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启用新版教材,由此出现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围绕教学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创新与改革的新问题。通过新版教材实施以来南华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课程论文、实践方案、在线交流、慕课平台等相关数据的分析,挖掘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的需求与规律,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数据分析 学习需求与规律 教学改革
从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颁布至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教材总共经历了7个版本,6次调整。最新的2015年8月修订版在章节体系上突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中国精神的传承和价值、中国革命精神的发扬光大、宪法的地位与作用及法律权利行使和法律义务履行等相关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基础”课应该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学习革命,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论文、实践方案、在线交流、慕课平台等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图表方式直观呈现学生思想行为动态、价值导向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等信息,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导向性、实证性支撑。
一、“基础”课新教材体系实施以来的教学困境
在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依据教学要素的变化调整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常谈常新的实践性课题。然而,伴随教学体系的调整、授课对象的变化、教学理念的创新,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断面临许多困境。
从教学体系上看,“基础”课是2006年全国高校普遍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时,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而成。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是贯穿于课程体系的主线,但是在教学内容体系庞杂、标准课时又十分有限的境遇下,许多理论知识在实际课堂讲授中只能点到为止,无法展开讲解。此外,“05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后,教学内容被拆分为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法律素质教育等专题,由于其属于不同学科领域,具有不同逻辑建构特点,导致多数授课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出现缺漏,个别章节内容难以讲深、讲透,甚至在课堂上只讲授自己熟悉的专题,对不熟悉的避而不谈。
从教学对象上看,新版教材使用后的大学生多为97后,在新旧世纪交替环境中成长,从小接受市场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及多元价值的影响,思想活跃,特立独行。如果还是依照传统的方式照本宣科,则很容易在教育上流于形式,实现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标。在实际授课学期中,“基础”课作为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师资数量与授课对象的比例不均,导致课堂教学班级规模过大,不易就理论难点或现实热点问题展开惠及全体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深度参与、深入思考。
从教学理念上看,2013年被称为中国大数据元年,大数据所具有的爆炸性、广泛性、即时性的特点在改变传统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的同时,挑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纸媒为知识基本载体、以教育者传授讲解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模式。以社会意识现象之一的大众文化为例,依靠互联网、电视等传媒和市场机制,其短时间内就能将自身制造的各种观念、影像等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数字化、信息化传播模式迅速提升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效率和方式,在平等搜索信息的过程中甚至会产生受教育者比教育者获取更多资源的情况,抢占传统的阵地资源。又如慕课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其所带来的教学革命使大学与大学、大学与社会的边界变得模糊。与互联网的大众传媒相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育范围和影响效果上相形见绌。
鉴于在新形势下出现的这些困境,本文以南华大学“基础”课教学为例,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找出学生思想行为动态、价值导向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等信息,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规律
(一)调查实施过程
调查对象。本文以南华大学2015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医学、数理、建筑、法学、外语、中文等6大专业教学班级。专业比例如图:
数据采集。以调查对象在2015/2016学年度“基础”课程学习中的考核论文选题类型、师生在线交流中学生入校以来最大的困扰,平时所关注的热点事件、互动化教学网络平台登录频率、社会实践调研方式五个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表1 课程论文的选题类型
表2 入校以来最大的困扰
表3 平时关注的热点事件
表4 网络平台的登陆比例
表5 社会实践的调研类型
(二)学习需求与规律
对课程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就学生对教材内容体系的倾向性、思想动态、网络平台登录情况及社会实践类型的偏好作出以下判断。
1.教学体系分布。
表1数据比例显示,除了文科类中的法学和中文,其他专业对于世界观与人生观部分进行选题论述的人数都超过50%。除去专业偏好的影响,这首先与课程体系的编排有一定联系,“基础”课程教材2015年8月修订版9个章节中,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内容有4章,道德观2章,法治观3章。其次,由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内容占比较大,顺序靠前,教师在实际授课中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详细理论阐释与完整实践指导。再次,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理论内容满足了大学生角色转型中关于人生规划、人际交往、价值引导等现实需求。
2.困扰与热点。
表2调查说明,正是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特有的学习方式,导致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调整也呈现出不同特点。理工科学生普遍反映与高中相比,课堂学习强度和跨度明显提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用于预复习;人文类学生则反馈学习节奏变化不大,但对于自觉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明显更严。此外,大部分学生都表达了由于规划目标的缺失导致从高度紧张的高中生活过渡到自主自觉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及在新环境下对于气候、饮食、生活习性等方面不习惯。表3数据说明,相较于政治时事,高校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对身边社会新闻更高的关注度,参与政治实践活动的热情普遍不高,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主体自由个性的价值取向有关,又说明“基础”课在通过具体事件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家的国际地位,激扬出大学生爱国情怀方面还有待强化。 3.校园网络平台建设。
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天空教室”,本校“基础”课师生可以不局限90分钟的课堂时间,线上线下,即时互动,及时解答,授课教师通过公告,发布专题讨论、思考及案例分析题,学生通过留言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可以浏览到其他同学的观点。从表4中可以看到,由于网络登录平台的技术原因,导致每个班级仍有少数学生无法进入“天空教室”开展数字化学习与互动,这说明校园数据平台建设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整合。
