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质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否,对此,临沭县人民政府按照《山东省水利发展"十一"规划》的要求,从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倾斜,大力发展集中供水和联片供水,尤其是双龙湖等集中供水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取得了大型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施工的成功经验,并实现了两年任务一年完成,提前一年实现村村自来水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临沭县;集中供水;村村通自来水。
临沭县地处鲁东南,西靠临沂市,北依莒南县,西南与郯城县毗邻,东、南与江苏省东海、赣榆两县接壤。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域半湿润过渡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际差异不大。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6亿m3,人均占有量为580m3,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属贫水农业县。部分乡镇区域受工业发展的影响,水质污染较重,人畜饮用水受到影响。2006年,全县落实134个村、13.4万人,共建设饮水工程69处。其中采取集中供水的有87个村,建工程24处,涉及81990人;采取管网延伸的有13个村,建工程11处,涉及9999人;采取单村供水的有34个村,建工程34处,涉及42037人,全县134个村全部竣工通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2%,两年任务一年超额完成,提前实现村村通自来水。通过双龙湖等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大型集中供水设计施工的成功经验,走在了全市山丘区规模化供水工作的前列。
1、政策依据
《山东省水利发展"十一"规划》明确要求:通过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为全省缺水区、高氟区、高碘区和平原苦咸水区提供可靠的水源保证,使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避免地方病及其它疾病的出现,使群众减少发病率,有力地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直到更大的促进作用。按照"规模化发、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工作思路进行。
2、基本做法
2.1克服困难,强力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2006年实施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项目村多数处在丘陵区,村落分散,水源条件较差,在补助资金、工程建设方式、水源条件、项目村村情等方面,与往年相比都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压力。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召开了全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会议,安排部署村村通自来水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指挥,水利局局长任副指挥的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12名能力强、业务精的同志专门从事村村通自来水工作。指挥部统一思想,自我加压,迎难而上,确立了"全力加快工程进度,力争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工作目标。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年初,工程指挥部制订了工程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召开了指挥部成员会议,传达上级有关会议和领导指示精神。确立了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为建设理念的指导思想。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县指挥部成立了5个工程督导组和5个技术服务组,实行分片包乡镇责任制。各乡镇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乡镇与工作区、项目村层层签订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目标和责任。三是及时检查调度。工程督导组,定期不定期的到各乡镇村街进行检查调度和技术指导。指挥部多次召开工程建设现场会、调度会和项目对接会,推动工程快速开展。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工程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有关政策以及工程建设情况,在县电视台开办了乡镇长谈村村通自来水专栏,就村村通自来水的实施、完成时间进行公开承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2市场化运作,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按照"受益负担"原则,在积极鼓励受益农户投资投劳的基础上,拓宽思路,调动各方面力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工程资金。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同时,把市场化融资作为筹集工程建设资金的主要方式,对规模较大的集中连片供水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投资,有效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其中,玉山镇兴建的集中供水工程,涉及10个村,1.15万人,投资206万元,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吸纳社会投资150万元,组建了临沭县富源供水中心,实行股份制管理,社会力量控股71%。工程项目除了上级补助的每户40元外,每户筹资95元,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程,大大减轻了群众负担。
对单村供水工程,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用水户、个体大户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筹资建设。在实施的工程中,91个村是采取市场化运作,受益人口占到70%以上,不计算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共吸引社会资金610余万元。
2.3打破界限,大力发展集中供水
首先,在县城周边地区的村庄打破了原有的界限,与城镇供水网络结合起来。依托城镇供水水源和管网网络,按照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经营有效的原则,扩大了供水区域,使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路子得到了拓宽。其次,打破行政区划和城乡分割局面,挖掘原有供水设施的潜力,与原有饮水工程改造提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整合原有资源,尽可能地向附近村庄进行自来水管网延伸,努力扩大工程覆盖面。临沭县蛟龙镇地下岩层多为沉积岩,地下水极度匮乏,项目区多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水源。其中蛟龙中街打了4眼过百米的深井没有出水,红土村也多次打深井没有找到合适水源,当地群众对饮用自来水已失去信心。借助村村通自来水的优惠政策,通过多方考察论证,以狼窝沟水库作为水源,投资390万元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联村供水工程---双龙湖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同时也是全市第一家采用全自动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水厂。这项工程使全镇10个自然村、32个镇直单位2万余人用上自来水。今年临沭县共兴建27处集中供水工程,涉及88个村,8.53万人,其中万人以上的3处;管网延伸12处工程,涉及14个村1.43万余人。
