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飘出文化香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fcumt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与面包密不可分,许多人的生活节奏是面包设定的,当然,还有很多周而复始的生活习惯也是如此。”记者苏珊·塞利格松这样说道。她酷爱旅行,常常乐此不疲。在她看来,面包这种看得见摸得着、能食用的东西,能够浓缩某个地方的文化精神。
  
  决定生活节奏
  
  “在非斯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点,”在位于马萨诸塞州北特鲁罗家中,她这样解释道。5年前,塞利格松在摩洛哥旅行时,阿拉伯人聚居区中的柴火烤面包房和繁忙的面包交易深深地吸引了她,那个地方9世纪时就是伊斯兰地区了。每天早上,数以百计的家庭把自家的生面团送到附近的面包房去。在那里,烘烤的面包都没有记号,烤好以后,由面包房里的人送回各家各户。他们怎么能记清那么多面包都是谁的呢?她对此产生了好奇。一个烤面包的人解释道:“没有哪两块面包是完全一样的。”每块面包都有独特的色泽和手感,就像千人干面一样。
  于是,塞利格松明白了,就像在其他很多国家一样,面包是推动摩洛哥人日常生活的巨大力量。她解释说,对许多人来说,面包一日三餐必不可少,每一天都始于和面揉面团,一天的生活节奏是为烤面包设定的。这个影响还波及宗教生活。犹太人是星期五烤面包,为安息日作准备;穆斯林把面包供奉在所爱的人的墓冢前;而基督徒相信面包是基督身体的化身。
  
  折射异域文化
  
  塞利格松对面包和文化的浓厚兴趣,经过“发酵”、酝酿就成了她的第一部著作《循着面包的香味:一个周游天下的面包爱好者的生活感受》。
  书里讲述了她长期以来漫步厨林,对面包是怎样反映全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信仰以及生活方式进行考察的经历。她承认,她的经历完全是一时“心血来潮”,还很“随意偶然。”这位作者凭直觉行事,不管是哪儿,只要能闻到新鲜出炉的面包香味,她都会赶到,不管是布鲁克林的面包房,爱尔兰的厨艺学校,还是马萨诸塞州内蒂克的美军实验厨房。
  面包成了考察异域文化、与陌生人会面、进行探险的出发点。有时虽然有点文不对题,但塞利格松提供了一个美食指南。可以感觉到,她的热情洋溢变成了带有丰富的细节和诙谐评论的故事。在每一章结尾,她都附上一种面包的制作方法。
  
  简单衍生繁多
  
  塞利格松乐于承认自己“不是个美食家”。尽管说偶尔以食物为主题进行写作,然而她并非职业的饮食文化作家。开始这项写作的时候,她对面包的基本知识所知甚少,因此她终日埋头钻研相关的著作,领略面包的历史,学习新的词语。
  结果,她从一个全新的视觉诠释了这个主题,把文化评论与考察面包的经历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她一直对不同面包师的不同烤制方法感到惊讶。纽约州萨拉托加斯普林斯的面包师迈克尔·伦敦只使用最新鲜的配料——生物动力学培育的小麦,纯泉水,以自然发酵的、发面缓慢的发酵物——每只面包都在他60吨重的特制面包炉中精心烘烤。而像82岁的尤妮斯·梅里尔这样的人,烤面包的方法乡村味就更浓一些:用crisco牌黄油,面是自己发的,再加上牛奶,烤出来的是酥脆的乡村面包。
  然而,这些不同的制作方法全都具备面包最吸引人的特点:简单。塞利格松说:“需要的只有面粉、水和酵母。”毫不奇怪,种类繁多的面包成了这么多文化的基本内容,从爱尔兰、中国的苏打面包一直到印度面包,从法国的棍子面包到贝都因的扁面包。
  
