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一点星光”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具有史诗的特征,其主旨宏大而深邃。一是揭露了战争的恐怖与罪恶,表现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与反对;二是表现了蒂塔的善良、机智、勇敢、坚韧,讴歌了“无法被扑灭的人性的亮光”;三是表现了作者对于战争与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人类面临卑劣与邪恶,只有以善性对抗邪恶,以正义对抗暴力,才可能真正战胜邪恶,消除战争。
  关键词:奥斯维辛 史诗 反战 善性 正义
  《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这部小说被誉为小说版《安妮日记》、文字版《美丽心灵》。其故事并不复杂:十四岁的蒂塔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后,以她的勇气以及胆量,成为集中营家庭营地的小图书馆员。她经历了营地看守弗雷迪·赫希自杀、父亲病死、集中营之生死分组和大屠杀等种种痛苦煎熬,一直抱有坚韧的信念,守护着八本图书,直至二战结束,幸运地获救。
  这部小说具有史诗的特征。一在于它取材于“二战”历史,聚焦于奥斯维辛集中营,众多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人物和事件为原型;二在于它以第三人称叙述,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客观地叙述历史;三在于其主题的宏大与深邃,表现的是作者对于战争与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
  就艺术表现而言,作者艺术技巧的高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小说以蒂塔凭其勇气和智慧保护八本图书为主线,大量运用插叙,铺排开去,叙述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内容丰富,而且摇曳多姿;第二,作者讲故事,并不仅仅借助于矫揉造作的承上启下或过渡照应,而是很自然地在时间、地点与人物之间进行无技巧的跳转,看似朴拙,实则老辣;第三,小说将叙述与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很自然地结合起来,其中穿插大量人物对话来讲述故事,不但将繁杂的故事讲述得有条有理,还展示了人物的复杂性格及其变化;第四,作者巧于联想和想象,大量运用比喻、夸张、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使小说语言形象生动、幽默机智,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在内心涌起的是战栗与恐惧,是凄怆与悲愤,是对于人以及人类的过去、现代与未来的沉思、忧惧以及无穷无尽的联想与想象。这部小说对于人类文化的最主要的贡献,正在于它所表现的宏大主题和思想价值。“仿佛黑暗中的一点星火,《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让我们看到了那暗无天日中的希望之光。”①《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的汉译者申义兵先生以“黑暗中的一点星光”来概括这部小说的“主旨”,既简约精当,又形象鲜明。“黑暗”就是“纳粹”“法西斯”“集中营”,就是恐怖、残暴、屠杀;“一点星光”就是蒂塔的勇敢与抗争。“黑暗”是对法西斯的揭露与控诉,“一点星光”是对蒂塔的高尚品格与抗争精神的肯定与赞颂。“黑暗”象征着绝望与死亡,“一点星光”象征着微茫的希望。“星光”因为夜的黑暗而明亮,虽然微弱;“一点”更是强调其微弱与邈远,恰如奥斯维辛集中营中人们内心的期待与梦想,似有似无,若有若无,但是毕竟还是“有”。“一点星光”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而且唤醒人们在绝望中抗争,最终迎来了黎明。
  一、黑暗:“都是因为战争”
  “都是因为战争。”这是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反感、反对,也揭露了战争的恐怖与罪恶。“奥斯维辛”,它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在人类文化史上,它的隐含意义就是法西斯、虐杀、反人性、反人类。在小说《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中,“奥斯维辛”是茫无涯际的地狱,是没有曙光的漫漫长夜,是不可复制的残暴,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绝望。
