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与我国其他古城一样,苏州古城经历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多重考验,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而古城保护的内涵比较复杂,不仅是一个空间现象,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化、社会化过程,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必须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从空间维度、功能维度以及社会维度解读苏州的古城保护,有助于全面理解古城保护事业。
苏州古城是我国的著名古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重要的历史地位。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中,与我国其他的古城一样,苏州古城经历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多重考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苏州古城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是古城面积比较大(环城河内占地14余平方公里,总体保护范围面积为22余平方公里),不像平遥古城等可以完整保护。二是苏州是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猛的城市,发展的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好古城,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很多城市大修大建,破坏了不少历史遗迹。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苏州高度重视古城保护,并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苏州的古城保护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得到世人公认。苏州虽然也在大修大建,但不是以破坏历史遗迹为代价,而是千方百计将整合历史遗迹与创造现代空间相结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留得小桥流水,方有现代新城”是苏州的基本态度,这也是苏州以“双面绣”城市著称的根本所在。
古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表象上是一个空间现象,但内涵非常复杂。空间只是社会的“外显”,古城保护的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化、社会化过程。探索古城保护,不能就空间而论空间,必须探索其中所蕴含的经济与社会因素。基于此,本文从空间、功能以及社会三个维度探讨苏州古城的保护问题。
一、古城保护的空间维度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城市,苏州不仅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古城,而且古城中历史遗存很多。苏州政府明确将苏州古城的保护范围划定为“一城、二线、三片”。一城,即古城,含环城河;二线,即山塘线和上塘线,其中山塘线长3.5公里,上塘线长3.3公里:三片为虎丘片、留园片和寒山片。二线、三片面积共8.43平方公里,再加上“一城”面积,古城保护范围面积为22.63平方公里。在这22.6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护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单体历史遗迹(主要是建筑)、历史街区以及古城风貌。
(一)单体历史遗迹
单体历史遗迹是古城的基本要素。苏州单体历史遗迹较多,苏州市古城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8处,省级保护单位34处,市级保护单位91处。另外还有控制保护单位248处。对于这些单体历史遗迹,苏州在修葺中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以彰显历史本色。当然,最好的保护是利用而不是冻结,赋予一个合理的用途是最好的保护方法。因此,对于历史建筑,苏州或者作为开放的旅游景点,或者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或者作为居民住宅,都一一给予了合理的用途。对于历史遗迹(主要历史建筑)的内部,苏州则采取“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对其进行宜居性改造,增加或者开辟厨房、卫生间等空间,提供供水、供电、供气、有线电视以及通信等设施。
除了文物保护单位外,为了更好地对历史遗迹进行保护,苏州还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类评估,决定其价值,决定哪些需要保护以及哪些需要更新,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保护的科学性,尤其是保护了一些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二)整体历史街区
历史街区是特定历史时期生活方式与历史文化的一种整体展现。与单体历史遗迹相比,历史街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不一定像保护单体历史遗迹那样严格,可以适当更新,但更新不能破坏整体氛围。因此对于历史街区,需要在遵循原有机理的基础上,进行小规模与渐进性的更新,否则将破坏整体历史氛围。
