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故乡》作品研读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初,是由张帆作词、陆华柏作曲,结合了抒情风格和朗诵风格,附加戏剧性的艺术歌曲。这首歌曲结合了中国艺术歌曲风格及西方创作手法,融入时代真实背景,切实地反映出抗战时期老百姓的心聲,警示世人时刻把国家荣辱放在首位,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一、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9月,国共两党宣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揭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攻下南京。作为爱国人士,词曲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与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于1937年冬天在广西桂林创作出这首抗日战争时期的艺术歌曲——《故乡》,其于1938年春在桂林首演,1942年获得文化创作奖。
  二、词曲作者生平
  词作者本名张安治,笔名张帆,是我国著名艺术家、油画家,还是徐悲鸿、潘玉良、蔡任达等先生的弟子,著述有《中国话论纵横谈》《吕凤子》等。曲作者承荣,字华柏,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1年以美术专业师范学科考入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34年毕业,毕业后在多地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代表作有歌曲《故乡》《勇士谷》《汨罗江边》,钢琴曲有《浔阳古调》《东兰铜鼓乐》等。他注重结合西方和声与中国传统音乐特点,而《故乡》在创作成功后成为抗日战争初期的一首代表性独唱歌曲。
  随着当时老百姓抗敌斗志和爱国热情的高涨,张帆和陆华柏合作创作出《故乡》这首歌曲,两位生在异地的艺术家有着同样的爱国之心,用他们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表达着我国人民抗争到底的决心。同时,通过词曲作者的描述,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老百姓受到侵略压迫、迫切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所以,《故乡》具备很高的艺术性、社会真实性,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情况的中国艺术歌曲。
  三、分析作品歌词,体会作者创作情感
  《故乡》第一段是朗诵抒情带着叙事性表达的乐段,“故乡,我生长的地方,本来是一个天堂”是第一段第一句歌词,直接进入音乐主题,把故乡当作“完美的世界”,体现作者对家园故土无限的赞美,但是“本来”二字又透露出一股隐隐的心酸,同时又为第二段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了铺垫;“那儿有清澈的河水,垂杨夹岸;那儿有茂密的松林,在那小小的山岗”,第二句作者用简单的词语向人们描绘了上句中“天堂”的样子,“河水、垂杨、松林、山岗”四个名词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美景无比亲切的怀念;紧接着用“春天新绿的草原,有牛羊来往;秋天的丛树,灿烂辉煌”描述春天与秋天里的自然美景,在日本侵略者还没有践踏中国土地的时候,家乡的美就是中国人通往幸福的路;最后以“月夜我们曾泛舟湖上,在那庄严的古庙几次凭吊过斜阳”结束。曾经在这如同诗境般的家乡中生活,给人们留下无限美好的回忆。第一乐段便在一边回忆一边叙述中结束。
  第二段歌词的描述呈现出的音乐情绪则是“紧张”“恐惧”“仿徨”。作者直接用一句“现在,一切都改变了!现在,已经是野兽的屠场”开启第二段,“野兽”指的是日本侵略者,“屠场”指的是中国人的家园,作者在这儿指出了侵略者在中国人美好的家园中犯下的罪行。同时,这里的音乐情绪和第一段的音乐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段与第一段风格完全不同,风格差异大、戏剧张力大,音乐表现力强。这种情绪的转换方式与我国近代另外一首艺术歌曲《黄水谣》相似。
  最后一段“故乡,故乡!我的母亲我的家呢?哪一天再能回到你的怀里?那一切是否能依然无恙?”这一段为整首《故乡》的高潮段落,作者连用了三个疑问句,整首作品在这里情绪达到高潮。当作者看到天堂般的故乡被侵略者践踏、蹂躏时,无助、愤怒、痛心的情感喷涌而出。
  四、演唱体会
  (一)咬字发音方面
