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教材中在情境创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的不同,认知结构的不同,它不可能适用于每个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调整问题情境和自主挖掘问题情境的能力。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应重在使生活问题数学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 情境创设 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师生之间复杂的心理信息相互作用和交融的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下成功的数学教学过程往往是伴随着愉悦的情境与心态产生的。”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设计和编写中显得较为突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都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诱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情境创设的生活性、数学味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在“情境创设”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此,仅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高中数学教材中在情境创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的不同,认知结构的不同,它不可能适用于每个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调整问题情境和自主挖掘问题情境的能力。本人认为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应重在使生活问题数学化。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学习资源,他们或无形或有形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对于那些学生未曾遇到的或未意识到的数学现象而言,教师要能挖掘,如商店的利润,桥孔的测量等;对于那些学生在自己的领域中常常发生的数学现象,教师要导,如购买学习用品时人民币的处理,上学途中路线和时间的安排,所见建筑物的形状等。运用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材料能帮助学生凭借这些鲜活具体的事例感悟抽象的数学意义,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从而激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对生活化数学学习材料的发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从教材中挖掘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我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了部分教材,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如在教学解三角形时,课本提到如何测建筑物的高度。刚开始我手指校园外的高楼,问学生,如何测出此座大楼的高度?
生1:在操场上选一点测出与楼顶的仰角,然后测出这一点到楼底的距离。
生2:我反对,操场到楼底距离不好测量,先在我们四楼选取一点测出与楼顶的仰角,再在一楼选一点与此点垂直测出与楼顶的仰角。
生3:我反对,这样楼上楼下距离不好测量,应到操场上选一点测出与楼顶的仰角,再向前走几步测出与楼顶的仰角。
又如,在学习二分法时,让学生搞商品价格竞猜活动,以促进对二分法思想的理解,教师赋枯燥的内容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另外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在学习双曲线时,先播放视频歌曲《双曲线》,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当然明显。
二、从生活中挖掘
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包含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情境,使生活数学化。具体来说:
1.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社会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甚至同学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数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呢。如在教学“增长率问题”时,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到街道、报纸、电视等生活中去找增长率,减少率问题,学生汇报时,有从电视上看到的,有从报纸上收集到的,有从街上收集到的,有从家长的工厂里找到的等等。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2.挖掘校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数学素材,把校园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如在教概率统计时:根据班级数,男、女生人数,期中考试成绩等提出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教立体几何时,教室里可以找到哪些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其他还有像解几、算法等方面均可找到合适的数学素材。
3.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家庭:学生生活的场所,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每天都在家庭中上演,只不过学生处在一种无意的状态中。如教学《简单几何体》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情景,家中电视,纸箱,积木,玻璃球,大雪榚等。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几何体其实就在家中。学习复利与单利这一节课时,让学生回家与父母共同查看存款单和分期付款单,自己计算每期利息和本利,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更主要的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生活中。
在陶行知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启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多听、多看、多走、多想。适时、适地挖掘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关键词:高中数学 情境创设 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师生之间复杂的心理信息相互作用和交融的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下成功的数学教学过程往往是伴随着愉悦的情境与心态产生的。”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设计和编写中显得较为突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都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诱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情境创设的生活性、数学味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在“情境创设”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此,仅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高中数学教材中在情境创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的不同,认知结构的不同,它不可能适用于每个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调整问题情境和自主挖掘问题情境的能力。本人认为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应重在使生活问题数学化。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学习资源,他们或无形或有形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对于那些学生未曾遇到的或未意识到的数学现象而言,教师要能挖掘,如商店的利润,桥孔的测量等;对于那些学生在自己的领域中常常发生的数学现象,教师要导,如购买学习用品时人民币的处理,上学途中路线和时间的安排,所见建筑物的形状等。运用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材料能帮助学生凭借这些鲜活具体的事例感悟抽象的数学意义,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从而激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对生活化数学学习材料的发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从教材中挖掘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我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了部分教材,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如在教学解三角形时,课本提到如何测建筑物的高度。刚开始我手指校园外的高楼,问学生,如何测出此座大楼的高度?
生1:在操场上选一点测出与楼顶的仰角,然后测出这一点到楼底的距离。
生2:我反对,操场到楼底距离不好测量,先在我们四楼选取一点测出与楼顶的仰角,再在一楼选一点与此点垂直测出与楼顶的仰角。
生3:我反对,这样楼上楼下距离不好测量,应到操场上选一点测出与楼顶的仰角,再向前走几步测出与楼顶的仰角。
又如,在学习二分法时,让学生搞商品价格竞猜活动,以促进对二分法思想的理解,教师赋枯燥的内容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另外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在学习双曲线时,先播放视频歌曲《双曲线》,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当然明显。
二、从生活中挖掘
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包含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情境,使生活数学化。具体来说:
1.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社会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甚至同学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数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呢。如在教学“增长率问题”时,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到街道、报纸、电视等生活中去找增长率,减少率问题,学生汇报时,有从电视上看到的,有从报纸上收集到的,有从街上收集到的,有从家长的工厂里找到的等等。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2.挖掘校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数学素材,把校园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如在教概率统计时:根据班级数,男、女生人数,期中考试成绩等提出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教立体几何时,教室里可以找到哪些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其他还有像解几、算法等方面均可找到合适的数学素材。
3.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家庭:学生生活的场所,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每天都在家庭中上演,只不过学生处在一种无意的状态中。如教学《简单几何体》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情景,家中电视,纸箱,积木,玻璃球,大雪榚等。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几何体其实就在家中。学习复利与单利这一节课时,让学生回家与父母共同查看存款单和分期付款单,自己计算每期利息和本利,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更主要的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生活中。
在陶行知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启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多听、多看、多走、多想。适时、适地挖掘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