对于历史街区,苏州的做法是:其一,适度更新。在不改变整体历史风格的情况下,对历史街区中一些建筑进行更新。其二,改善基础设施。除了建筑物内部设置卫生间、空调等设施外,街区也增添一些基础设施。其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弥足珍贵的地方,在于其是延续的生活空间,蕴含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在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反哺。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街区,苏州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增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奠定了一定的资金基础。例如苏州通过振兴昆曲、风俗小吃等多种形式,不仅保护了这些非物质遗产,也促进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
(三)古城总体风貌
古城风貌是城市在古城整体形象上所显示的一种历史气氛。它不是指一楼一房,而是一个总体性的把握,一般通过布局、城墙、建筑控制以及建筑风貌等体现。
从布局而言,道路是古城保护的关键所在,它对城市平面格局起着骨架的作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教授邓尼斯·费伦赫在2000年7月的“北京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会议”上,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保护悠久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秘诀之一在于:不要扩建老路,因为街道和周围的建筑是城市的公众形象,表达了它的个性。而一旦扩建老路,城市的个性就随着街道两旁的大树和建筑一并消失”①。苏州一直保持着“前街后河、河街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以及“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这一特色,这是苏州古城的鲜明特色,也较好地维系了古城布局。
从城墙而言,城墙是我国古城格局中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古城格局起到了限定作用,可以凸现出古城的轮廓。从国际上看,把古城残留结合在生态公园以及环城交通中是普遍做法。苏州由于环城河尚存,因此采取了适度恢复城墙的作法。苏州政府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古城墙调查,在调查基础上,恢复部分古城墙(尽量使用原有材料)。古城墙的恢复与环城河浑然一体,清晰彰显了古城的轮廓。 从建设控制角度而言,苏州严格控制古城内新建建筑的高度。2003年《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规定,在古城内不再新增工业、仓储用地,不准新建水塔、烟囱、电视塔、微波塔等构筑物,不再新建医院、学校及行政办公楼,现有的不得扩大。而且,对建筑的檐口也作了明确规定,干将路、人民路两条主干道两边新建筑檐口不超过20米,水巷两岸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3-6米,以确保古城沿河建筑特色。今天在苏州古城14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没有一幢十层以上的高楼,控制状况良好。
从建筑风貌而言,古城中如何建设新建筑,是一个重要问题。新建筑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与旧的文脉相呼应,吴良镛先生“戴着脚镣跳舞”②的说法就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点。为了保护古城的既有风貌,苏州从街廊、空间的比例、色彩、材质、气氛等方面颇下功夫,新建建筑风格保持黑、白、灰三种色彩基调,保持与传统建筑相同的装饰风格与纹理。为了保护古城风貌,苏州还大力拆除旧建筑。人们往往认为“拆”是对保护的一种破坏,实际上很多“拆”本身就是一种保护,拆法不同,决定了是保护还是破坏。由于历史原因,苏州古城内建设了很多“鸡肋”建筑,这些建筑不是古建筑,而是后来添加的,不伦不类。对于这种类型的建筑,苏州逐步拆除,以“拆”促“保”,开创了古城保护的新思路。
二、古城保护的功能维度
古城保护不仅要注重空间维度,还要注意功能维度。如果功能方面解决不好,保护与发展之间就会产生尖锐的矛盾,古城保护就会成为发展中的“负担”,也就失去了可持续性。为了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双赢,苏州在功能层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古城保护。
(一)发展新城
要想保护好古城,就必须发展新城区,缓解古城压力,这是国际经验。早在20世纪80年代,苏州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辟“一体两翼”的模式发展新城区——古城东部发展工业园区、西部发展高新区。这种思路使苏州成为典型的“双面绣”城市,新其所新,旧其所旧,各得其所,能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来苏旅游的客人,跨越东环路(古城区与工业园区的交界),就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这是苏州真正的魅力所在。
发展新城区只是空间形式,还必须进行功能上的疏散,才能真正缓解古城的压力。为此,苏州大力夯实新城区的各项功能,古城的一些功能(例如医疗、教育等)也采取机构搬迁或者设置子机构的形式,积极向新城区辐射,真正实现了伊里尔·沙立宁所说的“有机疏散”。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不仅成为功能完善的地域综合体,更在整个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都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目前,苏州在“一体两翼”的基础上,实现了“四面开花”。古城东部发展工业园区、西部发展高新区、北面发展相城区、南面发展吴中区,古城压力得以大大缓解。随着吴江市的撤市变区,苏州又迎来了崭新的“大城”时代,古城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转型产业
