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美的忧愁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xiao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罗兰·巴特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符号学家。《S/Z》是他对法国著名小说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一部并不起眼的作品《萨拉辛》进行的符号学分析。符号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充满神秘色彩的,那么,符号学究竟是什么?论文试通过对《萨拉辛》文本的分析,通过对于巴特工作的一次纵览回答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符号学提供了一种可能,即让读者能够看到完整文本的可能,而不是停留在现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语义学分析。
  关键词:罗兰·巴特 符号学 巴尔扎克 美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罗兰·巴特的谜语——《S/Z》
  《S/Z》是罗兰·巴特思想的一次汇集,是现在西方文论的一次实验。对于并不了解罗兰·巴特的读者,《S/Z》这样的书名,显然是充满了神秘的、困惑与不解的。那么,“S/Z”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罗兰·巴特是这样解释的:
  “S是巴尔扎克小说《萨拉辛》中萨拉(Sarrasine)的首字母,而Z则是小说中另一主人公赞比内拉(Zambinella)的首字母。”
  严格地说这本书,应当读作“S versus Z”,也就是“S 对Z”。但是,在罗兰·巴特看来,这种对立又是不存在的。因此,S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阴性(femmenine),而Z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阳性(masculine),因为,S 也就是萨拉辛是阉人歌手,他是半阴性的,而赞比内拉在精神上也是被阉割过的,他是半阳性的。因此,他们之间并不存一种绝对的对立。因此,罗兰·巴特选择一个“/”这样的一个符号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而这种关系就是差异之中的相似,而这种相似就是阉割:前者是身体上的阉割,后者是精神上的阉割,都是残缺的。
  本文将从《萨拉辛》这个故事内容出发,进一步探讨这种残缺性。《萨拉辛》讲述了男主人公在一次宴会上,邂逅了美艳的阉人歌手萨拉辛,并且疯狂地爱了他(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萨拉辛则被他的爱情所打动,陷入了热恋之中;赞比内拉发现真相后,陷入了绝望与愤怒之中,离开了萨拉辛;最后,萨拉辛为了爱情自杀了。我们可以将这个故事理解为是一个同性恋的爱情悲剧,但又应注意到,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则故事并不同于现在同性恋文学的叙事方式。从其本质而言,它是一个异性恋故事,是一个被阉割过的异性恋故事。
  “阉割”是《萨拉辛》悲剧的核心要素,如果没有“阉割”,那么也就不会发生恋情;同样,如果不是因为“阉割”,恋情也不会终结。这种“阉割”不仅发生在萨拉辛的身体上,同时也发生在赞比内拉的精神上。整个故事的悲剧性就体现在这种“阉割”上,一种“阉割”是有形的,一种“阉割”是无形的。而更为可怕、更为悲剧的正是那种无形的“阉割”。赞比内拉无疑是一个典型的在精神上被“阉割”了的小资产阶级。他缺乏真正的男性气概、丝毫没有勇气去承担后果。他对于萨拉辛的爱情,只是一种欲望之爱。当他宣泄完自己的欲望之后,突然之间发现卡壳了,他的欲望被迫终止了宣泄,他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之中,但他又缺乏自杀的勇气,所以他只能选择逃避。萨拉辛尽管在身体上被“阉割”了,但至少他做出了选择,他接受了一份毫无结果的感情,而这是需要勇气的。所以,在精神上他并没有完全失去男子气概,他最后选择死亡,从而恢复了其作为男性的一种尊严。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死亡并不是一个悲剧,而是自我救赎的一种途径:与其成为资产阶级的玩物,不如奋起反抗。当然,我们从更为宏大的革命视角来看,这种死亡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更应该选择的是与资产阶级的权力装置做殊死的搏斗,而不是自杀。
  正是因为“阉割”,所以S与Z之间无法形成真正的对立、真正的爱情。因为真正的爱情产生于男女之间的对立。一旦男人不再是男人,女人不再是女人,爱情就消失了。爱情是一场发生在男女之间的永无止境的战争。因此,当赞比内拉发现萨拉辛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的时候,爱情就消失了;战争机器停止了,他们之间再也没有对立了。
  二 罗兰·巴特/巴尔扎克——另一个S/Z
  在一次访谈中,罗兰·巴特半开玩笑地说,阅读《萨拉辛》的过程也是一个S/Z 的过程。这里的S/Z指的是他自己与巴尔扎克。罗兰·巴特并不是无的放矢的,从精神分析理论而言,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流露。罗兰·巴特为什么会对这个文本如此感兴趣呢?正是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个同性恋者。当然,无疑巴尔扎克也是。或者说,他们两个人都不具备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男性气质,因此,无法产生一种男性与男性之间的对立。罗兰·巴特并不是在和巴尔扎克竞争一个文本的话语权,而是进行了一场超越时空的合作。
