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期,总编变奏曲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u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0期,总编理念的变奏曲伴随新疆的改革与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奏响了青春的旋律。
  
  档案:78岁,男,汉族
  社龄:30年(1954年~1984年)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副主编,后调往新疆《支部生活》任副总编
  总编理念:名编名记办名刊
  
   刘元吉: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新疆青年》杂志刚创办时,只有主编、副主编和编辑3个人,百业待兴,求贤若渴。
  上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多种思想交融碰撞,大批青年思想出现了迷惘现象,人生的道路怎么走?杂志社一边物色充实采编力量,一边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给青年当知心朋友,适应青年求知、上进的愿望,要求稿件文无定法,排除我说你听,我打你挨的八股文章,要求形式上吸引青年,然后将入情入理的开导放到读者心里。在调研中发现有共性的问题,我们就组织名人或专家写文情并茂的《思想杂谈》;在“名人谈访录”中,有刘胡兰的入党介绍人;有参加过“五四”运动的老领导;还有自学成才的著名人物范曾等。选题的原则是,文章不宜清一色地说教,宜杂而不乱,要有主心骨,每期刊物力争做到有两三篇吸引读者的文章,刊物就有生命力。
  一个刊物反映的质量,就是一群办刊人的面貌。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组织培养一批得心应手的高素质人才。
  事实证明,新疆青年杂志社培养造就了一批名人名编名记,曾经有4人成为自治区厅局级报刊社的总编或副总编,撰写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著,还有记者调任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的主任记者,多人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奖。归根结底,想办一本有影响力的青年刊物,办刊人要站高看远,潜心钻研,让《新晨》杂志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档案:68岁,男,汉族
  社龄:13年(1975年~1988年)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美编、副总编,后调至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任办公室主任。
  总编理念:青年刊物要引领时代潮流。
  
  汪嘉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
  我被调到杂志社任美编时已经30多岁了,那时候人才短缺,几乎百分之百不是专业科班出身,但是大家都很爱学习。上夜大,开选题会,读者见面会,研讨会,研讨全国青年报刊的发展趋势。
  我当时兼任维汉两本杂志的美编,为了设计好维文杂志,我专门在夜大学习了一年的维吾尔语。那时大家都是这样,比学习,比业务,比进步,也没有什么领导观念,平时不叫职务,都是直呼其名,很亲切,很平等。
  在没有电脑的时期,美编都是全手工操作,我经常要手绘封面和内文插图,每期撰文向读者介绍一些世界名画,跑印刷厂与制版师傅一起讨论分色比例,这对美术编辑的锻炼成长大有益处。
  随着印刷制版技术的提高和电脑的普及,美术手工操作变成了电脑操作,但杂志社人手少,维汉编辑部加起来才20来人,大家是拳打脚踢,什么都干。那时候报刊数量少,党报经常板着面孔,新疆青年杂志社引领着新疆新闻出版界的潮流,是新疆最有创新意识、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刊物之一,无论是本土定位,还是栏目设置、版式设计,都走在新疆同行前列。1984年,全国第四届青年报刊年会在新疆召开,我们作为全国优秀青年刊物代表发言,这就是最好的印证。
  
  档案:60岁,男,汉族
  社龄:10年(1980年~1990年)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后调至《新疆党风》杂志社任主编。
  总编理念:靠作品打拼天下
  
  朱建新:我喜爱绿色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30%靠专业技术,70%靠处世技巧。这是那位著名的美国人卡耐基先生说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学无术,但会装腔作势,想拿到的都可以拿到,事业上一帆风顺;有的人缺操守,少磊落,但会迎合上司,想化解的都可以化解,仕途、钱途路路通;有的人被公认为平庸之辈,但因背景显赫,一年处级,三年局级,拿得甚是容易。而我既无地域、血缘的帮衬,又无金钱、门路的打点,既无时髦的学历包装,又无丝毫的优势、捷径可取,彻头彻尾靠的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一片天地来。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叶,当时身为兵团农场教师的我,完全凭借业余时间撰稿,竟赢得《新疆青年》杂志的青睐。创办“边疆军营”栏目,从此与军旅结下不解之缘。为了组稿写稿,我跑遍了40多个边防一线连队,在一幅幅军旅长卷中,有深入基层一线的将军足迹,有大校军官的传奇故事,有边防军人的爱情经历,有界河的倾诉,有大山的回音,有大漠的浩歌,有摩托连的传奇。“边疆军营”赢得广大官兵的好评,新疆军区送给《新疆青年》一面锦旗:“国防宣传楷模,边疆军营知音。”我本人也分别被《中国记者》、《解放军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宣传报道,我的经历印证了一个道理:靠作品立世,靠作品写生。
  