  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一座人间地狱,就是一座“死亡工厂”。“在这灭绝人性的地狱里不会存在任何美丽的东西”②,有的就是恐惧,“恐惧就像是铁被侵蚀之后的氧化物,它可以腐蚀一切,也可以毁了一切”③。“德国营地就是一个屠宰场……31号营房和家庭营地就是一个舞台,而我们,就是这部喜剧的演员”④。纳粹分子贪婪,暴力。纳粹要消灭犹太人。小说中写到多种多样的杀人方式。小说的杀人场面描写令人毛骨悚然。绞杀、毒气实验室是法西斯暴虐的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他们在行刑之前,先抽每一个囚犯五十鞭子,再套上绞索,然后才开始拉绳子,囚犯“在不停的胡乱踢腿和抽搐中慢慢地结束生命”⑤。在奥斯维辛1号集中营,“囚犯们都被关在水泥墙隔开的单独牢房里,他们坐都不能坐,甚至只能站着睡觉,两条腿都已经不能动了……折磨更是一套一套的:电击、鞭打、静脉注射。其中最有趣的一个就是假装处决。他们把囚犯带出牢房,蒙上眼睛,拉枪栓上膛。当囚犯们被吓得发抖,甚至有些都被吓尿了的时候,他们便会扣动未装子弹的扳机,之后再把他们带回牢房”⑥。“他们把老人、孩子、孕妇和病人直接拉到营地的高级区域:火葬场”⑦。“比杀人更特别的处理方式就是把他们带进毒气实验室”⑧,“每天用毒气杀死一百多人”⑨。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党卫上士唯一熟知的宗教是残忍”?輥?輮?訛。“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人的生命一文不值。甚至他们都不愿意用枪来击毙一个人,因为一颗子弹都比人的生命更值钱……他们通常使用齐克隆气体来杀人,因为成本低,一桶可以杀死数百人……这种大批量的屠杀使得死亡成为一种可以盈利的行业”?輥?輯?訛。
  战争毁灭了家园,战争让成人失去了工作,让孩子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学校。战争让孩子们生活在痛苦之中。在31号集中营,1月份黎明的温度达零下25度,而且好多天水管都结着冰,孩子们冷得直发抖,还得用一股很细的冰冷的水洗漱,而且还是二三十个孩子共用一条毛巾。?輥?輰?訛这里“没有青霉素,没有毯子,也没有足够的食物,感冒也会死人的”?輥?輱?訛。
  战争毁灭了人的美好心灵,甚至人性。人与人之间相互猜疑,不信任。“唯一说实话的只有孩子和疯子”?輥?輲?訛。弗雷迪的同性恋,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因为战争。法西斯使人绝望,甚至可能使人失去生存的念想。弗雷迪的“自杀”,是美遭受丑的毁灭、善遭受恶的摧残的形象揭露,是对战争罪恶的控诉,是对法西斯残暴的控诉。
  小说中的反面人物更是邪恶与残暴的象征。门格勒上尉是纳粹的代表之一。他有“针头似的目光”?輥?輳?訛。他很阴险,“永远没有人会知道他在想什么。有时候他会冲你笑,感觉好像他对你好;但有时候,他又很严肃,当他看你的时候,你会觉得那冷冷的眼光让你的肠子都变冷。如果他强烈地怀疑你,那你就死定了”?輥?輴?訛。他是一个疯子,“为了讓那些人有蓝色的眼睛,他给三十六个孩子的眼睛注射蓝黑墨水来做试验……结果有些孩子死掉了,有些孩子变成了瞎子”?輥?輵?訛;他“就是一个恶魔。据说他不打麻药就用手术刀划开孕妇的腹部,然后把婴儿也开膛破肚;给健康的人注射斑疹伤寒细菌来观察病情如何发展;强迫波兰修女进行X光照射直到烧伤她们;还听说强迫双胞胎姐妹和双胞胎兄弟发生性关系,看是否可以生出双胞胎……他还做了人类皮肤移植,然后那些病人因为皮肤坏死而死亡”?輥?輶?訛。尽管门格勒是纳粹之残暴与卑劣的化身,但是,在今天我们也可能对门格勒深怀同情,因为如果不是战争,他很可能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或科学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集中营里的所有人都是纳粹的受害者,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维克托·佩斯特克也是。他是一个卫兵,“又黑又瘦,黑发蓝眼,长得难看”?輥?輷?訛;“他是个纳粹分子、压迫者、罪犯”?輦?輮?訛。当然,他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如果没有爆发这该死的战争,有可能他会是一个同其他任何一个孩子一样诚实、单纯、善良、勤劳的孩子”?輦?輯?訛。
  二、微光:“无法被扑灭的人性的亮光”
  “生活在集中营的十四岁花季女孩蒂塔,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肩负重任,作为小图书馆员完成了照顾那些纸质书和活体书的任务。我们在书中不仅能看到关于蒂塔的故事,同时也能看到生活在集中营的其他人的故事。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看到死亡重压催逼出来的卑劣,却更会注意到无法被扑灭的人性的亮光。”?輦?輰?訛