  在《S/Z》的第十章中,罗兰·巴特曾这样写道:
  “我选择的文本,是巴尔扎克的《萨拉辛》。(出于什么原因呢?我可说的只是:很久以来,我就想着彻底分析一则短小的叙事,而让·勒布尔的一篇论文引起了我的注意,让我注意到了巴尔扎克的《萨拉辛》;勒布尔称他的论文是对乔治·巴塔耶引证的跟进;于是,我发现自己卷入了这个移注中了。我欲遍历文本自身,将全部疆域都隐约看在眼里。”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罗兰·巴特一直在寻找一个文本,最后他选择了《萨拉辛》,而萨拉辛之所以打动他,是因为他看到了自身的残缺。罗兰·巴特从这个文本中找到了共鸣,他看到了阉割,他看到了自己的不完整,他试图通过对这个文本的分析,重新建构其自身。也就是说,巴尔扎克把其自身的不完整性通过《萨拉辛》这个文本展现给我们了;或者说,他通过这个文本推进了其自身的建构。但他并没有彻底完成这个文本本身的完整性建构,在罗兰·巴特出现之前,这个文本一直是残缺的,是被阉割过的文本。罗兰·巴特通过符号学的方式,试图将无处不在的阉割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当我们去面对这个阉割,以及面对我们自身的阉割时,我们才能够重新建构自身。这也是罗兰·巴特工作的意义所在。
  符号是什么,就是阉割的产物。当一个符号出现后,真实的意义消失了,具有生命力的意义消失了。符号从表面上来看,是神秘而又晦涩的,它似乎蕴含着无限深邃的意义。但事实上,符号是病态的,符号是血腥的,符号是野蛮的。一个符号有一个符号,正如同一个有一个壁垒,它们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不准其他意义侵入,这就是符号的本质。符号学的意义,不在于宣扬符号,而是在于批判符号,瓦解符号,征服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符号学是既具有语言学的特点,又具有精神分析的功能,它是一种极具批判精神的方式。罗兰·巴特选择用符号学的方式,展开对文本的分析,目的正是为了全方位地解放文本,敞开文本的意义,彻底还原一个完成的文本,一个没有被阉割过的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罗兰·巴特完成了巴尔扎克未完成的工作。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合作,是一个作者和另一个作者之间的合作,这不是一种文学评论,而是对于未竟之言的续写。
  巴尔扎克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者,从某种角度而言,他不得不阉割自己的文本从而实现他的意图。因此,巴尔扎克的文本都是经过阉割的,而这种阉割是自我的阉割,是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所以,罗兰·巴特的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对巴尔扎克的一种拯救。至少,他将《萨拉辛》这个文本给拯救出来了。因此,符号学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拯救文本的机会与可能,同时,对于作者或是读者而言,提供了一种拯救文本的手段。当然,有人会提出疑问,难道罗兰·巴特对于巴尔扎克作品的解读就是准确无误的吗?这种提问其实是陷入了一个误区,符号学不同于诠释学,符号学追求的不是对于文本意义的阐释,而是为了还原文本,使其更具有完整性。
  三 爱与美的对立——《S/Z》中的核心对立
  爱与美的对立是小说《萨拉辛》的核心对立,正是因为对于美的爱,对于美的追求,终极性的无法实现,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性命运。这种对立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萨拉辛:萨拉辛是美的化身,萨拉辛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而是性的缺失。因此,萨拉辛的美既不是男性的美,也不是女性的美,而是一种缺失的美,但恰恰是因为残缺性,才导致了这种美呈现出一种异常。但是,拥有这种美意味着失去爱,萨拉辛既无法去爱男性,也无法去爱女性。也因为爱的缺失,使得萨拉性的美成为了一种绝对的美。因为,当用美去交换爱的时候,美就会缺失,爱弥补美的缺失,但是并不能完全弥补,所以美会为爱而缺失。我们再来看一下赞比内拉:赞比内拉是爱的化身,他的爱情充满了欲望,充满了力量,他对于美的追求是狂热的、不顾一切的、沉迷的、盲目的。但在精神上,他同样是被阉割过的,他的精神是不健全的、萎靡的,充斥着小资产阶级对于自身境况的迷恋。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征服这美、占有这美,但是,真实的情况出乎他的意料,他崩溃了、绝望了、逃离了。他的爱因为得不到美,所以注定是残缺的。也就是说,爱只有通过获得美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完满,而美会因为爱而失去自身的完满。因此,爱与美之间存在着一场争夺。美是爱争夺的对象,美与爱之间存在着对立。
