唬小偷的作用,如果小偷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这个小设备对他来说是没有作用的。而家庭防盗地毯自动拨号报警器具有自动鸣声警报和电话自动拨号通知屋主的功能。通过在原来发明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无源电话自动拨号器”,就可实现自动拨号报警的作用,使屋主能及时发现入屋盗窃的小偷。  二、课题的产生   据高
本课题在调查了解珠三角地区福利企业的现状以及残疾人就业的情况,并深入了解我区五间福利企业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六项建议。这为政府决策提供了
摘要: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应是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多向互动,学生能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由探究、快乐展示,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说者轻松,听者乐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懂得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这种方法将使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也能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阶段,而数学是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这门学科,小学生必须学好它,也是党和人民交给每位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切忌教学时实施一个标准,搞一刀切,而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因为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健身作用。我们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选择、创编一些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游戏方法,对学生实施健身教育,这也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又一发展方向和改革途径。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游戏;运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1、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任何一种体育游戏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或是为了传授生活和劳动的技能,或是为了发展游戏者的体
摘要:课堂练习设计,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业应是一种生活,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千篇一律的重复。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数学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