2.4狠抓监管,提高工程建设的水平和档次
工程建设和质量监管方面,突出抓了三个环节:一是抓好规划设计。今年初,在去年编制的全县村村通自来水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又组织业务人员对规划进行了调整充实,重点是对水源地进行科学勘测,确保水源储量和水质符合标准要求。同时,规划为今后的发展预留空间,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要求,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和标准。坚持能集中的不分散,能连片的尽量扩大规模,发展集中连片供水。二是抓好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把三关:第一,严把材料设备关。对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由乡镇政府统一集中采购,保证质量。第二,严把施工队伍选择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选择有资质、技术过硬和有经验、信誉度好的专业队伍作为自来水工程施工队伍。对投资规模50万元以上的单项工程,严格实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第三,严把质量监督关。所有工程项目,都必须编制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方案,明确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三是抓好工程验收。自来水工程竣工之后,逐级逐项组织验收,验收结果必须有受益农户代表签字,凡未通过验收的工程一律不得投入运行。
2.5创新机制,探索工程管理运行的新路子
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对以村为单位的自来水工程,由受益农户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组建用水协会,实行自主管理。对跨乡、跨村的集中供水工程,成立供水公司,采取专管机构、受益村和用水户协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改变以往集体管理的模式,降低工程运行成本。二是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经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饮水工程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良性运行且长期发挥效益。三是县水利部门将定期不定期的对水质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合理确定水价。供水价格由物价、水利部门根据工程建设投资情况、运行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测算确定。目前,全县农村自来水供水价格在每方1元左右。五是严格监督管理。对所有自来水工程受益户都收取一定的水费,以收费达到促进节约水资源和工程管理的目的。工程管理单位定期将水价、水量、水质、水费收支等情况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逐步实现农村供水工程建管市场化、规范化。
3、结论
截至2006年底,临沭县已有453个自然村,48.28万农村人口饮用上洁净、卫生的自来水,不再受咸水、高氟水、污染水的困扰。尤其是双龙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后,先后有青岛市、潍坊市、河泽市、莱芜市等到该县指导交流,省厅领导亲临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在全市、全省村村通自来水建设规模中是不多见的。日前,全省村村通自来水精品工程观摩团到该县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通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庭院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了农村饮水城市化和安全化。
关键词:临沭县;集中供水;村村通自来水。
临沭县地处鲁东南,西靠临沂市,北依莒南县,西南与郯城县毗邻,东、南与江苏省东海、赣榆两县接壤。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域半湿润过渡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际差异不大。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6亿m3,人均占有量为580m3,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属贫水农业县。部分乡镇区域受工业发展的影响,水质污染较重,人畜饮用水受到影响。2006年,全县落实134个村、13.4万人,共建设饮水工程69处。其中采取集中供水的有87个村,建工程24处,涉及81990人;采取管网延伸的有13个村,建工程11处,涉及9999人;采取单村供水的有34个村,建工程34处,涉及42037人,全县134个村全部竣工通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2%,两年任务一年超额完成,提前实现村村通自来水。通过双龙湖等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大型集中供水设计施工的成功经验,走在了全市山丘区规模化供水工作的前列。
1、政策依据
《山东省水利发展"十一"规划》明确要求:通过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为全省缺水区、高氟区、高碘区和平原苦咸水区提供可靠的水源保证,使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避免地方病及其它疾病的出现,使群众减少发病率,有力地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直到更大的促进作用。按照"规模化发、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工作思路进行。
2、基本做法
2.1克服困难,强力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2006年实施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项目村多数处在丘陵区,村落分散,水源条件较差,在补助资金、工程建设方式、水源条件、项目村村情等方面,与往年相比都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压力。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召开了全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会议,安排部署村村通自来水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指挥,水利局局长任副指挥的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12名能力强、业务精的同志专门从事村村通自来水工作。指挥部统一思想,自我加压,迎难而上,确立了"全力加快工程进度,力争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工作目标。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年初,工程指挥部制订了工程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召开了指挥部成员会议,传达上级有关会议和领导指示精神。确立了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为建设理念的指导思想。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县指挥部成立了5个工程督导组和5个技术服务组,实行分片包乡镇责任制。