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女子的服饰变迁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1912-1949年)是中国历史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间,“西风东渐”“女权女学”“妇女解放”等思想的盛行影响了女子服饰变迁过程。民国时期的服饰充满变化,女子的服饰变迁体现了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展现出民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1912-1949年,多部服制条例先后颁布,服制条例的颁发是民国时期服饰发展的引路灯。西方文化的入侵、政治经济的转变引发了服饰变迁。民国女装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初期有传统服饰,中后期有中西文化碰撞产生的服饰,不同阶段的服装蕴含着不同的社会文化。
  一、女装产生的历史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两千年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1949年期间,许多服饰制度先后颁布,这些制度的建立不同于中国历代的服饰制度建立,民国时期的服饰制度颁布解除了等级尊卑,女子服饰更加自由民主,少了阶级层面的束缚。
  1912,《服制》颁布;1929年,《服制条例》颁布……民国时期颁布的服制条例对服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民国服制条例是民国的服饰文化产物,它的颁布制定对女性服饰有一定的影响,在此期间,女性服饰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其间出现的传统上衣下裙、旗袍到改良旗袍的转变、女子烫发染发的出现等,这些变化是社会发展衍生的附属物。正是历史背景的不同,才有了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的结合、服饰的混搭。
  西方文化的引进对民国时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中西文化交融是民国时期的一种社会文化,“西风东渐”和女权主义思潮、民主自由平等对服饰文化的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民国时期女装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民国时期服饰出现了中西交融的现象。民国时期的服饰有传统的袄裙,中西结合的改良旗袍、文明新装,西方引进的服饰。女子的服饰变迁表现了女性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她们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成为新一代女性。
  (一)袄裙
  1912年颁布的《服制》,女子礼服为齐领、对襟、长上衣、下穿白裥裙,衣长与膝同齐,有领,裙子左右、后下端开衩,民国服制的颁发对礼服样式的形成有了一定的基础。
  袄裙作为中国传统的服饰,唐代已经有记录,一直延续到民国。民国初期,袄裙是主要的流行服饰,基本延续着清代汉族女装遗留的服饰特点。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一直在中国流行着,随着时代的发展,摒除了繁杂的花式纹样,逐渐趋向于简便的服装形式。民国初期,袄裙受留日女学生的影响,逐渐简洁合身、朴素淡雅,很快成为青年女学生青睐的主要服装之一。民国中期,袄裙受西方服饰的影响逐渐变得华丽,裤裙在20世纪20年代末流行。
  袄裙一直活跃在民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它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可估计的,即使后来出现了“文明新装”“改良旗袍”“洋装”等新式服装,它的地位也不可动摇。
  (二)文明新装
  民国时期,服饰各式各样,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期。“文明新装”彰显出新时代、新思潮的气息,女子崇尚自由的社会风潮。“文明新装”的出现引领了服饰风向。
  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文化运动和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引发了人们思想的高潮,出现了一种新式女式“文明新装”。“文明新装”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以素雅简洁的风格为主,首先出现在留洋的女学生和本土的教会学校学生中,后来流传至大城市女性中。在此期间,女学生穿着白、灰、蓝布衫、黑色长裙,不佩戴耳环、发簪等饰品,一时间在全国流行起来。
  “文明新装”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而产生的服装,符合人们追求新民主的愿望。“文明新装”又被称为“五四装”,是追求新文明、新知识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新装”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
  (三)旗袍