4.社会调研类型。
在所选择的6个专业班级中,实践活动选择从事社会公益的占30%,环境保护占30%,扶贫助困占40%。其中环境保护开展了校园卫生打扫、光盘行动宣传等活动,社会公益主要到学校附近敬老院开展系列探视联欢,社会公益以校园文化系列主题为依托,与乡镇小学进行支教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志愿服务。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实践类型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另一方面保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行合一。
三、基于学习需求与规律的课程教学改革
2015年8月版“基础”课教材结合最新成果对教学体系进行了新的调整。以新版教材实施为契机,“基础”课的教学应该结合新生代大学生的特点,以教学相关数据为基础,在评析学习中的偏好、需求与规律之后,创新翻转课堂、慕课平台、微课视频、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通过“精准研判—实证支撑—教学途径”的过程,以个性化教育教学回应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的主体性诉求。
(一)教学体系的构架
随着“基础”课2015版教材的使用,十八大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成果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重要标志——正式进入教材。将“十八大精神”融会贯通到不同章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践行与培育,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转化为其内在信念与行为是课程的目标要求之一。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开设“中国精神”与大学生成才专题,讲清楚“中国精神”与大学生成才的辩证关系。挖掘涉及国家利益的生动素材,确立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专题式教学设计中注重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逻辑构建。努力挖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合点,将宪法性法律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婚姻家庭法律教学与婚恋观教育、民法教学与大学生自立成才教育丰富生动地结合起来,避免两门学科“两张皮”现象。
把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特点、个人特点和课程特点紧密结合,引导其从课堂考核的需求到切身实际的关注。通过生活上的引导、学习上的指导、人际关系的融入,结合社会热点设计启发式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困惑和疑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学科研究最新成果指导下,发挥规范体系的合力作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
(二)教育资源的共享
正如“05方案”中所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大学生普遍政治敏感度较低、喜好数字化信息化传播的特点,“基础”课应在课堂之外打造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和网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在网站设立“微课视频”、“红色经典”、“课件共享”、“在线交流”等栏目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并注意去伪存真,保证共享资源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完善微博、微信等传播途径增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网上动态信息,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资源。
(三)社会调研的引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实效,可以从理论性、连贯性、规范性、实效性入手,引导大学生在“知、信、行、成”上下工夫。首先,明晰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原则,用理论要点统领实践方案,深化内容,有的放矢;其次,按照教材体系整体策划,保障实践环节的连贯性,提供配套章节实践形式的自助菜单;再次,提供规范模板,动态跟踪,及时指导,规范管理,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方案,在整合学校已有社会实践基地的同时,开拓新的实践教学基地;最后,从学生实际出发,打造真心喜欢、积极参与的、操作有效的实践项目。“知而信、信而行、行而成”,通过自我修养把内心的品性外化为自觉行为,把知识转化为美德,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成为自己言行的基本准则,并身体力行推广到全社会中。
(四)翻转课堂的打造
法国教育家法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价值感唤醒,直到精神生活之根。”为此,我们可以引入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大班视频教学与小组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突破思政课教学困境。
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授课提纲、学习资料、讨论问题进行准备,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把教材的理论逻辑体系转化为问题逻辑体系,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与制作不超过十分钟的“微课程”教学视频,与学生一同分享和讨论。将“精讲”“管用”的原则运用于不同教学对象,聚焦不同关注热点,使用不同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课堂也就真正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沟通、观点碰撞及思想交流的绝佳场所。
(五)师资队伍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更多具备数据技术能力又熟悉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开展网络技术、表格处理、统计应用、数据评析等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决策”等环节的运用实现“数据创新”。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律逐步探索构建规范化的数据收集、分类、管理及评析的标准流程,实现针对性课堂教育教学,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关注热点的及时解答和指导,从而构建起“技术—分析—教学”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辅助新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数据量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浪潮不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更是引领创新的利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体系实施后,“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一方面要紧扣教学体系和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利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完善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平台保障。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基础”课教学中学生的课程论文、实践方案、慕课平台、在线交流等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的存储、有效的分析之后,挖掘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的偏好、需求与规律,围绕教学体系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在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优化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邹进.现代法国文化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56.
[2]庄新岸.简析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文化挑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7).