  再现面包工厂
  
  美国是个例外,家庭制作面包已经少见了。这使作者感到失落,她说:“美国人似乎在二战后就相信,烤面包技术难以捉摸、耗费劳力,只有热衷或者偏好此道的人才会去干这件事。”
  这个过程始于1921年。那年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塔格特烤制公司发明了“神奇”面包以后,各家各户开始首次在超市购买面包。作者参观了位于缅因州的比迪福德的“神奇”面包房,考察了包装面包的过程,工厂的高级机械令她惊讶不已。
  她说:“那简直就像贝都因人的帐篷一样奇异。”虽然今天她可能出于无奈,会到超市去选择品牌面包而不要家庭烤制的面包,但是她的确记得孩提时,她是多么喜爱“神奇”面包始终如一的柔软筋道。她写到:“是这样一种面包,很容易就可以撕成片,挑剔的小孩也可以很方便地就把误称为‘面包皮’的那层东西剥下扔掉。”
  毕竟,咬下一口新鲜的面包,仍旧是生活中最基本的乐趣之一。正如塞利格松书中的评论那样,也许这一切又都回到阿拉伯人对于面包的看法中去了。在阿拉伯语中,“面包”这个词同时还有“生活”的意思。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密切关注民生也将列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而作为关心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科普杂志《烹调知识》,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烹调,营养用餐,为促进全民健康而努力。  鉴于这种认识,本刊在2008年要继续办好“烹学园地”、“创新菜点”、“厨技交流”、“食疗烹苑”、“烹饪论坛”、“美馔佳肴”、“地方风味”、“餐饮文化”等
宽凸油亮的天庭,粗黑浓密的眉毛,圆阔像元宝一样的下巴,耳垂微翘,狭长有神的眼睛伴着清朗的闽南普通话,把谦霭的微笑和朴诚的神情挑上眉梢。经商之“鱼”和写作之“熊掌”兼容并蓄的新加坡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原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副主席和新加坡酒楼餐饮业公会会长,同乐饮食业集团董事主席周颖南,他个子不高,活脱一副安泰、祥和的寿星小老头模样。  我书房的橱柜中,整整一栏都是周颖南的著述:《大师华翰一刘海粟周颖南通
一  余华的名字取自于母亲和父亲的姓余和华,低调如同他本人。  1977年,余华中学毕业,参加了恢复的第一次高考,但是落榜了。于是便由父母安排,进入海盐县武原镇卫生院当牙科医生。  余华上班第一天就给人拔牙,他的师傅是没有上过医学院的,师傅上来就让余华看拔牙,说“你看一遍,下一个就你干了”。  等到余华上场的时候他很紧张,好在病人主要是农民,农民都是到牙齿已经不得不拔的时候才会来,所以一看就知道是
起风了。苏武眯着眼,慢慢看清了城头上那列隶书。“苏大人,已到西安门。”  “苏武抬了抬头,阳光刺眼,他用力舒展了几下眼角密纹,问道:“是太常寺苏大人派你来的吧,当年我们……”  “武帝时苏氏全族便已被流放。”  一缕阳光摇摇晃晃地射入了马车,终于洒在了那根节杖上。他突然想起十九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晴天,随即轻轻抚摸着有些温暖的木柄,“这么多年,没变的只有你吧。”  他闭上眼,等着那些往事像潮水般涌来
元霄就是汤圆,它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元霄起源于唐代,相传唐太宗时,我国西北部边域时有骚乱,唐太宗命兵部大将郭子仪率精兵前往讨伐。时值新年前夕,郭子仪凯旋归朝时,年已过去,唐太宗便令正月十五给郭子仪补过年,并想用新奇的年货来犒劳郭子仪。宰相魏征建议用江南各州进贡的好糯米,做出特殊风味的食品来款待他。太宗大喜,聪明的御厨们将糯米磨成粉,包进馅心,制成汤团。在庆功宴上,唐太宗和郭子仪品尝后连赞好吃,问叫什
(3)东坡鱼    在《苏东坡全集》中有东坡煮鱼之法的记载,其法为“以鲫鱼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如常法,以崧菜心笔(读mào,拔取之意——笔者注)之,仍入浑葱白数径,不得搅半熟,入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橘皮线,乃食之。”诗人在本文的末尾还称赞此莱“其珍食者自知,不尽谈也。”局外之人,不侍食之,却恐已感受到阵阵鱼香了吧!现今湖北菜中有“东坡鲫鱼”一味,不知是否沿袭东坡之遗法
熘菜家家做,但并不是每个家庭主妇都有某种熘菜技法的意识。为了使大家对熘菜有个清晰明了的认识,作者这里将其方法、用料、实例等项一一概说,以便与大家共同切磋烹饪技艺,促进饮食文化交流。    一、熘菜基本方法    熘,是将原料经刀工后挂糊(上浆)或不挂糊(不上浆),放在不同温度的油锅中炸、滑,或放在水锅中煮、焯,或于汽锅中蒸等初步热处理,另起锅,放底油,热时用葱姜等调料炸锅,煸炒辅料,投入主料,倒入
“请听着,我的好朋友,”影子对学者说。“现在一个人所能希望得到的幸运和权力,我都有了。我现在也要为你做点特别的事情。你将永远跟我一起住在我的宫殿里,跟我一起乘坐我的皇家御车,而且每年还能领十万块钱的俸禄。不过你得让大家把你叫做影子,同时永远不准你说你曾经是一个人。一年一度,当我坐在阳台上太阳光里让大家看我的时候,你得像一个影子的样儿,乖乖地躺在我的脚下。我可以告诉你,我快要跟公主结婚了;婚礼就在今
贾母在大观园芦雪庵赏雪景。四顾一望,漫天雪白,地上粉妆银砌。山坡上忽见薛宝琴披着裘皮冬装,身后一少女抱着一瓶红梅。贾母等人一眼望去,惊呼道:“这就像仇十洲画的《双艳图》,太美啦!”贾母饮了暖酒,高兴地又问:“盘子里是什么?”答:“糟鹌鹑”。贾母说:“正好!撕一两点腿来!”细嚼慢咽,酒香扑鼻。芦雪庵美景,山坡上仕女红梅,真使人赏心悦目。糟鹌鹑,糟香酒味,肉香腊味,正是冬季尝雪饮酒的美味佳肴,其实历来
陕西省位于我国黄河中游和汉江、嘉陵江的上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也是华夏饮食文明和烹饪技术的发源地,而陕莱又是中国烹饪风味体系中一支很重要流派。作为饮食文化反映的陕菜,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遐迩驰名,源远流长。  陕菜是陕西莱的简称、又称秦莱,是中国重要地域莱。在周、秦、汉、隋、唐时期是中国的代表莱,当今是西北地区的代表莱,也是中国五大风味流派之一。  早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周原文化、仰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