  小说的题目是《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这个“小图书馆员”就是蒂塔·阿德勒洛娃。从题目就可以判定,蒂塔就是小说的主要人物,甚至可以说是核心形象,因为在她身上寄托了作者肯定的美好品格,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期待。概括起来说,蒂塔的主要品格就是天真、善良、机智、勇敢、坚韧。
  蒂塔是“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小说也是以蒂塔保护八本图书为主线来具体表现蒂塔的精神成长的。蒂塔·阿德勒洛娃只有十四岁,是“一个很瘦的孩子,但却从来不生病”?輦?輱?訛。蒂塔勇敢地接受了担任图书馆员的任务。这个任务首先就是要照顾好八本图书,还有活体图书(就是几位老师)。“她意识到照顾这些书就应该像是照顾灾难中幸存下来的老人一样,因为这些书极其重要。”?輦?輲?訛她也曾经在心中犹豫,她想放弃,但是,她也一次一次地选择了坚强。为了保护好图书,蒂塔甘受委屈,因为她是图书馆员,“其他的男孩和女孩都没好脸地看着她,她也没有赢得同龄人的喜爱。但是这些她都不是很在乎”?輦?輳?訛。“她可以疲倦也可以累,但她从来不会泄气”?輦?輴?訛,她坚信“明天会好的”?輦?輵?訛,她具有“永远不要放弃”?輦?輶?訛的执着与坚持。
  “所有的独裁者、暴君、压迫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书籍是非常恶毒的,书籍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会使人学会思考。”?輦?輷?訛那些冷酷的的纯粹分子最害怕的也是各种各样的书。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如果谁拥有书,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处死。由此可见,蒂塔担任图书馆员需要怎样的勇气与坚强,因为她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作者也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勇敢的一个女孩。”?輧?輮?訛的确,蒂塔很勇敢,很敏捷,很机智。作为图书馆员,“她得非常小心,为了不让他们抓住她,她必须用四只耳朵和八只眼睛监视着黑暗中的一切,因为门格勒会在黑暗中走来走去”?輧?輯?訛。最为惊心动魄的是,小说开头所写的那一个片段,党卫军到儿童营房(31号营房)来搜查的时候,蒂塔“忽然开始喧闹地在凳子圈内跑了起来,她的这一举动打破了营地内和谐的娱乐气氛”?輧?輰?訛。她跑去把一位女教师的书抢过来,又跑过去把马洛迪工程师手中的书抢过来,然后,她迅速地把书塞进衣服下面,双手交叉地放在胸前,以防止书本掉落。党卫军被蒂塔吸引,追过来。“她站在一圈女孩子中间,打了一个寒战,双臂紧紧抱在胸前,几乎都能听到书本和肋骨之间咯吱咯吱的声音”?輧?輱?訛。她很沉着很勇敢地应对党卫军的搜查,保护了纸质图书,也保护了活体图书。还有,虽然蒂塔直至走出奥斯维辛也没有找到弗雷迪·赫希“死亡”的原因,但她一直在追问真相。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弗雷迪没有自杀。他永远都不会抛下他的孩子们。他是一个船长,他会和自己的船一起沉没。因此,应该提醒人们,他是具有卓越品德的斗士。”?輧?輲?訛
  在小说中,蒂塔是一个见证者,更是一个抗争者。她看见了看守弗雷迪·赫希“自杀”、父亲病死、集中营的大屠杀,见证了法西斯的丑恶与暴虐,见证了法西斯的兽性与反人类。尤为可贵的是,蒂塔以她的勇敢、机智、坚韧与法西斯抗争,以她的善性与邪恶抗争。蒂塔梦想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精致的、独立的女人”?輧?輳?訛。这是蒂塔的梦想,也是所有犹太人以及人类的梦想。在后记中,作者也盛赞,“她作为一个斗士反抗一切的尊严,反抗一切之后使得她成为一个屹立不倒、眼神依然愤怒的八十岁的女人”?輧?輴?訛。“她仍然是一个充满好奇心、敏锐性的善良和坚强都超乎想象的女人”?輧?輵?訛。之所以称蒂塔是“黑暗中的一点星光”,正是因为她以勇敢和坚韧来抗争,并且最终赢得了胜利。
  三、意义:以正义对抗邪恶
  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其永恒的价值在于唤起读者对于人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唤起读者对于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