各乡镇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乡镇与工作区、项目村层层签订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目标和责任。三是及时检查调度。工程督导组,定期不定期的到各乡镇村街进行检查调度和技术指导。指挥部多次召开工程建设现场会、调度会和项目对接会,推动工程快速开展。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工程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有关政策以及工程建设情况,在县电视台开办了乡镇长谈村村通自来水专栏,就村村通自来水的实施、完成时间进行公开承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2市场化运作,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按照"受益负担"原则,在积极鼓励受益农户投资投劳的基础上,拓宽思路,调动各方面力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工程资金。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同时,把市场化融资作为筹集工程建设资金的主要方式,对规模较大的集中连片供水工程,通过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投资,有效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其中,玉山镇兴建的集中供水工程,涉及10个村,1.15万人,投资206万元,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吸纳社会投资150万元,组建了临沭县富源供水中心,实行股份制管理,社会力量控股71%。工程项目除了上级补助的每户40元外,每户筹资95元,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程,大大减轻了群众负担。
对单村供水工程,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用水户、个体大户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筹资建设。在实施的工程中,91个村是采取市场化运作,受益人口占到70%以上,不计算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共吸引社会资金610余万元。
2.3打破界限,大力发展集中供水
首先,在县城周边地区的村庄打破了原有的界限,与城镇供水网络结合起来。依托城镇供水水源和管网网络,按照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经营有效的原则,扩大了供水区域,使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路子得到了拓宽。其次,打破行政区划和城乡分割局面,挖掘原有供水设施的潜力,与原有饮水工程改造提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整合原有资源,尽可能地向附近村庄进行自来水管网延伸,努力扩大工程覆盖面。临沭县蛟龙镇地下岩层多为沉积岩,地下水极度匮乏,项目区多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水源。其中蛟龙中街打了4眼过百米的深井没有出水,红土村也多次打深井没有找到合适水源,当地群众对饮用自来水已失去信心。借助村村通自来水的优惠政策,通过多方考察论证,以狼窝沟水库作为水源,投资390万元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联村供水工程---双龙湖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同时也是全市第一家采用全自动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水厂。这项工程使全镇10个自然村、32个镇直单位2万余人用上自来水。今年临沭县共兴建27处集中供水工程,涉及88个村,8.53万人,其中万人以上的3处;管网延伸12处工程,涉及14个村1.43万余人。
2.4狠抓监管,提高工程建设的水平和档次
工程建设和质量监管方面,突出抓了三个环节:一是抓好规划设计。今年初,在去年编制的全县村村通自来水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又组织业务人员对规划进行了调整充实,重点是对水源地进行科学勘测,确保水源储量和水质符合标准要求。同时,规划为今后的发展预留空间,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要求,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和标准。坚持能集中的不分散,能连片的尽量扩大规模,发展集中连片供水。二是抓好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把三关:第一,严把材料设备关。对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由乡镇政府统一集中采购,保证质量。第二,严把施工队伍选择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选择有资质、技术过硬和有经验、信誉度好的专业队伍作为自来水工程施工队伍。对投资规模50万元以上的单项工程,严格实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第三,严把质量监督关。所有工程项目,都必须编制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方案,明确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三是抓好工程验收。自来水工程竣工之后,逐级逐项组织验收,验收结果必须有受益农户代表签字,凡未通过验收的工程一律不得投入运行。
2.5创新机制,探索工程管理运行的新路子
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对以村为单位的自来水工程,由受益农户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组建用水协会,实行自主管理。对跨乡、跨村的集中供水工程,成立供水公司,采取专管机构、受益村和用水户协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改变以往集体管理的模式,降低工程运行成本。二是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经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饮水工程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良性运行且长期发挥效益。三是县水利部门将定期不定期的对水质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合理确定水价。供水价格由物价、水利部门根据工程建设投资情况、运行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测算确定。目前,全县农村自来水供水价格在每方1元左右。五是严格监督管理。对所有自来水工程受益户都收取一定的水费,以收费达到促进节约水资源和工程管理的目的。工程管理单位定期将水价、水量、水质、水费收支等情况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逐步实现农村供水工程建管市场化、规范化。
3、结论
截至2006年底,临沭县已有453个自然村,48.28万农村人口饮用上洁净、卫生的自来水,不再受咸水、高氟水、污染水的困扰。尤其是双龙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后,先后有青岛市、潍坊市、河泽市、莱芜市等到该县指导交流,省厅领导亲临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在全市、全省村村通自来水建设规模中是不多见的。日前,全省村村通自来水精品工程观摩团到该县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通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庭院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了农村饮水城市化和安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