  档案:57岁,男,维吾尔族
  社龄:33年(1976年至今)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总编。
  总编理念:一手抓办刊,一手抓经营,两手都要硬。
  
  艾拜都拉·易卜拉欣:总编要当杂家
  1976年8月,我从新疆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新疆青年杂志社。当时《新疆青年》的影响不大,我骑着自行车去自治区团委,看到杂志社只有十来个人和两间房,办刊就靠一把剪刀,一瓶浆糊剪贴报刊文摘,作为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我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在翻译了两篇较有深度的文稿后,当时领导找我谈话说,你大胆干,将来看你的!3年后,我被任命为维文编辑部副主任,4年后,又升任副总编,那一年,我29岁。
  上世纪80年代《新疆青年》一度辉煌,那是因为青年刊物总体水平偏低,起点差不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疆与内地拉开了差距。1995年起,我借鉴福建经验,在维文编辑部率先实行自办发行,由于重点发行区南疆线路单一,自办发行获得巨大成功,发行数成倍增长,最高达10万份。有发行才有市场,青年期刊的影响力大大增强。维文《新疆青年》曾连续两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期刊,一次被评为全国“双效期刊”,我也两次荣获自治区优秀总编奖。
  办刊和经营之余,我酷爱写作。如今已有4部长篇、4部诗集和7部中短篇小说集出版,7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课本,我本人也入选维吾尔当代文学史代表人物。总编就要当杂家,体会作家、企业家和出版家的三味人生。
  