古城实现保护,必须在产业方面合理定位。苏州将文化旅游作为古城的首要产业,实现产业转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退二进三”,古城的工厂向外搬迁,古城区内集中发展商业、旅游业、服务业。例如著名的平江路历史街区通过业态布局的控制,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休闲茶馆、咖啡馆、酒吧、画廊为主的特色商圈。古城区内还充满各种特色街,例如多个餐饮一条街、十全文化休闲街、乌鹊桥路电脑街等,既彰显了古城浓浓的文化氛围,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古城保护带来雄厚的资金支持与产业支撑。
(三)改善水质
水是苏州之魂,苏州因水而生,因水而荣。因此苏州也有了“东方水城”的名称。苏州古城保护的好坏,与水是息息相关的,不仅水路格局十分重要,水质也非常关键,“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是古城的血管,水质不好就会“大煞”风景。为了保护好水质,苏州对古城内三横三纵河道进行定期治理。由于水系的网络性与一体性,苏州还开展“两河一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从更大层面为古城水系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当然,为了维护水质,必须减少产业与人口。苏州通过发展新城迁移了大量人口,同时“退二进三”迁出了大量工厂企业,也为古城水质的保护创造了条件。
(四)疏解交通
“一体两翼”的格局虽然缓解了古城压力,但也给古城交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工业园区与高新区之间的很多联系,即使不做功能性停留,也要从古城穿过,给古城带来了一定的交通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苏州最早贯通干将路,连接东西交通。但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干将路也难以承受巨大的交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开始兴建轻轨,第一条轻轨就是贯穿东西,从古城地下穿过,从而减轻了古城地面的交通压力。苏州未来还要兴建多条轻轨,对于缓解古城的交通压力,将大有裨益。
三、古城保护的社会维度
在古城保护中,社会维度最为重要。不注重社会维度,单纯强调保护,就会陷入“见物不见人”的狭隘思维中,这样的保护没有任何意义。古城保护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必须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这一点尤为关键。在古城保护中,公平、参与、监督都是我们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苏州较为关注这些领域,从而赋予了古城保护更多的人文关怀色彩。
(一)倡导参与
古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和幸福息息相关,不能只依靠政府“孤军奋战”,必须发动全民参与。世界上尚未有脱离公众参与还能保护好古城的先例。苏州政府高度重视公众参与,积极推动社会民众参与古城改造。苏州将非文物古建筑通过转让、购买的方式,交由民间保管;老百姓修缮古民居,政府也酌情给予补贴;通过各种载体,向居民问计,鼓励居民投入古城保护与改造的建设中。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资金参与古城改造,苏州制定了《苏州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依靠社会力量抢修保护直管公房古民居实施意见》,允许和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实行产权多元化、抢修保护社会化以及运作市场化。社会力量的参与,使一批险情严重的古建筑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保护。在多方努力下,民间资本、企业资本,甚至外资,形成了“大合唱”的局面,为古城保护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维护公平
古城保护涉及公平问题。按照需求角度,一部分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追求精神生活,古城保护对他们意味着“锦上添花”。但对于很多生活在古城里的人,改善生活意味着“雪中送炭”。在人们倡导保护古城的今天,很多生活在古城的人却有着不同的感受,他们希望通过动迁改善居住状况。很多生活在古城的人都经历过“三桶一炉”的生活(取水要用吊桶、上厕所要用马桶、洗澡要用浴桶,做饭要用煤炉)。另外,古城中的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大的。一些地方低于马路,每当下雨,就会受到雨水倒灌的困扰。而且古城道路较窄,医疗急救也非常不方便。苏州市广播电视局和苏州市园林管理局联合拍摄的《苏园六纪》里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外地人又说,老房子最有文化味,旧旧的粉墙黛瓦,该有多强的历史感。可是,那有文化的老房子夏天热、冬天冷,更缺少卫生设施,小巷子逼逼仄仄,巷口的河水也缺少了古意。江南的气候湿漉漉,人是滋润了许多,但是,风里来,雨里去,为生计奔波的滋味,全不是戴望舒《雨巷》的情调。房子漏了,用脸盆儿接雨水的时候也常常有,山墙泡湿了,却也只能等到天晴再理会。这样的古城,再不改造,怎么能够可以呢?”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古城人的心声。
