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0期,总编理念的变奏曲伴随新疆的改革与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奏响了青春的旋律。
档案:78岁,男,汉族
社龄:30年(1954年~1984年)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副主编,后调往新疆《支部生活》任副总编
总编理念:名编名记办名刊
刘元吉: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新疆青年》杂志刚创办时,只有主编、副主编和编辑3个人,百业待兴,求贤若渴。
上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多种思想交融碰撞,大批青年思想出现了迷惘现象,人生的道路怎么走?杂志社一边物色充实采编力量,一边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给青年当知心朋友,适应青年求知、上进的愿望,要求稿件文无定法,排除我说你听,我打你挨的八股文章,要求形式上吸引青年,然后将入情入理的开导放到读者心里。在调研中发现有共性的问题,我们就组织名人或专家写文情并茂的《思想杂谈》;在“名人谈访录”中,有刘胡兰的入党介绍人;有参加过“五四”运动的老领导;还有自学成才的著名人物范曾等。选题的原则是,文章不宜清一色地说教,宜杂而不乱,要有主心骨,每期刊物力争做到有两三篇吸引读者的文章,刊物就有生命力。
一个刊物反映的质量,就是一群办刊人的面貌。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组织培养一批得心应手的高素质人才。
事实证明,新疆青年杂志社培养造就了一批名人名编名记,曾经有4人成为自治区厅局级报刊社的总编或副总编,撰写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著,还有记者调任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的主任记者,多人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奖。归根结底,想办一本有影响力的青年刊物,办刊人要站高看远,潜心钻研,让《新晨》杂志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档案:68岁,男,汉族
社龄:13年(1975年~1988年)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美编、副总编,后调至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任办公室主任。
总编理念:青年刊物要引领时代潮流。
汪嘉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
我被调到杂志社任美编时已经30多岁了,那时候人才短缺,几乎百分之百不是专业科班出身,但是大家都很爱学习。上夜大,开选题会,读者见面会,研讨会,研讨全国青年报刊的发展趋势。
我当时兼任维汉两本杂志的美编,为了设计好维文杂志,我专门在夜大学习了一年的维吾尔语。那时大家都是这样,比学习,比业务,比进步,也没有什么领导观念,平时不叫职务,都是直呼其名,很亲切,很平等。
在没有电脑的时期,美编都是全手工操作,我经常要手绘封面和内文插图,每期撰文向读者介绍一些世界名画,跑印刷厂与制版师傅一起讨论分色比例,这对美术编辑的锻炼成长大有益处。
随着印刷制版技术的提高和电脑的普及,美术手工操作变成了电脑操作,但杂志社人手少,维汉编辑部加起来才20来人,大家是拳打脚踢,什么都干。那时候报刊数量少,党报经常板着面孔,新疆青年杂志社引领着新疆新闻出版界的潮流,是新疆最有创新意识、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刊物之一,无论是本土定位,还是栏目设置、版式设计,都走在新疆同行前列。1984年,全国第四届青年报刊年会在新疆召开,我们作为全国优秀青年刊物代表发言,这就是最好的印证。
档案:60岁,男,汉族
社龄:10年(1980年~1990年)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后调至《新疆党风》杂志社任主编。
总编理念:靠作品打拼天下
朱建新:我喜爱绿色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30%靠专业技术,70%靠处世技巧。这是那位著名的美国人卡耐基先生说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学无术,但会装腔作势,想拿到的都可以拿到,事业上一帆风顺;有的人缺操守,少磊落,但会迎合上司,想化解的都可以化解,仕途、钱途路路通;有的人被公认为平庸之辈,但因背景显赫,一年处级,三年局级,拿得甚是容易。而我既无地域、血缘的帮衬,又无金钱、门路的打点,既无时髦的学历包装,又无丝毫的优势、捷径可取,彻头彻尾靠的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一片天地来。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叶,当时身为兵团农场教师的我,完全凭借业余时间撰稿,竟赢得《新疆青年》杂志的青睐。创办“边疆军营”栏目,从此与军旅结下不解之缘。为了组稿写稿,我跑遍了40多个边防一线连队,在一幅幅军旅长卷中,有深入基层一线的将军足迹,有大校军官的传奇故事,有边防军人的爱情经历,有界河的倾诉,有大山的回音,有大漠的浩歌,有摩托连的传奇。“边疆军营”赢得广大官兵的好评,新疆军区送给《新疆青年》一面锦旗:“国防宣传楷模,边疆军营知音。”我本人也分别被《中国记者》、《解放军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宣传报道,我的经历印证了一个道理:靠作品立世,靠作品写生。
档案:57岁,男,维吾尔族
社龄:33年(1976年至今)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总编。
总编理念:一手抓办刊,一手抓经营,两手都要硬。
艾拜都拉·易卜拉欣:总编要当杂家
