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今犹在,不见当年范仲淹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qk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46年,滕子京给他的好友范仲淹寄了一幅画,名字叫《洞庭晚秋图》。画中的洞庭湖烟波浩渺,远处的堤岸芳草遍地,一座写着“岳阳楼”三个字的建筑耸立在那里。
  这是滕子京的政绩工程,他想让范仲淹为新建的岳阳楼写一篇文章。范仲淹铺开宣纸,拿起狼毫笔,正准备一挥而就时突然醒悟:“两年前,我们这批人被贬到各地,虽然都在地方上干得不错,但大家还以为我们是瞎折腾。为什么我不能借着这次机会,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呢?”
  是的,范仲淹要借写文章的机会做一件大事:“我要为改革代言,为天下苍生代言。”众所周知,“为苍生代言”是历代圣贤才能做的,范仲淹究竟有什么底气,敢做这样的事情?


  两岁时,范仲淹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名为朱说。从小,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朱家的孩子,直到23岁时,他看到兄弟们铺张浪费,就劝他们要节俭一点。谁知道,朱家兄弟随口就说:“我们用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从此以后,范仲淹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在宋朝,想出人头地,只有读书做官一条路。范仲淹只有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成为官员,才能不再寄人篱下,抬起头来做人。
  1015年,27岁的范仲淹考中进士,并被授予正九品的官职。职位不高,俸禄不多,但他依然把母亲接到身边奉养。
  1026年,母亲谢氏病故,范仲淹穿着丧服回老家守孝。现任应天府留守晏殊早已听说范仲淹学问好、人品正,是个人才,于是,就请范仲淹主持应天府学校的教务。
  范仲淹欣然上任。到任后,他制订了一套教学计划,不仅督促学生照章执行,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经过整顿,学校很快就扭转了学风,并且吸引了很多外来学生旁听。
  通过主持教务,范仲淹读懂了杜甫为什么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从此以后,不论在哪里做官,他都以“办学校,兴教育”为根本。因为他希望天下的学子都能像他一样,靠知识改变命运,常怀悲悯之心,才有大慈悲之爱。


  在宋朝,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官员被贬,是很光荣的事。被贬,证明官员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换句话说就是“积极作为”。范仲淹的仕途就在升迁、被贬、再升迁、再被贬中,慢慢地实现心中的梦想。
  1029年,范仲淹首次成为朝廷官员。大好前途摆在他眼前,该站队就站队,该巴结就巴结,熬个朝廷大员等退休就得了。可他偏偏要抬扛,因为他觉得宋仁宗已经长大了,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不符合政治规矩,紧接着一封“举报信”就扔向了刘太后。
  要知道,刘太后的权势堪比慈禧,范仲淹会有什么下场都不用问。晏殊问他为什么要跟太后对着干,他说了一句很感人的话:“只要对朝廷有好处,即便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从此以后,范仲淹的仕途就没顺利过。被贬出京后,他不停地给朝廷提建议:修建宫殿太费钱,停了吧;各部门的闲杂官员太多了,裁一点吧;官员的工资少,容易腐败,还是涨点吧。但得到的结果都一样——没人理。
  刘太后去世,作为反对过她的人,范仲淹被调回京城担任谏官。恰好那年旱灾、蝗灾一起爆发,他请宋仁宗派人去考察一下民情,宋仁宗也不搭理他。范仲淹脾气上来了,一再力劝。最终,宋仁宗拗不过范仲淹,只好派人去地方抚慰民情。
  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范仲淹看不过去,也要去说一嘴:“人事工作、百官升迁,应该由皇帝说了算,哪有宰相包揽的?”不仅批评宰相的工作,还给宋仁宗送来一幅《百官图》说明情况。
  批评完太后批评皇帝,批评完皇帝批评宰相,这谁能受得了?很快,范仲淹就被贬到饶州。县令梅尧臣给他写了一篇《灵乌赋》:“你说点好听的就行了,像乌鸦报丧一样说话,谁受得了你?”范仲淹看了后,回家也写了一篇《灵乌赋》。其中有一句话足以作为中国读书人的行为准则:“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1040年,宋、夏边境战事吃紧,宋仁宗又想起了在“江湖之远”的范仲淹:“朝廷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去吧。”就这样,范仲淹与韩琦成为安抚使夏竦的副手,开始卫戍西北的军事生涯。多年的斗争和打击让范仲淹很心累,但是祖国需要,刀山火海也得闯。