  档案:51岁,女,汉族
  社龄:23年(1985年至今)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总编。
  总编理念: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于秀华:困难是刚,顽强是水
  我经历了杂志社从最辉煌到最低谷的强烈反差,在计划经济时代,杂志社几乎没什么生存压力,进入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将青年杂志也卷入了风口浪尖。
  “临危受命”,职工们喜欢用这样一个词形容我。2002年,我升任副总编,当时杂志社汉编部负债上百万。坐在总编室,我经常要面对债主登门、职工工资难以发放,稿费难以支付等困局。令我一生难忘的是2002年的一次会议,大家坐在一起,许多人泣不成声,要将自己的住宅拿出来抵押贷款求发展,拯救杂志社。面对竞争惨烈的市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终于在2003年10月还清全部债务。
  对我来说,虽然困难总是刚性的,但只要你有顽强的意志,总有办法去克服。《新晨》走上发展之路,一靠定位准确,二靠制度改革。青年刊物背负着特殊的政治任务,不能悖离这个使命,定位新疆本土,一是责任,二是市场,二者得到高度统一。《新晨》编辑部在新疆期刊界率先实行工资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束缚几十年的工作模式和体制弊端,大大激发了内部活力。杂志入选“东风工程”,我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总编。我相信,未来必定有再创辉煌的一天。
其他文献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夏训诚研究员担任队长和首席科学家,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院士参加的罗布泊考察结束了,三大发现惊世骇俗。    次科考于2008年11月25日由库尔勒市出发,12月18日抵达敦煌,历时24天,行程4000公里,先后考察了小河墓地遗址、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罗布人村寨、台特玛湖罗布人村寨新遗址、米兰古城、新老阿不旦、楼
期刊
古老的民谚说:“人的肚脐在肚皮,世界的肚脐在帕米尔。”而帕米尔高原的标志性景观,就是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    慕士塔格峰,海拔7500米,位于帕米尔高原深处,以海拔4100米的苏巴什大坂为界,山北属于克孜勒苏自治区州的阿克陶县,柯尔克孜族牧民祖祖辈辈在这里游牧;山南则属于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县,这里则是塔吉克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      万山之祖冰山之父     慕士塔格峰有“冰山之
期刊
1954年,新疆一份全新的反映青年活动的刊物《新疆青年报》诞生了,从此,新疆青年运动的痕迹有了一个历史的见证人,他是新疆青年发展史一个完整的记录,曾影响了几代新疆青年的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    500期,50余载的历史    《新疆青年报》就是今天《新疆青年》和《新晨》杂志的前身,她始创于1954年5月4日,是出版维、汉两种文体的报纸,四开纸周报,1959年1月改为周三报。由于当时国内刚刚解放,
期刊
2008年10月24日,王燕娜入选“新疆十大杰出青年”,一个平凡的女孩子为何能荣获如此高的荣誉?下文讲述的就是这个平凡女孩子不平凡的故事。    王燕娜,祖籍河南,少时家贫,父母没有固定工作,主要依靠父亲在工地上打工维持生计。王燕娜3岁时,随父母迁往中营宫村(即现在桂林路社区)居住。    清贫的生活磨励出浓浓亲情     王燕娜父母长期在外奔波于生计,无暇顾及家中老人和孩子,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抱
期刊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1954年5月4日,《新疆青年报》在青年的节日里诞生,从此伴随新疆青年建设边疆、奉献青春的坚定步伐一路走来。    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新疆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从过去的“一黑一白”发展战略,到如今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
期刊
站在1600亩的荒山面前,人会陡地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助。然而,让荒山长满树的朴素愿望,让许登金和滕继功两位年轻人无所畏惧地扛起铁锨走进了北阳山——    2008年11月底,笔者来到许登金用生命浇灌的荒山——距离石河子市约10公里的北阳山时,看到他正顶着寒风,拼命地在挖树坑。尽管他用了10年的时间在荒山播绿,但在北阳山,除了十几棵大榆树分散在起伏的山峦中外,其余的1万多棵树,大多只有拇指一般粗细,
期刊
《新疆青年》(后更名《新晨》)作为青年的一个文化阵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热爱文学的青年,当年的“作家摇篮”栏目摇出了一位又一位影响很大的青年作家,本刊记者专访几位著名作家,让他们谈谈《新疆青年》与他们共同成长的渊源。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让这片苍凉的土地上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文化艺术迎来了大繁荣的时期,随着《新疆青年》的复刊,这里成了新疆青年创作的园地。《新疆青年》文化专栏吸引了许多
期刊
“你们不用再劝我了,我是坚决不会答应进行土地整合的!我的地种了20多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一旦整合,给我换些别人刚开荒的地,我怎么办啊?”博乐市达勒特镇喇嘛敖博北村村民王秀莲说着,狠狠地将自家的大门关上了。     土地分散,效率低    喇嘛敖博北村村支部书记王新忠站在门外,有些尴尬。为了村里能够全面进行土地整合,他几乎挨家挨户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这已经是王秀莲第三次让他吃闭门羹了。王新忠难免
期刊
世界经济危机,国家宏观经济巨变,沿海城市中小企业被称为“尸横遍野”,在这种情况下,新疆企业受到多少影响?企业如何应对此次经济危机,面对未来经济走势?    原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现盛景网联培训集团董事长兼CEO彭志强应新疆诚和智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之邀来疆,近日分别在乌鲁木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徕远宾馆两地,连续两天对来自新疆地方及兵团两地的企业家,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提醒新疆企
期刊
24岁的小呆是一个同性恋,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直在从事着在同性恋群体中预防艾滋病的工作。他收获了自己的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享受着被社会逐步接纳认同的过程。    在小呆的办公室,这个冷静的小伙子流露了些许兴奋。他刚参加完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制定《乌鲁木齐市艾滋病防治条例》的立法听证会。此前,拿到条例草案的小呆仔细研究了其中的法条,这个法律专业毕业的年轻人,认真准备了自己的发言提纲,时间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