1976年8月,我从新疆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新疆青年杂志社。当时《新疆青年》的影响不大,我骑着自行车去自治区团委,看到杂志社只有十来个人和两间房,办刊就靠一把剪刀,一瓶浆糊剪贴报刊文摘,作为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我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在翻译了两篇较有深度的文稿后,当时领导找我谈话说,你大胆干,将来看你的!3年后,我被任命为维文编辑部副主任,4年后,又升任副总编,那一年,我29岁。
上世纪80年代《新疆青年》一度辉煌,那是因为青年刊物总体水平偏低,起点差不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疆与内地拉开了差距。1995年起,我借鉴福建经验,在维文编辑部率先实行自办发行,由于重点发行区南疆线路单一,自办发行获得巨大成功,发行数成倍增长,最高达10万份。有发行才有市场,青年期刊的影响力大大增强。维文《新疆青年》曾连续两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期刊,一次被评为全国“双效期刊”,我也两次荣获自治区优秀总编奖。
办刊和经营之余,我酷爱写作。如今已有4部长篇、4部诗集和7部中短篇小说集出版,7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课本,我本人也入选维吾尔当代文学史代表人物。总编就要当杂家,体会作家、企业家和出版家的三味人生。
档案:51岁,女,汉族
社龄:23年(1985年至今)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总编。
总编理念: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于秀华:困难是刚,顽强是水
我经历了杂志社从最辉煌到最低谷的强烈反差,在计划经济时代,杂志社几乎没什么生存压力,进入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将青年杂志也卷入了风口浪尖。
“临危受命”,职工们喜欢用这样一个词形容我。2002年,我升任副总编,当时杂志社汉编部负债上百万。坐在总编室,我经常要面对债主登门、职工工资难以发放,稿费难以支付等困局。令我一生难忘的是2002年的一次会议,大家坐在一起,许多人泣不成声,要将自己的住宅拿出来抵押贷款求发展,拯救杂志社。面对竞争惨烈的市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终于在2003年10月还清全部债务。
对我来说,虽然困难总是刚性的,但只要你有顽强的意志,总有办法去克服。《新晨》走上发展之路,一靠定位准确,二靠制度改革。青年刊物背负着特殊的政治任务,不能悖离这个使命,定位新疆本土,一是责任,二是市场,二者得到高度统一。《新晨》编辑部在新疆期刊界率先实行工资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束缚几十年的工作模式和体制弊端,大大激发了内部活力。杂志入选“东风工程”,我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总编。我相信,未来必定有再创辉煌的一天。
档案:78岁,男,汉族
社龄:30年(1954年~1984年)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副主编,后调往新疆《支部生活》任副总编
总编理念:名编名记办名刊
刘元吉: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新疆青年》杂志刚创办时,只有主编、副主编和编辑3个人,百业待兴,求贤若渴。
上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多种思想交融碰撞,大批青年思想出现了迷惘现象,人生的道路怎么走?杂志社一边物色充实采编力量,一边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给青年当知心朋友,适应青年求知、上进的愿望,要求稿件文无定法,排除我说你听,我打你挨的八股文章,要求形式上吸引青年,然后将入情入理的开导放到读者心里。在调研中发现有共性的问题,我们就组织名人或专家写文情并茂的《思想杂谈》;在“名人谈访录”中,有刘胡兰的入党介绍人;有参加过“五四”运动的老领导;还有自学成才的著名人物范曾等。选题的原则是,文章不宜清一色地说教,宜杂而不乱,要有主心骨,每期刊物力争做到有两三篇吸引读者的文章,刊物就有生命力。
一个刊物反映的质量,就是一群办刊人的面貌。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组织培养一批得心应手的高素质人才。
事实证明,新疆青年杂志社培养造就了一批名人名编名记,曾经有4人成为自治区厅局级报刊社的总编或副总编,撰写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著,还有记者调任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的主任记者,多人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奖。归根结底,想办一本有影响力的青年刊物,办刊人要站高看远,潜心钻研,让《新晨》杂志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档案:68岁,男,汉族
社龄:13年(1975年~1988年)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美编、副总编,后调至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任办公室主任。
总编理念:青年刊物要引领时代潮流。
汪嘉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
我被调到杂志社任美编时已经30多岁了,那时候人才短缺,几乎百分之百不是专业科班出身,但是大家都很爱学习。上夜大,开选题会,读者见面会,研讨会,研讨全国青年报刊的发展趋势。
我当时兼任维汉两本杂志的美编,为了设计好维文杂志,我专门在夜大学习了一年的维吾尔语。那时大家都是这样,比学习,比业务,比进步,也没有什么领导观念,平时不叫职务,都是直呼其名,很亲切,很平等。