  咬字吐字是演唱汉语歌曲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汉语歌曲咬字吐字问题一直是我国声乐学习者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其技巧方法,对提高歌唱者整体演唱水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很多人在唱歌时都觉得咬字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除了地域差异,并不是普通话还算可以的就合适演唱。下面,笔者结合个人经验来说说这首作品中会遇到的咬字问题。首先,第一句歌词“春天,新绿的草原”中,容易咬字不清的是“春”这个字,每个地方的方言不尽相同,许许多多的人说普通话可能会带有一点点方言,就拿“春”字来说,普通话中正确的读音是chun,但由于地域、方言的影响,很多人分不清ch和c,“春”的正确读法是chūn,很多人可能会读成cūn,还有就是一些人会把“春”字的前后鼻音弄混,“春”字为前鼻音,“春”字收尾的时候应该落在n上面,而不是ng,所以这点也得注意。这首艺术歌曲中,人们要注意这个“春”字。在学习这首歌曲时,笔者还为三次出现的“故乡”这两个字以及所有的“ang”感到苦恼不已,最终在课后的反复练习下,才有了一点好转。
  (二)音色转换方面
  流传至今的艺术歌曲《故乡》成为各大专业院校学生必唱的声乐曲目之一,在演唱这首作品时,人们需要注意控制情感,转换音色,并掌控好力度。细节处理部分需要严格按照谱子上的标记来练习。从抒情性转变至戏剧性的过程中,演唱者必须做到声音的张力与爆发力相结合,不然在音高和情绪上无法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在帮助男高音从演唱艺术歌曲转变到演唱歌剧咏叹调的过程中,《故乡》是训练声音最重要的曲目之一。
  (三)情感表达方面
  《故乡》这首作品有着丰富的情感,其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都深刻地体现出音乐价值。情感表达的方法众多,在《故乡》这首作品中,演唱者的声音力度、节拍的把握尤为重要。演唱这首作品时,人们不仅要注重声音,更要把握好强弱力度,掌握好节拍,准确、合理地演唱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声音是表现歌曲情绪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东西,然而不同的音乐作品就需要不同的声音来演唱,由于演唱的作品内容的不同,其需要表现各种各样的情感。在这首歌中,有些地方比较适合用低沉宽广的声音来演唱,有些地方适合用高亢、洪亮的声音来演唱。声音力度的强弱变化是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人们应该按照谱子上的强弱标记来要求自己,按照节拍,唱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把歌曲的情感唱出来。最后,在学习歌唱和演唱的过程中,要全面注重科学的发声方法,深刻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与人物内涵的表达方式,舞台表演的能力不止是声音,要多方面演绎歌曲完美的音乐形象,让声音有不同的情绪。
  五、结语
  本文阐述了中国艺术歌曲《故乡》创作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作品歌词内容来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并自主研究了作品的演唱技巧。《故乡》是我国近代以来较为经典并且有着极高品味的声乐作品,这首作品从时间上形成对比,从“从前”的美好到“现在”的痛苦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通过歌词、曲调、钢琴伴奏中透露出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用这首作品向人们控诉中国人民被日本侵略者凌辱、折磨,向后人展示了侵略者的罪行。这首歌曲在抗战期间曾被广泛传唱于大后方,虽然至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但仍具有丰满的艺术魅力。它是中华民族的悲歌,也是中华民族苦难的见证,可以当之无愧地被列为抗战歌曲的优秀作品。
  (西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双雪涛的小说蕴含着丰富而广阔的阐述空间。本文从双雪涛小说创作中“东北书写”这一角度出发,对双雪涛的小说创作展开探讨。双雪涛以现实中的艳粉街为原型搭建小说的叙述空间,运用想象重构东北,完成意义的再造。他将重大历史变革与个体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回望的姿态直面历史,铭刻失去,找寻失落的真实。同时,他关注普通人的存在和价值,用文学的方式给予平凡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不被遗忘的权利。  近年来,双雪涛凭借《平原上
期刊
文体之因变、文风之代变是文学发展的外在表征。刘勰将“通变”用于描述文学发展的过程,认为文学的发展不仅要顺应规律,更要发挥作者的能动性,即以作者自身创作的会通适变,使文体、文风顺时、顺势、顺情而变。目前,学界有关“通变”说的解说,主要存在复古说、常变说、继承和革新说、变新说以及会通适变说这五种观点,会通适变说在强调文学发展的“通”与“变”时,又十分注重作者作为文学创造主体的审美体验,故更为贴合刘勰的