  《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具有浓厚的纪实性。小说以真实事件、真实人物为基础,在大量实地调查和采访的前提下,给读者展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家庭营地”的一段历史。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展开叙述,透过蒂塔的眼睛去看奥斯维辛的真实生活,贯穿了二战开始时捷克犹太人被迫害的“布拉格时期”“泰雷津大迁徙时期”和奥斯维辛灭绝营时期,直至自由后的和平时期,可谓一部二战期间捷克犹太人受难简史。这就注定这部作品是一部惊心动魄的集中营生活档案,揭露了纳粹主义对人类犯下的惨绝人寰的罪行。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另一方面,作品也展现了犹太民族在面对命运考验时所迸发出的人性的善、坚韧与爱。?輧?輶?訛这一点最集中地体现在蒂塔身上。小说中的蒂塔是有原型依据的,作者如果为了凸显法西斯的极端残暴,也完全可以以艺术的名义为蒂塔虚构一个“死亡”的结局,可是,作者最终是让蒂塔走出了奥斯维辛,走向了光明,获得了希望,这无疑也寄托了作者的祝福与期待。因为蒂塔作为天真、善良、勇敢、机智、坚韧的象征,作为美的象征,作为希望的象征,作为未来的象征,如果让她“死去”,就意味着善性最终也被丑恶所吞噬,就意味着人类没有未来,没有希望。自然,这肯定不是作者创作的真正动机。所以,作者同样是以艺术的名义让蒂塔“活”下来,并且走向新的生活。这样的结局就意味着正义的胜利,善良的胜利。
  《奥斯维辛的小图书馆员》是一部会让人上瘾的小说,也是一部值得细细回味的小说。?輧?輷?訛小说在“尾声”中写道:“奥塔·凯勒和蒂塔在布拉格结婚了,1949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奥塔是蒂塔的营地同伴,一位共产主义者,就是曾经为中学生们编造关于加利利历史的年轻教师。奥塔和蒂塔困难而且幸运地在一起生活了五十五年;在这五十五年期间,他们俩每天都很相爱并且互相支持对方。他们俩一起分享阅读,一起分享幽默,一起分享整个人生。他们俩最后有三个孩子、四個孙子。他们俩一起变老。”?輨?輮?訛
  走出集中营的蒂塔和奥塔的生活,看似寻寻常常其实来之不易,看似平淡简朴其实值得珍惜。最普通的日子就是最珍贵的幸福,最寻常的安详就是最自在的快乐,最宁静的相守就是最恒远的热爱。小说的结局所呈现的蒂塔的命运,无疑是寄托了作者的创作动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小说批判了法西斯的残暴,歌颂了蒂塔的善良、勇敢与坚强,还蕴藏着作者对于战争与和平、正义与暴力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类命运的深层次的思考。这部小说对于人类的今天以及未来的“永恒的意义”或许正在于人以及人类面临卑劣与邪恶时,最为紧要的不是“以恶抗恶”,而是以善良对抗邪恶,以正义对抗暴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战胜邪恶,消除战争,迎来和平的曙光。
其他文献
传播技术步入互联网时代,原本粗放宏观的审视维度,开始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数字,它能够精确到每一篇文章、每一条视频、每一部电视剧和电影。从发行量到收视率,再到点击量、上座率,“流量”俨然成为时下互联网圈的高频词,它常常被用来佐证某作品或某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但就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档,那些所谓的“流量剧”却“意外”地全线扑街——无论是于无声中寂寂结尾的《扶摇》,还是“糊”得不声不响的《甜蜜暴击》,想
MBS95冲锋枪是HTA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无托式半自动冲锋枪,有0.380英寸ACP弹、9×19mm巴拉贝鲁姆弹、0.40英寸史密斯一韦森弹、10mm弹和0.45英寸ACP弹等多种口径。图为发射9×19mm巴拉贝鲁姆弹口径型号,弹匣容弹量10发。该枪融合了意大利伯莱塔风暴卡宾枪和以色列乌齐冲锋枪的设计元素。其枪管与机匣组件通过前后2个圆柱销钉固定,上机匣与护手采用一体式设计,顶部设有皮卡汀尼导轨。