  然而,“阉割”使得这种对立无法成为对立,或者说,正是因为“阉割”的存在,因此对立无法进行下去了,爱与美之间的对立模糊了。赞比内拉的爱消失了,萨拉辛的死让他的美也消失了。因此,在这个文本中,爱与美突然之间和解了。爱的死亡与美的死亡是双方达成和解的唯一途径。因此,整部文本是围绕爱与美的对立展开的,但是“阉割”的存在,注定了爱与美的终结,也注定了整部作品的终结。但是,这种终结也是一种“阉割”式的终结,我们完全可以说巴尔扎克并不愿意通过这种方式终结整个文本,但是他并没有太大的选择,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似乎更为愿意看到终结,因此,《萨拉辛》这个文本就这样残缺了。
  那么,罗兰·巴特做了些什么呢?本文认为,他正是用符号学的方法让我们看清了“阉割”是如何消除爱与美的对立的。正是因为这种对立的存在,文本就不会终结,就可以不断地延续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文本是美的,读者是爱的。一旦读者的爱消失了,那么文本的美也就消失了。或者说,一个被阉割过的文本,对于读者而言是无法用爱去交换的。因此,当《萨拉辛》被阉割、被终结之后,对于读者而言,它就不再是一个美的文本,而是一个死亡的文本。罗兰·巴特试图通过符号学的方法,使文本重新获得生命,重新焕发出美的光彩。读者之爱与文本之美之间必须存在一种永恒的对立,一旦这种对立消失,那么读者便会彻底失去阅读文本的愉悦。同样,文本之美是一种可交换的美,而且是一种经过阉割的异常之美。
  四 结语
  罗兰·巴特的《S/Z》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符号学让我们能够与文本对立,读者与文本之间必须存在一种永恒的对立,读者必须与文本展开战斗,只有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才能够获得文本之美。同时,符号学能够让我们去创造出新的文本,一个存在的但又不可见的文本,它是我们所要面对,必须面对的。一个真正的文本,并不是一个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文本,而是一个比经过阉割的文本更为完整的文本。阅读的目的,绝不局限于对于文本本身的理解。事实上,对于文本的理解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而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是从文本中发现美、占有美。因此,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去理解什么,而是展开一场战斗,展开一次冒险。罗兰·巴特对于《萨拉辛》的这次解读真正的意义就在于此。最后,笔者想要说的是,阅读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在赫拉克利特的意义上而言,战争即是毁灭与创造的合体,因此,阅读就是在毁灭文本的过程中,重新创造文本的过程。也就是说,《S/Z》是罗兰·巴特对于《萨拉辛》的毁灭与再造,而这也是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之一。
  
   参考文献:
   [1] 罗兰·巴特:《S/Z》,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罗兰·巴特:《文之悦》,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罗兰·巴特:《物体世界》,桂冠出版社,2008年版。
   [4] 罗兰·巴特:《符号的想象》,桂冠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吕贵兰,女,1963—,吉林延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延边广播电视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美国文坛日益受到瞩目的新生代——X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华莱士经常被冠之以后现代主义作家的称呼,并被视为是品钦和巴思等人的接班人。但是这个标贴,无论是从作家本人意愿还是从他的创作事实来看,都不是很适合。本文拣选华莱士的重要文章和作品进行分析,来说明华莱士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他的叙事疗伤,展示他为开创美国文学新方向所作出的努力。  关键词: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X一代 叙事疗伤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内容和形式对米兰·昆德拉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哲理特质进行探讨,通过对人物故事的梳理,探究其层叠阐发的存在命题;通过对结构方式、叙事模式的分析,探究其主观思辨的形式和超越前人的艺术创新,进而认识其哲理是形式也是内容的突出特征。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哲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毋庸置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一部极为难读难懂的作
期刊
摘要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刻意地模仿了罗伯特·迈克尔·巴兰坦的《珊瑚岛》。事实上,《蝇王》正是对《珊瑚岛》所提出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世界观的回应。本文旨在从内容、人物、主题等角度的比较,来分析这两部作品的异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这两部作品的主题内涵。  关键词:《蝇王》 《珊瑚岛》 世界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蝇王》(1954)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