必须承认,关于古城居民生活质量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苏州目前的做法是:积极加强古城设施建设,更新古城建筑内部的设施与条件,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方便。另外,针对古城居民大多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特点,加大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力度,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救助等方面倾注力量。这些举措,也为古城保护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三)加强监督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同时维护古城居民的权益,苏州还积极推动监督机制。苏州目前已经建立了由职能部门、专业人员、新闻媒体、居民群众组成的监督网络。例如在古城著名的历史街区平江路街道进行“民情直通车”试点,通过民情民意的搜寻采集机制、研判分流机制、办理追踪机制、答复反馈机制,将居民的意见与要求递交相关职能部门,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维护居民权益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古城有利。
总体而言,苏州拥有我国著名的历史古城,古城保护的理念与作法在全国也比较先进。但是必须看到,由于种种因素所致,古城保护面临的难题还是很多的。首先,居民生活的改善问题。由于古城空间与客观条件所限,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善,但有些环节仍不尽如人意。例如由于地势较低,不少区域的污水处理成为难题,势必影响人们的生活与整体水质。其次,保护需要的资金问题。尽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已经形成,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古建筑不断需要维修,资金筹集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再次,一些文化价值地位较低的古建筑前景比较令人担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开放参观游览场所对外开放,通过发展旅游可以带来大量收入,有资金保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用途一般有二:一是由机关、事业、学校、医院等国有单位管理使用,用作公共设施、教育、办公、社区活动场所、福利院等;二是由企业、宗教团体等集体、民营单位管理使用,用作商业用房、游览场所、宗教场所、办公用房等,资金来源尚可,保护前景也比较乐观。而控制性保护建筑以及其他一些古建筑用作居民居住,这些建筑的保护前景则比较令人担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古城保护中进一步解决。
注释:
①周岚等编著:《城市空间美学》,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②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页。
■责任编辑:张炜
苏州古城是我国的著名古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重要的历史地位。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中,与我国其他的古城一样,苏州古城经历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多重考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苏州古城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是古城面积比较大(环城河内占地14余平方公里,总体保护范围面积为22余平方公里),不像平遥古城等可以完整保护。二是苏州是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猛的城市,发展的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好古城,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很多城市大修大建,破坏了不少历史遗迹。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苏州高度重视古城保护,并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苏州的古城保护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得到世人公认。苏州虽然也在大修大建,但不是以破坏历史遗迹为代价,而是千方百计将整合历史遗迹与创造现代空间相结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留得小桥流水,方有现代新城”是苏州的基本态度,这也是苏州以“双面绣”城市著称的根本所在。
古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表象上是一个空间现象,但内涵非常复杂。空间只是社会的“外显”,古城保护的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化、社会化过程。探索古城保护,不能就空间而论空间,必须探索其中所蕴含的经济与社会因素。基于此,本文从空间、功能以及社会三个维度探讨苏州古城的保护问题。
