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山东书城的温馨瞬间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hen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书城杯”摄影大赛由山东画报社、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山东书城联合举办,大赛分为月赛和全年总决赛,每月分设不同主题向广大摄影爱好者征集作品。月赛入围作品将进入网络投票及微信投票环节。最终获奖作品经专家评委公正严格的评选并结合网络及微信投票结果得出。
  2016年3月主题:我身边的非遗(内容为反映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保护工作的照片);2016年4月主题:天使之羽(表现鸟类的内容均可);2016年5月主題:劳动者风采(表现各行各业劳动者)。
  参赛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恋故园·特别点击之二  最浓郁的年的味道一直停留在记忆中的孩提时代,那么在现在的孩子们眼中,家乡的年又是什么样子呢?究竟是年的味道淡了,还是我们失去了对年味的追寻?让我们跟随土生土长的济南“泉妮”寻找一下家乡的年俗文化,品读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对一座城的春节恋歌——  我,2002年出生在济南,喝着清冽甘甜的泉水长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泉”妮。我喜欢济南的名胜,趵突泉、大明湖、曲水亭街……让我乐游神驻
期刊
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在阐述“坚持落实发展议程”时,他说:“中国古代哲人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典出管仲《管子》。该
期刊
2016年1月26日,山东省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在寒假社会实践期间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井盖上作画,为社区井盖“添新衣”,呼吁为保护环境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平安、低碳过春节。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传统风俗,其寄托的美好传统文化意愿不容忽视,但是燃放烟花爆竹在给人们带来节日气氛和欢乐的同时,也伴随着制造雾霾污染环境和安全隐患的滋生。而此次聊城大学美术学院的同学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聊城市等社区的
期刊
过大年·特别点击之二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舞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慶祝方式。在山东临邑,盘龙古镇的乡亲们用九龙共舞,舞出的是龙的子孙新一年的精气神,舞出的是黄河儿女独特的乡土年味——  二月,临邑,鞭炮的脆响还在耳边环绕,锣鼓声已经冲至耳旁,舞龙队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带着传统的寓意、浓郁的吉祥气氛首先出场……与其他地区舞龙队仅有一条或两条龙不同,临邑的舞龙是九龙共舞。  相传孙膑
期刊
在西方人看来,春运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存在,而这种阶段性“大迁徙”产生的唯一理由即中国人对春节的信仰。一年一度,当春运的规模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它也从单纯的媒体聚焦,演变成举國上下的阶段性视觉焦点,进而成为中国人春节前后一种固定的“仪式般”的存在。  回家过年是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仪式:回家、过年。在漫长的中华文明演变过程中,过年这个貌似简单的概念被赋予了无数种仪式,因时间及地域的
期刊
李忠玲,女,1946年9月出生,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西河塄村村民。  69岁的李忠玲是三个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症儿子的母亲,年近古稀,本应安享天伦之乐,她却为了照顾儿子席不暇暖、心力交瘁,虽有过抱怨,有过挣扎,但每次看到三个生活不能自理的患病儿子,她一次次地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她常说:“只要我没有倒下,他们就有希望,为了他们,我也要坚强地活下去。”带着这种信念,她已照顾三个儿子四十余年。  三个儿子相
期刊
过大年·特别点击之三  传承两千多年的秧歌,“跑出”的是齐鲁乡野上,勤劳质朴的农家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感恩与期盼,更是乡野中独特的年的情绪——  商河县殷巷镇潘家村的鼓子秧歌已经断了三十年了,如今,村里的老人们张罗着重新“跑”起了秧歌,他们的日子富裕了,鼓子秧歌的锣鼓声从鲁北平原大沙河畔传了过来——热烈、奔放。  鼓子秧歌最初起源于济南市商河县,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汉族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
期刊
写在前面的话:  同为省派“第一书记”,我和青岛海关的三位战友罗向晖、常真、李涛从在临沂大学培训时就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后来又在同一个镇上工作,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宿舍,朝夕相处。他们的同心协力,他们的拼命三郎精神,深深触动着我,激励着我跟他们一样前行。  他们每走一步我都在场,都看见,其中的百般滋味更是心有戚戚。  傍晚,罗向晖、李涛在镇上食堂吃了面条,匆匆赶往村里开会,向村民介绍贴息小额贷款的
期刊
“研究古代文学会让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很多未知的东西,现在,我依然不停地思考,思考未知的问题会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头脑中想到什么问题,就去解决一下,这是我自己走的路。”在袁先生的意识中,开展学术研究的关键是要有“问题意识”,它不仅使我们对一些现有理论有更为清晰的判断力,更有助于在学术研究领域的突破与升华。从事古代文学专业研究已六十余年,谈起自己的研究,袁世硕先生仍兴致盎然、深迷其中。  1991年被
期刊
泉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