期刊
摘要 在美国汉学研究领域,有关“东北作家群”的领军者之一萧军及其创作的研究体现出文本细读阐释、社会历史批评、性别政治研究以及地理文化考察等多重视域交互与协同的多元对话。其中,夏志清、葛浩文以及李欧梵等美国汉学家对于萧军及其文学创作实绩进行了独特且深入的阐释。  关键词:美国汉学界 萧军 夏志清 葛浩文 李欧梵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汉学领域,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有
期刊
摘要 《麒麟》杂志是伪满洲国时期一本通俗文学杂志,是东北沦陷时期通俗文学的大本营。随着通俗文学研究和东北沦陷时期期刊研究越来越受学界重视,《麒麟》杂志中的长篇通俗小说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麒麟》中的长篇小说入手,通过分类、细读的方法,试图对《麒麟》中的长篇小说进行一番梳理,以便窥探东北沦陷时期通俗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当时文人创作的心态。  关键词:《麒麟》 东北沦陷时期 通俗小说 雅俗
期刊
摘要 亨利·詹姆斯关于欧美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国际题材小说中。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通过解析詹姆斯小说《戴茜·密勒》中的戴茜、《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金碗》中的玛吉三位到欧洲进行文化之旅的美国女性的生活、情感经历,阐释了詹姆斯对于欧美文化的思考,即从着重刻画欧美文化的冲突到试图寻求欧美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文化 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哈代是探索普通人命运悲剧性的先驱者之一,其代表作《苔丝》即深刻地揭示了普通人命运的悲剧本质。小说中的三位主要人物苔丝、亚雷克和安吉尔的命运关联,体现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著名观点——“他人是我的地狱”。个体存在的悲剧性、荒诞性、幻灭性,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有效的彰显。  关键词:悲剧 他人 存在 荒  引言  在古希腊悲剧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做出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解释
期刊
摘要 本文从设计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阐述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在环境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从环境空间形态和环境空间设计元素两方面对其环境空间设计安全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从环境空间设计方面对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设计对策研究,提出在设计中要遵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即生态、时空、环境的整体观。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 环境空间 安全性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间的推
期刊
摘要 司各特开创了西方历史小说的完美范本。但严格的说,他并不是历史小说的第一人。但为什么他能被称作“历史小说之父”呢?纵观他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因为他的历史小说将小说的虚构与历史的真实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本文拟以司各特小说《艾凡赫》为例,从人物、事件和自然场景几个方面对他的历史小说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司各特是如何使他的小说传达出浓厚的历史真实感的。  关键词:虚构 历史真实 人物 事件 自然场景
期刊
摘要 《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先生的一部未竟之作,在遭受长期的冷遇之后,终于获得了学术界的关注与估衡,还原了其应有价值。主人公张婉卿是作者倾全力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是“茅盾小说中女性形象系列中最具有生命担当力和精神整合力的一位”,体现了茅盾审美理想中对真、善、美三者的极致祟尚与追求。本文通过与茅盾早期小说中“时代女性”系列形象的比较,解读张婉卿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霜叶红似二月花》 张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