在没有电脑的时期,美编都是全手工操作,我经常要手绘封面和内文插图,每期撰文向读者介绍一些世界名画,跑印刷厂与制版师傅一起讨论分色比例,这对美术编辑的锻炼成长大有益处。
随着印刷制版技术的提高和电脑的普及,美术手工操作变成了电脑操作,但杂志社人手少,维汉编辑部加起来才20来人,大家是拳打脚踢,什么都干。那时候报刊数量少,党报经常板着面孔,新疆青年杂志社引领着新疆新闻出版界的潮流,是新疆最有创新意识、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刊物之一,无论是本土定位,还是栏目设置、版式设计,都走在新疆同行前列。1984年,全国第四届青年报刊年会在新疆召开,我们作为全国优秀青年刊物代表发言,这就是最好的印证。
档案:60岁,男,汉族
社龄:10年(1980年~1990年)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后调至《新疆党风》杂志社任主编。
总编理念:靠作品打拼天下
朱建新:我喜爱绿色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30%靠专业技术,70%靠处世技巧。这是那位著名的美国人卡耐基先生说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学无术,但会装腔作势,想拿到的都可以拿到,事业上一帆风顺;有的人缺操守,少磊落,但会迎合上司,想化解的都可以化解,仕途、钱途路路通;有的人被公认为平庸之辈,但因背景显赫,一年处级,三年局级,拿得甚是容易。而我既无地域、血缘的帮衬,又无金钱、门路的打点,既无时髦的学历包装,又无丝毫的优势、捷径可取,彻头彻尾靠的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一片天地来。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叶,当时身为兵团农场教师的我,完全凭借业余时间撰稿,竟赢得《新疆青年》杂志的青睐。创办“边疆军营”栏目,从此与军旅结下不解之缘。为了组稿写稿,我跑遍了40多个边防一线连队,在一幅幅军旅长卷中,有深入基层一线的将军足迹,有大校军官的传奇故事,有边防军人的爱情经历,有界河的倾诉,有大山的回音,有大漠的浩歌,有摩托连的传奇。“边疆军营”赢得广大官兵的好评,新疆军区送给《新疆青年》一面锦旗:“国防宣传楷模,边疆军营知音。”我本人也分别被《中国记者》、《解放军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宣传报道,我的经历印证了一个道理:靠作品立世,靠作品写生。
档案:57岁,男,维吾尔族
社龄:33年(1976年至今)
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总编。
总编理念:一手抓办刊,一手抓经营,两手都要硬。
艾拜都拉·易卜拉欣:总编要当杂家
1976年8月,我从新疆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新疆青年杂志社。当时《新疆青年》的影响不大,我骑着自行车去自治区团委,看到杂志社只有十来个人和两间房,办刊就靠一把剪刀,一瓶浆糊剪贴报刊文摘,作为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我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在翻译了两篇较有深度的文稿后,当时领导找我谈话说,你大胆干,将来看你的!3年后,我被任命为维文编辑部副主任,4年后,又升任副总编,那一年,我29岁。
上世纪80年代《新疆青年》一度辉煌,那是因为青年刊物总体水平偏低,起点差不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疆与内地拉开了差距。1995年起,我借鉴福建经验,在维文编辑部率先实行自办发行,由于重点发行区南疆线路单一,自办发行获得巨大成功,发行数成倍增长,最高达10万份。有发行才有市场,青年期刊的影响力大大增强。维文《新疆青年》曾连续两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期刊,一次被评为全国“双效期刊”,我也两次荣获自治区优秀总编奖。
办刊和经营之余,我酷爱写作。如今已有4部长篇、4部诗集和7部中短篇小说集出版,7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课本,我本人也入选维吾尔当代文学史代表人物。总编就要当杂家,体会作家、企业家和出版家的三味人生。
档案:51岁,女,汉族
社龄:23年(1985年至今)职务变迁:新疆青年杂志社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总编。
总编理念: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
于秀华:困难是刚,顽强是水
我经历了杂志社从最辉煌到最低谷的强烈反差,在计划经济时代,杂志社几乎没什么生存压力,进入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将青年杂志也卷入了风口浪尖。
“临危受命”,职工们喜欢用这样一个词形容我。2002年,我升任副总编,当时杂志社汉编部负债上百万。坐在总编室,我经常要面对债主登门、职工工资难以发放,稿费难以支付等困局。令我一生难忘的是2002年的一次会议,大家坐在一起,许多人泣不成声,要将自己的住宅拿出来抵押贷款求发展,拯救杂志社。面对竞争惨烈的市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终于在2003年10月还清全部债务。
对我来说,虽然困难总是刚性的,但只要你有顽强的意志,总有办法去克服。《新晨》走上发展之路,一靠定位准确,二靠制度改革。青年刊物背负着特殊的政治任务,不能悖离这个使命,定位新疆本土,一是责任,二是市场,二者得到高度统一。《新晨》编辑部在新疆期刊界率先实行工资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束缚几十年的工作模式和体制弊端,大大激发了内部活力。杂志入选“东风工程”,我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总编。我相信,未来必定有再创辉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