[3]李怀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
[4]佘双好.充分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5]叶承芳.MOOCs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与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5,(2).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数据分析 学习需求与规律 教学改革
从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颁布至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教材总共经历了7个版本,6次调整。最新的2015年8月修订版在章节体系上突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中国精神的传承和价值、中国革命精神的发扬光大、宪法的地位与作用及法律权利行使和法律义务履行等相关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基础”课应该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学习革命,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论文、实践方案、在线交流、慕课平台等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图表方式直观呈现学生思想行为动态、价值导向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等信息,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导向性、实证性支撑。
一、“基础”课新教材体系实施以来的教学困境
在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依据教学要素的变化调整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常谈常新的实践性课题。然而,伴随教学体系的调整、授课对象的变化、教学理念的创新,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断面临许多困境。
从教学体系上看,“基础”课是2006年全国高校普遍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时,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而成。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是贯穿于课程体系的主线,但是在教学内容体系庞杂、标准课时又十分有限的境遇下,许多理论知识在实际课堂讲授中只能点到为止,无法展开讲解。此外,“05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后,教学内容被拆分为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法律素质教育等专题,由于其属于不同学科领域,具有不同逻辑建构特点,导致多数授课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出现缺漏,个别章节内容难以讲深、讲透,甚至在课堂上只讲授自己熟悉的专题,对不熟悉的避而不谈。
从教学对象上看,新版教材使用后的大学生多为97后,在新旧世纪交替环境中成长,从小接受市场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及多元价值的影响,思想活跃,特立独行。如果还是依照传统的方式照本宣科,则很容易在教育上流于形式,实现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标。在实际授课学期中,“基础”课作为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师资数量与授课对象的比例不均,导致课堂教学班级规模过大,不易就理论难点或现实热点问题展开惠及全体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深度参与、深入思考。
从教学理念上看,2013年被称为中国大数据元年,大数据所具有的爆炸性、广泛性、即时性的特点在改变传统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的同时,挑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纸媒为知识基本载体、以教育者传授讲解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模式。以社会意识现象之一的大众文化为例,依靠互联网、电视等传媒和市场机制,其短时间内就能将自身制造的各种观念、影像等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数字化、信息化传播模式迅速提升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效率和方式,在平等搜索信息的过程中甚至会产生受教育者比教育者获取更多资源的情况,抢占传统的阵地资源。又如慕课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其所带来的教学革命使大学与大学、大学与社会的边界变得模糊。与互联网的大众传媒相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育范围和影响效果上相形见绌。
鉴于在新形势下出现的这些困境,本文以南华大学“基础”课教学为例,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找出学生思想行为动态、价值导向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等信息,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规律
(一)调查实施过程
调查对象。本文以南华大学2015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医学、数理、建筑、法学、外语、中文等6大专业教学班级。专业比例如图:
数据采集。以调查对象在2015/2016学年度“基础”课程学习中的考核论文选题类型、师生在线交流中学生入校以来最大的困扰,平时所关注的热点事件、互动化教学网络平台登录频率、社会实践调研方式五个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表1 课程论文的选题类型
表2 入校以来最大的困扰
表3 平时关注的热点事件
表4 网络平台的登陆比例
表5 社会实践的调研类型
(二)学习需求与规律
对课程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就学生对教材内容体系的倾向性、思想动态、网络平台登录情况及社会实践类型的偏好作出以下判断。
1.教学体系分布。
表1数据比例显示,除了文科类中的法学和中文,其他专业对于世界观与人生观部分进行选题论述的人数都超过50%。除去专业偏好的影响,这首先与课程体系的编排有一定联系,“基础”课程教材2015年8月修订版9个章节中,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内容有4章,道德观2章,法治观3章。其次,由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内容占比较大,顺序靠前,教师在实际授课中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详细理论阐释与完整实践指导。再次,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理论内容满足了大学生角色转型中关于人生规划、人际交往、价值引导等现实需求。
2.困扰与热点。
表2调查说明,正是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特有的学习方式,导致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调整也呈现出不同特点。理工科学生普遍反映与高中相比,课堂学习强度和跨度明显提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用于预复习;人文类学生则反馈学习节奏变化不大,但对于自觉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明显更严。此外,大部分学生都表达了由于规划目标的缺失导致从高度紧张的高中生活过渡到自主自觉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及在新环境下对于气候、饮食、生活习性等方面不习惯。表3数据说明,相较于政治时事,高校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对身边社会新闻更高的关注度,参与政治实践活动的热情普遍不高,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主体自由个性的价值取向有关,又说明“基础”课在通过具体事件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家的国际地位,激扬出大学生爱国情怀方面还有待强化。 3.校园网络平台建设。
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天空教室”,本校“基础”课师生可以不局限90分钟的课堂时间,线上线下,即时互动,及时解答,授课教师通过公告,发布专题讨论、思考及案例分析题,学生通过留言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可以浏览到其他同学的观点。从表4中可以看到,由于网络登录平台的技术原因,导致每个班级仍有少数学生无法进入“天空教室”开展数字化学习与互动,这说明校园数据平台建设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整合。
4.社会调研类型。