一、古城保护的空间维度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城市,苏州不仅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古城,而且古城中历史遗存很多。苏州政府明确将苏州古城的保护范围划定为“一城、二线、三片”。一城,即古城,含环城河;二线,即山塘线和上塘线,其中山塘线长3.5公里,上塘线长3.3公里:三片为虎丘片、留园片和寒山片。二线、三片面积共8.43平方公里,再加上“一城”面积,古城保护范围面积为22.63平方公里。在这22.6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护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单体历史遗迹(主要是建筑)、历史街区以及古城风貌。
(一)单体历史遗迹
单体历史遗迹是古城的基本要素。苏州单体历史遗迹较多,苏州市古城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8处,省级保护单位34处,市级保护单位91处。另外还有控制保护单位248处。对于这些单体历史遗迹,苏州在修葺中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以彰显历史本色。当然,最好的保护是利用而不是冻结,赋予一个合理的用途是最好的保护方法。因此,对于历史建筑,苏州或者作为开放的旅游景点,或者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或者作为居民住宅,都一一给予了合理的用途。对于历史遗迹(主要历史建筑)的内部,苏州则采取“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对其进行宜居性改造,增加或者开辟厨房、卫生间等空间,提供供水、供电、供气、有线电视以及通信等设施。
除了文物保护单位外,为了更好地对历史遗迹进行保护,苏州还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类评估,决定其价值,决定哪些需要保护以及哪些需要更新,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保护的科学性,尤其是保护了一些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二)整体历史街区
历史街区是特定历史时期生活方式与历史文化的一种整体展现。与单体历史遗迹相比,历史街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不一定像保护单体历史遗迹那样严格,可以适当更新,但更新不能破坏整体氛围。因此对于历史街区,需要在遵循原有机理的基础上,进行小规模与渐进性的更新,否则将破坏整体历史氛围。
对于历史街区,苏州的做法是:其一,适度更新。在不改变整体历史风格的情况下,对历史街区中一些建筑进行更新。其二,改善基础设施。除了建筑物内部设置卫生间、空调等设施外,街区也增添一些基础设施。其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弥足珍贵的地方,在于其是延续的生活空间,蕴含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在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反哺。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街区,苏州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增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奠定了一定的资金基础。例如苏州通过振兴昆曲、风俗小吃等多种形式,不仅保护了这些非物质遗产,也促进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
(三)古城总体风貌
古城风貌是城市在古城整体形象上所显示的一种历史气氛。它不是指一楼一房,而是一个总体性的把握,一般通过布局、城墙、建筑控制以及建筑风貌等体现。
从布局而言,道路是古城保护的关键所在,它对城市平面格局起着骨架的作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教授邓尼斯·费伦赫在2000年7月的“北京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会议”上,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保护悠久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秘诀之一在于:不要扩建老路,因为街道和周围的建筑是城市的公众形象,表达了它的个性。而一旦扩建老路,城市的个性就随着街道两旁的大树和建筑一并消失”①。苏州一直保持着“前街后河、河街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以及“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这一特色,这是苏州古城的鲜明特色,也较好地维系了古城布局。
从城墙而言,城墙是我国古城格局中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古城格局起到了限定作用,可以凸现出古城的轮廓。从国际上看,把古城残留结合在生态公园以及环城交通中是普遍做法。苏州由于环城河尚存,因此采取了适度恢复城墙的作法。苏州政府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古城墙调查,在调查基础上,恢复部分古城墙(尽量使用原有材料)。古城墙的恢复与环城河浑然一体,清晰彰显了古城的轮廓。 从建设控制角度而言,苏州严格控制古城内新建建筑的高度。2003年《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规定,在古城内不再新增工业、仓储用地,不准新建水塔、烟囱、电视塔、微波塔等构筑物,不再新建医院、学校及行政办公楼,现有的不得扩大。而且,对建筑的檐口也作了明确规定,干将路、人民路两条主干道两边新建筑檐口不超过20米,水巷两岸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3-6米,以确保古城沿河建筑特色。今天在苏州古城14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没有一幢十层以上的高楼,控制状况良好。
