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怎样落实因材施教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ruiho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切忌教学时实施一个标准,搞一刀切,而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因为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只有把握“最近发展区”,才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布鲁姆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指出学生在学習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在一个班内,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分层次教学是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同质组,进而实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同一课时对各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容易产生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而分层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教师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论文格式”、“年终总结”、“跳一跳摘得到”、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学困生及时辅导,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崭露头角。
  2、课堂教学分层。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课堂教学的分层可作如下设计。1.创设情境:(1)思考: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需要看什么?(2)出示一个由12块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的长方体积木,问:怎样求出它的体积?2.提出问题:能否不切开物体,找出一个计算其体积的方法呢?并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再问: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归纳: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板书:方法)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
  3、提问分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要真正做好提问分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上必须认真研究。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例如,教学“数位表上的游戏”时,教师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设问:第一层:(1)在数位顺序表上,右边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第三位呢?(2)在个位上放上1个小圆片表示几?在百位上放上2个小圆片表示几?(3)523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4)你能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出这个数吗?第二层:(1)还是523,小胖想在数位表上加上一个小圆片可以怎样放?(2)放在个位上这个数是几?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放在十位上呢?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4)放在百位上呢?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层:(1)还是523,移动一个小圆片,可以得到哪些数?(2)有没有规律,一个也不漏?(3)观察所得到的6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分层提问,逐步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能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的兴趣更浓,掌握更多新知。
  4、练习分层次。练习是强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是数学学习的必要环节。因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在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例如:在学生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渐进性的练习题,包括三种练习。①模仿性练习。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为:长3分米,宽1.5分米,高1.2分米,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②发展性练习。一个长方体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0.6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③综合性练习。把第一题的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参考文献
  [1] 宋长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育学院学报,2007.
  [2] 范杰章.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几点体会.时代教育,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但是生产力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周边环境的保护。随着现代的社会的环境不断恶化,各种自然灾害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尤其是洪涝灾害比以往更为严重。随着人们的对于环境保护逐渐重视起来,因此,不断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篇文章针对提高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对于自然环境中的防水减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环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尤其显得特别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指导学生学会专心倾听  专心倾听是学生
【摘 要】化学工业是我国工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主要的国民产业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开始使用自动化技术,这对于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水平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为了保证化工企业的顺利安全生产,需要定期对生产设备中的自动化仪表进行检查、维修、养护,以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现本文就通过分析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常见故障检查方法、检查注意事项等问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学的生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位教师所必要思考的问题。小学英语课堂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提高“四十分钟”的英语课堂教学的有
对粮食质量进行检测控制,合理利用粮食资源,保证消费者能够吃到优质、营养和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粮食品种,使人们吃得放心、吃得满意、吃出营养、吃出健康,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融入“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主动性,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
一、摘要   在2007年的时候,我发明了家庭防盗地毯报警器,这个家庭防盗地毯报警器只能响警报,仅能起到吓唬小偷的作用,如果小偷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这个小设备对他来说是没有作用的。而家庭防盗地毯自动拨号报警器具有自动鸣声警报和电话自动拨号通知屋主的功能。通过在原来发明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无源电话自动拨号器”,就可实现自动拨号报警的作用,使屋主能及时发现入屋盗窃的小偷。  二、课题的产生   据高
本课题在调查了解珠三角地区福利企业的现状以及残疾人就业的情况,并深入了解我区五间福利企业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六项建议。这为政府决策提供了
摘要: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应是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多向互动,学生能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由探究、快乐展示,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说者轻松,听者乐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懂得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这种方法将使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也能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阶段,而数学是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这门学科,小学生必须学好它,也是党和人民交给每位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