  1043年,西北战事平息,范仲淹被召回京城,担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总理。刚一升官,他就把工作重点指向了改革。
  下过地方,上过朝堂,喝得了清粥,也吃过猪肉,范仲淹清楚地知道,很多人还吃不饱饭,很多人卖儿卖女才能活命,很多人占有大片土地,很多人贪污无数钱财。
  这个世界很不公平,但政府的职责就是尽量让它公平一点。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他们都是希望用一腔热血消除黑暗、迎接光明的理想主义者。范仲淹、富弼、韩琦、滕子京、欧阳修……他们奋力一搏,主导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改革就是砸掉无数人的饭碗,再让无数人端起新饭碗。可往往要砸掉的是拥有反抗能力的富豪,而希望端起饭碗的是没有力量的农民。所以,大部分改革都是以失败告终,这次也不例外。
  “庆历新政”只持续了一年,就因利益集团反攻倒算而难以为继。改革派的大将也纷纷离开朝廷,到地方上继续发光发热。范仲淹去到了邓州,滕子京去了岳州。
  1046年,范仲淹收到滕子京的画,请他为新建的岳阳楼写一篇文章。他喝了一杯酒,看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打鱼的船只、天上的飞鸟、堤岸的芳草以及岳阳楼诗意地浮现在画面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韵味。
  这里不仅仅是洞庭湖,更是大宋的江山,是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肥沃的土地、厚重的历史、璀璨的文明,都在这里传承。可如今,这片土地上是什么景象呢?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如果农民遭遇蝗灾、旱灾,本就不多的土地也要被迫卖掉,亲生的儿女都保护不了。
  官府也好不到哪里去,只领工资不干活儿的官员太多了。贪污腐败横行,军队战斗力低下,这哪有一个大国的样子?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我这一生的奋斗,难道是为我自己吗?不是的。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只能尽力去做,有不符合规矩的地方,我就提建议;地方没有治理好,我就努力干;西北边境战争连绵,我就去奋斗数年。身为宰相,我想和同伴改变这一切,让天下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稳定的收入,遇灾时能有保障。如果世界能变得如此美丽,那我做梦都能笑醒。
  可惜,我们毕生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想触动利益阶层比登天还难。可人生就是这样,努力奋斗了,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
  在庙堂上,我就尽宰相的责任,济世安民;在地方上,我就尽臣子的责任,为君王分忧。虽然我的努力没能得到回报,但只要正气长存,就会有人继续我们的事业。
  一篇《岳阳楼记》,惊艳了时光。千百年来,它早已成为仁人志士的座右铭,激励着历代英雄豪杰策马扬鞭,鼓舞了无数君子以此为圭臬,在范仲淹的理想道路上,前赴后继。范仲淹用他的人格和思想魅力成就了千年不朽的大功业。
  范仲淹在被贬睦州时,曾写过一篇《严先生祠堂记》,盛贊东汉严光的气节和操守: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其实,这更像是他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
  (摘自《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
其他文献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需要有自己的規章制度,然而,诸如“拒绝参加公司聚会被开除”“连上2次厕所被罚款”之类的奇葩“家规”,却屡屡引发争议。近日,《工人日报》就围绕着企业“家规”问题展开了探讨。  什么样的企业“家规”才能算好“家规”?现在探讨这一问题正是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由企业“家规”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例有所增多,且其中不少案例一经媒体报道便引发社会关注及热议。因此,针对“家规”问题展开
期刊
郑州大雨,南京疫情,再往前看武汉抗疫早期的情况,都发生在这几年被大家追捧的“新一线城市”。它们近期应对城市管理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引发大家重新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过去整个社会对城市本身的思考,可能是比较有限的。作为城市化中的一部分,房地产反而成为主角。好在,这本末倒置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经过了二三十年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超过63%的中国人住进了城市。他们在获得稳定的工作和居所之后,开
期刊