从建筑风貌而言,古城中如何建设新建筑,是一个重要问题。新建筑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与旧的文脉相呼应,吴良镛先生“戴着脚镣跳舞”②的说法就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点。为了保护古城的既有风貌,苏州从街廊、空间的比例、色彩、材质、气氛等方面颇下功夫,新建建筑风格保持黑、白、灰三种色彩基调,保持与传统建筑相同的装饰风格与纹理。为了保护古城风貌,苏州还大力拆除旧建筑。人们往往认为“拆”是对保护的一种破坏,实际上很多“拆”本身就是一种保护,拆法不同,决定了是保护还是破坏。由于历史原因,苏州古城内建设了很多“鸡肋”建筑,这些建筑不是古建筑,而是后来添加的,不伦不类。对于这种类型的建筑,苏州逐步拆除,以“拆”促“保”,开创了古城保护的新思路。
二、古城保护的功能维度
古城保护不仅要注重空间维度,还要注意功能维度。如果功能方面解决不好,保护与发展之间就会产生尖锐的矛盾,古城保护就会成为发展中的“负担”,也就失去了可持续性。为了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双赢,苏州在功能层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古城保护。
(一)发展新城
要想保护好古城,就必须发展新城区,缓解古城压力,这是国际经验。早在20世纪80年代,苏州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辟“一体两翼”的模式发展新城区——古城东部发展工业园区、西部发展高新区。这种思路使苏州成为典型的“双面绣”城市,新其所新,旧其所旧,各得其所,能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来苏旅游的客人,跨越东环路(古城区与工业园区的交界),就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这是苏州真正的魅力所在。
发展新城区只是空间形式,还必须进行功能上的疏散,才能真正缓解古城的压力。为此,苏州大力夯实新城区的各项功能,古城的一些功能(例如医疗、教育等)也采取机构搬迁或者设置子机构的形式,积极向新城区辐射,真正实现了伊里尔·沙立宁所说的“有机疏散”。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不仅成为功能完善的地域综合体,更在整个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都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目前,苏州在“一体两翼”的基础上,实现了“四面开花”。古城东部发展工业园区、西部发展高新区、北面发展相城区、南面发展吴中区,古城压力得以大大缓解。随着吴江市的撤市变区,苏州又迎来了崭新的“大城”时代,古城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转型产业
古城实现保护,必须在产业方面合理定位。苏州将文化旅游作为古城的首要产业,实现产业转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退二进三”,古城的工厂向外搬迁,古城区内集中发展商业、旅游业、服务业。例如著名的平江路历史街区通过业态布局的控制,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休闲茶馆、咖啡馆、酒吧、画廊为主的特色商圈。古城区内还充满各种特色街,例如多个餐饮一条街、十全文化休闲街、乌鹊桥路电脑街等,既彰显了古城浓浓的文化氛围,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古城保护带来雄厚的资金支持与产业支撑。
(三)改善水质
水是苏州之魂,苏州因水而生,因水而荣。因此苏州也有了“东方水城”的名称。苏州古城保护的好坏,与水是息息相关的,不仅水路格局十分重要,水质也非常关键,“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是古城的血管,水质不好就会“大煞”风景。为了保护好水质,苏州对古城内三横三纵河道进行定期治理。由于水系的网络性与一体性,苏州还开展“两河一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从更大层面为古城水系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当然,为了维护水质,必须减少产业与人口。苏州通过发展新城迁移了大量人口,同时“退二进三”迁出了大量工厂企业,也为古城水质的保护创造了条件。
(四)疏解交通
“一体两翼”的格局虽然缓解了古城压力,但也给古城交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工业园区与高新区之间的很多联系,即使不做功能性停留,也要从古城穿过,给古城带来了一定的交通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苏州最早贯通干将路,连接东西交通。但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干将路也难以承受巨大的交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开始兴建轻轨,第一条轻轨就是贯穿东西,从古城地下穿过,从而减轻了古城地面的交通压力。苏州未来还要兴建多条轻轨,对于缓解古城的交通压力,将大有裨益。
三、古城保护的社会维度
在古城保护中,社会维度最为重要。不注重社会维度,单纯强调保护,就会陷入“见物不见人”的狭隘思维中,这样的保护没有任何意义。古城保护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必须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这一点尤为关键。在古城保护中,公平、参与、监督都是我们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苏州较为关注这些领域,从而赋予了古城保护更多的人文关怀色彩。
(一)倡导参与