  民国初期、中期、末期都有不一样的流行服装,不同阶段展现不同的服饰,有袄裙、学生装,还有之后的改良旗袍。在1929年颁发的《服制条例》中,旗袍被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普遍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外在样式不断变化,由一开始的宽松肥大到后来的紧身收腰,下摆弧度的直到弯,衣长由齐膝到脚踝再到膝以上,袖子的无袖、短袖、长袖变化,花纹样式的多样性,这些细小的变化造就了旗袍的优雅高贵,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流行达到高潮。在民国女装的变迁史中,女性的服装与配饰一直跟随潮流的变化而變化,其间受思想运动、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变动。
  民国时期,服饰文化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阶段,服饰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不断适应新的发展方式。由传统的袄裙到之后的文明新装,再到后来的旗袍,女装的这些阶段性变化不断突破思想的束缚,追求新时代民主、自由、平等的新思潮。服装的变迁史是国家的变迁史,不同阶段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
  三、服饰变迁的原因
  服饰变迁伴随着许多文化现象,包含西方文化的入侵、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变、思想运动的兴起,这些政治社会原因促成了融合的服饰文化。
  (一)西方文化的入侵
  清朝末期,资本主义大肆入侵,带来西方文化。国民服饰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向西方靠拢。民国时期,受资本主义侵略和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中西文化出现交融现象,女装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也不断变化。其间出现了西式时装、婚礼服、海派旗袍、高跟鞋、手表、耳环等配饰,染发烫发剪发也随之流行起来。西方文化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刺激,是一种新鲜事物。在很大程度上,西方文化是服饰变迁的催化剂。
  (二)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变
  服饰受政治动荡不安、经济混乱、文化交错的影响,会随着这些因素的转变而变化。民国时期,政局动荡不安,各派系纷争不断,本土经济受国外经济的冲击变得不景气,本土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西化,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服饰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此期间、本土面料受到了强烈冲击,变得越来越丰富,花样也逐渐丰富起来,面料不再只是棉粗布,多了些西方传入的人造丝、呢绒面料、纽扣等。
  (三)思潮运动的影响
  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受西方文化入侵、社会体制变革、思潮运动等因素影响,服饰也不断更新。“西风东渐”“女权女学”“妇女解放”运动、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兴盛,推动女子解放天性,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进而影响服饰的改革。思想运动的兴起打碎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女性受其影响,一直追寻自由平等。伟大的女权运动家秋瑾从日本归国后一直穿男性服饰,以此来推动女性解放,她曾说过,要想解放就要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女子穿西装不受束缚,这是与以往等级制度所不同的,女性逐步打破此种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思想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服饰变迁。
  四、结语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思潮涌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混乱的社会环境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服装的发展也避免不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女子服饰在不同的阶段存在不相同的意义。民国时期的混乱客观上给了服饰多元化发展的可乘之机,这个时期的服饰繁荣且复杂。服饰的变迁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呈现不同的状态,不管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传入的文化,又或是中西交融的文化,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造就了不同的服饰文化,这些文化造就了女子服饰的文化变迁。
  (东北电力大学)
  作者简介:宋德风(1980-),男,山东济宁人,博士,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装学。
其他文献