在所选择的6个专业班级中,实践活动选择从事社会公益的占30%,环境保护占30%,扶贫助困占40%。其中环境保护开展了校园卫生打扫、光盘行动宣传等活动,社会公益主要到学校附近敬老院开展系列探视联欢,社会公益以校园文化系列主题为依托,与乡镇小学进行支教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志愿服务。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实践类型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另一方面保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行合一。
三、基于学习需求与规律的课程教学改革
2015年8月版“基础”课教材结合最新成果对教学体系进行了新的调整。以新版教材实施为契机,“基础”课的教学应该结合新生代大学生的特点,以教学相关数据为基础,在评析学习中的偏好、需求与规律之后,创新翻转课堂、慕课平台、微课视频、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通过“精准研判—实证支撑—教学途径”的过程,以个性化教育教学回应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的主体性诉求。
(一)教学体系的构架
随着“基础”课2015版教材的使用,十八大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成果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重要标志——正式进入教材。将“十八大精神”融会贯通到不同章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践行与培育,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转化为其内在信念与行为是课程的目标要求之一。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开设“中国精神”与大学生成才专题,讲清楚“中国精神”与大学生成才的辩证关系。挖掘涉及国家利益的生动素材,确立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专题式教学设计中注重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逻辑构建。努力挖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合点,将宪法性法律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婚姻家庭法律教学与婚恋观教育、民法教学与大学生自立成才教育丰富生动地结合起来,避免两门学科“两张皮”现象。
把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特点、个人特点和课程特点紧密结合,引导其从课堂考核的需求到切身实际的关注。通过生活上的引导、学习上的指导、人际关系的融入,结合社会热点设计启发式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困惑和疑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学科研究最新成果指导下,发挥规范体系的合力作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
(二)教育资源的共享
正如“05方案”中所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大学生普遍政治敏感度较低、喜好数字化信息化传播的特点,“基础”课应在课堂之外打造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和网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在网站设立“微课视频”、“红色经典”、“课件共享”、“在线交流”等栏目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并注意去伪存真,保证共享资源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完善微博、微信等传播途径增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网上动态信息,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资源。
(三)社会调研的引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实效,可以从理论性、连贯性、规范性、实效性入手,引导大学生在“知、信、行、成”上下工夫。首先,明晰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原则,用理论要点统领实践方案,深化内容,有的放矢;其次,按照教材体系整体策划,保障实践环节的连贯性,提供配套章节实践形式的自助菜单;再次,提供规范模板,动态跟踪,及时指导,规范管理,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方案,在整合学校已有社会实践基地的同时,开拓新的实践教学基地;最后,从学生实际出发,打造真心喜欢、积极参与的、操作有效的实践项目。“知而信、信而行、行而成”,通过自我修养把内心的品性外化为自觉行为,把知识转化为美德,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成为自己言行的基本准则,并身体力行推广到全社会中。
(四)翻转课堂的打造
法国教育家法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价值感唤醒,直到精神生活之根。”为此,我们可以引入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大班视频教学与小组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突破思政课教学困境。
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提供的授课提纲、学习资料、讨论问题进行准备,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把教材的理论逻辑体系转化为问题逻辑体系,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与制作不超过十分钟的“微课程”教学视频,与学生一同分享和讨论。将“精讲”“管用”的原则运用于不同教学对象,聚焦不同关注热点,使用不同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课堂也就真正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沟通、观点碰撞及思想交流的绝佳场所。
(五)师资队伍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更多具备数据技术能力又熟悉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开展网络技术、表格处理、统计应用、数据评析等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决策”等环节的运用实现“数据创新”。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律逐步探索构建规范化的数据收集、分类、管理及评析的标准流程,实现针对性课堂教育教学,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关注热点的及时解答和指导,从而构建起“技术—分析—教学”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辅助新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数据量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浪潮不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更是引领创新的利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体系实施后,“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一方面要紧扣教学体系和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利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完善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平台保障。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基础”课教学中学生的课程论文、实践方案、慕课平台、在线交流等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的存储、有效的分析之后,挖掘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的偏好、需求与规律,围绕教学体系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在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优化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邹进.现代法国文化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56.
[2]庄新岸.简析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文化挑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7).
[3]李怀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
[4]佘双好.充分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5]叶承芳.MOOCs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与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