“细胞的增殖”这节内容揭示了细胞增殖的过程及其意义,展示了细胞的生命历程。作为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即与前几章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紧密相连,又是学习减数分裂和掌握遗传变异规律,以及后续选修模块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我采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能力素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调动各种感官深入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认知能力、理解程度,创新教学模式、用活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1.有利于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知过程,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即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也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不
上图:2018年10月21日,浦东“东岸?民生艺术码头”的“20?40 大家?回家”盛典,迎来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回家”的“大家”们。  2018年10月21日,浦東“东岸?民生艺术码头”。拥有110年历史的工业建筑遗产,在当晚以艺术之名实现了城市空间的更新,更以一场隆重而真诚的“20?40 大家?回家”盛典,迎来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回家”的“大家”们——20年弹指一挥,韶华不为少年留,艺术结
今年11月,43岁的前英国足球运动员安迪·伍德沃德公开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称自己曾于11岁-15岁时遭教练巴里·本内尔性侵犯。随后,多名退役球员出面控诉本内尔的恶行。    本内尔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担任克鲁青年队教练,他与斯托克城和曼城队的关系也很密切。1998年他因为性侵6名男孩被判处6年监禁。出狱后恶习不改,又因为同样的罪行两次受到监禁,其中一次发生在美国,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这次被判了
摘 要:记录一个问题学生被教育转化的过程。  关键词:目标 开心 更高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司徒农博士说,“青少年好比蝴蝶,他们经历着从毛毛虫到蝴蝶之间的层层蜕变。这种蜕变充满潜能,但又很脆弱。”作为班主任,我参与了这样一位学生的转变历程,每每想起来还觉得惊心动魄。  九年级开学都一个星期了,按照常理,这时候班级的人数应该不会有所变化了。但是,就在开学第二周,两位家长拿着校长的批条、领着
摘 要:刘震云在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里分别叙述了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几个人物,而这几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却被“吃瓜群众”们在互联网效应下神奇地串联了起来,其中,级别最高的人物叫李安邦。李安邦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知识分子,他接受过高等教育,毕业后遇到了好时机——领导班子知识化和年轻化趋势,由此走向仕途,然而在权力与欲望的诱惑下,最终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刘震云以现实主义为基础,通过消解和颠覆,使其笔下的
在今天开放的世界体系中,国际意识的培养是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一个共同的教育主题,如英国提出“全球历史观”,美国强调要通过世界历史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对外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迅速崛起,中国又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拓宽了我们国际视野。新的形势下更深更广地向世界开放,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需要中国青少年的力量,我们政治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世界性眼光和积极参与世界活动、世界竞争与合