古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和幸福息息相关,不能只依靠政府“孤军奋战”,必须发动全民参与。世界上尚未有脱离公众参与还能保护好古城的先例。苏州政府高度重视公众参与,积极推动社会民众参与古城改造。苏州将非文物古建筑通过转让、购买的方式,交由民间保管;老百姓修缮古民居,政府也酌情给予补贴;通过各种载体,向居民问计,鼓励居民投入古城保护与改造的建设中。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资金参与古城改造,苏州制定了《苏州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依靠社会力量抢修保护直管公房古民居实施意见》,允许和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实行产权多元化、抢修保护社会化以及运作市场化。社会力量的参与,使一批险情严重的古建筑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保护。在多方努力下,民间资本、企业资本,甚至外资,形成了“大合唱”的局面,为古城保护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维护公平
古城保护涉及公平问题。按照需求角度,一部分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追求精神生活,古城保护对他们意味着“锦上添花”。但对于很多生活在古城里的人,改善生活意味着“雪中送炭”。在人们倡导保护古城的今天,很多生活在古城的人却有着不同的感受,他们希望通过动迁改善居住状况。很多生活在古城的人都经历过“三桶一炉”的生活(取水要用吊桶、上厕所要用马桶、洗澡要用浴桶,做饭要用煤炉)。另外,古城中的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大的。一些地方低于马路,每当下雨,就会受到雨水倒灌的困扰。而且古城道路较窄,医疗急救也非常不方便。苏州市广播电视局和苏州市园林管理局联合拍摄的《苏园六纪》里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外地人又说,老房子最有文化味,旧旧的粉墙黛瓦,该有多强的历史感。可是,那有文化的老房子夏天热、冬天冷,更缺少卫生设施,小巷子逼逼仄仄,巷口的河水也缺少了古意。江南的气候湿漉漉,人是滋润了许多,但是,风里来,雨里去,为生计奔波的滋味,全不是戴望舒《雨巷》的情调。房子漏了,用脸盆儿接雨水的时候也常常有,山墙泡湿了,却也只能等到天晴再理会。这样的古城,再不改造,怎么能够可以呢?”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古城人的心声。
必须承认,关于古城居民生活质量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苏州目前的做法是:积极加强古城设施建设,更新古城建筑内部的设施与条件,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方便。另外,针对古城居民大多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特点,加大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力度,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救助等方面倾注力量。这些举措,也为古城保护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三)加强监督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同时维护古城居民的权益,苏州还积极推动监督机制。苏州目前已经建立了由职能部门、专业人员、新闻媒体、居民群众组成的监督网络。例如在古城著名的历史街区平江路街道进行“民情直通车”试点,通过民情民意的搜寻采集机制、研判分流机制、办理追踪机制、答复反馈机制,将居民的意见与要求递交相关职能部门,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维护居民权益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古城有利。
总体而言,苏州拥有我国著名的历史古城,古城保护的理念与作法在全国也比较先进。但是必须看到,由于种种因素所致,古城保护面临的难题还是很多的。首先,居民生活的改善问题。由于古城空间与客观条件所限,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善,但有些环节仍不尽如人意。例如由于地势较低,不少区域的污水处理成为难题,势必影响人们的生活与整体水质。其次,保护需要的资金问题。尽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已经形成,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古建筑不断需要维修,资金筹集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再次,一些文化价值地位较低的古建筑前景比较令人担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开放参观游览场所对外开放,通过发展旅游可以带来大量收入,有资金保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用途一般有二:一是由机关、事业、学校、医院等国有单位管理使用,用作公共设施、教育、办公、社区活动场所、福利院等;二是由企业、宗教团体等集体、民营单位管理使用,用作商业用房、游览场所、宗教场所、办公用房等,资金来源尚可,保护前景也比较乐观。而控制性保护建筑以及其他一些古建筑用作居民居住,这些建筑的保护前景则比较令人担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古城保护中进一步解决。
注释:
①周岚等编著:《城市空间美学》,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②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页。
■责任编辑: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