拜登政府上台前后,美国国会“中国特別工作组”下设科技小组在2020年11月发布的《美国的技术竞争新战略》和“中国战略组”智库在2021年1月发布的《非对称竞争:应对中国科技竞争的战略》产生了很大影响,促使拜登政府反思特朗普时期“全面脱钩”的科技政策效果,进而采取“小院高墙”和“选择性脱钩”的策略,强调科技领域竞争的非线性特征,更加重视具有广泛应用领域的前沿基础技术,政府在科技领域加大投入,并采取和
期刊
中国共产党近年来的制度建设非常重要。从西方的角度看,我们的制度根本没有变化,但如果从中国传统的角度看,今天的中國已经把国家基本制度全部建立起来了,包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这种经济制度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自己通过历史和现实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已经形成了“三层市场”的混合经济体。中国至少从汉朝开始一直到今天,都存在三层市场,顶层是国有资本,底层的是庞大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资本,中间层是国有
期刊
我不怕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但我怕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绵羊。  ——亚历山大大帝  强大的狮子,能够保护自己的族群,保持宽容,并且在敌人面前始终维护自己的骄傲和自尊,其领导力建立在其他狮子对其尊重和忠诚之上;邪恶的狮子,则脾气喜怒无常、变幻莫测,而且非常好斗,其领导力建立在其他狮子对其恐惧之上。  优秀的狮子在领导他人时善于提供强大的指导,而不是用绳子牵着别人,将他们拉到他们不想去的地方。当你将自己的
期刊
1978年时,邓小平对于如何做到民富国强并无清晰的蓝图,他承认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并且一再重复这句如今已广为人知的话。不过,他在思考如何開展工作时,确实有一个框架。  他要让中国向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和新思想敞开大门,无论那个国家属于什么政治制度。他非常清楚,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正以其他任何国家未曾有过的速度快速发展。然而邓小平也明白,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整个制度,因为任何外来制度都不适合中国
期刊
近期,美国兰德公司发布报告《地区国家如何应对中美在印太地区的竞争:印度篇》,从印度的安全决策机制、外交政策、对外经济关系、威胁认知等角度,分析了美国与印度加强安全关系面临的各种挑战,并就未来5到10年如何加强与印度的关系,向美国政府和军方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对华竞争。文章带有西方对中国固有的偏见,望读者批判阅读。抗衡中国的理想选择  中国正成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需要与盟友和伙伴
期刊
以今人的视角看,雍正帝可谓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在位13年,可谓是宵衣旰食,兢兢业业,他以“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中正仁和”“勤政亲贤”为自勉鸡汤,干劲十足,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十多个小时,这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收拾了康熙帝留下的吏治腐败的烂摊子,极大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这位“工作狂”更为后世百姓所乐道的,还有他那表现出的皇帝贴近普通人的一面。“怼”人  “朕就是这样
期刊
海瑞是海南島的琼山县人,身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此人以清廉著称,在当世就有极大的影响。他从走上仕途的那一天起,就表现出特立独行的品格。一  他当的第一个官,是在福建某县的学宫里当一个九品的博士。这个卑微的教职,只能说是有一份俸禄,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职权。有一天,省里的御史大人来到县里,视察学宫。县里的一应官员,在县令、教谕等带领下,齐刷刷跪在堂下行恭迎大礼。唯独这位海瑞挺身不跪,旁人吓得不得了,问
期刊
当年刘备第三次去草庐请诸葛亮的时候,正遇上这位仁兄大白天在家里睡大觉。刘备拱立阶下侍候,时间太久,以至于惹得张飞大怒,如果不是同行的关公相劝,几乎要火烧草庐。好不容易等诸葛亮翻过身,结果又朝里睡回笼觉。直到睡足,才吟着“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缓缓醒来。  这不是古代版的“躺平”吗?有人恐怕还会连连感叹:杰出如诸葛亮者,也曾贪图安逸,古人今人没什么区别。或者,不管古代现代,运气好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