周振甫是我国著名的“龙学”专家,对于《文心雕龙》一书,不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论,还在当代人与《文心雕龙》之间构建起一座便利的桥梁。周振甫一生勤勤恳恳、笔耕不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著作《文心雕龙今译》也成了现在研究“龙学”之人手捧一本的“圣经”。  对于《文心雕龙》这本内质深厚的文艺理论批评著作来说,寻找一本合适的译释本可谓至关重要。一本好的译释不光可以较为准确地触摸到写作者在白纸黑字后的独属一
期刊
“王琦瑶就是旧上海,她是一个梦,不复存在在当下现实中,她是在人们的回忆里,在口耳相传和黑白影像里。这个梦开起于老上海的电影,繁华在三四十年代里,迷茫挣扎在五六十年代……终结在八十年代,改革带来的社会开放仿佛带起她回光返照的生命,但是文化断层带来的粗俗最终摧毁断送了她最后的优雅步伐。”这样一段不长的文字却冷静地、精准地概括了一个女人平凡而又跌宕的一生。当用一段文字概述一个女人的一生时,人们会发现自己
期刊
贾樟柯通过运用相对较好的宏观叙事手法,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过去生活的记忆,他的创作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更多的艺术感染力。与此同时,贾樟柯电影中的诗意叙事化的美学也是其个人特色之一,影片《江湖儿女》突破了本能的对于过去时空处理手段,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对国内外电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影视作品中,诗意以其独树一帜的形式与美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影视工作者。与电影一样,影像中的诗意最早也是
期刊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初佳作满满的大词人,词风婉丽清新,纯净自然,备受后人推崇。他那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词作,让清词熠熠生辉。回顾他的生平,不难发现,他有足够的机会成为朝堂宰辅大员。然而,事与愿违,史书中有关他的军政建树寥寥几笔。口耳相传的是他留下的优美诗词,他走上了一条与人们固有观念里截然不同的路径,这值得人们仔细探究,找寻原因。  一、错失良机,与机遇失之交臂  纳兰性德自小敏悟好学。十八岁考中举人
期刊
儿童小说是面向儿童的文学作品,童趣是重要特征。在曹文轩儿童小说中,除了童趣,还有更多的唯美世界。唯美是多元的,可以表现在语言文字上,可以表现在景物描写上,还可以表现在小说艺术形式上。打开曹文轩的儿童小说世界,人们就走进了美的视野。  文学创作,除了要表达思想,还要展现审美力量。在曹文轩看来,“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再深刻的思想都会过时或成为常识,唯独美是永远的”。一是对美的发现,二是对美的解析,
期刊
双雪涛的小说蕴含着丰富而广阔的阐述空间。本文从双雪涛小说创作中“东北书写”这一角度出发,对双雪涛的小说创作展开探讨。双雪涛以现实中的艳粉街为原型搭建小说的叙述空间,运用想象重构东北,完成意义的再造。他将重大历史变革与个体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回望的姿态直面历史,铭刻失去,找寻失落的真实。同时,他关注普通人的存在和价值,用文学的方式给予平凡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不被遗忘的权利。  近年来,双雪涛凭借《平原上
期刊
文体之因变、文风之代变是文学发展的外在表征。刘勰将“通变”用于描述文学发展的过程,认为文学的发展不仅要顺应规律,更要发挥作者的能动性,即以作者自身创作的会通适变,使文体、文风顺时、顺势、顺情而变。目前,学界有关“通变”说的解说,主要存在复古说、常变说、继承和革新说、变新说以及会通适变说这五种观点,会通适变说在强调文学发展的“通”与“变”时,又十分注重作者作为文学创造主体的审美体验,故更为贴合刘勰的
期刊
毛泽东诗词气势磅礴,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有诗情画意描写战场的《西江月·井冈山》;有挑战者之歌的《七律·长征》;有宏伟建设的畅想曲《水调歌头·游泳》;有亦哭亦诉的悼念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还有寓意深刻的《念奴娇·鸟儿问答》等,在这些诗词作品中,毛泽东用凝练的诗句、丰富的想象、哲理的睿智等构建了其诗词的时空艺术,传递了诗人徜徉于其中的情感与情思、体验与体悟。  一、时间机制的接受与绵延  “逝者如
期刊
虽山川异域,但夏日炎炎,群蝉齐鸣,吸引了各地人们的注意,蝉也因此进入大众的文学、音乐和艺术生活,成为“重生”和幸运的象征。通过对寓言故事、音乐、诗歌主题的提炼,笔者发现了蝉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的共通性及科学研究价值。  “蝉始鸣,夏至到,鹿角解,半夏生,木槿荣。”《礼记》最早记载了蝉鸣夏至的现象。万物升阳,草木繁盛,蝉鸣或热情或悲伤,它是夏天中最热闹的主角。  蝉通过收缩和放松其腹部内的肋骨膜来产生
期刊
托尼·莫里森在1987年完成《爱娃》这部小说时,没有料到它会引起世界文坛的如此瞩目,事实上,她曾经这样担心过,这可能是自己所写的所有小说中读者最少的一部,因为它表现的内容是小说的人物不愿记起的、作者不愿記起的、黑人不愿记起的。《爱娃》所回顾的惨痛历史正是黑人在长达200多年的奴隶制中惨绝人寰的经历。小说揭示的不仅仅是主人公斯泽或者其他黑奴个人的心灵创伤的故事,而是整个黑人被遗忘、被湮灭的历史。帮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