期刊
毛泽东诗词气势磅礴,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有诗情画意描写战场的《西江月·井冈山》;有挑战者之歌的《七律·长征》;有宏伟建设的畅想曲《水调歌头·游泳》;有亦哭亦诉的悼念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还有寓意深刻的《念奴娇·鸟儿问答》等,在这些诗词作品中,毛泽东用凝练的诗句、丰富的想象、哲理的睿智等构建了其诗词的时空艺术,传递了诗人徜徉于其中的情感与情思、体验与体悟。  一、时间机制的接受与绵延  “逝者如
期刊
虽山川异域,但夏日炎炎,群蝉齐鸣,吸引了各地人们的注意,蝉也因此进入大众的文学、音乐和艺术生活,成为“重生”和幸运的象征。通过对寓言故事、音乐、诗歌主题的提炼,笔者发现了蝉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的共通性及科学研究价值。  “蝉始鸣,夏至到,鹿角解,半夏生,木槿荣。”《礼记》最早记载了蝉鸣夏至的现象。万物升阳,草木繁盛,蝉鸣或热情或悲伤,它是夏天中最热闹的主角。  蝉通过收缩和放松其腹部内的肋骨膜来产生
期刊
托尼·莫里森在1987年完成《爱娃》这部小说时,没有料到它会引起世界文坛的如此瞩目,事实上,她曾经这样担心过,这可能是自己所写的所有小说中读者最少的一部,因为它表现的内容是小说的人物不愿记起的、作者不愿記起的、黑人不愿记起的。《爱娃》所回顾的惨痛历史正是黑人在长达200多年的奴隶制中惨绝人寰的经历。小说揭示的不仅仅是主人公斯泽或者其他黑奴个人的心灵创伤的故事,而是整个黑人被遗忘、被湮灭的历史。帮助
期刊
民国时期(1912-1949年)是中国历史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间,“西风东渐”“女权女学”“妇女解放”等思想的盛行影响了女子服饰变迁过程。民国时期的服饰充满变化,女子的服饰变迁体现了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展现出民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1912-1949年,多部服制条例先后颁布,服制条例的颁发是民国时期服饰发展的引路灯。西方文化的入侵、政治经济的转变引发了服饰变迁。民国女装具有丰厚的文
期刊
刘文辉是在西康省风起云涌的近代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人物。西康的初等教育起源于清末大臣赵尔丰主政时期。民国初年,战争频发,政局动荡,西康的教育有一定停滞与退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边疆教育得到一定重视。国民政府积极推进发展西康初等教育,四川省主席刘湘的叔叔曾主政西康二十多年,人称“西康王”。刘文辉担任西康省主席后,改革与完善了西康教育制度,颁布了一系列利于教育的措施,让西康省的初等教育
期刊
随着时代车轮的推进,人们的思想不断往前发展。可是回过头看看,那些伟大思想家的理论在当代依旧熠熠生辉。严复作为中国近代西学的第一人,在以“救亡图存”为主旋律的当时,他的爱国主义言论似一道春雷唤醒了国人。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思想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每一次思想的进步总是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民族把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内核,严复的爱国思想在当代依然有启发作用。  一、严复爱国思想
期刊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我国导演徐静蕾将这部短篇小说改编为电影,同时将故事地点与时代背景从20世纪初的维也纳移植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本文以徐静蕾执导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解析对象,结合电影语言观与电影艺术本文观,展开多维度解读。  小说中,茨威格站在男性的立场,从女性视角出发,刻画了一个女人在自己的整个生命里对一个浪荡作
期刊
舞蹈离不开音乐,它总是在音乐伴奏下展示出来,而音乐具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它可以强化舞蹈,加强舞蹈的感染性。本文将通过分析女子群舞《中国妈妈》的舞蹈及音乐结构,探索舞蹈与音乐的联系。  一、《中国妈妈》简介  《中国妈妈》是由王舸、韩真编导,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学生表演的女子群舞。该舞蹈以抗日战争为选材背景,以一位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为题材,整个舞蹈围绕“母爱”这一主题,真实地反映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